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羧甲基殼聚糖和海藻酸鈣復合生物敷料。所述生物敷料自下而上依次包括無紡布層、羧甲基殼聚糖和海藻酸鈣復合敷料功能層以及保護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不黏連傷口、抑菌、消炎、止血、鎮痛、促進傷口愈合和減少瘢痕的功能,還可吸收滲血、滲液,保持局部干燥,減少敷料貼的更換次數,減輕病人的痛苦和經濟負擔。(*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醫用材料
,尤其涉及一種羧甲基殼聚糖和海藻酸鈣復合生物敷料。
技術介紹
醫用敷料作為傷口處的覆蓋物,在傷口愈合過程中,可以替代受損的皮膚起到暫時性屏障作用,避免或控制傷口感染,提供有利于創面愈合的環境。隨著人口的老齡化和慢性潰瘍性傷口的增多,醫用敷料的市場價值也變得越來越重要。1962年,英國人Winter提出了“濕潤傷口愈合理論”,即傷口在濕潤的環境下比干燥的環境下愈合要快,使得人們對傷口愈合過程的認識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醫用敷料可根據其材質分為傳統敷料、生物敷料和合成敷料等。其中,生物敷料來·源廣泛,在粘附性、減輕疼痛、保護創面及減少體液滲出等方面效果良好,因此得到了人們的青睞。但某些生物敷料的滲透性、降解性、低抗原性及促愈合效果還不盡人意。理想的生物敷料應該具有以下功能覆蓋及保護創面不受感染;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適宜的降解速率;足夠的機械強度支持細胞分化增生;材料表面具有足夠的細胞吸附能力,有利于細胞的粘附和生長;材料來源充足,易于制作、加工等。研究開發具有多功能化的生物敷料,使其達到理想敷料的功能要求,是目前生物敷料的研究熱點。天然材料制成的敷料大部分吸收性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學活性,但是機械性能差。合成高分子材料隔絕性能好,機械強度好,但是吸收性能相對天然材料差些。因此可以通過對材料的復合,兼具多種材料的優勢,實現傷口愈合的要求。如用水凝膠和合成薄膜或泡沫結合使用,還可以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在敷料中引入藥物,得到藥物性敷料,它們可以在保護創面同時又可起到治療傷口的作用。CN 2481330Y涉及一種天然醫用可吸收生物敷料,其由醫用壓敏膠布、吸收層,由甲殼質加工制成的生物水刺布做成的敷料層、防粘紙構成;吸收層粘在醫用壓敏膠布上,敷料層覆蓋在吸收層上,防粘紙的邊緣粘合在醫用壓敏膠布上,并將敷料層蓋住。CN 1364646A公開了一種生物敷料及其制備方法,該生物敷料包括殼聚糖、醋酸和生物酶,優選的為FE復合酶。其制備方法如下用蒸餾水、醋酸溶解殼聚糖后,加入生物酶,攪勻、過濾,即可獲得所說的生物敷料。現有的醫用敷料大多功能單一,不全面,生物相容性有限。醫用敷料不應僅限于保護創面,還應具有促進傷口愈合的功效,使用方便,減輕患者痛苦,在傷口愈合后不產生瘢痕組織。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醫用敷料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提出了一種具有抑菌、消炎、止血、鎮痛、促進傷口愈合和減少瘢痕等功能的羧甲基殼聚糖和海藻酸鈣復合生物敷料。為達此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羧甲基殼聚糖和海藻酸鈣復合生物敷料,所述生物敷料自下而上依次包括無紡布層、復合敷料功能層以及保護層。 所述的無紡布層設有多個透氣微孔。所述無紡布層的邊角為圓角。所述復合敷料功能層表面噴涂有納米銀層。所述復合敷料功能層位于無紡布層的中間位置。所述復合敷料功能層的寬度小于無紡布層。 所述保護層表面具有凹凸紋。所述保護層分為兩片,分別粘結于無紡布層的兩端并向中間延伸,且上下交叉覆蓋于復合敷料功能層上。所述保護層的邊緣通過凝膠與無紡布層相粘接。所述保護層與無紡布層寬度相同。本技術所述的復合敷料功能層是將羧甲基殼聚糖纖維和海藻酸鈣纖維分別切成短纖維,以1:81:1的比例均勻混合,用噴霧器將含納米銀的乙醇溶液噴在纖維上,再經針刺、熱壓機干燥,制成含納米銀的羧甲基殼聚糖和海藻酸鈣復合無紡布功能層。本技術提供一種羧甲基殼聚糖和海藻酸鈣復合生物敷料,所述生物敷料自下而上依次包括無紡布層、羧甲基殼聚糖和海藻酸鈣復合敷料功能層以及保護層。各層間的連接方式可由本領域技術人員通過公知常識或從業經驗獲得,如粘接等,本技術對其連接方式并無特殊限制。本技術所述的各種材料均可通過市售得到。無紡布又稱不織布,是由定向的或隨機的纖維而構成,是新一代環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氣、柔韌、質輕、不助燃、容易分解、無毒無刺激性、色彩豐富、價格低廉、可循環再用等特點。本技術所述無紡布層可選用水刺無紡布、熱合無紡布、濕法無紡布、針刺無紡布或紡粘無紡布等。殼聚糖分子結構中存在大量的羥基和氨基活性基團,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得到不同的殼聚糖衍生物。其中羧甲基殼聚糖是目前研究和應用較多的一種,它是殼聚糖經羧甲基化而得的水溶性多糖,具有良好的抗菌性、保濕性、止血性能及生物相容性,且無毒無抗原性,生物降解性優于殼聚糖。體外實驗表明,在生理條件下,羧甲基殼聚糖膜可吸收4倍質量的水,同時膜的通透性保持不變,可以避免傷口分泌物的累積。用海藻酸鈣纖維做成的醫用敷料能與創口滲出液及血液中的鈉離子進行離子交換,釋放出鈣離子,鈣離子能加速毛細血管末端中血塊的形成,止血效果特別好;隨著吸收鈉離子量的增多,海藻酸鈣逐漸轉換成溶于水的海藻酸鈉,在創口表面形成凝膠薄層,從而防止敷料粘連創面,減輕患者疼痛,并且使創面保持一定的濕度和溫度,為創面的愈合創造一個良好的微循環環境,促使創口及早愈合。海藻酸鈣敷料的吸液量可達自身重量的1(Γ20倍。目前已應用于術后的創口、劃傷及高滲出的慢性創面如壓瘡、潰瘍。本技術所述的保護層可選擇透明的PE薄膜、PU薄膜或PET薄膜。其它防潮性好,機械強度高,尺寸穩定的材料均可用于本技術的保護層,對復合敷料功能層能夠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即可。PE薄膜即聚乙烯薄膜,其透氣性較大。PE膜具有防潮性,透濕性小的功能特點。PU薄膜具有防水,透氣,不致敏,高彈性,能適應關節部位,透明,可視,抗菌等特性,是一種無毒無害的環保材料,對人體皮膚無任何傷害,廣泛應用于服裝面料、醫療衛生、皮革等領域。PET薄膜是一種性能比較全面的包裝薄膜。其透明性好,有光澤;具有良好的氣密性和保香性;防潮性中等,在低溫下透濕率下降。PET薄膜的機械性能優良,其強韌性是所有熱塑性塑料中最好的,抗張強度和抗沖擊強度比一般薄膜高得多;且挺力好,尺寸穩定。PET薄膜還具有優良的耐熱、耐寒性和良好的耐化學藥品性和耐油性。以下為本技術結構的優選方式。本技術未提到的其他能夠實現相應部件的相應功能的設置方式皆可用于本技術。進一步地,所述的無紡布層設有多個透氣微孔。透氣微孔能夠使生物敷料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并且能夠有效阻隔細菌和有害微粒。進一步地,所述無紡布層的邊角為圓角。生物敷料的圓角設計能夠使使用更方便,外形也更美觀,更符合人體工學。進一步地,所述羧甲基殼聚糖和海藻酸鈣復合敷料功能層表面噴涂有納米銀層。銀有很強的抗菌能力已有報導,而納米銀顆粒極其微小,平均直徑在2-5nm,有效的表面積大大增加,I毫克的納米銀顆粒的比表面積可以達到100m2以上,具有超強的活性及更強的組織滲透性,其殺菌作用大為增強。本技術利用納米銀的高效抗菌性,將納米銀和敷料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使得敷料中的銀離子發揮抗菌及抑菌作用,減輕創面局部感染,改善創面局部的微環境,促進傷口的愈合。所述羧甲基殼聚糖和海藻酸鈣復合敷料功能層位于無紡布層的中間位置,其寬度小于無紡布層。在使用時能夠更好地固定敷料,使功能層的四周閉合,能夠隔離外界的細菌和有害微粒。本技術所述保護層表面具有凹凸紋。凹凸紋的設計增大了摩擦力,在使用時更便于撕去,露出復合敷料功能層,防止使用者手打滑。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增強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羧甲基殼聚糖和海藻酸鈣復合生物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敷料自下而上依次包括無紡布層(1)、復合敷料功能層以及保護層(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育強,但麗霞,顧春艷,聶守臻,楊茂麗,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明藥堂醫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