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為話筒供電的音頻功率放大器,由話筒插頭電路模塊和話筒插座電路模塊電連接組成,用外電源的經由話筒的輸出軟線提供給話筒,軟線通過話筒插頭的電源端子連接,當話筒插頭插到話筒插座時,增加一路直流1~15V電源,供給話筒插頭,由此得以實現了不用干電池供電環保理念。這種音頻功率放大器供電成本低,不需干電池、易于管理,適用于鵝頸/會議/桌面話筒。(*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子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話筒從音頻功率放大器取電的電路。
技術介紹
音響專家素以追求“原音重現”為音響的最高境界!從話筒的基本設計原理分析,不難發現話筒不僅靠精密的機構制造技術,而且結合復雜的電子電路,能直接將聲音轉換成電能訊號,先天上就具有極優越的特性,所以成為“原音重現”者追求的最佳選擇。但由于作為聲電轉換器的話筒單元的阻抗較高,所以話筒一般采用使用場效應晶本管等阻抗變換器,要使阻抗變換器動作則需要電源。在話筒的供給電源中,有內置在話筒內部的電源(普通電池),或從外部(調音臺,功放機)供給電源等。 價格較低廉的一般應用或家用的話筒僅利用內置的電源電池進行動作,而專業用的話筒僅利用作為內置電源的電池進行動作,通常內置電源電池一般使用兩只5號干電池其電壓為3V,或9V層疊式電池電壓,電池費用昂貴,易產生污染,更重要的是,在電池耗盡時將無法繼續使用,不能維持其可靠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夠從外部供給的電源作為話筒主電源的音頻功率放大器。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為話筒供電的音頻功率放大器,由話筒插頭電路模塊和話筒插座電路模塊電連接組成,其中,所述話筒插頭電路模塊,話筒插頭的電源端子依次串聯二極管、穩壓濾波器、電源開關、話筒緩沖放大器及話筒,話筒緩沖放大器的輸入端和輸出端之間并聯電阻R3,話筒插頭的信號端子與話筒緩沖放大器電連接;所述話筒插座電路模塊,話筒插座的電源端子依次串聯電阻R2、三端穩壓管、電阻R4、功放機前置供電電源,三端穩壓管的輸入端與接地端之間并聯電容Cl和電容C2且三端穩壓管的接地端與話筒插座的接地端子并聯,話筒插座的信號端子依次串聯電阻R1、功放前置機話筒、電容C3、功放機前級放大器、電容C4、功率放大器和喇叭。進一步地,所述話筒插頭的電源端子與話筒插座的電源端子電連接。用外電源的經由話筒的輸出軟線提供給話筒,軟線通過話筒插頭的電源端子連接,當話筒插頭插到話筒插座時,話筒插頭的電源端子同話筒插座的電源端子接觸,二極管D正極得到一個正電壓,當開關K合上時,從話筒插頭過來的電壓通過開關K,流經穩壓濾波電路,穩壓和濾波得到一個直流電壓,經緩沖放大器的放大,最終給話筒的供電電壓。這樣就實現了話筒接口,由原來的一路地線與信號線增加一路直流I 15V電源,供給話筒插頭,由此得以實現了不用干電池供電環保理念。這種音頻功率放大器供電成本低,不需干電池、易于管理,適用于鵝頸/會議/桌面的話筒。附圖說明圖I為話筒插頭電路模塊的電路圖。圖2是話筒插座電路模塊的電路圖。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技術進一步進行詳細描述。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話筒插頭I包括在絕緣本體內的三個導電端子信號端子(第I環),電源端子(第2環),接地端子(第3環)。二極管D正極接話筒插頭I的電源端子,二極管D負端接電源開關K的一個端子 A,電源開關K的另一端子B連接到下一級濾波電路2,濾波電路2擔任濾波,穩壓等作用,電阻R3 —端連接濾波電路2電壓輸出端,另一端連接話筒4輸出的正端,話筒4負端接地。話筒緩沖放大器3,供電由濾波電路2輸出端連接提供。如圖2所示,話筒插座5包括在絕緣本體內的三個導電端子信號端子(第2腳),電源端子(第3腳)和接地端子(第I腳)。電容Cl正極端子和電容C2—端和電阻R2的一端連接三端穩壓管的輸出端,電容C5的正極端連接三端穩壓管的輸入端并與電阻R4的一端連接。功放機前置供電電源的正電壓并連接電容C5正極,電容C5負極接地,電阻R2 —端連接三端穩壓管的輸出端,電阻R2的另一端連接話筒插座5的電源端子。電阻R4 —端連接到三端穩壓管的輸入端子,另一端連接到功放機前置供電電源的正電壓上。電阻Rl —端子連接話筒插座5的信號端子,電阻Rl另一端連接到功放前置機話筒6。電容C3正極連接功放機前置話筒6,負極端子連接到功放機前級放大器7。電容C4正極端子連接到功放機前級放大器7,電容C4負端子連接到功率放大器8,經它放大后到喇叭9還原聲音。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話筒插座5電源端子,連接到三端穩壓管的輸出端,三端穩壓管電源輸入端電壓,則從電阻R4限流后獲得,電阻R4則從功放機前置供電電源里獲取I 15V電壓。當話筒插頭I插入話筒插座5時,由于話筒插頭I的信號端子與話筒插座5的信號端子連接,話筒插頭I的電源端子與話筒插座5的電源端子接觸,同時話筒插頭I的接地端子與話筒插座5的接地端子接觸,由于話筒插頭I的電源端子與話筒插座5的電源端子相通,那么經過二極管D和電源開關K也就有電壓流過。當合上電源開關K時穩壓濾波電路2處也就有電壓,從濾波電路2處出來的電壓一路去供電給緩沖放大器3,另一路經電阻R3給話筒4供電,話筒4工作正常,當有信號進入話筒4時,信號經緩沖放大器3放大,放大后的信號輸出到話筒插頭I的信號端子,且與話筒插座5的信號端子連接在一起的,話筒信號經電阻R1,此信號再經功放機前置話筒6放大,放大后的信號經電容C3耦合到功放機前級放大器7,再經電容C4耦合到功率放大器8,放大后的信號連接到喇叭9,還原出聲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為話筒供電的音頻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由話筒插頭電路模塊和話筒插座電路模塊電連接組成,其中,所述話筒插頭電路模塊,話筒插頭的電源端子依次串聯二極管、穩壓濾波器、電源開關、話筒緩沖放大器及話筒,話筒緩沖放大器的輸入端和輸出端之間并聯電阻(R3),話筒插頭的信號端子與話筒緩沖放大器電連接;所述話筒插座電路模塊,話筒插座的電源端子依次串聯電阻(R2)、三端穩壓管、電阻(R4)、功放機前置供電電源,三端穩壓管的輸入端與接地端之間并聯電容(C1)和電容(C2)且三端穩壓管的接地端與話筒插座的接地端子并聯,話筒插座的信號端子依次串聯電阻(R1)、功放前置機話筒、電容(C3)、功放機前級放大器、電容(C4)、功率放大器和喇叭。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為話筒供電的音頻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由話筒插頭電路模塊和話筒插座電路模塊電連接組成,其中, 所述話筒插頭電路模塊,話筒插頭的電源端子依次串聯二極管、穩壓濾波器、電源開關、話筒緩沖放大器及話筒,話筒緩沖放大器的輸入端和輸出端之間并聯電阻(R3),話筒插頭的信號端子與話筒緩沖放大器電連接; 所述話筒插座電路模塊,話筒插座的電源端子依次串聯電阻(R2)、三端穩壓管...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子忠,
申請(專利權)人:楊子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