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其封條拉緊度可控的顯影盒。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顯影盒包括容納碳粉的粉倉和顯影倉,粉倉上設有粉倉口用于向顯影倉排放碳粉,且粉倉口外側焊接有可去除的封條,封條焊接后折返,折返后的自由端從顯影盒側壁上的開口伸出;封條的焊接部分設置為兩個分離的區域,第一區域環繞粉倉口,第二區域設置為更靠近封條的折返端。(*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子照相成像領域,尤其是一種具有可剝離封條的顯影盒。
技術介紹
電子照相成像設備利用電子照相原理,經過充電、曝光、顯影、轉印、定影等過程,在紙張等介質上形成可見碳粉圖像。通常使用可拆卸的安裝至電子照相成像設備內的碳粉盒來提供碳粉。顯影盒是一種將顯影單元如顯影輥等與碳粉容納部集成在一起的碳粉盒,其也可集成有圖像形成單元如感光鼓等。圖I示出了一種顯影盒的結構,如圖I所示,顯影盒包括容納碳粉的粉倉1,粉倉I的碳粉通過沿長度方向設置的粉倉口 11進入顯影倉2,顯影倉2的開口處可轉動地設置有顯影輥21,送粉輥22用于把碳粉輸送至顯影輥21上,調節碳粉層厚度的出粉刀23和形成動態密封的密封刮片24與顯影輥21線接觸。粉倉口 11外側焊接有覆蓋粉倉口 11整個·長度和寬度的封條12,在顯影盒初次使用前,封條12被除下,以使碳粉可進入顯影倉2內。如圖2和圖3所示,封條12的固定部分121通過焊接區123固定在粉倉口 11外側,然后折返,折返部分122從顯影盒側壁上設置的開口處伸出,以使封條12可方便地去除。一般顯影盒在出廠前,通常需要進行打印測試,因此需在顯影倉2內加入少許碳粉,測試完成后再將顯影倉2內碳粉清除干凈,以防止在運輸過程中碳粉從顯影倉2泄露。這樣就對封條12的折返部分122在顯影盒內的拉緊度提出了較高要求,如果拉得過緊,折返部分122存在拉應力,使得在折返端焊接區123被拉開而使粉倉I內碳粉從拉開處泄露,如果拉得過松,則打印測試時加入顯影倉2內的碳粉會殘留在封條12的固定部分121和折返部分122之間,不易清除,如果殘留過多還可能會影響封條12從側壁開口拉出。而在生產過程中,封條拉伸的松緊度非常難于控制,上述缺陷常會發生。因此需要一種其封條拉緊度可控的顯影盒。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其封條拉緊度可控的顯影盒。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的顯影盒包括容納碳粉的粉倉和顯影倉,粉倉上設有粉倉口用于向顯影倉排放碳粉,且粉倉口外側焊接有可去除的封條,封條焊接后折返,折返后的自由端從顯影盒側壁上的開口伸出;封條的焊接部分設置為兩個分離的區域,第一區域環繞粉倉口,第二區域設置為更靠近封條的折返端。由以上方案可見,在封條焊接且折返后拉緊時,更靠近折返端的第二區域首先被拉動,此時操作者即可意識到拉緊度基本達到要求。由于經過焊接,第二區域被拉起后顏色與未焊接過的區域不同,操作者可目視出拉緊度到位。第一區域處的焊接不會被拉動,從而碳粉不會從粉倉口泄露,折返部分與焊接部分之間也不會殘留過多的碳粉,封條可方便地從顯影盒側壁上的開口處拉出。優選地第二區域與第一區域的最小間距為O. 5mnT3mm。另一優選方案為第二區域設置為多個。多個第二區域沿粉倉口寬度方向設置,使封條拉緊時沿寬度方向受力更均勻。較具體的方案為粉倉口外側設置有封條墊,封條焊接在封條墊上。封條墊可使用更方便與封條焊接的材料。 更具體的方案為封條墊通過雙面膠粘接在粉倉口外側。附圖說明圖I是現有顯影盒的結構圖;圖2是現有封條焊接在粉倉口處的不意圖;圖3是現有顯影盒焊接封條后的結構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圖;圖5是圖4的局部放大圖;圖6是本技術封條焊接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詳細說明。如圖4所示,顯影盒包括容納碳粉的粉倉1,粉倉I的碳粉通過粉倉口 11進入顯影倉2,顯影倉2的開口處可轉動地設置有顯影輥21,送粉輥22用于把碳粉輸送至顯影輥21上,調節碳粉層厚度的出粉刀23和形成動態密封的密封刮片24與顯影輥21線接觸。粉倉口 11外側粘貼有封條墊13,封條墊13上焊接有封條12。如圖5所示,封條墊13通過雙面膠粘貼在粉倉口 11的外側,且具有開口 131與粉倉口 11重疊,一般開口 131等于或稍小于粉倉口 11。封條的固定部分121焊接在封條墊的外側并密封開口 131,進而使粉倉口 11封閉,封條固定后折返,折返部分122的自由端從顯影盒側壁上的開口處伸出。如圖6所示,封條12焊接在封條墊13上,焊接部分為兩個分離的區域,圍繞封條墊開口的第一區域123和位于更靠近折返端的第二區域124,第一區域123與第二區域間的水平間距為L。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區域124設置為一個三角形狀的部分。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區域的形狀可為其他形狀,如圓形、梯形等,第二區域也可為沿粉倉口寬度方向上排列的多個。在生產過程中,粉倉I內填充好碳粉后,通過雙面膠把已焊接有封條12的封條墊13粘在在粉倉口 11外側,其中封條12覆蓋封條墊13的開口 131并通過熱封膜焊接方式固定在封條墊13的外側。封條墊13固定好后,折返封條12并從顯影盒側壁上的開口處伸出,然后開始封條12拉緊工序。拉緊時,在操作者感覺到拉伸阻力變大時,更靠近折返端的第二區域124首先被拉開,拉緊度基本達到要求。第二區域被拉開后,拉伸阻力變小,操作者只需小幅度輕拉即可,由于經過焊接,第二區域124被拉起后顏色與未焊接過的區域不同,操作者可目視出拉緊度到位。由于在第二區域124被拉開后,操作者小幅度輕拉,第一區域123處的焊接不會被拉開,從而碳粉不會從粉倉口 11泄露。在拉開第二區域124時,由于拉伸阻力較大,封條的折返部分122被拉緊而不會過松,從而在隨后進行打印測試時,碳粉不會殘留在折返部分122與固定部分121之間,在用戶使用時封條12可方便地從顯影盒側壁上的開口處拉出。權利要求1.顯影盒,包括容納碳粉的粉倉和顯影倉,所述粉倉上設有粉倉口用于向顯影倉排放碳粉,且所述粉倉口外側焊接有可去除的封條,所述封條焊接后折返,折返后的自由端從所述顯影盒側壁上的開口伸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條的焊接部分設置為兩個分離的區域,第一區域環繞所述粉倉口,第二區域設置為更靠近所述封條的折返端。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區域與第一區域的最小間距為O. 5mm 3mm。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區域設置為多個。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任一項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倉口外側設置有封條墊,所述封條焊接在所述封條墊上。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條墊通過雙面膠粘接在所述粉倉口外側。專利摘要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其封條拉緊度可控的顯影盒。本技術提供的顯影盒包括容納碳粉的粉倉和顯影倉,粉倉上設有粉倉口用于向顯影倉排放碳粉,且粉倉口外側焊接有可去除的封條,封條焊接后折返,折返后的自由端從顯影盒側壁上的開口伸出;封條的焊接部分設置為兩個分離的區域,第一區域環繞粉倉口,第二區域設置為更靠近封條的折返端。文檔編號G03G15/08GK202710928SQ20122030347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6日專利技術者朱小磊 申請人:珠海天威飛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顯影盒,包括容納碳粉的粉倉和顯影倉,所述粉倉上設有粉倉口用于向顯影倉排放碳粉,且所述粉倉口外側焊接有可去除的封條,所述封條焊接后折返,折返后的自由端從所述顯影盒側壁上的開口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條的焊接部分設置為兩個分離的區域,第一區域環繞所述粉倉口,第二區域設置為更靠近所述封條的折返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小磊,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天威飛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