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揭示了一種遮蔽殼體,包括:主體部以及自主體部一側彎折延伸的彈性臂,所述彈性臂包括與所述主體部相連接的彎折部以及自所述彎折部延伸的端部,所述彎折部設置有至少兩個容料槽。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遮蔽殼體由于設置有容料槽從而使得遮蔽殼體的彈性臂折彎時需要的變形力小、折彎圓弧形狀較佳且易折彎成形。(*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遮蔽殼體。
技術介紹
圖I所示為現有的一種遮蔽殼體1,該遮蔽殼體I具有一彈性臂2。所述彈性臂2在彎折的過程中形成彎折部3。由于所述彈性臂2在折彎時受力點集中在彎折部3的根部4處,從而導致根部4發生變形。又由于彎折部3產生變形時受力不均勻,從而使得彎折部3的圓弧形狀不佳,特別在折彎很厚的材料時,彎折部3的圓弧外側面因受拉應力的影響而容易開裂,圓弧內側面因受應力影響而容易產生材料堆積,從而產生擠料。鑒于上述問題,有必要對現有的遮蔽殼體作進一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遮蔽殼體,該遮蔽殼體折彎時需要的變形力小、折彎圓弧形狀較佳且易折彎成形。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遮蔽殼體,包括主體部以及自主體部一側彎折延伸的彈性臂,所述彈性臂包括與所述主體部相連接的彎折部以及自所述彎折部延伸的端部,所述彎折部內側設置有至少兩個容料槽。進一步地,所述容料槽自上而下貫穿所述彎折部。進一步地,所述容料槽的截面呈矩形或者梯形或者圓形或者三角形。進一步地,所述主體部包括頂壁、自所述頂壁兩側彎折延伸的側壁以及與所述頂壁相對設置的并與所述側壁相連接的底壁。進一步地,所述彈性臂是自所述側壁的前端向后彎折而成。進一步地,所述側壁的后端設置有焊接部。進一步地,所述頂壁、側壁以及底壁圍設而成一收容空間,所述頂壁、底壁分別設置有至少一個向所述收容空間凸伸并具有彈性的抵持臂。進一步地,所述側壁設置有向外凸伸以與所述彈性臂的端部相扣持的扣持臂。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相較于現有技術,本技術的遮蔽殼體由于設置有容料槽從而使得遮蔽殼體的彈性臂折彎時需要的變形力小、折彎圓弧形狀較佳且易折彎成形。附圖說明圖I為現有遮蔽殼體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遮蔽殼體的立體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遮蔽殼體的彈性臂未彎折時的立體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描述。請參圖2所示,本技術遮蔽殼體100包括主體部10以及自所述主體部10 —側彎折延伸的彈性臂20。請參圖2以及圖3所示,所述主體部10包括頂壁11、自所述頂壁11兩側彎折延伸的側壁12以及與所述頂壁11相對設置并與所述側壁12相連接的底壁13。所述頂壁11、側壁12以及底壁13圍設而成一收容空間14。所述頂壁11、底壁13分別設置有至少一個 向所述收容空間14凸伸并具有彈性的抵持臂111、抵持臂131。所述側壁12設置有向外凸伸的扣持臂121,在所述側壁12的后端還設置有焊接部122。所述彈性臂20是自所述側壁12的前端向后彎折而成,其包括與所述主體部10相連的彎折部21以及自所述彎折部21延伸的端部22。所述端部22被所述扣持臂121扣持。所述彎折部21靠近所述側壁12的內側設置有至少兩個容料槽211,所述容料槽211自上而下貫穿所述彎折部21。所述容料槽211的截面大致呈三角形。在本實施方式中,雖然所述容料槽211的截面呈三角形,但是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容料槽211的截面可以根據需要設置成矩形、梯形、圓形、橢圓形等。相較于現有技術,本技術遮蔽殼體100由于在彎折部21內側設置容料槽211,從而使得遮蔽殼體100的彈性臂20折彎時需要的變形力小、折彎圓弧形狀較佳且易折彎成形。特別需要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藝人員來說,在本技術的教導下所作的針對本技術的等效變化,仍應包含在本技術申請專利范圍所主張的范圍中。權利要求1.一種遮蔽殼體,包括主體部以及自主體部一側彎折延伸的彈性臂,所述彈性臂包括與所述主體部相連接的彎折部以及自所述彎折部延伸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彎折部內側設置有至少兩個容料槽。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遮蔽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料槽自上而下貫穿所述彎折部。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遮蔽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料槽的截面呈矩形或者梯形或者圓形或者三角形。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遮蔽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部包括頂壁、自所述頂壁兩側彎折延伸的側壁以及與所述頂壁相對設置的并與所述側壁相連接的底壁。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遮蔽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臂是自所述側壁的前端向后彎折而成。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遮蔽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的后端設置有焊接部。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遮蔽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壁、側壁以及底壁圍設而成一收容空間,所述頂壁、底壁分別設置有至少一個向所述收容空間凸伸并具有彈性的抵持臂。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遮蔽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設置有向外凸伸以與所述彈性臂的端部相扣持的扣持臂。專利摘要本技術揭示了一種遮蔽殼體,包括主體部以及自主體部一側彎折延伸的彈性臂,所述彈性臂包括與所述主體部相連接的彎折部以及自所述彎折部延伸的端部,所述彎折部設置有至少兩個容料槽。相較于現有技術,本技術遮蔽殼體由于設置有容料槽從而使得遮蔽殼體的彈性臂折彎時需要的變形力小、折彎圓弧形狀較佳且易折彎成形。文檔編號H01R13/46GK202712532SQ201220279408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4日專利技術者張彬彬 申請人:昆山嘉華電子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遮蔽殼體,包括:主體部以及自主體部一側彎折延伸的彈性臂,所述彈性臂包括與所述主體部相連接的彎折部以及自所述彎折部延伸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彎折部內側設置有至少兩個容料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彬彬,
申請(專利權)人:昆山嘉華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