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制冷壓縮機的回油控制系統及具有其的空調機組。根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制冷壓縮機的回油控制系統,包括油分離器,包括二級回油接口,二級回油接口與制冷壓縮機壓縮機的低壓吸氣端相連通;二級回油管路,連接于油分離器的二級回油接口與制冷壓縮機壓縮機的低壓吸氣端之間;油位開關,設置在油分離器上;電磁閥,設置在二級回油管路上;控制裝置,控制裝置分別與油位開關和電磁閥電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空調機組,包括前述制冷壓縮機的回油控制系統。通過油位開關測得油位低于設定值時,電磁閥關閉,杜絕了高壓氣體通過回油管路進入壓縮機低壓吸氣端。(*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制冷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制冷壓縮機的回油控制系統及具有其的空調機組。
技術介紹
目前很多制冷機組采用外置油分離器20,外置油分離器20—般有兩級分油或多級分油。一級分油可以分離出大部分潤滑油,潤滑油聚集在集油包21處,此處潤滑油通過主回油管路直接給壓縮機10供油;次級分油通過油分濾芯,分離出高壓氣體中含有的少量潤滑油,此處的潤滑油通過回油管路回到壓縮機吸氣端,進而回到壓縮機10。這一回油管路一般裝有過濾器40、視油鏡50及閥門60。若油分離器20的濾芯22的分油能力降低,回油量減少,高壓氣體會通過這一回油管路進入壓縮機10低壓吸氣端,即出現串氣現象。目前的做法一般是通過調節閥門60的開度來保證二級回油管路里全部是潤滑油,避免出現·串氣現象。但當機組運行不穩定,或者運行工況變化時,就需要調節閥門60的開度,費時費力,若調節不及時可能會引起機組故障甚至損毀,而且調節是否準確全憑經驗,可靠性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冷壓縮機的回油控制系統及具有其的空調機組,以解決高壓氣體會通過回油管路進入壓縮機低壓吸氣端的技術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制冷壓縮機的回油控制系統,包括油分離器,包括二級回油接口,二級回油接口與制冷壓縮機壓縮機的低壓吸氣端相連通;二級回油管路,連接于油分離器的二級回油接口與制冷壓縮機壓縮機的低壓吸氣端之間;油位開關,設置在油分離器上;電磁閥,設置在二級回油管路上;控制裝置,控制裝置分別與油位開關和電磁閥電連接。進一步地,電磁閥與制冷壓縮機的低壓吸氣端之間設置有過濾器。進一步地,電磁閥與制冷壓縮機的低壓吸氣端之間設置有視油鏡。進一步地,電磁閥與制冷壓縮機的低壓吸氣端之間設置有閥門。進一步地,油分離器還包括濾芯,濾芯設置于油位開關的上方。本技術還提供一種空調機組,包括制冷壓縮機的回油控制系統,制冷壓縮機的回油控制系統為前述的制冷壓縮機回油控制系統。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油位開關測得油位低于設定值時,電磁閥關閉,杜絕了高壓氣體通過回油管路進入壓縮機低壓吸氣端而引起的制冷量降低,排氣溫度升高現象,優化了機組性能,提高機組運行可靠性。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之外,本技術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將參照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附圖說明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I是根據本技術的制冷壓縮機的回油控制系統的示意圖;以及圖2是根據本技術的低溫液體冷卻機組的回油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技術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參見圖1,根據本技術的制冷壓縮機的回油控制系統,包括油分離器20,包·括二級回油接口,二級回油接口 24與制冷壓縮機的低壓吸氣端相連通;二級回油管路,連接于油分離器20的二級回油接口 24與制冷壓縮機的低壓吸氣端之間;油位開關23,設置在油分離器20上;電磁閥30,設置在二級回油管路上;控制裝置,控制裝置分別與油位開關23和電磁閥30電連接。油分離器20的進氣口 25與制冷壓縮機的高壓出氣端相連通,油分離器20的的出氣口 26與將過濾后的氣體排出。通過油位開關測得油位低于設定值時,電磁閥關閉,杜絕了高壓氣體通過回油管路進入壓縮機低壓吸氣端而引起的制冷量降低,排氣溫度升高現象,優化了機組性能。參見圖1,電磁閥30與制冷壓縮機的低壓吸氣端之間設置有過濾器40。電磁閥30與制冷壓縮機的低壓吸氣端之間設置有視油鏡50。電磁閥30與制冷壓縮機的低壓吸氣端之間設置有閥門60,一般選擇球閥。油分離器還包括濾芯22,濾芯22設置于油位開關23的上方。參見圖2,根據本技術的低溫液體冷卻機組的回油控制方法,采用前述的制冷壓縮機的回油控制系統,當油位開關23測得油分離器20內油位高于設定值時,油位開關23正常連接,同時控制電磁閥30導通;當油位開關23測得油分離器20內油位低于設定值時,油位開關23斷開,同時控制電磁閥30斷開。控制裝置同時控制油位開關23和電磁閥30處于相應的狀態。在油分離器20回油到壓縮機10吸氣端的管路上增設電磁閥30,在油分離器20的濾芯22下部筒體處設置油位開關23,電磁閥30與油位開關23均由控制裝置控制。若油位開關23斷開,油分離器20的顯示器上顯示“油位開關故障”,同時將電磁閥30斷電關閉,此時潤滑油和高壓氣體均不能通過此回路回到壓縮機10的吸氣端,不會發生高壓氣體串到低壓側的現象;若油位高于設定值,油位開關23處于閉合狀態,電磁閥30通電打開,潤滑油即可通過此回路回到壓縮機10的吸氣端,進而進入壓縮機10。根據本技術的一種空調機組,包括制冷壓縮機的回油控制系統,制冷壓縮機的回油控制系統為前述的制冷壓縮機回油控制系統。空調機組采用前述的制冷壓縮機回油控制方法。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技術上述的實施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實現了油分離器二級回油的自動控制,通過油位開關測得油位低于設定值時,電磁閥關閉,杜絕了高壓氣體通過回油管路進入壓縮機低壓吸氣端而引起的制冷量降低,排氣溫度升高現象,優化了機組性能,提高機組可靠性。以上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技術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制冷壓縮機的回油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油分離器(20),包括二級回油接口,所述二級回油接口(24)與所述制冷壓縮機的低壓吸氣端相連通; 二級回油管路,連接于所述油分離器(20)的所述二級回油接口(24)與所述制冷壓縮機的低壓吸氣端之間; 油位開關(23),設置在所述油分離器(20)上; 電磁閥(30),設置在所述二級回油管路上; 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分別與所述油位開關(23 )和所述電磁閥(30 )電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制冷壓縮機的回油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閥(30)與所述制冷壓縮機的低壓吸氣端之間設置有過濾器(40)。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制冷壓縮機的回油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閥(30)與所述制冷壓縮機的低壓吸氣端之間設置有視油鏡(50)。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制冷壓縮機的回油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閥(30)與所述制冷壓縮機的低壓吸氣端之間設置有閥門(60)。5.根據權利要求2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冷壓縮機的回油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離器還包括濾芯(22),所述濾芯(22)設置于所述油位開關(23)的上方。6.一種空調機組,包括制冷壓縮機的回油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壓縮機的回油控制系統為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冷壓縮機回油控制系統。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制冷壓縮機的回油控制系統及具有其的空調機組。根據本技術的制冷壓縮機的回油控制系統,包括油分離器,包括二級回油接口,二級回油接口與制冷壓縮機壓縮機的低壓吸氣端相連通;二級回油管路,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制冷壓縮機的回油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分離器(20),包括二級回油接口,所述二級回油接口(24)與所述制冷壓縮機的低壓吸氣端相連通;二級回油管路,連接于所述油分離器(20)的所述二級回油接口(24)與所述制冷壓縮機的低壓吸氣端之間;油位開關(23),設置在所述油分離器(20)上;電磁閥(30),設置在所述二級回油管路上;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分別與所述油位開關(23)和所述電磁閥(30)電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霍美琳,齊方成,何海波,李儒濱,成浩,安亞洲,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