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制冰裝置,包括:水盒;蒸發器,容納在水盒中,具有向水盒內部延伸的結冰柱;感溫頭放置盒,固定設置在水盒底部或側面,與水盒密封隔開;感溫頭,設置在感溫頭放置盒內部;控制裝置,與感溫頭連接,用于控制制冰裝置的制冰過程。應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制冰裝置將感溫頭固定放置在水盒底部,通過檢測水盒內部水的溫度來控制制冰過程的結束,不僅通過溫控解決了行業內冰塊大小不穩定的缺陷,而且經過密封處理的感溫頭與水不接觸,無衛生安全問題或漏電安全隱患。(*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冷凍設備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制冰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的制冰機一般是通過預先設置好的程序來控制制冰過程,其制冰時間是固定的,沒有考慮外界環境以及水溫對制冰過程的影響。在相同的制冰時間內,由于外界溫度和水溫的不同,制成的冰塊的大小差異很大,導致冰塊的質量不穩定。針對制成的冰塊的大小差異很大的問題,制冰機行業現有的應對方法有以下兩種一種是將感溫頭埋在蒸發器出口,通過在制冰程序中預先設定結束溫度來控制制冰過程的結束。然而蒸發器出口溫度波動范圍較大,再加上外界環境溫度及水溫的波動影響,這種技術方案很容易產生誤報從而比預期提前或延后結束制冰,無法改變冰塊大小不穩定的缺陷。一種是將感溫頭埋在水盒內的制冰柱之間,通過改變感溫頭與制冰柱之間的距離及檢測冰塊溫度來控制制冰過程是否結束。這種方法雖然解決了冰塊大小不穩定的缺陷,但將感溫頭直接放置于水中或與冰塊接觸,會帶來衛生安全問題及漏電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制冰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制冰機制出的冰塊大小不穩定以及感溫頭置于水中帶來衛生不安全和漏電隱患的技術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制冰裝置,包括水盒;蒸發器,容納在水盒中,具有向水盒內部延伸的結冰柱;感溫頭放置盒,固定設置在水盒底部或側面,與水盒密封隔開;感溫頭,設置在感溫頭放置盒內部;控制裝置,與感溫頭連接,用于控制制冰裝置的制冰過程。進一步地,制冰裝置還包括,壓縮機、制冰電磁閥、冷凝器;蒸發器、壓縮機和冷凝器連接構成制冷循環管路,制冰電磁閥設置在制冷循環管路中。進一步地,還包括,水箱,水盒設置在水箱上方,水箱分隔為上部的儲冰室和下部的儲水室,儲水室與水盒通過循環水泵連接。進一步地,儲冰室和儲水室之間由儲冰室隔板和導冰斜臺共同隔開。進一步地,還包括,翻轉電機,與水盒驅動連接,用于使水盒朝向儲冰室翻轉。進一步地,還包括,掃冰風扇,安裝在儲冰室內,用于將儲冰室內的冰塊通過冰塊出口掃進連通外界的裝冰容器。進一步地,導冰斜臺底部具有孔。進一步地,還包括,脫冰電磁閥,設置在將壓縮機排出的高溫氣體導入蒸發器的管路中。進一步地,還包括,進水電磁閥,設置在連接外界水源與水盒的管路中。進一步地,感溫頭放置盒內部中空,外部形狀為圓柱體、圓錐體或圓柱圓錐組合體,所述圓柱圓錐組合體為下圓柱和上圓錐的組合體。應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制冰裝置將感溫頭固定放置在水盒底部,通過檢測水盒內部水的溫度來控制制冰過程的結束,不僅通過溫控解決了行業內冰塊大小不穩定的缺陷,而且經過密封處理的感溫頭與水不接觸,無衛生安全問題或漏電安全隱患。附圖說明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I示出了本技術的制冰裝置的水盒部分的示意圖;圖2示出了本技術的制冰裝置的整體構造示意圖; 圖3示出了本技術的制冰裝置的剖面分解視圖;以及圖4示出了本技術的制冰裝置與圖3的剖面角度垂直的另一剖面分解視圖。附圖標記說明I-水盒;2_蒸發器;3_結冰柱;4-冰塊;5_感溫頭放置盒;6_感溫頭;7_制冰電磁閥;8_壓縮機;9_脫冰電磁閥;10_進水電磁閥;11_循環水泵;12_水箱;13_冰室隔冰網;14-掃冰風扇;15_掃冰電機;16_導冰斜臺;17_導冰斜臺隔網;18_儲冰室隔板;19_翻轉電機;31_冰塊出口 ;32_儲冰室;33_儲水室。具體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技術。本技術的制冰裝置結構如圖I及圖2所示。制冰裝置的水盒部分包括有水盒I、容納在水盒I中的蒸發器2、蒸發器2連接的多個結冰柱3,固定設置在水盒I底部的感溫頭放置盒5、容納在的感溫頭放置盒5中的感溫頭6等。水盒I放置于水箱12上方,水箱12上下分成儲水室33、儲冰室32兩部分。其中儲水室33與儲冰室32之間由儲冰室隔板18和導冰斜臺16隔開。即水箱12中儲冰室隔板18及導冰斜臺16以下為儲水室;儲冰室隔板18、冰室隔冰網13、導冰斜臺16所圍成的空間為儲冰室。蒸發器2及其向下的結冰柱3若干。放置于水盒I上方并固定在水箱12上。感溫頭放置盒5鑲嵌固定在水盒I底部或側面的某一適當位置,并經密封處理。感溫頭6放置在感溫頭放置盒5內部。參見圖2至圖4,本技術的制冰裝置工作時,進水電磁閥10打開,純凈水進入水箱12內部儲水室33內,當儲水室33水滿后,進水電磁閥10關閉。循環水泵11將水箱12內儲水室33中的純凈水抽送到水盒I內,循環水泵11連續運作,水盒I中水滿溢出后流入導冰斜臺16中,導冰斜臺16底部開有通孔,水經通孔又流回儲水室33中。如此循環,保證水盒I中水的流動及水溫的一致。同時,制冰電磁閥7打開,由蒸發器2、壓縮機8等組成的制冷系統開始工作,冰塊4不斷地凝結在蒸發器2的結冰柱3上,并且水盒I內部的水溫也發生變化。當感溫頭6檢測到水溫達到設定溫度時,制冰過程結束,循環水泵11停止工作,翻轉電機19帶動水盒I翻轉到合適角度停止,將水倒出。同時,脫冰電磁閥9打開,將熱氣導入蒸發器2內,冰塊4從結冰柱3上脫落,掉在導冰斜臺16上的導冰斜臺隔網17上,再滑入水箱12中儲冰室32內儲存。之后,翻轉電機19帶動水盒I復位到原始角度,循環水泵11啟動,將進入下一輪制冰過程。若用戶需用冰塊,按下相應按鈕后掃冰電機15旋轉,安裝在掃冰電機15上的掃冰風扇14將儲冰室32中冰塊掃出,由冰塊出口 31進入裝冰容器內,裝冰容器連通外界,用戶可從中取得冰塊。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技術上述的實施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制冰裝置將感溫頭放置在水盒底部,通過檢測水盒內部水的溫度來控制制冰過程的結束,不僅能解決行業內冰塊大小不穩定的缺陷,而且感溫接頭與水不接觸,無衛生安全、漏電安全隱串■/Qi、O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技術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 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制冰裝置,包括 水盒⑴; 蒸發器(2),容納在所述水盒(I)中,具有向所述水盒(I)內部延伸的結冰柱; 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感溫頭放置盒(5),固定設置在所述水盒(I)底部或側面,與所述水盒(I)密封隔開; 感溫頭¢),設置在所述感溫頭放置盒(5)內部; 控制裝置,與所述感溫頭(6)連接,用于控制所述制冰裝置的制冰過程。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制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裝置還包括,壓縮機(8)、制冰電磁閥(7)、冷凝器;所述蒸發器(2)、所述壓縮機(8)和所述冷凝器連接構成制冷循環管路,所述制冰電磁閥(7)設置在所述制冷循環管路中。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水箱(12),所述水盒(I)設置在水箱(12)上方,所述水箱(12)分隔為上部的儲冰室(32)和下部的儲水室(33),所述儲水室(33)與所述水盒(I)通過循環水泵(11)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制冰裝置,包括:水盒(1);蒸發器(2),容納在所述水盒(1)中,具有向所述水盒(1)內部延伸的結冰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感溫頭放置盒(5),固定設置在所述水盒(1)底部或側面,與所述水盒(1)密封隔開;感溫頭(6),設置在所述感溫頭放置盒(5)內部;控制裝置,與所述感溫頭(6)連接,用于控制所述制冰裝置的制冰過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向延群,王彤,楊勇,張弛,杜旗,楊懷青,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