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展示結構,其包含具有盛裝單元及蓋體的餐盒,該蓋體對應蓋合于盛裝單元的一面上;以及設于蓋體對應盛裝單元一面上的收納單元,其包含有置放區、及位于收納單元一側邊且連通置放區的開口。藉此,可于餐盒的蓋體內面設有收納單元,進而可將相關展示部(如:廣告、插畫、標語等紙卡)或其它物品由開口設置于置放區中,而達到較佳的信息傳達、明顯的識別性以及廣泛運用的功效。(*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展示結構,尤指一種可于餐盒的蓋體內面設有收納單元,進而可將相關展示部(如廣告、插畫、標語等紙卡)或其它物品由開口設置于置放區中,而達到較佳的信息傳達、明顯的識別性以及廣泛運用功效的結構。
技術介紹
一般現有的餐盒由盒體、及蓋設于該盒體上的蓋體所構成;藉此,可于該盒體中盛裝食物之后,以蓋體覆蓋盒體,而使該餐盒達到盛裝食物的功效。然而,以一般現有的餐盒而言,業者通常會將欲展示的相關信息(如廣告、插畫、標語等)設置于蓋體的外側面上,而蓋體的內面通常呈白色無印刷的狀態,但是當使用者于 取用餐盒內的食物時,皆會將該蓋體加以翻開,而使蓋體內面呈白色的無印刷部分長期面對使用者,反而有印刷文字與圖案的一面卻無法讓使用者觀看,因此,使得蓋體的外側面上欲展示的相關信息形同虛設,而無法有效進行相關訊息的傳達。有鑒于此,本案的創作人特針對前述問題深入探討,并藉由多年從事相關產業的研發與制造經驗,積極尋求解決之道,經過長期努力的研究與發展,終于成功的開發出本技術「展示結構」,藉以改善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種種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展示結構,可于餐盒的蓋體內面設有收納單元,進而可將相關展示部(如廣告、插畫、標語等紙卡)或其它物品由開口設置于置放區中,而達到較佳的信息傳達、明顯的識別性以及廣泛運用的功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展示結構,包括餐盒,該餐盒包含有盛裝單元、及對應蓋合于盛裝單元一面上的蓋體;其特點是該結構還包括收納單元,該收納單元設于蓋體對應盛裝單元的一面上,其包含有置放區、及位于收納單元一側邊且連通置放區的開口。所述蓋體的一側與盛裝單元的一側相互結合,而形成掀開式餐盒。所述蓋體與盛裝單元直接相互對接,而形成開蓋式餐盒。所述餐盒的蓋體由紙或塑料制成。所述餐盒的盛裝單元由紙或塑料制成。所述收納單元為塑料材質的袋狀體,且其外側面與蓋體結合。所述收納單元包含有與蓋體結合的封閉部、至少一成形于蓋體與封閉部間的置放區、及位于封閉部一側邊且連通置放區的開口。所述封閉部為可透光的水性塑料膜。所述封閉部以相鄰的三側邊與蓋體結合,使收納單元的一側具有連通置放區的開口。所述封閉部以相鄰的兩側邊與蓋體結合,使收納單元具有連通置放區的L型開口。所述封閉部相鄰的三側邊及一面適當處與蓋體結合,使收納單元具有兩個置放區、以及兩個連通置放區的開口。所述收納單元的置放區中至少可活動設有一展示部。如此,可于餐盒的蓋體內面設有收納單元,進而可將相關展示部(如廣告、插畫、標語等紙卡)或其它物品由開口設置于置放區中,而達到較佳的信息傳達、明顯的識別性以及廣泛運用的功效。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外觀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分解狀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第二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第三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第四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標號說明餐盒I盛裝單元11蓋體12收納單元2、4、4a、4b置放區21、42、42a、42b 開口 22、43、43a、43b展示部3封閉部41、41a、41b。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I及圖2所示,分別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外觀示意圖及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分解狀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技術為一種展示結構,其至少包含有餐盒以及收納單元所構成。上述所提的餐盒I為紙制材質,其包含有盛裝單元11、及對應蓋合于盛裝單元11一面上的蓋體12,其中該餐盒I的盛裝單元11為紙制材質或塑料材質,且該餐盒I的蓋體12為紙制材質或塑料材質,而該蓋體12的一側與盛裝單元11的一側相互結合,藉以形成掀開式餐盒(如便當盒或漢堡盒等餐盒),另該蓋體12亦可與盛裝單元11直接相互對接,而形成開蓋式餐盒(如上、下對開式的餐盒),而今本實施例中以便當盒為例進行說明。該收納單元2設于蓋體12對應盛裝單元11的一面上,其包含有置放區21、及位于收納單元2—側邊且連通置放區21的開口 22,其中該收納單元2為塑料材質的袋狀體,且其外側面與蓋體12結合。如是,藉由上述裝置構成一全新的展示結構。運用時,是將所需的展示部3 (如廣告、插畫、標語等紙卡)由開口 22設置于收納單元2的置放區21中,且利用餐盒I的盛裝單元11盛裝所需的食物,并于盛裝之后將蓋體12往盛裝單元11方向加以蓋合;而當使用者欲取用盛裝單元11內的食物時,僅需開啟該蓋體12,即可觀看到置放區21中的展示部3,而達到較佳的信息傳達以及明顯的識別性。另,本技術除利用收納單元2放置展示部3之外,亦可同時或分別放置其它物品,如塑料袋、餐巾紙等(圖中未示),進而提供使用者于用餐時的使用,藉以達到廣泛運用的功效。請參閱圖3所示,為本技術第二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技術除上述第一實施例所提裝置型態之外,亦可為本第二實施例的裝置型態,而其所不同之處在于,該收納單元4包含有一以相鄰的三側邊與蓋體12結合的封閉部41、至少一成形于蓋體12與封閉部41間的置放區42、及位于封閉部42 —側邊且連通置放區42的開口43,其中該封閉部42為一可透光的水性塑料膜。而使用時,可于該收納單元4的置放區42中設展示部3或放置其它物品;如此,除可同樣達到上述第一實施例所提的功效外,亦能更符合實際使用時所需。請參閱圖4所示,為本技術第三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技術除上述第一及第二實施例所提裝置型態之外,亦可為本第三實施例的裝置型態,而其所不同之處在于,該收納單元4a包含有一以相鄰的兩側邊與蓋體12結合的封閉部41a、至少一成形于蓋體12與封閉部41a間的置放區42a、及位于封閉部41a —側邊且連通置放區42a的L型開口 43a。而使用時,可于該收納單元4a的置放區42a中設展示部3或放置其它物品;如此,除可同樣達到上述第一實施例所提的功效外,亦能更符合實際使用時所需。請參閱圖5所示,為本技術第四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技術除上述第一、二及第三實施例所提裝置型態之外,亦可為本第四實施例的裝置型態,而其所不同之處在于,該收納單元4b包含有一以相鄰的三側邊及一面適當處與蓋體12結合的封閉部41b、兩個成形于蓋體12與封閉部41b間的置放區42b、及分別位于封閉部41b的一側邊且連通各置放區42b的兩開口 43b。而使用時,可于該收納單元4b的兩置放區42b中同時(或分別)設一展示部3或放置其它物品;如此,除可同樣達到上述第一實施例所提的功效外,亦可使本技術能更符合實際使用時所需。綜上所述,本技術的展示結構可有效改善現有技術的種種缺點,可于餐盒的蓋體內面設有收納單元,進而可將相關展示部(如廣告、插畫、標語等紙卡)或其它物品由開口設置于置放區中,而達到較佳的信息傳達、明顯的識別性以及廣泛運用的功效;進而能產生更進步、更實用、更符合消費者使用時所須,確已符合技術專利申請的要件,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技術實施的范圍;故,凡依本技術申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技術專利涵蓋的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展示結構,包括餐盒,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展示結構,包括餐盒,該餐盒包含有盛裝單元、及對應蓋合于盛裝單元一面上的蓋體;其特征在于:該結構還包括收納單元,該收納單元設于蓋體對應盛裝單元的一面上,其包含有置放區、及位于收納單元一側邊且連通置放區的開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勝纮,
申請(專利權)人:勝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