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冷柜的內殼以及具有該內殼的冷柜,所述用于冷柜的內殼包括:框體,所述框體包括前側板、后側板、左側板和右側板,其中,所述框體的左下部具有向上向右延伸且貫通所述前側板和所述后側板的凹缺以在所述框體的底面形成臺階;和底板,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和第二水平延伸部以及豎直延伸部,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上形成有第一凸棱,所述豎直延伸部上具有第一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上形成有第二凸棱,所述框體插接在所述底板上以使所述底板封閉所述框體的底面。根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用于冷柜的內殼,使框體的缺口處不易翹起,同時,避免內殼的拐角處出現較大的縫隙。結構簡單,裝配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家用電器制造
,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冷柜的內殼以及具有該內殼的冷柜。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的用于曲底冷柜的內殼一般具有三種結構I、底板上形成有凸緣使底板直接扣接在框體上,此結構簡單且方便操作,但是曲底冷柜使用此結構發泡后臺階處易翹起;2、底板周邊形成V形槽結構,框體插入V形槽后咬合,此結構生產過程簡單,但是冷柜的拐角處不宜控制,容易出現很大的縫隙,咬合勞動強度大;3、框體與底板先咬合再卷邊,此結構內殼框體不易周轉,裝配復雜不宜操作,且尺寸不宜控制,容易使內殼發生變形。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種有用的商業選擇。為此,本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結構簡單且結合處不易變形的用于冷柜的內殼。本技術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出具有上述內殼的冷柜。根據本技術的用于冷柜的內殼,包括框體,所述框體包括前側板、后側板、左側板和右側板,所述前側板的左邊沿與所述左側板的前邊沿相連且所述前側板的右邊沿與所述右側板的前邊沿相連,所述后側板的左邊沿與所述左側板的后邊沿相連且所述后側板的右邊沿與所述右側板的后邊沿相連,其中,所述框體的左下部具有向上向右延伸且貫通所述前側板和所述后側板的凹缺以在所述框體的底面形成臺階;和底板,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和第二水平延伸部以及豎直延伸部,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右邊沿與所述豎直延伸部的上邊沿相連,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的左邊沿與所述豎直延伸部的下邊沿相連,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左邊沿、前邊沿和后邊沿上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凸棱,所述豎直延伸部的前邊沿具有向右開口的第一卡槽且所述豎直延伸部的后邊沿具有向右開口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的右邊沿、前邊沿和后邊沿上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凸棱,所述框體插接在所述底板上以使所述底板封閉所述框體的底面。根據本技術的用于冷柜的內殼,第一水平延伸部和第二水平延伸部上分別形成有第一凸棱和第二凸棱,豎直延伸部上具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由此,使底板的第一水平延伸部和第二水平延伸部直接扣接在框體上,且豎直延伸部與框體咬合。使框體的缺口處不易翹起,同時,避免內殼的拐角處出現較大的縫隙。結構簡單,裝配方便,提高了內殼的性能。另外,根據本技術的用于冷柜的內殼,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所述第一和第二卡槽均為V形槽。所述V形槽的夾角為30°。所述V形槽的深度為7. 5mm。所述框體由鋁板一體成形,所述底板由鋁板一體成形。所述框體的內壁上具有防腐層,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具有防腐層。所述框體的拐角具有導圓或倒角,所述底板上具有與所述框體相適配的導圓或倒角。根據本技術第二方面的冷柜,包括根據本專利技術前述的用于冷柜的內殼。本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技術的實踐了解到。附圖說明本技術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I是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的用于冷柜的內殼的主視圖;圖2是圖I中A-A方向的剖面示意圖;圖3是圖I中圈示B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4是圖2中圈示C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5是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的用于冷柜的內殼的框體的俯視圖;圖6是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的用于冷柜的內殼的框體的主視圖;圖7是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的用于冷柜的內殼的底板的主視圖;圖8是圖7中D-D方向的剖面示意圖;和圖9是圖8中圈示E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 “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技術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在本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在本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技術的用于冷柜的內殼。 如圖1-9所示,根據本技術的用于冷柜的內殼,包括框體10和底板20。具體地說,框體10包括前側板11、后側板12、左側板13和右側板14。如圖5所示,前側板11的左邊沿(即如圖5所示的左方)與左側板13的前邊沿(即如圖5所示的上方)相連,前側板11的右邊沿(即如圖5所示的右方)與右側板14的前邊沿相連,后側板12的左邊沿與左側板13的后邊沿(即如圖5所示的下方)相連,后側板12的右邊沿與右側板14的后邊沿相連。其中,如圖6所示,框體10的左下部(即如圖6所示的左下部)具有向上向右延伸且貫通前側板11和后側板12的凹缺101,以在框體10的底面(即如圖6所示的下表面)形成臺階。底板20包括第一水平延伸部21和第二水平延伸部22以及豎直延伸部23,第一水平延伸部21的右邊沿(B卩如圖7所示的向右的邊沿)與豎直延伸部23的上邊沿(B卩如圖7所示的向上的邊沿)相連,第二水平延伸部22的左邊沿與豎直延伸部23的下邊沿(即如圖7所示的向下的邊沿)相連,第一水平延伸部21的左邊沿、前邊沿和后邊沿上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凸棱201,豎直延伸部23的前邊沿(即如圖8所示的向上的邊沿)具有向右(即如圖8或10所示的向右的方向)開口的第一^^槽203a且豎直延伸部23的后邊沿(即9所示的向下的邊沿)具有向右開口的第二卡槽203b,第二水平延伸部22的右邊沿、前邊沿和后邊沿上具有向上(即如圖7所示的向上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凸棱202,如圖I所示,框體10插接在底板20上以使底板20封閉框體10的底面。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用于冷柜的內殼,第一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冷柜的內殼,其特征在于,包括:框體,所述框體包括前側板、后側板、左側板和右側板,所述前側板的左邊沿與所述左側板的前邊沿相連且所述前側板的右邊沿與所述右側板的前邊沿相連,所述后側板的左邊沿與所述左側板的后邊沿相連且所述后側板的右邊沿與所述右側板的后邊沿相連,其中,所述框體的左下部具有向上向右延伸且貫通所述前側板和所述后側板的凹缺以在所述框體的底面形成臺階;和底板,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和第二水平延伸部以及豎直延伸部,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右邊沿與所述豎直延伸部的上邊沿相連,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的左邊沿與所述豎直延伸部的下邊沿相連,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左邊沿、前邊沿和后邊沿上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凸棱,所述豎直延伸部的前邊沿具有向右開口的第一卡槽且所述豎直延伸部的后邊沿具有向右開口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的右邊沿、前邊沿和后邊沿上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凸棱,所述框體插接在所述底板上以使所述底板封閉所述框體的底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立強,許明峰,游凡,張華偉,
申請(專利權)人:小天鵝荊州電器有限公司,合肥美的榮事達電冰箱有限公司,合肥華凌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