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水箱內膽體與熱泵部分的連接裝置,包括底板和沿圓周方向間隔排列的三個以上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為固定端,另一端為自由端,所述支架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有所述支架的自由端圍成的圓的直徑與所述水箱內膽體的外徑相匹配。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提供的水箱內膽體與熱泵部分的連接裝置具有定位快速、裝配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的優點,且能有效解決熱泵部分與水箱內膽體裝配位置偏差大、不可控的問題。同時,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使用上述連接裝置的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利用熱泵的儲水加熱器,特別是涉及一種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及其水箱內膽體與熱泵部件的連接裝置。
技術介紹
空氣能熱泵熱水器分為整體式和分體式兩種,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主要由熱泵部分(包括壓縮機、蒸發器、四通閥、電器盒部件、節流元件、風機等)和水箱部分(包括水箱內膽體和冷凝盤管)組成。然而,現有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中,水箱部分一般安裝在下部,熱泵部分安裝在上部,或者水箱部分與熱泵部分平行設置,水箱橫臥。熱泵部分與水箱部分的連接方式一般為設置一個底座,這種底座結構復雜,重量重,加工比較復雜;而且熱泵部分與水箱部分偏差大、不可控。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本技術所要解決的第一個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水箱內膽體與熱泵部分的連接裝置,其安裝方便,且能夠有效解決熱泵部分與水箱內膽體的位置偏差大、不可控的問題。本技術所要解決的第二個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使用上述連接裝置的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本技術解決上述第一個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水箱內膽體與熱泵部分的連接裝置,包括底板和沿圓周方向間隔排列的三個以上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為固定端,另一端為自由端,所述支架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有所述支架的自由端圍成的圓的直徑與所述水箱內膽體的外徑相匹配。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支架沿所述底板的垂直方向延伸,在該支架的固定端設置有向背對所述水箱內膽體側延伸的固定部;在所述底板上設置有與所述支架一一對應的卡槽,且在該卡槽的兩側設置有卡扣,所述支架的固定部放置于該卡槽內,并通過所述卡扣固定。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卡槽的底部設置有沿所述底板的垂直方向延伸的定位柱,在所述固定部上設置有與該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穿過該定位孔。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底板和所述固定部上設置有相對應的安裝孔。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底板背對所述支架的側面上設置有沿圓周方向排列的定位凸起。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底板為環狀結構。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底板的內壁和外壁上設置有穿管缺口。本技術解決上述第二個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包括外殼、水箱內膽體、熱泵部分和承重隔板,所述熱泵部分位于所述水箱內膽體的上方或下方,該熱泵部分包括底座,固定在該底座上的壓縮機、蒸發器和冷凝器,所述承重隔板位于所述水箱內膽體與所述熱泵部分之間,其還包括上述的連接裝置,所述支架的自由端固定在所述水箱內膽體上端或下端的外壁上,所述底板與所述承重隔板連接。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冷凝器為套管式冷凝器。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支架的自由端與所述水箱內膽體焊接或螺釘連接。通過本技術所提供的水箱內膽體與熱泵部分的連接裝置,組裝時,支架與底板預裝成組件再與水箱內膽體固定連接組成一個主體,承重隔板與此主體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完成后與熱泵部分的底座通過螺釘進行緊固,從而完成裝配。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所提供的水箱內膽體與熱泵部分的連接裝置具有定位快速、裝配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的優點,且能有效解決熱泵部分與水箱內膽體裝配位置偏差大、不可控的問題。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的水箱內膽體與熱泵部分的連接裝置的立 體示意圖;圖2為圖I所示連接裝置的分解圖;圖3為圖I所示連接裝置的仰視圖;圖4為圖I所示連接裝置與水箱內膽體的裝配圖;圖5為圖I所示連接裝置與水箱內膽體、承重隔板、熱泵部分的底座的分解圖;圖6為具有圖I所示連接裝置的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的立體示意圖。以上各圖中,100-連接裝置,110-底板,111-卡槽,112-卡扣,113-安裝孔,114-定位柱,115-定位凸起,116-穿管缺口,120-支架,121-固定端,122-自由端,123-固定部,123a-定位孔,123b-安裝孔,200-水箱內膽體,300-熱泵部分,310-底座,320-冷凝器,400-承重隔板,410-定位孔,420-安裝孔,500-螺栓。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以下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提供一種水箱內膽體200與熱泵部分的連接裝置100,如圖1、2所示,連接裝置100包括底板110和沿圓周方向間隔排列的三個以上(本實施例支架120的數量為6個)的支架120,其中,所述底板110優選為環狀結構,在該底板110上設置有與所述支架120 —一對應的卡槽111,且在該卡槽111的兩側設置有用于固定支架120的卡扣112。所述支架120的一端為固定端121,另一端為自由端122,所述支架120的固定端121設置有向背對所述水箱內膽體200側延伸的固定部123,支架120的固定部123卡入卡槽111內,并通過卡扣112固定,從而將支架120固定在所述底板110上,所有所述支架120的自由端122圍成的圓的直徑與所述水箱內膽體200的外徑相匹配。優選地,在所述卡槽111的底部設置有沿所述底板110的垂直方向延伸的定位柱114,在所述固定部123上設置有與該定位柱114配合的定位孔123a,所述定位柱114穿過該定位孔123a,以方便快速裝配。優選地,在所述底板110和所述固定部123上設置有相對應的安裝孔113、123b,500螺栓穿過該安裝孔113、123b從而將連接裝置安裝在承重隔板400上。優選地,在所述底板110的內壁和外壁上設置有穿管缺口 116,以方便穿管。如圖3所示,在所述底板110背對所述支架120的側面上設置有沿圓周方向排列的定位凸起115,該定位凸起115與承重隔板400上的定位孔410配合(如圖5所示),以方便連接裝置100與承重隔板400之間的定位。通過本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水箱內膽體200與熱泵部分300的連接裝置100裝配時,支架120與底板110預裝成組件再與水箱內膽體200固定(焊接或螺釘連接)連接組成一個主體(如圖4所示),承重隔板400與熱泵部分300連接組成一個換熱部分,然后再通過螺栓500把承重隔板400與底板110固定連接,從而完成裝配,水箱內膽體200與熱泵部分300裝配后的結構如圖6所示。由此可見,本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水箱內膽體200與熱泵部分300的連接裝置100具有快速定位、裝配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的的優點,且能有效解決熱泵部分300與水箱內膽體200裝配位置偏差大、不可控的問題。在本技術另一個實施例中,提供一種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如圖6所示,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包括外殼(圖上未示出)、水箱內膽體200、熱泵部分300、承重隔板400和上述實施例所述的連接裝置100,所述水箱內膽體200位于所述熱泵部分300的上方,所述連接裝置100的支架120的自由端122焊接或螺釘固定在所述水箱內膽體200下端的外壁上,所述連接裝置100的底板110與所述承重隔板400連接。所述熱泵部分300包括底座310,固定在該底座310上的壓縮機(圖上未示出)、蒸發器(圖上未示出)和冷凝器320。優選地,所述冷凝器320為套管式冷凝器320。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技術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技術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箱內膽體與熱泵部分的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沿圓周方向間隔排列的三個以上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為固定端,另一端為自由端,所述支架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有所述支架的自由端圍成的圓的直徑與所述水箱內膽體的外徑相匹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楚鑫,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