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口腔檢查的手術鉗,包括第一鉗體和第二鉗體,第一鉗體與第二鉗體通過鉸鏈連接,第一鉗體和第二鉗體一端分別設置有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相互配合,所述的第一夾板與第二夾板的內側面均設置有防滑機構。所述的一種用于口腔檢查的手術鉗,即可用作壓舌板檢查病人的舌部或咽喉,又可在喉鏡下經行檢查和治療時將舌頭拉出,減少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提高治療效率,使用方便,省力衛生,其結構簡單,易于實現批量化生產。(*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醫療器械的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口腔檢查的手術鉗。
技術介紹
口腔(oral cavity)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分。前借口裂與外界相通,后經咽峽與咽相續。口腔內有牙、舌等器官,口腔的前壁為唇、側壁為頰、頂為腭、口腔底為黏膜和肌等結構。目前醫院內檢查病人的舌部或咽喉時,由于舌部容易在口腔內亂動,經常需要用到壓舌板等器具,而在喉鏡下經行檢查和治療時,醫生往往需要將舌頭拉出口腔,以便于觀 察和手術,目前,經常使用紗布包住舌頭將其拉出口腔外,其缺點是舌頭容易打滑,而且容易引發交叉感染,不衛生,患者的舌頭容易受損,給患者帶來痛苦,也給醫護人員帶來負擔。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用于口腔檢查的手術鉗,即可用作壓舌板,又可用于喉鏡下經行的檢查和治療。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口腔檢查的手術鉗,包括第一鉗體和第二鉗體,所述的第一鉗體與第二鉗體通過鉸鏈連接,所述的第一鉗體和第二鉗體一端分別設置有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所述的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相互配合,所述的第一夾板與第二夾板的內側面均設置有防滑機構。優選的,為了能夠在使用過程中,夾板的外邊緣與口腔內壁接觸時,避免劃傷口腔內壁,造成不必要的損傷,所述的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外邊緣為圓弧形結構。進一步的,為了能夠配合檢查器的使用,所述的第二夾板中部設置有缺口。進一步的,為了能夠在使用過程中能夠將舌頭穩固住,所述的防滑機構為設置在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內側面上的網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種用于口腔檢查的手術鉗,即可用作壓舌板檢查病人的舌部或咽喉,又可在喉鏡下經行檢查和治療時將舌頭拉出,減少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提高治療效率,使用方便,省力衛生,其結構簡單,易于實現批量化生產。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技術所述的一種用于口腔檢查的手術鉗的整體結構示意圖。附圖中標記分述如下1、第一鉗體,2、第二鉗體,3、鉸鏈,4、第一夾板,5、第二夾板,501、缺口。具體實施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技術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技術有關的構成。如圖I所示的一種用于口腔檢查的手術鉗,包括第一鉗體I和第二鉗體2,第一鉗體I與第二鉗體2通過鉸鏈3相互交叉連接并呈X型,在第一鉗體I和第二鉗體2前端分別設置有第一夾板4和第二夾板5,第一夾板4和第二夾板5相互配合,第一夾板4和第二夾板5的外邊緣為圓弧形結構,能夠避免劃傷口腔內壁,在第二夾板5中部設置有缺口 501,此缺口可以用于架置檢查器,減輕醫護人員一直拿著檢查器造成手酸的麻煩,第一夾板4與第二夾板5的內側面均設置有防滑機構,防滑機構為設置在第一夾板4和第二夾板5內側面上的網紋。本技術的一種用于口腔檢查的手術鉗,醫護人員在使用此手術鉗時,將手指穿過第一鉗體I和第二鉗體2尾部的環形圈內,張開第一鉗體I和第二鉗體2,此時第一鉗體I前端的第一夾板4和第二鉗體2前端的第二夾板5同時也張開一定角度,根據患者的舌頭大小,來操作進行張開合適的角度,然后深入患者口腔內,操作第一鉗體I和第二鉗體2來實現第一夾板4和第二夾板5壓緊舌頭,這樣就可以進行對患者的口腔進行檢查了,使用方便快捷。 以上述依據本技術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技術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技術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口腔檢查的手術鉗,包括第一鉗體(I)和第二鉗體(2),所述的第一鉗體(I)與第二鉗體(2)通過鉸鏈(3)連接,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鉗體(I)和第二鉗體(2) —端分別設置有第一夾板(4) 和第二夾板(5),所述的第一夾板(4)和第二夾板(5)相互配合,所述的第一夾板(4)與第二夾板(5)的內側面均設置有防滑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口腔檢查的手術鉗,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夾板(4)和第二夾板(5)外邊緣是圓弧形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口腔檢查的手術鉗,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夾板(5)中部設置有缺口(501)。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口腔檢查的手術鉗,其特征是所述的防滑機構是設置在第一夾板(4)和第二夾板(5)內側面上的網紋。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口腔檢查的手術鉗,包括第一鉗體和第二鉗體,第一鉗體與第二鉗體通過鉸鏈連接,第一鉗體和第二鉗體一端分別設置有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相互配合,所述的第一夾板與第二夾板的內側面均設置有防滑機構。所述的一種用于口腔檢查的手術鉗,即可用作壓舌板檢查病人的舌部或咽喉,又可在喉鏡下經行檢查和治療時將舌頭拉出,減少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提高治療效率,使用方便,省力衛生,其結構簡單,易于實現批量化生產。文檔編號A61B17/02GK202699190SQ20122040438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5日專利技術者付彩霞 申請人:付彩霞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口腔檢查的手術鉗,包括第一鉗體(1)和第二鉗體(2),所述的第一鉗體(1)與第二鉗體(2)通過鉸鏈(3)連接,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鉗體(1)和第二鉗體(2)一端分別設置有第一夾板(4)和第二夾板(5),所述的第一夾板(4)和第二夾板(5)相互配合,所述的第一夾板(4)與第二夾板(5)的內側面均設置有防滑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付彩霞,
申請(專利權)人:付彩霞,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