【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冶煉化工領域的
,具體涉及一種鋁鑄造用新型澆鑄包。技術背景鋁鑄造(鑄錠、鑄合金棒)的專用設備鋁鑄造混合爐。其作用是將作為中間產品的原鋁從電解槽中吸出灌入混合爐,經過配料、均質、澄清及排渣等工序后,由不同高度的溜槽流出,鑄造成各種不同的鋁產品。一般采用電阻加熱,也有采用燃油或燃氣加熱。現當今鋁工業鑄造不同鋁產品,都要采用混合爐來完成配料、均質、澄清及排渣等工序,來保證鑄造的需求,但該設備缺點是投資大,使用前后需要送電、燃油或燃氣加熱,消耗大量能源,在鑄造過程中鋁燒損大,混合不均,污染環境等,造成生產成本費用較大,尤其是在鋁產品品種多、批量小、不連續生產的情況下,生產成本更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為彌補以上不足,提供的一種降低設備使用投資,減少環境污染,減輕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用來替代混合爐的鋁鑄造用的新型澆鑄包。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鋁鑄造用的新型澆鑄包是由包梁(1)、包外殼(2)、包蓋(3)、包內襯(4)組成。附圖說明附圖1為一種鋁鑄造用新型澆鑄包的主視結構圖;附圖2為一種鋁鑄造用新型澆鑄包的俯視結構圖。其中(1)包梁、(2)包外殼、(3)包蓋、(4)包內襯、(5)出鋁口具體實施方案如附圖所示的一種替代混合爐的鋁鑄造新型澆鑄包,就是將傳統的開口抬包進行改造,內徑增至2米;高度增至1.5米;包體下端增設包內直徑φ3厘米、包外直徑φ4厘米的出鋁口(5),包底的坡度變為5‰;包內襯的保溫層增至14厘米,包體上方增設包蓋(3)。其特征在于包內襯的保溫層增至14厘米,包體上方增設包蓋(3),加強保溫;包體下端增設出鋁口(5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鋁鑄造用新型澆鑄包,是由包梁(1)、包外殼(2)、包蓋(3)、包內襯(4)組成,其特征在于:內徑增至2米;高度增至1.5米;包體下端增設包內直徑φ3厘米、包外直徑φ4厘米的出鋁口(5),包底的坡度變為5‰;包內襯的保溫層增至14厘米,包體上方增設包蓋(3)。
【技術特征摘要】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