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疊繞式升輪機構,解決了現有橋式起重機所采用的輥筒起升裝置存在的繩索受力角度變化大,受力不合理,容易產生夾繩的問題。包括在固定支架(4)上設置有繩輪支撐軸(10),在繩輪支撐軸(10)的正下方的固定支架(4)上活動設置有墊條輪支撐軸(11),在固定支架(4)的底端側面固定設置有導繩環(8),在繩輪支撐軸(10)上活動設置有繩輪(5),鋼絲繩(7)的首端與繩輪(5)固定連接,在墊條輪支撐軸(11)上纏繞有墊條(6),在墊條輪支撐軸(11)與固定支架(4)的側板之間設置有扭簧(3),墊條(6)的端頭與繩輪(5)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緊湊,拉繩徑向疊繞,受力合理。(*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機械起升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堆垛的橋式起重機所使用的提升裝置。
技術介紹
在現有的倉儲倉庫中,一般配備單(雙)梁橋式起重機來完成起重堆垛作業。在整個操作過程中,操作人員通過人工掛鉤的方式來完成貨物的吊運和碼垛。這種作業方法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存在安全隱患。特別是橋式起重機均采用輥筒起升,承重繩索均為軸向纏繞,繩索受力角度變化大,存在受力不合理,容易產生夾繩的問題,同時這種結構還存在占據空間大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疊繞式升輪機構,解決了現有橋式起重機所采用的輥筒起升裝置存在的繩索受力角度變化大,受力不合理,容易產生夾繩的問題。一種疊繞式升輪機構,包括固定支架,在固定支架上設置有繩輪支撐軸,在繩輪支撐軸的正下方的固定支架上活動設置有墊條輪支撐軸,墊條輪支撐軸的端部活動設置在固定設置在固定支架側板上的墊條輪支撐軸承中,在固定支架的底端側面固定設置有導繩環,在繩輪支撐軸上活動設置有繩輪,鋼絲繩的首端與繩輪固定連接,鋼絲繩的末端通過導繩環與吊具固定連接,在墊條輪支撐軸上纏繞有墊條,在墊條輪支撐軸與固定支架的側板之間設置有扭簧,實現墊條的復位,墊條的端頭與繩輪固定連接,墊條墊接在沿繩輪的徑向纏繞的相鄰兩圈鋼絲繩之間。在墊條的端頭設置有墊條掛鉤,在繩輪上設置有墊條拖鉤,墊條的端頭通過墊條掛鉤與繩輪上的墊條拖鉤掛接在一起。固定支架設置在天車主梁頂面上,鋼絲繩的末端與固定設置在天車主梁的底面上的可伸縮立柱的底端固定連接在一起。本技術結構緊湊,拉繩徑向疊繞,受力合理,尤其適于安裝在細長立柱內。特別適合在空間有限,且拉繩無法側向偏離受力和不宜采用輥筒方式提升的起重機械中。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主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側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安裝在天車主梁上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一種疊繞式升輪機構,包括固定支架4,在固定支架4上設置有繩輪支撐軸10,在繩輪支撐軸10的正下方的固定支架4上活動設置有墊條輪支撐軸11,墊條輪支撐軸11的端部活動設置在固定設置在固定支架4側板上的墊條輪支撐軸承12中,在固定支架4的底端側面固定設置有導繩環8,在繩輪支撐軸10上活動設置有繩輪5,鋼絲繩7的首端與繩輪5固定連接,鋼絲繩7的末端通過導繩環8與吊具9固定連接,在墊條輪支撐軸11上纏繞有 墊條6,在墊條輪支撐軸11與固定支架4的側板之間設置有扭簧3,墊條6的端頭與繩輪5固定連接,墊條6墊接在沿繩輪5的徑向纏繞的相鄰兩圈鋼絲繩7之間。在墊條6的端頭設置有墊條掛鉤2,在繩輪5上設置有墊條拖鉤1,墊條6的端頭通過墊條掛鉤2與繩輪5上的墊條拖鉤I掛接在一起。固定支架4設置在天車主梁13頂面上,鋼絲繩7的末端與固定設置在天車主梁13的底面上的可伸縮立柱14的底端固定連接在一起。權利要求1.一種疊繞式升輪機構,包括固定支架(4),在固定支架(4)上設置有繩輪支撐軸(10),在繩輪支撐軸(10)的正下方的固定支架(4)上活動設置有墊條輪支撐軸(11),墊條輪支撐軸(11)的端部活動設置在固定設置在固定支架(4)側板上的墊條輪支撐軸承(12)中,在固定支架(4)的底端側面固定設置有導繩環(8),其特征在于,在繩輪支撐軸(10)上活動設置有繩輪(5),鋼絲繩(7)的首端與繩輪(5)固定連接,鋼絲繩(7)的末端通過導繩環(8 )與吊具(9 )固定連接,在墊條輪支撐軸(11)上纏繞有墊條(6 ),在墊條輪支撐軸(11)與固定支架(4)的側板之間設置有扭簧(3),墊條(6)的端頭與繩輪(5)固定連接,墊條(6)墊接在沿繩輪(5)的徑向纏繞的相鄰兩圈鋼絲繩(7)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疊繞式升輪機構,其特征在于,在墊條(6)的端頭設置有墊條掛鉤(2 ),在繩輪(5 )上設置有墊條拖鉤(I),墊條(6 )的端頭通過墊條掛鉤(2 )與繩輪(5 )上的墊條拖鉤(I)掛接在一起。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疊繞式升輪機構,其特征在于,固定支架(4)設置在天車主梁(13)頂面上,鋼絲繩(7)的末端與固定設置在天車主梁(13)的底面上的可伸縮立柱(14)的底端固定連接在一起。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疊繞式升輪機構,解決了現有橋式起重機所采用的輥筒起升裝置存在的繩索受力角度變化大,受力不合理,容易產生夾繩的問題。包括在固定支架(4)上設置有繩輪支撐軸(10),在繩輪支撐軸(10)的正下方的固定支架(4)上活動設置有墊條輪支撐軸(11),在固定支架(4)的底端側面固定設置有導繩環(8),在繩輪支撐軸(10)上活動設置有繩輪(5),鋼絲繩(7)的首端與繩輪(5)固定連接,在墊條輪支撐軸(11)上纏繞有墊條(6),在墊條輪支撐軸(11)與固定支架(4)的側板之間設置有扭簧(3),墊條(6)的端頭與繩輪(5)固定連接。本技術結構緊湊,拉繩徑向疊繞,受力合理。文檔編號B66D1/00GK202704906SQ201220324818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6日專利技術者馬笑, 田潤逵, 劉景義, 潘秋華 申請人:太原高科銳志物流倉儲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疊繞式升輪機構,包括固定支架(4),在固定支架(4)上設置有繩輪支撐軸(10),在繩輪支撐軸(10)的正下方的固定支架(4)上活動設置有墊條輪支撐軸(11),墊條輪支撐軸(11)的端部活動設置在固定設置在固定支架(4)側板上的墊條輪支撐軸承(12)中,在固定支架(4)的底端側面固定設置有導繩環(8),其特征在于,在繩輪支撐軸(10)上活動設置有繩輪(5),鋼絲繩(7)的首端與繩輪(5)固定連接,鋼絲繩(7)的末端通過導繩環(8)與吊具(9)固定連接,在墊條輪支撐軸(11)上纏繞有墊條(6),在墊條輪支撐軸(11)與固定支架(4)的側板之間設置有扭簧(3),墊條(6)的端頭與繩輪(5)固定連接,墊條(6)墊接在沿繩輪(5)的徑向纏繞的相鄰兩圈鋼絲繩(7)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笑,田潤逵,劉景義,潘秋華,
申請(專利權)人:太原高科銳志物流倉儲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