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太陽能采暖雙倉換熱水箱,它涉及太陽能采暖領域,生活熱水水倉與采暖水倉通過水倉固定圈固定連接,生活熱水水倉和采暖水倉的外側填充有聚氨酯發泡填充保溫層,生活熱水水倉內部下方設置有鎂棒和生活熱水電加熱管,生活熱水水倉的底部外側與自來水自動補水分流器的一端連通,自來水自動補水分流器的另一端與采暖水倉連通,生活熱水水倉的一側設置有生活熱水水倉太陽能熱媒入口和生活熱水水倉太陽能熱媒出口,采暖水倉的一側設置有采暖水倉太陽能熱媒入口和采暖水倉太陽能熱媒出口,它可淘汰太陽能采暖系統中各種傳統的儲換熱水箱,充分利用系統中太陽能,并且可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利用輔助能源,實現了太陽能采暖系統的多種能源供應。(*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太陽能采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太陽能采暖雙倉換熱水箱。技術背景儲換熱水箱是太陽能采暖系統中的熱交換中心,現有的儲換熱水箱結構復雜,功能比較單一,輔助能源補充成本比較高、效率低下,不能滿足太陽能采暖系統的使用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太陽能采暖雙倉換熱水箱,它可淘汰太陽能采暖系統中各種傳統的儲換熱水箱,充分利用系統中太陽能,并且可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利用輔助能源,實現了太陽能采暖系統的多種能源供應。為了解決
技術介紹
所存在的問題,本技術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生活熱水出口 I、生活熱水水倉太陽能熱媒入口 2、生活熱水水倉太陽能熱媒出口 3、采暖水倉太陽能熱媒入口 4、采暖水倉太陽能熱媒出口 5、自來水自動補水分流器6、生活熱水水倉7、采暖水倉8、供暖循環入口 9、供暖循環出口 10、溫度傳感器11、鎂棒12、生活熱水電加熱管13、水倉固定圈14、生活熱水水倉排污口 15、電器盒罩16和聚氨酯發泡填充保溫層17,生活熱水水倉7與采暖水倉8通過水倉固定圈14固定連接,生活熱水水倉7和采暖水倉8的外側填充有聚氨酯發泡填充保溫層17,生活熱水水倉7內部下方設置有鎂棒12和生活熱水電加熱管13,生活熱水水倉7的底部外側與自來水自動補水分流器6的一端連通,自來水自動補水分流器6的另一端與采暖水倉8連通,生活熱水水倉7的一側設置有生活熱水水倉太陽能熱媒入口 2和生活熱水水倉太陽能熱媒出口 3,采暖水倉8的一側設置有采暖水倉太陽能熱媒入口 4和采暖水倉太陽能熱媒出口 5,采暖水倉太陽能熱媒入口 4的一側設置有供暖循環入口 9,供暖循環入口 9的上方設置有生活熱水水倉排污口 15,供暖循環入口 9的下方設置有溫度傳感器11,溫度傳感器11的下方設置有供暖循環出口 10,供暖循環入口 9的一側設置有電器盒罩16。所述的生活熱水水倉7和采暖水倉8是相互獨立的,都可獨立與太陽能集熱器換熱,都具有輔助能源補充裝置。所述的輔助能源補充裝置分為兩種,一種是加裝在電器盒罩上的大功率電熱盤,另一種是加裝在系統采暖循環管路上的電采暖爐、天然氣采暖爐、燃煤鍋爐和生物質鍋爐坐寸ο本技術中通過自來水壓力將生活熱水從生活熱水水倉7上部的生活熱水出口 I頂出,通過自來水自動補水分流器6為生活熱水水倉7補充自來水,同時也自動補充供暖循環水的缺量;由供暖循環入口 9和供暖循環出口 10進行供暖循環,并在采暖水倉8內與換熱盤管進行換熱,由生活熱水水倉排污口 15進行清洗排污。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可淘汰太陽能采暖系統中各種傳統的儲換熱水箱,充分利用系統中太陽能,并且可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利用輔助能源,實現了太陽能采暖系統的多種能源供應。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A-A向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1-2,本具體實施方式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生活熱水出口 I、生活熱 水水倉太陽能熱媒入口 2、生活熱水水倉太陽能熱媒出口 3、采暖水倉太陽能熱媒入口 4、采暖水倉太陽能熱媒出口 5、自來水自動補水分流器6、生活熱水水倉7、采暖水倉8、供暖循環入口 9、供暖循環出口 10、溫度傳感器11、鎂棒12、生活熱水電加熱管13、水倉固定圈14、生活熱水水倉排污口 15、電器盒罩16和聚氨酯發泡填充保溫層17,生活熱水水倉7與采暖水倉8通過水倉固定圈14固定連接,生活熱水水倉7和采暖水倉8的外側填充有聚氨酯發泡填充保溫層17,生活熱水水倉7內部下方設置有鎂棒12和生活熱水電加熱管13,生活熱水水倉7的底部外側與自來水自動補水分流器6的一端連通,自來水自動補水分流器6的另一端與采暖水倉8連通,生活熱水水倉7的一側設置有生活熱水水倉太陽能熱媒入口 2和生活熱水水倉太陽能熱媒出口 3,采暖水倉8的一側設置有采暖水倉太陽能熱媒入口 4和采暖水倉太陽能熱媒出口 5,采暖水倉太陽能熱媒入口 4的一側設置有供暖循環入口 9,供暖循環入口 9的上方設置有生活熱水水倉排污口 15,供暖循環入口 9的下方設置有溫度傳感器11,溫度傳感器11的下方設置有供暖循環出口 10,供暖循環入口 9的一側設置有電器盒罩16。所述的生活熱水水倉7和采暖水倉8是相互獨立的,都可獨立與太陽能集熱器換熱,都具有輔助能源補充裝置。所述的輔助能源補充裝置分為兩種,一種是加裝在電器盒罩上的大功率電熱盤,另一種是加裝在系統采暖循環管路上的電采暖爐、天然氣采暖爐、燃煤鍋爐和生物質鍋爐坐寸ο本具體實施方式通過自來水壓力將生活熱水從生活熱水水倉7上部的生活熱水出口 I頂出,通過自來水自動補水分流器6為生活熱水水倉7補充自來水,同時也自動補充供暖循環水的缺量;由供暖循環入口 9和供暖循環出口 10進行供暖循環,并在采暖水倉8內與換熱盤管進行換熱,由生活熱水水倉排污口 15進行清洗排污。本具體實施方式可淘汰太陽能采暖系統中各種傳統的儲換熱水箱,充分利用系統中太陽能,并且可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利用輔助能源,實現了太陽能采暖系統的多種能源供應。權利要求1.一種太陽能采暖雙倉換熱水箱,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生活熱水出口(I)、生活熱水水倉太陽能熱媒入口(2)、生活熱水水倉太陽能熱媒出口(3)、采暖水倉太陽能熱媒入口(4)、采暖水倉太陽能熱媒出口(5)、自來水自動補水分流器¢)、生活熱水水倉(7)、采暖水倉(8)、供暖循環入口(9)、供暖循環出口(10)、溫度傳感器(11)、鎂棒(12)、生活熱水電加熱管(13)、水倉固定圈(14)、生活熱水水倉排污口(15)、電器盒罩(16)和聚氨酯發泡填充保溫層(17),生活熱水水倉(7)與采暖水倉(8)通過水倉固定圈(14)固定連接,生活熱水水倉(7)和采暖水倉(8)的外側填充有聚氨酯發泡填充保溫層(17),生活熱水水倉(7)內部下方設置有鎂棒(12)和生活熱水電加熱管(13),生活熱水水倉(7)的底部外側與自來水自動補水分流器(6)的一端連通,自來水自動補水分流器(6)的另一端與采暖水倉(8)連通,生活熱水水倉(7)的一側設置有生活熱水水倉太陽能熱媒入口(2)和生活熱水水倉太陽能熱媒出口(3),采暖水倉(8)的一側設置有采暖水倉太陽能熱媒入口(4)和采暖水倉太陽能熱媒出口(5),采暖水倉太陽能熱媒入口(4)的一側設置有供暖循環入口(9),供暖循環入口(9)的上方設置有生活熱水水倉排污口(15),供暖循環入口(9)的下方設置有溫度傳感器(11),溫度傳感器(11)的下方設置有供暖循環出口(10),供暖循環入口(9)的一側設置有電器盒罩(16)。專利摘要一種太陽能采暖雙倉換熱水箱,它涉及太陽能采暖領域,生活熱水水倉與采暖水倉通過水倉固定圈固定連接,生活熱水水倉和采暖水倉的外側填充有聚氨酯發泡填充保溫層,生活熱水水倉內部下方設置有鎂棒和生活熱水電加熱管,生活熱水水倉的底部外側與自來水自動補水分流器的一端連通,自來水自動補水分流器的另一端與采暖水倉連通,生活熱水水倉的一側設置有生活熱水水倉太陽能熱媒入口和生活熱水水倉太陽能熱媒出口,采暖水倉的一側設置有采暖水倉太陽能熱媒入口和采暖水倉太陽能熱媒出口,它可淘汰太陽能采暖系統中各種傳統的儲換熱水箱,充分利用系統中太陽能,并且可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利用輔助能源,實現了太陽能采暖系統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太陽能采暖雙倉換熱水箱,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生活熱水出口(1)、生活熱水水倉太陽能熱媒入口(2)、生活熱水水倉太陽能熱媒出口(3)、采暖水倉太陽能熱媒入口(4)、采暖水倉太陽能熱媒出口(5)、自來水自動補水分流器(6)、生活熱水水倉(7)、采暖水倉(8)、供暖循環入口(9)、供暖循環出口(10)、溫度傳感器(11)、鎂棒(12)、生活熱水電加熱管(13)、水倉固定圈(14)、生活熱水水倉排污口(15)、電器盒罩(16)和聚氨酯發泡填充保溫層(17),生活熱水水倉(7)與采暖水倉(8)通過水倉固定圈(14)固定連接,生活熱水水倉(7)和采暖水倉(8)的外側填充有聚氨酯發泡填充保溫層(17),生活熱水水倉(7)內部下方設置有鎂棒(12)和生活熱水電加熱管(13),生活熱水水倉(7)的底部外側與自來水自動補水分流器(6)的一端連通,自來水自動補水分流器(6)的另一端與采暖水倉(8)連通,生活熱水水倉(7)的一側設置有生活熱水水倉太陽能熱媒入口(2)和生活熱水水倉太陽能熱媒出口(3),采暖水倉(8)的一側設置有采暖水倉太陽能熱媒入口(4)和采暖水倉太陽能熱媒出口(5),采暖水倉太陽能熱媒入口(4)的一側設置有供暖循環入口(9),供暖循環入口(9)的上方設置有生活熱水水倉排污口(15),供暖循環入口(9)的下方設置有溫度傳感器(11),溫度傳感器(11)的下方設置有供暖循環出口(10),供暖循環入口(9)的一側設置有電器盒罩(1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段華棟,魏文濤,
申請(專利權)人:西安拜特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