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智能電力儀表,包括溫度檢測電路、風扇驅動電路、風扇、濕度檢測電路、微控制器以及除濕機,溫度檢測電路采集設備當前工作環境的溫度值,并將采集到的溫度值與微控制器通過I2C總線為其設定的溫控區間進行比較,當溫度值超過溫控區間的最高值時,通過風扇驅動電路啟動風扇進行降溫;當溫度值降到溫控區間的最低值以下時,通過風扇驅動電路關閉風扇;濕度檢測電路采集設備當前工作環境的濕度值;微控制器獲取濕度值并將其與預設的濕度區間進行比較,當濕度值超過濕度區間的最高值時,啟動除濕機;當濕度值降低到濕度區間的最低值以下時,關閉除濕機。該儀表能監測自身所處溫濕度環境,并進行自適應調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力監控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智能電力儀表。
技術介紹
智能電力儀表是一款用于中低壓系統智能化裝置,它集數據采集和控制功能于一身,具有電力參數測量及電能計量為一體,提供通訊接口與計算機監控系統連接,支持RS485接口 MODBUS通訊協議或多種協議。大尺寸專用液晶模塊可以實時顯示多項信息,配合明亮的背光,使操作者在光線差的情況下也能準確閱讀數據。操作方式人性化,操作者能在短時間內掌握,閱讀數據和參數設置等操作將變得簡單易行。目前智能電力儀表廣泛用于中、低壓變配電自動化系統、工業自動化系統、智能型開關柜、樓宇自動化系統、負控系統、能源管理系統、工廠電量考核管理等領域。如圖I所示,目前典型的智能電力儀表通常包括互感器、電能計量電路、微控制器、存儲電路、數碼顯示電路和通訊電路,其中,電能計量電路通過互感器實時采集輸入用戶的電壓及電流,從而計算出該用戶的耗電量信息,而微控制器將耗電量信息實時發送至數碼顯示電路顯示同時將該耗電量信息存儲到存儲電路中,以便于查看,由于這種智能電力儀表設有通訊電路,因而,可以通過通訊網絡遠程監控智能電力儀表。然而,由于智能電力儀表的工作環境(例如高溫、潮濕)通常影響其性能,目前現有的智能電力儀表沒有工作環境監測功能,環境自適應能力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監測自身工作環境并進行自適應調整的能智能電力儀表。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智能電力儀表,包括溫度檢測電路、風扇驅動電路、風扇、濕度檢測電路、微控制器以及除濕機,其中,所述溫度檢測電路,用于采集設備當前工作環境的溫度值,并將采集到的溫度值與所述微控制器通過I2C總線為其設定的溫控區間進行比較,當所述溫度值超過所述溫控區間的最高值時,通過所述風扇驅動電路啟動所述風扇進行降溫;當溫度值降到所述溫控區間的最低值以下時,通過所述風扇驅動電路關閉所述風扇;所述濕度檢測電路,用于采集所述設備當前工作環境的濕度值;所述微控制器,用于獲取所述濕度值并將其與預設的濕度區間進行比較,當所述濕度值超過所述濕度區間的最高值時,啟動所述除濕機;當濕度值降低到所述濕度區間的最低值以下時,關閉所述除濕機。本專利技術的智能電力儀表中,溫度檢測電路用于采集設備當前工作環境的溫度值,并將采集到的溫度值與微控制器通過I2C總線為其設定的溫控區間進行比較,當溫度值超過溫控區間的最高值時,通過風扇驅動電路啟動風扇進行降溫,當溫度值降到溫控區間的最低值以下時,通過風扇驅動電路關閉風扇;濕度檢測電路用于采集設備當前工作環境的濕度值,微控制器獲取到該濕度值后將其與預設的濕度區間進行比較,當濕度值超過濕度區間的最高值時,通過繼電器開啟除濕機,當濕度值降低到濕度區間的最低值以下時,關閉除濕機。從而實現了對智能電力儀表自身所處溫濕度環境的自動監測,并能自適調整溫濕度使智能電力儀表始終工作在所需溫度和濕度環境,因而提高了智能電力儀表的環境自適應能力。附圖說明圖I為現有的智能電力儀表的電路結構框圖;圖2為本技術的智能電力儀表的電路結構框圖;圖3為圖2中智能電力儀表的溫度檢測及風扇驅動電路的原理圖; 圖4為圖2中智能電力儀表的濕度檢測電路的原理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智能電力儀表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參考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智能電力儀表除包括互感器、電能計量電路、微控制器、存儲電路、數碼顯示電路和通訊電路等常規設置的電路外,還包括溫度檢測電路、風扇驅動電路、風扇、濕度檢測電路以及小型除濕機。其中,溫度檢測電路用于采集設備當前工作環境的溫度值,并將采集到的溫度值與微控制器通過I2C總線為其設定的溫控區間進行比較,當溫度值超過溫控區間的最高值時,通過風扇驅動電路啟動風扇進行降溫;當溫度值降到溫控區間的最低值以下時,通過風扇驅動電路關閉風扇,在兩次讀操作之間處于全掉電狀態,從而使器件的功耗降到最低。濕度檢測電路用于采集設備當前工作環境的濕度值,微控制器獲取到該濕度值后將其與預設的濕度區間進行比較,當濕度值超過濕度區間的最高值時,通過繼電器開啟小型除濕機;當濕度值降低到濕度區間的最低值以下時,關閉除濕機。結合圖3所示,上述溫度檢測及風扇驅動電路包括型號為AD7416的溫度傳感器、三極管Q1、場效應管Q2、電阻R5和電阻R6,溫度傳感器的第I引腳和第2引腳與微控制器的I2C總線相連,微控制器通過I2C總線為溫度檢測電路設置的溫控區間保存在該溫度傳感器的寄存器中,溫度傳感器的第3引腳與三極管Ql的基極相連,電源VCC分別對應通過電阻R6和電阻R5與三極管Ql的集電極和基極相連,三極管Ql的發射極接地,三極管Ql的集電極與場效應管Q2的柵極相連,場效應管Q2的源極接地,場效應管Q2的漏極通過風扇接電源12V。結合圖4所示,上述濕度檢測電路包括555定時器、型號為HSllOl的濕度傳感器、電阻R1、電阻R2、電阻R3和電阻R4,555定時器的第6引腳與濕度傳感器的一端相連,濕度傳感器的另一端接地,555定時器的第5引腳通過電阻Rl接地,555定時器的第7引腳分別對應通過電阻R2和電阻R4與其自身第2引腳以及電源12V相連,555定時器的第3引腳與微控制器的I/O端口相連,微控制器即通過555定時器定時讀取濕度傳感器采集到的濕度值。以上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技術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技術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技術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智能電力儀表,其特征在于,包括溫度檢測電路、風扇驅動電路、風扇、濕度檢測電路、微控制器以及除濕機,其中, 所述溫度檢測電路,用于采集設備當前工作環境的溫度值,并將采集到的溫度值與所述微控制器通過I2C總線為其設定的溫控區間進行比較,當所述溫度值超過所述溫控區間的最高值時,通過所述風扇驅動電路啟動所述風扇進行降溫;當溫度值降到所述溫控區間的最低值以下時,通過所述風扇驅動電路關閉所述風扇; 所述濕度檢測電路,用于采集所述設備當前工作環境的濕度值; 所述微控制器,用于獲取所述濕度值并將其與預設的濕度區間進行比較,當所述濕度值超過所述濕度區間的最高值時,啟動所述除濕機;當濕度值降低到所述濕度區間的最低值以下時,關閉所述除濕機。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電力儀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檢測及風扇驅動電路包括型號為AD7416的溫度傳感器、三極管(Q1)、場效應管(Q2)、電阻R5和電阻R6,所述溫度傳感器的第I引腳和第2引腳與所述微控制器的I2C總線相連,所述溫度傳感器的第3引腳與所述三極管(Ql)的基極相連,所述電源VCC分別對應通過所述電阻R6和電阻R5與所述三極管(Ql)的集電極和基極相連,所述三極管(Ql)的發射極接地,所述三極管(Ql)的集電極與所述場效應管(Q2)的柵極相連,所述場效應管(Q2)的源極接地,所述場效應管(Q2)的漏極通過所述風扇接電源12V。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電力儀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濕度檢測電路包括555定時器、型號為HSllOl的濕度傳感器、電阻R1、電阻R2、電阻R3和電阻R4,所述555定時器的第6引腳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智能電力儀表,其特征在于,包括溫度檢測電路、風扇驅動電路、風扇、濕度檢測電路、微控制器以及除濕機,其中,所述溫度檢測電路,用于采集設備當前工作環境的溫度值,并將采集到的溫度值與所述微控制器通過I2C總線為其設定的溫控區間進行比較,當所述溫度值超過所述溫控區間的最高值時,通過所述風扇驅動電路啟動所述風扇進行降溫;當溫度值降到所述溫控區間的最低值以下時,通過所述風扇驅動電路關閉所述風扇;所述濕度檢測電路,用于采集所述設備當前工作環境的濕度值;所述微控制器,用于獲取所述濕度值并將其與預設的濕度區間進行比較,當所述濕度值超過所述濕度區間的最高值時,啟動所述除濕機;當濕度值降低到所述濕度區間的最低值以下時,關閉所述除濕機。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震卿,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建自凱科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