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足球反彈率測量裝置的足球夾持機構,其主要包括:前、后連接板,左、右支撐光軸,夾持器前支板,夾持器后支板,左、右夾持器光軸,前、后夾持器,前、后電磁鐵,復位彈簧和配重塊等。該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足球反彈率測量裝置的足球夾持機構能夠有效滿足各種足球反彈率測量裝置的足球夾持需求,并且具有性能可靠、結構簡潔、操作方便等特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足球場地足球反彈率測量技術,具體的,涉及一種足球場地足球反彈率測量裝置的夾持機構。
技術介紹
足球反彈率,即足球垂直自由落向場地表面后反彈的高度與開始下落高度的百分t匕,是檢測足球場地合格與否的一項重要指標,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天然材料體育場地使用要求及檢驗方法》(GB/T 19995. 1-2005)對足球場地足球反彈率的計算方法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但迄今為止,國內對足球場地足球反彈率的測量仍采用傳統的人工方式,對足球場地足球反彈率測量裝置的夾持機構研究很少,不能滿足足球場地迅速發展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足球場地足球反彈率測量裝置的夾持機構,該機構能夠有效滿足各種足球反彈率測量裝置的足球夾持需求,并且具有性能可靠、結構簡潔、操作方便等特點。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足球場地足球反彈率測量裝置,包括前、后連接板,結構相同,其兩側均設有光軸孔,中部通過螺栓固定在舉升機構的移動座上,通過連接板將夾持機構可靠地安裝在舉升機構上;左、右支撐光軸,分別穿過所述前、后連接板兩側的光軸孔,與所述前、后連接板形成移動副;夾持器前支板,兩端設有夾持器光軸孔,內側設有支撐光軸孔,并通過光軸支座固定在支撐光軸的一端;夾持器后支板,兩端設有與所述夾持器前支板相對應的夾持器光軸孔;左、右夾持器光軸,兩端分別穿過所述夾持器前支板和所述夾持器后支板的夾持器光軸孔,并通過光軸支座固定在所述夾持器前支板和所述夾持器后支板上;前、后夾持器,結構相同,分別通過兩側的光軸孔套裝在所述左、右夾持器光軸上,與其形成移動副,并處于所述夾持器前支板和所述夾持器后支板之間,夾持器的形狀及尺寸按照標準足球進行設計,保證收緊時球的準確夾緊,放松時可靠松開;前、后電磁鐵,分別通過螺釘固定在所述夾持器前支板的中部和夾持器后支板的中部,用于控制夾持器松開;復位彈簧,共四個,套裝在左、右夾持器光軸上,分別位于所述夾持器前支板、夾持器后支板與所述前、后夾持器之間,用于電磁鐵失電后夾持器的復位;配重塊,通過兩側的光軸孔套裝在所述左、右支撐光軸的前端,與所述夾持器分列于所述舉升機構的兩側,其位置相對于所述支撐光軸可調,用于保證整個夾持機構的重心落在舉升機構上,以減少舉升機構承受的彎矩,提高運行平穩性。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I、采用了模塊化、便攜式的設計思路,夾持機構設計成獨立部件,便于安裝與攜帶;2、夾持機構對足球的夾持位置相對于舉升機構的距離可調。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附圖說明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技術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在附圖中圖I為本技術的總體結構示意圖。結合附圖,本技術實施例中附圖標記如下I-前、后連接板;2_左、右支撐光軸;3_夾持器前支板;4_夾持器后支板;5-夾持器光軸;6_夾持器;7-電磁鐵;8_復位彈簧;9_配重塊。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 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根據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足球反彈率測量裝置的足球夾持機構,如圖I所示,本技術包括前、后連接板1,結構相同,其兩側均設有光軸孔,中部通過螺栓固定在舉升機構的移動座上;左、右支撐光軸2,分別穿過前、后連接板I兩側的光軸孔,與前、后連接板I形成移動副;夾持器前支板3,兩端設有夾持器光軸孔,內側設有支撐光軸孔,并通過光軸支座固定在支撐光軸2的一端;夾持器后支板4,兩端設有與夾持器前支板3相對應的夾持器光軸孔;左、右夾持器光軸5,兩端分別穿過夾持器前支板3和夾持器后支板4的夾持器光軸孔,并通過光軸支座固定在夾持器前支板3和夾持器后支板4上;前、后夾持器6,結構相同,分別通過兩側的光軸孔套裝在左、右夾持器光軸5上,與其形成移動副,并處于夾持器前支板3和夾持器后支板4之間;前、后電磁鐵7,分別通過螺釘固定在夾持器前支板3的中部和夾持器后支板4的中部;復位彈簧8,共四個,套裝在左、右夾持器光軸5上,分別位于夾持器前支板3、夾持器后支板4與前、后夾持器6之間;配重塊9,通過兩側的光軸孔套裝在左、右支撐光軸2的前端,與夾持器6分列于舉升機構的兩側,其位置相對于支撐光軸2可調。本技術的操作原理是將足球放在夾持器6上,給電磁鐵7通電,夾持器6張開,足球落下,電磁鐵7斷電,夾持器6在復位彈簧8的作用下復位。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足球場地足球反彈率測量裝置的夾持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連接板,結構相同,其兩側均設有光軸孔,中部通過螺栓固定在舉升機構的移動座上,通過連接板將夾持機構可靠地安裝在舉升機構上;左、右支撐光軸,分別穿過所述前、后連接板兩側的光軸孔,與所述前、后連接板形成移動副;夾持器前支板,兩端設有夾持器光軸孔,內側設有支撐光軸孔,并通過光軸支座固定在支撐光軸的一端 ;夾持器后支板,兩端設有與所述夾持器前支板相對應的夾持器光軸孔;左、右夾持器光軸,兩端分別穿過所述夾持器前支板和所述夾持器后支板的夾持器光軸孔,并通過光軸支座固定在所述夾持器前支板和所述夾持器后支板上;前、后夾持器,結構相同,分別通過兩側的光軸孔套裝在所述左、右夾持器光軸上,與其形成移動副,并處于所述夾持器前支板和所述夾持器后支板之間;前、后電磁鐵,分別通過螺釘固定在所述夾持器前支板的中部和夾持器后支板的中部;復位彈簧,共四個,套裝在左、右夾持器光軸上,分別位于所述夾持器前支板、夾持器后支板與所述前、后夾持器之間,用于電磁鐵失電后夾持器的復位;配重塊,通過兩側的光軸孔套裝在所述左、右支撐光軸的前端,與所述夾持器分列于所述舉升機構的兩側,其位置相對于所述支撐光軸可調。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足球反彈率測量裝置的足球夾持機構,其主要包括前、后連接板,左、右支撐光軸,夾持器前支板,夾持器后支板,左、右夾持器光軸,前、后夾持器,前、后電磁鐵,復位彈簧和配重塊等。該技術所述足球反彈率測量裝置的足球夾持機構能夠有效滿足各種足球反彈率測量裝置的足球夾持需求,并且具有性能可靠、結構簡潔、操作方便等特點。文檔編號G01N19/00GK202710446SQ20122026697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8日專利技術者包春江, 孫群, 陳崢峰, 趙棟杰, 陳林林, 王鋒波, 魏衍俠 申請人:聊城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足球場地足球反彈率測量裝置的夾持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連接板,結構相同,其兩側均設有光軸孔,中部通過螺栓固定在舉升機構的移動座上,通過連接板將夾持機構可靠地安裝在舉升機構上;左、右支撐光軸,分別穿過所述前、后連接板兩側的光軸孔,與所述前、后連接板形成移動副;夾持器前支板,兩端設有夾持器光軸孔,內側設有支撐光軸孔,并通過光軸支座固定在支撐光軸的一端;夾持器后支板,兩端設有與所述夾持器前支板相對應的夾持器光軸孔;左、右夾持器光軸,兩端分別穿過所述夾持器前支板和所述夾持器后支板的夾持器光軸孔,并通過光軸支座固定在所述夾持器前支板和所述夾持器后支板上;前、后夾持器,結構相同,分別通過兩側的光軸孔套裝在所述左、右夾持器光軸上,與其形成移動副,并處于所述夾持器前支板和所述夾持器后支板之間;前、后電磁鐵,分別通過螺釘固定在所述夾持器前支板的中部和夾持器后支板的中部;復位彈簧,共四個,套裝在左、右夾持器光軸上,分別位于所述夾持器前支板、夾持器后支板與所述前、后夾持器之間,用于電磁鐵失電后夾持器的復位;配重塊,通過兩側的光軸孔套裝在所述左、右支撐光軸的前端,與所述夾持器分列于所述舉升機構的兩側,其位置相對于所述支撐光軸可調。...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包春江,孫群,陳崢峰,趙棟杰,陳林林,王鋒波,魏衍俠,
申請(專利權)人:聊城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