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涉及二次燃燒技術的活動爐芯柴煤兩用爐,在桶形的爐體上端設有爐桌,爐體下端固定在爐座上,在爐座內設有灰屜,在爐體上部一側設有煙道,在爐體中部一側設有與柴爐芯相通的加柴管,在爐體內設有柴爐芯和煤爐芯,在柴爐芯下端設有爐芯托板,在柴爐芯上端設有活動風盤和攔火圈,在柴爐芯下面設有爐芯托板、爐橋、下風盤和風門,活動風盤設計成碗形,能巧妙地完成燒柴或燒煤各自所需不同的二次進風量和不同的補風位置,無論用于燒柴或燒煤都能達到理想的二次燃燒效果,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煤爐芯周璧設有進風孔C,使在燒煤時也達到節能高效。(*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民用爐具,尤其涉及二次燃燒技術的活動爐芯柴煤兩用爐。
技術介紹
目前二次燃燒技術已普遍應用在民用爐具中,利用二次燃燒技術使燃料在半氣化狀態下燃燒,能達到節能高效和無焦油排放等優點,所以深受廣大使用者喜愛,不足的是,二次燃燒技術應用在柴煤兩用爐中效果不理想,因為柴與煤是兩種不同的物質,需要在不同的條件下才能達到最佳燃燒效果,柴爐需要在爐芯內的上半部以上輸入二次進風助燃,而煤爐需要在爐芯內的下半部和頂部輸入二次進風助燃,現有技術的柴煤兩用爐只共用一個爐芯,無論用于燒柴或燒煤都不能達到理想的二次燃燒效果,爐芯損壞后不容易更換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柴煤兩用爐存在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活動爐芯柴煤兩用爐,它不僅容易更換爐芯,而且無論用于燒柴或燒煤都能達到最佳的二次燃燒效果。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爐桌、攔火圈、活動法蘭、進風孔A、活動風盤、火腔、火腔法蘭、進風孔B、風道法蘭、加料管、下風盤、爐橋、風門、進風孔C、爐座、爐芯托板、煤爐芯、柴爐芯、風道、爐體、排灰口、煙道、排煙口,其特征是在桶形的爐體上端設有爐桌和爐桌中央的爐口,在爐口的下面設有火腔,在火腔側壁設有煙道,爐體下端固定在爐座上,在爐座內設有灰屜,在爐體中部一側設有與柴爐芯相通的加料管,在爐體內設有直筒形的柴爐芯,在柴爐芯上端口設有風道法蘭、火腔法蘭以及筒形的攔火圈,在柴爐芯下端口設有下風盤以及風門,在柴爐芯內設有煤爐芯。所述火腔呈環槽形,由其上面的爐口、其下面的火腔法蘭、其外壁的爐體以及內壁的攔火圈共同組成。所述火腔法蘭為中央有孔的環形平板,其外緣固定在爐體中上部內壁,其內緣連接攔火圈的下端口,其下面與風道法蘭間距Icm至3cm。所述風道法蘭為中央有孔的環形平板,其內緣與其外緣之間的環周均布進風孔B,其外緣固定在爐體中上部內壁,其內緣連接柴爐芯的上端口。所述下風盤呈碗形,其上端口連接柴爐芯的下端口,其下端口設有活動的風門。所述煤爐芯呈錐形,用耐火沙土制成,其下半部環周均布進風孔C,在其底部設有爐芯托板以及爐橋,在其上端設有活動風盤以及活動法蘭。所述活動風盤呈倒置的碗形,其上半節為直筒形,其下半節呈喇叭形,其上半節和下半節的環周均布進風孔A。所述活動法蘭為中央有孔的環形平板,其內緣與活動風盤上端口活動連接,其外緣緊靠攔火圈內壁。所述煙道為上大下小的方管,其上端有排煙口,其下端口與火腔相通,在其下面設有排灰口。所述排灰口為方形,位于煙道的下面,排灰口內設有活動的蓋板。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把活動風盤設計成倒置的碗形,能巧妙地完成燒柴或燒煤各自所需不同的二次進風量和不同的進風位置,無論用于燒柴或燒煤都能達到理想的二次燃燒效果,活動風盤是活動置于煤爐芯上端,煤爐芯為易損部件,損壞后很容易更換,本技術的煤爐芯周璧設有進風C,使在燒煤時也達到節能高效。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技術總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柴爐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技術的煤爐芯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的活動風盤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圖中I-爐桌、2-攔火圈、3-活動法蘭、4-進風孔A、5_活動風盤、6_火腔、7_火腔法蘭、8_進風孔B、9_風道法蘭、10-加料管、11-下風盤、12-爐橋、13-風門、14-進風孔C、15-爐座、16-爐芯托板、17-煤爐芯、18-柴爐芯、19-風道、20-爐體、21 -排灰口、22-煙道、23-排煙口。在附圖中,桶形的爐體(20)上端設有爐桌(I)和爐桌中央的爐口,在爐口的下面設有火腔(6),在火腔(6)側壁設有煙道(22),爐體(20)下端固定在爐座(15)上,在爐座(15 )內設有灰屜,在爐體(20 )中部一側設有與柴爐芯(18 )相通的加料管(10 ),在爐體(20 )內設有直筒形的柴爐芯(18 ),在柴爐芯(18 )上端口設有風道法蘭(9 )、火腔法蘭(7 )以及筒形的攔火圈(2 ),在柴爐芯(18 )下端口設有下風盤(11)以及風門(13 ),在柴爐芯(18 )內設有煤爐芯(17)。所述火腔(6)呈環槽形,由其上面的爐口、其下面的火腔法蘭(7)、其外壁的爐體(20)以及內壁的攔火圈(2)共同組成。所述火腔法蘭(7)為中央有孔的環形平板,其外緣固定在爐體(20)中上部內壁,其內緣連接攔火圈(2)的下端口,其下面與風道法蘭(9)間距Icm至3cm。所述風道法蘭(9)為中央有孔的環形平板,其內緣與其外緣之間的環周均布進風孔B (8),其外緣固定在爐體(20)中上部內壁,其內緣連接柴爐芯(18)的上端口。所述下風盤(11)呈碗形,其上端口連接柴爐芯(18)的下端口,其下端口設有活動的風門(13)。所述煤爐芯(17)呈錐形,用耐火沙土制成,其下半部環周均布進風孔C (14),在其底部設有爐芯托板(16)以及爐橋(12),在其上端設有活動風盤(5)以及活動法蘭(3)。所述活動風盤(5)呈倒置的碗形,其上半節為直筒形,其下半節呈喇叭形,其上半節和下半節的環周均布進風孔A (4)。所述活動法蘭(3)為中央有孔的環形平板,其內緣與活動風盤(5)上端口活動連接,其外緣緊靠攔火圈(2)內壁。所述煙道(22)為上大下小的方管,其上端有排煙口(23),其下端口與火腔(6)相通,在其下面設有排灰口(21)。所述排灰口(21)為方形,位于煙道的下面,排灰口(21)內設有活動的蓋板。本技術作為柴爐使用的時候,要從柴爐芯內取出煤爐芯,因為柴草在燃燒時會產生較大煙霧,需要在爐芯內的上半部輸入較多的風量增氧使之氣化才能充分燃燒,此時活動風盤在重力的作用下,其下端口與柴爐芯上端口對應吻合,同時活動風盤的活動法蘭邊緣緊靠攔火圈內壁,二次進風通過風道和進風孔B進入進風孔A吹進爐內助燃,達到節能高效的二次燃燒效果。本技術作為作為煤爐使用的時候,因為煤熱值高,需將耐火沙土制成的煤爐芯放入柴爐芯內,由于煤不易著火,特在煤爐芯的下半部環周均布進風孔C,當把煤爐芯放入柴爐芯內之后,要把活動風盤放入原位,在重力的作用下,活動風盤與煤爐芯的上端口對應吻合,此時二次進風只能從活動風盤的上半節的進風孔A和煤爐芯周壁的進風孔C進入, 從而達到所需風量,由于在煤爐芯周璧設有進風孔C以及在煤爐芯頂端設有進風孔A,燒煤也能達到節能高效的二次燃燒效果。權利要求1.活動爐芯柴煤兩用爐,它包括爐桌、攔火圈、活動法蘭、進風孔A、活動風盤、火腔、火腔法蘭、進風孔B、風道法蘭、加料管、下風盤、爐橋、風門、進風孔C、爐座、爐芯托板、煤爐芯、柴爐芯、風道、爐體、排灰口、煙道、排煙口,其特征是在桶形的爐體上端設有爐桌和爐桌中央的爐口,在爐口的下面設有火腔,在火腔側壁設有煙道,爐體下端固定在爐座上,在爐座內設有灰屜,在爐體中部一側設有與柴爐芯相通的加料管,在爐體內設有直筒形的柴爐芯,在柴爐芯上端口設有風道法蘭、火腔法蘭以及筒形的攔火圈,在柴爐芯下端口設有下風盤以及風門,在柴爐芯內設有煤爐芯。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活動爐芯柴煤兩用爐,其特征是所述火腔呈環槽形,由其上面的爐口、其下面的火腔法蘭、其外壁的爐體以及內壁的攔火圈共同組成。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活動爐芯柴煤兩用爐,其特征是所述火腔法蘭為中央有孔的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活動爐芯柴煤兩用爐,它包括爐桌、攔火圈、活動法蘭、進風孔A、活動風盤、火腔、火腔法蘭、進風孔B、風道法蘭、加料管、下風盤、爐橋、風門、進風孔C、爐座、爐芯托板、煤爐芯、柴爐芯、風道、爐體、排灰口、煙道、排煙口,其特征是:在桶形的爐體上端設有爐桌和爐桌中央的爐口,在爐口的下面設有火腔,在火腔側壁設有煙道,爐體下端固定在爐座上,在爐座內設有灰屜,在爐體中部一側設有與柴爐芯相通的加料管,在爐體內設有直筒形的柴爐芯,在柴爐芯上端口設有風道法蘭、火腔法蘭以及筒形的攔火圈,在柴爐芯下端口設有下風盤以及風門,在柴爐芯內設有煤爐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德廣,
申請(專利權)人:周德廣,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