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鋁合金門窗窗框與墻體的連接結構,涉及一種鋁合金門窗的安裝部件,包括橫截面均為L形的第一角碼(10)和第二角碼(20),所述第一角碼(10)的一個角邊可與墻體連接,另一個角邊與所述第二角碼(20)的一個角邊重疊連接,所述第二角碼(20)的另一個角邊遠離且平行于墻體且與鋁合金門窗窗框(2)連接。安裝時,先在墻體安裝第一角碼,再與鋁合金門窗上的第二角碼連接,使得安裝速度提高了50%,同時也降低了安裝的誤差,提高安裝精度。由于角碼厚度提高至3mm,在長時間使用中,不易腐蝕;角碼可重復利用,有利于鋁合金門窗的二次更換,提高使用壽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鋁合金門窗框體與墻體的連接結構。
技術介紹
如圖I所示為現有技術中鋁合金門窗窗框2與墻體的連接方式,每隔250mm-350mm固定一個厚度為I. 5mm的鍍鋅鐵片1,當安裝鋁合金門窗的鋁框時,鋁框與墻體之間形成縫隙,在填充填充物(如防水砂漿或發泡劑)時,常常難以塞滿,容易外漏和不飽滿,導致鋁合金門窗漏水,導致鋁合金門窗使用壽命短和穩定性差。又因鍍鋅鐵片I厚度為I. 5mm,在安裝時常常變形,導致安裝精度大大降低;施工未完成時,鐵片已經生銹,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力口,鋁合金門窗的穩定性降低,容易松動,降低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安裝快速、更換方便且能提高鋁合金門窗防水性能和穩定性的連接結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鋁合金門窗窗框與墻體的連接結構,包括橫截面均為L形的第一角碼和第二角碼,所述第一角碼的一個角邊可與墻體連接,另一個角邊與所述第二角碼的一個角邊重疊連接,所述第二角碼的另一個角邊遠離且平行于墻體且與鋁合金門窗窗框連接。與墻體連接的角邊和與鋁合金門窗窗框連接的角邊分別設有腰形孔。所述第一角碼與第二角碼的厚度分別為3mm。所述第一角碼與第二角碼為角鋼或角鋁。所述第一角碼與第二角碼用不銹鋼螺栓連接。所述第一角碼通過膨脹螺栓或預埋件或化學螺栓連接與墻面連接。所述第二角碼與鋁合金門窗窗框用螺絲連接。 所述螺絲長度為100mm。與固定卡片相比,本技術的垂直于墻體的角邊能四周圍成一個框架,避免填充防水材料時的外漏或不滿;安裝時,先安裝連接墻體的角碼,再安裝與鋁合金門窗連接的角碼,提高了安裝速度,也提高了安裝精度;鋁合金門窗更換方便,且可重復利用,高效環保;同時,厚度的增加能避免腐蝕,提高了使用壽命。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圖I為現有鋁合金門窗與墻體連接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使用本技術的鋁合金門窗窗框與墻體連接的剖視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2所示,本技術一種鋁合金門窗窗框2與墻體的連接結構包括第一角碼10和第二角碼20,所述角碼 可以是角鋼或角鋁。第一角碼10與第二角碼20形狀結構相同,均為L形。所述第一角碼10和第二角碼20分別具有兩個相互垂直的角邊。第一角碼10的一個角邊與墻體連接,連接方式包括使用膨脹螺栓30或預埋件或化學螺栓,在本實施例中優選為膨脹螺栓30連接;為使安裝方便快捷,與墻體相連的角邊設有供膨脹螺栓30穿過的腰形孔。所述第一角碼10的另一個角邊垂直于墻面朝外,該角邊與第二角碼20的一個角邊重疊連接,連接方式不拘,在本實施例中優選為不銹鋼螺栓40連接。所述第二角碼20的另一個角邊遠離墻面,且與墻面平行,該角邊可與第一角碼10中連接墻面的角邊同側也可與之異側(相對于第一角碼10與第二角碼20重疊連接部分),在本實施例中優選為異偵U。鋁合金門窗窗框2與該角邊連接,連接方式不拘,在本實施例中優選為螺絲連接,所述螺絲長度為IOOmm ;為方便安裝,所述與鋁合金門窗窗框2連接的角邊開有容螺絲穿過的腰形孔。所述第一角碼10沿墻體延伸設置,長度與鋁合金門窗窗框2適配,并設置在鋁合金門窗窗框2四周,所述第一角碼10垂直于墻體的角邊構成一個框架,在填充防水砂漿或發泡劑時,能有效防止填充材料的外漏和不飽滿,使得鋁合金門窗窗框2與墻體之間的連接更加的緊密,雨水不易滲透。安裝時,先在墻體安裝第一角碼10,再與鋁合金門窗窗框2上的第二角碼20連接,使得安裝速度提高了 50%,同時也降低了安裝的誤差,提高安裝精度。由于角碼厚度提高至3_,在長時間使用中,不易腐蝕;角碼可重復利用,有利于鋁合金門窗窗框2的二次更換,提高使用壽命。權利要求1.一種招合金門窗窗框與墻體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橫截面均為L形的第一角碼(10)和第二角碼(20),所述第一角碼(10)的一個角邊可與墻體連接,另一個角邊與所述第二角碼(20)的一個角邊重疊連接,所述第二角碼(20)的另一個角邊遠離且平行于墻體且與鋁合金門窗窗框(2 )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鋁合金門窗窗框與墻體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與墻體連接的角邊和與鋁合金門窗窗框(2)連接的角邊分別設有腰形孔。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鋁合金門窗窗框與墻體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碼(10)與第二角碼(20)的厚度分別為3mm。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鋁合金門窗窗框與墻體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碼(I0)與第二角碼(20)為角鋼或角鋁。5.根據權利要求I至4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鋁合金門窗窗框與墻體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碼(10)與第二角碼(20)用不銹鋼螺栓(40)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鋁合金門窗窗框與墻體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碼(I0)通過膨脹螺栓(30)或預埋件或化學螺栓連接與墻面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鋁合金門窗窗框與墻體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碼(20 )與鋁合金門窗窗框(2 )用螺絲連接。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鋁合金門窗窗框與墻體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絲長度為100mm。專利摘要一種鋁合金門窗窗框與墻體的連接結構,涉及一種鋁合金門窗的安裝部件,包括橫截面均為L形的第一角碼(10)和第二角碼(20),所述第一角碼(10)的一個角邊可與墻體連接,另一個角邊與所述第二角碼(20)的一個角邊重疊連接,所述第二角碼(20)的另一個角邊遠離且平行于墻體且與鋁合金門窗窗框(2)連接。安裝時,先在墻體安裝第一角碼,再與鋁合金門窗上的第二角碼連接,使得安裝速度提高了50%,同時也降低了安裝的誤差,提高安裝精度。由于角碼厚度提高至3mm,在長時間使用中,不易腐蝕;角碼可重復利用,有利于鋁合金門窗的二次更換,提高使用壽命。文檔編號E06B1/60GK202706789SQ20122026632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7日專利技術者游達, 王鍵 申請人:深圳廣田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鋁合金門窗窗框與墻體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橫截面均為L形的第一角碼(10)和第二角碼(20),所述第一角碼(10)的一個角邊可與墻體連接,另一個角邊與所述第二角碼(20)的一個角邊重疊連接,所述第二角碼(20)的另一個角邊遠離且平行于墻體且與鋁合金門窗窗框(2)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游達,王鍵,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廣田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