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無線遙控窗簾,該窗簾本體包括:卷軸、軸承、軸座、卷簾,其中,還包括:馬達、控制電路板及供電電池,所述馬達的驅動端與上述卷軸驅動連接,所述控制電路板上設有驅動電路、控制器、及無線通信模塊,控制電路板通過該驅動電路與馬達相連接。解決現有技術中電動窗簾通過220V市電供電,結構復雜、浪費空間且不美觀等問題,同時,采用無線控制技術,解決了用戶在每次執行開/關動作時都需至窗簾位置進行操作的問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遙控窗簾,特別涉及一種無線供電的智能遙控窗簾。
技術介紹
當今社會窗簾已遍及千家萬戶,種類繁多,而先進的電動窗簾、太陽能窗簾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現有的電動窗簾結構復雜、浪費空間且不美觀,有的受電網電壓的影響,可靠性比較差。此外,現在的電動窗簾或太陽能窗簾均通過窗簾本體附近的開關盒來控制,用戶若想執行開/關動作必須前往窗簾處進行操作,十分不便,并且結構復雜、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線遙控窗簾,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電動窗簾通過·220V市電供電,結構復雜、浪費空間且不美觀等問題,同時,采用無線控制技術,解決了用戶在每次執行開/關動作時都需至窗簾位置進行操作的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無線遙控窗簾,該窗簾本體包括卷軸、軸承、軸座、卷簾,其中,還包括馬達、控制電路板及供電電池,所述馬達的驅動端與上述卷軸驅動連接,所述控制電路板上設有驅動電路、控制器、及無線通信模塊,控制電路板通過該驅動電路與馬達相連接。其中,所述控制電路板及供電電池設于一控制盒中。其中,所述的供電電池為可充電電池。其中,所述的控制電路板還連接一太陽能板,置于窗簾本體外,該太陽能板通過一個充電電路與上述可充電電池連接。其中,所述的卷軸為管狀結構。其中,上述馬達的驅動端與卷軸的內腔通過一哨合機構相連接,該哨合機構包括固定輪及馬達的驅動端。其中,上述馬達的驅動端與卷軸的內腔通過一哨合機構相連接,該哨合機構包括至少一個凹槽,其設于上述卷軸內腔;至少一凸起,設于上述馬達的驅動端,該凸起與上述凹槽相對應。其中,還包括一遙控器,其與上述控制電路板相連接,并置于窗簾本體外。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的無線遙控窗簾,使用方便、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節能環保,并且運行可靠,用戶在遠端即可實現窗簾開/關控制。附圖說明圖I繪示本技術的無線遙控窗簾的整體結構圖,圖2繪示本技術無線遙控窗簾的分解圖,圖3繪示本技術無線遙控窗簾工作原理框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與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并非對本技術的限定。參照圖I、圖2、圖3所示,本技術的無線遙控窗簾,窗簾本體包括:卷軸I、軸承2、軸座3、卷簾4、條卡5、太陽能板6、馬達7及控制盒8,該控制盒8內部設有控制電路板9、檢位器10及可充電電池11,所述控制電路板9包括:驅動電路91、控制器92、無線通信模塊93。其中,上述的馬達7及控制盒8均設于卷軸I的內腔,所述的卷軸I為管狀結構,二者通過控制盒9內的驅動電路91相連接,并用于控制馬達7的正/反轉動,卷軸I的兩端分別與軸承2及控制盒8配合,而軸承2通過一圓柱結構與軸座3上的圓孔進行配合,控制盒8的一端通過螺絲(圖中未標示)固定在軸座3上,卷軸I在馬達7的驅動下能夠做正反轉轉動,從而驅動窗簾4卷起或展開,使其能完成升降的動作。條卡5裝在卷簾4下端, 使卷簾4能夠自由下垂。上述的馬達7的驅動端71通過一嚙合機構與卷軸I的內腔配合,該嚙合機構可以表現為1、設于卷軸I的內腔的固定輪12與設于馬達7的驅動端71結合(本實施例中應用,參見圖2所示);2、設于卷軸的內腔的至少一凹槽與設于馬達7的驅動端71的至少一凸起結合,反之也屬于本技術的實施例。 上述控制盒8內的無線通信模塊93可接收外界一授權移動終端發出的控制信號,控制信號藉由一網關設備以zigbee/藍牙/z_wave協議方式傳送至無線通信模塊93,無線通信模塊93接收到控制信號后會發送至控制器92,控制器92將接收到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并控制驅動電路91驅動與之連接的馬達7轉動,進而驅動窗簾4卷起或展開。上述的控制盒8的一端還通過導線連接太陽能板6,上述的控制電路板9通過一個充電電路(圖中未示,此處的充電電路為一常見的簡易充電電路,因充電電路已為一種公知的技術,申請人在此不加贅述)與太陽能板6相連接,通過太陽能板6充電,該太陽能板6設于窗簾本體外,可根據用戶需要放置在室內的任意光照位置。此外,本技術的無線遙控窗簾還可設有一遙控器,其與上述控制電路板相連接,并置于窗簾本體外,使用者可操作遙控器上的按鍵進行控制窗簾的卷起或展開,此時可解決用戶無法使用授權的移動終端進行控制的問題。本技術的無線遙控窗簾,通過可充電電池供電,用戶通過一個授權的移動終端,通過無線網絡發送控制信息至控制電路板上的無線通信模塊93,并由控制器92來控制馬達7的正/反轉,進而帶動卷軸I轉動,實現窗簾4的升降。控制盒8內還設有檢位器10用來檢測卷簾4升降的位置,傳遞信號,保證卷簾4在許用范圍內升降。該無線遙控卷簾運行極限位置由軟件監控定位,用戶可以通過遙控器進行自由設定。于其他實施例中,上述的馬達及控制盒也可外設連接于卷軸,馬達的驅動端通過驅動輪連接卷軸的一端,帶動卷軸轉動,馬達與控制盒固定連接,并由軸座進行固定安裝,窗簾本體的結構與上述實施例相同,申請人不加以贅述。本技術具體應用途徑很多,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無線遙控窗簾,該窗簾本體包括卷軸、軸承、軸座、卷簾,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馬達、控制電路板及供電電池,所述馬達的驅動端與上述卷軸驅動連接,所述控制電路板上設有驅動電路、控制器、及無線通信模塊,控制電路板通過該驅動電路與馬達相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線遙控窗簾,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電路板及供電電池設于一控制盒中。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線遙控窗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電電池為可充電電池。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無線遙控窗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電路板還連接一太陽能板,置于窗簾本體外,該太陽能板通過一個充電電路與上述可充電電池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線遙控窗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軸為管狀結構。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線遙控窗簾,其特征在于,上述馬達的驅動端與卷軸的內腔通過一嚙合機構相連接,該嚙合機構包括固定輪,其設于上述卷軸內腔,及馬達的驅動端。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線遙控窗簾,其特征在于,上述馬達的驅動端與卷軸的內腔通過一嚙合機構相連接,該嚙合機構包括至少一個凹槽,其設于上述卷軸內腔;至少一凸起,設于上述馬達的驅動端,該凸起與上述凹槽相對應。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線遙控窗簾,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遙控器,其與上述控制電路板相連接,并置于窗簾本體外。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無線遙控窗簾,該窗簾本體包括卷軸、軸承、軸座、卷簾,其中,還包括馬達、控制電路板及供電電池,所述馬達的驅動端與上述卷軸驅動連接,所述控制電路板上設有驅動電路、控制器、及無線通信模塊,控制電路板通過該驅動電路與馬達相連接。解決現有技術中電動窗簾通過220V市電供電,結構復雜、浪費空間且不美觀等問題,同時,采用無線控制技術,解決了用戶在每次執行開/關動作時都需至窗簾位置進行操作的問題。文檔編號E06B9/72GK202706890SQ20122036915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7日發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無線遙控窗簾,該窗簾本體包括:卷軸、軸承、軸座、卷簾,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馬達、控制電路板及供電電池,所述馬達的驅動端與上述卷軸驅動連接,所述控制電路板上設有驅動電路、控制器、及無線通信模塊,控制電路板通過該驅動電路與馬達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峰,朱俊嶺,朱俊崗,余建美,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物聯傳感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