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方口鉗,包括交叉鉸接于一連結處的兩鉗臂,所述鉗臂由頭部和柄部組成,所述兩鉗臂頭部的相對面設有凹槽,兩鉗臂頭部的凹槽圍成矩形。矯正蓄電池的端柱時,端柱進入方口鉗兩個凹槽圍成的矩形內,端柱四面受力,矯正一次到位。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制造成本低,使用壽命長;一具多用,實用范圍廣。(*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鉗子,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蓄電池生產的方口鉗。
技術介紹
蓄電池通常是指鉛酸蓄電池,它是電池中的一種,屬于二次電池。它的工作原理充電時利用外部的電能使內部活性物質再生,把電能儲存為化學能,需要放電時再次把化學能轉換為電能輸出。常用填滿海綿狀鉛的鉛基板柵(又稱格子體)作負極,填滿二氧化鉛的鉛基板柵作正極,并用稀硫酸作電解質。電池在放電時,金屬鉛是負極,發生氧化反應,生成硫酸鉛;二氧化鉛是正極,發生還原反應,生成硫酸鉛。電池在用直流電充電時,兩極分別生成單質 鉛和二氧化鉛。移去電源后,它又恢復到放電前的狀態,組成化學電池。蓄電池是一種化學電源,將化學能轉變為電能,屬于可逆直流電源,靠內部化學反應儲存電能或向用電設備供電。摩托車上使用蓄電池目的為了滿足起動發動機需要,所以通常稱為啟動型蓄電池。鉛酸蓄電池的優點結構簡單,價格便宜;內阻小,電壓穩定;可以短時間供給起動機強大的啟動電流。鉛酸蓄電池一般由極板、隔板、外殼、電解液、鉛連接頭和極柱等部分組成。現有技術中,在蓄電池生產線上,端柱的矯正采用的是普通鉗子,用鉗子的工作區夾住端柱進行矯正,由于端柱的截面為矩形,在端柱矯正的過程當中,普通鉗子夾持時與端柱的兩個頂角接觸,轉動時會出現打滑的情況,造成端柱的矯正不到位,需多次重復的對端柱進行矯正,造成人力浪費,影響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能一次性矯正端柱到位的方口鉗。一種方口鉗,包括交叉鉸接于一連結處的兩鉗臂,所述鉗臂由頭部和柄部組成,所述兩鉗臂頭部的相對面設有凹槽,兩鉗臂頭部的凹槽圍成矩形。采用本技術的方口鉗矯正端柱時,端柱進入兩個凹槽圍成的矩形內,兩凹槽對端柱具有較好的限位作用,防止方口鉗在校正端柱的過程中打滑。優選的,所述兩鉗臂的柄部為相對向內彎曲的弧形。柄部依據握持形式可以分為直柄、彎柄和弓柄,本技術采用的是弓柄,根據人體工程學原理設計的柄部,便于更加安全和舒適的握持,符合使用者的工作習慣。優選的,所述兩鉗臂的柄部套有防護套。方口鉗在使用時可能與電線之類的帶電導體接觸,柄部布置的防護套采用絕緣材料制成,以確保操作者的安全,且防護套的表面附加有防滑的紋路,便于使用者的握持。優選的,所述兩鉗臂頭部的相對面為波紋狀表面。方口鉗夾持零件時,波紋狀的表面能增強方口鉗與零件之間的摩擦力,可以防止夾持的零件掉落。優選的,所述兩鉗臂頭部靠近連結處位置設有鍘口。為提高方口鉗的實用性,使其具有多個工具的功能,布置的鍘口,可用于剪切電線和鐵絲。優選的,所述凹槽內壁設有耐磨層。耐磨層具有雙重作用一是保護方口鉗的凹槽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不易磨損;二是增加凹槽的槽壁與待夾持的零件之間的摩擦,使二者之間不易打滑。耐磨層可以采用硬質合金鍍層。 優選的,所述凹槽由鉗臂頭部以及從所述鉗臂頭部延伸出的L形延伸部圍成,所述L形延伸部的厚度為3 15mm。本技術的方口鉗可根據現有的普通鉗子改裝而成,即在鉗臂的頭部焊接一個L型延伸部,為保證L型延伸部與鉗臂之間的連接強度,L形延伸部的厚度為3 15mm。優選的,所述L形延伸部的厚度為3 8mm。根據實際生產的需要,L形延伸部的厚度為3 8mm,依據方口鉗的工作對象而定,進行合理的選擇,節約材料的實用。本技術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制造成本低,使用壽命長;一具多用,實用范圍大;兩個凹槽圍成的矩形與蓄電池端柱的形狀相適應,便于蓄電池端柱的矯正,提高工作效率。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方口鉗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一種方口鉗,包括交叉鉸接于一連結處3的第一鉗臂I和第二鉗臂2,兩鉗臂均分為頭部和柄部。鉗臂一般用碳素結構鋼制造,先鍛壓軋制成鉗胚形狀,然后經過磨銑、拋光等金屬切削加工,最后進行熱處理。連結處3的一側為第一鉗臂I和第二鉗臂2的頭部共同起作用的工作區,連結處3的另一側為使用者握持的柄部。柄部的長度要遠大于頭部的長度,根據杠桿原理,連結處3的中心到柄部的距離應遠大于連結處的中心到頭部的距離,此時施加在柄部較小的外力在鉗臂的頭部轉化成較大的作用力。兩鉗臂頭部的相對面設有凹槽5,位于鉗臂頭部的兩個凹槽5圍成矩形,其形狀與蓄電池端柱的形狀相適應。凹槽5內壁設有耐磨層,耐磨層具有雙重作用一是保護方口鉗的凹槽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不易磨損;二是增加凹槽的槽壁與待夾持的零件之間的摩擦,使二者之間不易打滑。凹槽5由鉗臂頭部以及從鉗臂頭部延伸出的L形延伸部圍成,L形延伸部的厚度為3 15mm,其厚度可根據方口鉗的使用情況而定。本技術的方口鉗用于蓄電池端柱的矯正,3 8mm厚度的L形延伸部即可滿足日常工作的需要。兩鉗臂頭部的相對面為波紋狀表面6,增強方口鉗與零件之間的摩擦,防止夾持的零件脫落。兩鉗臂頭部靠近連結處3位置設有鍘口 4,鍘口 4可用于剪切電線和鐵絲,增強方口鉗的多功能性。兩鉗臂的柄部為相對向內彎曲的弧形,且套有防護套,便于安全舒適的握持。用方口鉗的凹槽5部位夾持蓄電池的端柱,轉動方口鉗,完成端柱的矯正,操作簡 單,精確度高。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舉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方口鉗,包括交叉鉸接于一連結處⑶的兩鉗臂(1、2),所述鉗臂(1、2)由頭部和柄部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兩鉗臂(1、2)頭部的相對面設有凹槽(5),兩鉗臂(1、2)頭部的凹槽(5)圍成矩形。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口鉗,其特征在于,所述兩鉗臂(1、2)的柄部為相對向內彎曲的弧形。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口鉗,其特征在于,所述兩鉗臂(1、2)的柄部套有防護套。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口鉗,其特征在于,所述兩鉗臂(1、2)頭部的相對面為波紋狀表面(6)。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口鉗,其特征在于,所述兩鉗臂(1、2)頭部靠近連結處(3)位置設有鍘口(4)。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口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內壁設有耐磨層。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口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由鉗臂(1、2)頭部以及從所述鉗臂(1、2)頭部延伸出的L形延伸部圍成,所述L形延伸部的厚度為3 15mm。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口鉗,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延伸部的厚度為3 8mm。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方口鉗,包括交叉鉸接于一連結處的兩鉗臂,所述鉗臂由頭部和柄部組成,所述兩鉗臂頭部的相對面設有凹槽,兩鉗臂頭部的凹槽圍成矩形。矯正蓄電池的端柱時,端柱進入方口鉗兩個凹槽圍成的矩形內,端柱四面受力,矯正一次到位。本技術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制造成本低,使用壽命長;一具多用,實用范圍廣。文檔編號B25B7/22GK202702058SQ201220370028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30日專利技術者李華 申請人:浙江古越電源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方口鉗,包括交叉鉸接于一連結處(3)的兩鉗臂(1、2),所述鉗臂(1、2)由頭部和柄部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兩鉗臂(1、2)頭部的相對面設有凹槽(5),兩鉗臂(1、2)頭部的凹槽(5)圍成矩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華,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古越電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