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太陽能非承壓儲水集熱器,由真空集熱管(1)、密封軟塞(2)、熱管(3)、集熱箱內膽(4)、保溫防護層(5)、端蓋(6)、水溫水位傳感器(7)、排氣溢流管(8)、電控閥(9)、下水管接口(10)、上水管接口(11)、電控接口(12)、支架(13)等組成,全玻真空管(1)經密封圈(2)與集熱箱內膽(4)連接,水溫水位傳感器(7)和排氣溢流管(8)裝在端蓋(6)上,真空管冷凝端(3)位于集熱箱內膽(4)內,保溫防護層(5)包裹在集熱箱內膽(4)外,端蓋(6)接集熱箱內膽兩端,電控閥(9)接于集熱箱內膽(4)與下水管接口(10)之間,上水管接口(11)經端蓋(6)接內膽(4)上端,電控線接口(12)用于與外部連接,通過儲水積熱,達到降低太陽能熱水器、熱水系統循環集熱耗電量的目的。(*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太陽能集熱領域一種太陽能非承壓儲水集熱器。
技術介紹
太陽能集熱器是太陽能熱水器、熱水系統最重要最關鍵部分,現有太陽能熱水器和熱水系統存在的許多嚴重問題都是由集熱器結構引起的。目前,公知的太陽能集熱器,主要是真空管集熱器和平板型集熱器,有家用型一體式和集熱工程用分體式集熱器,家用真空管型太陽能熱水器集熱器與保溫水箱連為一體, 保溫水箱在上,集熱器在水箱下部一側位置,存在的問題一是安裝在室外高處,風大、水箱內外部溫差大,保溫難;二是熱水器高、大、重,在建筑物上安裝受風面大、對建筑物壓力大、安裝固定難度大;三是受集熱器與保溫水箱一體化限制,集熱面積小,水箱容積小,難以滿足用戶使用要求。集熱工程用分體式集熱器無儲水能力,所需循環泵功率大,運行時間長,耗電量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使集熱器與儲熱水箱分離,通過儲水累積太陽能,大幅降低循環集熱過程中的耗電量,進而為解決一體式熱水器存在的問題創造條件。本技術解決問題的方案是將現有無儲水能力的集熱器改為具有儲水累積太陽能的儲水集熱器,并在集熱器上安裝水溫水位傳感器,控制儲水集熱器上集熱箱水位水溫,安裝排氣溢流口消除集熱箱壓力。通過對上述改進,可產生以下有益效果I.集熱器可與儲熱水箱分離,儲熱水箱可放在室內或室外避風處;2.可儲水累積太陽能,提高循環水含熱量,大幅度降低循環泵功率和運行時間,同比平均節電率達70%以上。3.集熱器進出口水管可設在集熱器同一端,取消外部循環管,解決集熱系統外部循環管保溫難、防凍難,安裝難問題。4.可降低水垢對集熱效率的影響。5.可避免空曬炸管。附圖說明一、附圖名稱圖I.非承壓式儲水集熱器示意圖。圖2.非承壓式平板式儲水集熱器外形圖。圖3.非承壓式落地式儲水集熱器外形圖。圖4.非承壓立柱式儲水集熱器外形圖。二、附圖編號圖I中編號名稱是1.全玻真空管,2.密封圈,3.熱管或真空管冷凝端,4.集熱箱內膽,5.保溫防護層,6.端蓋,7.水溫水位傳感器,8.排氣溢流管,9.電控閥,10.下水管接口,11.上水管接口,12.電控線接口,13.支架,14.落地式支架,15.立柱。具體實施方式圖中全玻真空管(I)經密封圈(2)與集熱箱內膽(4)連接,水溫水位傳感器(7)和排氣溢流管(8)裝在端蓋(6)上或其它位置,真空管冷凝端(3)位于集熱箱內膽(4)內,與箱中水直按進行熱交換,把集熱管吸收的太陽能熱量儲存在集熱箱內膽(4)中,保溫防護層(5)包裹在集熱箱內膽(4)外,端蓋(6)接集熱箱內膽兩端,電控閥(9)接于集熱箱內膽⑷與下水管接口(10)之間,上水管接口(11)經端蓋(6)接內膽(4)上端,電控線接口(12)用于與外部連接,支架(13)將集熱箱與真空管組合成平板式非承壓儲水集熱器,集熱箱內膽(4)截面有圓形、圓弧形、方形、長方形等各種形狀,集熱箱內膽(4)截面積范圍 O.005平方米 O. 05平方米,各種不同類型、不同應用場合的集熱器,可根據需要選擇集熱箱內徑和長度。制造集熱箱內膽(4)的材料有金屬型和非金屬型兩大類。水溫水位傳感器(7),用于測定集熱箱內膽(4)水溫和水位,實施自動控制。全玻真空管(I)種類有全玻真空管、全玻熱管和熱管真空管。集熱箱內膽(4)上的排氣溢流管⑶用于集熱箱內膽⑷排氣和進氣,使集熱箱內膽(4)始終與大氣相通,可消除集熱器內部壓力,成為非承壓儲水集熱器。保溫防護層(5)用于保溫、防曬和防紫外線照射。電控閥(9)接于集熱箱內膽⑷與水管接口(10)之間,利用高度差將集熱箱內膽(4)中熱水放入保溫水箱。圖I是非承壓式儲水集熱器示意圖,圖2 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圖2是非承壓式平板式儲水集熱器外形圖,在圖2基礎上安裝支架(14)成為落地式儲水集熱器,在圖2基礎上安裝支柱(15)成為立柱式儲水集熱器,適用于不同的場合。權利要求1.一種太陽能非承壓儲水集熱器,由真空集熱管(I)、密封軟塞(2)、熱管(3)、集熱箱內膽(4)、保溫防護層(5)、端蓋(6)、水溫水位傳感器(7)、排氣溢流管(8)、電控閥(9)、下水管接口(10)、上水管接口(11)、電控接口(12)、支架(13)等組成,其特征是全玻真空管(I)經密封圈(2)與集熱箱內膽(4)連接,水溫水位傳感器(7)和排氣溢流管(8)裝在端蓋(6)上,真空管冷凝端(3)位于集熱箱內膽(4)內,保溫防護層(5)包裹在集熱箱內膽(4)夕卜,端蓋(6)接集熱箱內膽兩端,電控閥(9)接于集熱箱內膽⑷與下水管接口(10)之間,上水管接口(11)經端蓋(6)接內膽⑷上端,電控線接口(12)用于與外部連接,支架(13)將集熱箱與真空管組合成平板式非承壓儲水集熱器,集熱箱內膽(4)截面有圓形、圓弧形、方形、長方形等各種形狀,集熱箱內膽(4)截面積范圍O. 005平方米 O. 05平方米。專利摘要一種太陽能非承壓儲水集熱器,由真空集熱管(1)、密封軟塞(2)、熱管(3)、集熱箱內膽(4)、保溫防護層(5)、端蓋(6)、水溫水位傳感器(7)、排氣溢流管(8)、電控閥(9)、下水管接口(10)、上水管接口(11)、電控接口(12)、支架(13)等組成,全玻真空管(1)經密封圈(2)與集熱箱內膽(4)連接,水溫水位傳感器(7)和排氣溢流管(8)裝在端蓋(6)上,真空管冷凝端(3)位于集熱箱內膽(4)內,保溫防護層(5)包裹在集熱箱內膽(4)外,端蓋(6)接集熱箱內膽兩端,電控閥(9)接于集熱箱內膽(4)與下水管接口(10)之間,上水管接口(11)經端蓋(6)接內膽(4)上端,電控線接口(12)用于與外部連接,通過儲水積熱,達到降低太陽能熱水器、熱水系統循環集熱耗電量的目的。文檔編號F24J2/40GK202709500SQ20122007951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6日專利技術者秦三根 申請人:秦三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太陽能非承壓儲水集熱器,由真空集熱管(1)、密封軟塞(2)、熱管(3)、集熱箱內膽(4)、保溫防護層(5)、端蓋(6)、水溫水位傳感器(7)、排氣溢流管(8)、電控閥(9)、下水管接口(10)、上水管接口(11)、電控接口(12)、支架(13)等組成,其特征是:全玻真空管(1)經密封圈(2)與集熱箱內膽(4)連接,水溫水位傳感器(7)和排氣溢流管(8)裝在端蓋(6)上,真空管冷凝端(3)位于集熱箱內膽(4)內,保溫防護層(5)包裹在集熱箱內膽(4)外,端蓋(6)接集熱箱內膽兩端,電控閥(9)接于集熱箱內膽(4)與下水管接口(10)之間,上水管接口(11)經端蓋(6)接內膽(4)上端,電控線接口(12)用于與外部連接,支架(13)將集熱箱與真空管組合成平板式非承壓儲水集熱器,集熱箱內膽(4)截面有圓形、圓弧形、方形、長方形等各種形狀,集熱箱內膽(4)截面積范圍0.005平方米~0.05平方米。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秦三根,
申請(專利權)人:秦三根,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