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葡萄殘枝修剪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撐機構、轉向機構、修剪機構、避障機構和防殘枝纏繞機構;支撐機構包括一具有若干定位孔的三角支撐架。轉向機構包括一具有鎖緊孔支撐桿,該桿的上部一側套筒上插設有一L形桿,另一側向后伸出支撐架固定連接一轉向油缸,該油缸的伸出端連接在L形桿的水平桿上,該桿的水平伸出端間隔設置有兩個空腔;每一空腔頂部設置有下滑軌,每一上滑軌上安裝有電機可以在下滑軌上滑動,每一電機穿過上、下滑軌連接一轉軸,轉軸間隔連接若干切刀盤;避障機構包括一通過支桿和扭簧連接的感應觸桿,一伸縮油缸的伸出端鉸接兩根推桿帶動上滑軌沿下滑軌移動。防殘枝纏繞機構包括一風機和一出氣管。本發明專利技術可以廣泛用于種植葡萄生產之中。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農業機械,特別是關于一種自主避障式的葡萄殘枝修剪機。
技術介紹
我國在世界葡萄主產國中越來越引人注目,從1995年起中國的葡萄產量快速增長,2008產量已達到728萬噸,是第二個產量超過700萬噸的國家,成為世界第二大葡萄主產國,產量僅次于意大利。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健康意識的加強,葡萄酒對身體的保健作用眾所周知,進而使葡萄酒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極大地促進了栽培優質葡萄的快速發展。然而,在種植葡萄的過程中特別是秋天收獲葡萄后,大量的殘留枝葉需要靠人工進行修剪,而人工修剪工作業勞動強度非常大,作業也效率很低。隨著我國農村勞動力的快速轉移,用于葡萄生產的勞動力日益緊缺,已經嚴重影響了規模化和產業化生產葡萄的發展,實現葡萄生產機械化已刻不容緩。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既能自動避障,又能減輕勞動強度還能提高作業效率的葡萄殘枝修剪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葡萄殘枝修剪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撐機構、轉向機構、修剪機構、避障機構和防殘枝纏繞機構;所述支撐機構包括一固定連接在拖拉機前部的三角支撐架,所述三角支撐架的立桿為一空心管;所述轉向機構包括一固定在所述空心管頂部的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一側通過焊接其上的套筒轉動地連接有一 L形桿;所述支撐桿通過一支撐架連接一轉向油缸,所述轉向油缸的伸出端固定連接在所述L形桿的水平桿上,所述L形桿的水平伸出端垂向間隔設置有兩個空腔;所述修剪機構包括對稱連接在兩所述空腔頂部的兩下滑軌,每一所述下滑軌的頂部滑動設置有一上滑軌,每一所述上滑軌頂部固定連接一電機,每一所述電機的輸出軸穿過所述上、下滑軌連接一轉軸,兩所述轉軸上間隔交錯設置有若干切刀盤,每一所述切刀盤上固定連接有切刀;所述避障機構包括一 U形板,所述U形板的兩伸出端固定連接在所述L形桿的后部,與其中的一個所述U形板的伸出端相對的所述L形桿前部固定連接一支桿,所述支桿的伸出端橫向鉸接一感應觸桿,在所述支桿和感應觸桿之間連接一扭簧,連接在所述U形板上固定連接一伸縮油缸,所述伸縮油缸的伸出端鉸接有兩個推桿,每一所述推桿的另一端鉸接在一所述上滑軌上;所述感應觸桿上設置有傳感器,所述傳感器電連接所述伸縮油缸的開關控制系統;所述防殘枝纏繞機構包括設置在三角支撐架底部橫梁上的一風機,所述風機的出氣口通過一出氣管連接在兩個空腔之間穿過L形桿的底部;所述切刀盤上設置有2 8個切刀;所述切刀形狀為三角形。本專利技術由于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點1、本專利技術由于將葡萄殘枝修剪機固定連接在拖拉機的前端,因此可以使駕駛員具有較好的作業視野,同時能夠很好的掌控作業效果;2、本專利技術由于在三角支撐架上部設置有若干定位孔,而在支撐桿上設置有相應的鎖緊孔,因此可以方便調節支撐桿的支撐高度,以適應不同葡萄的栽培模式修剪部分的高度;3、本專利技術由于采用修剪機機構的兩轉軸分別連接的切刀盤呈相對交錯設置,同時根據需要還可以上下調整切刀盤的位置,因此可以很好的將殘枝修剪掉,以適應栽培不同葡萄的修剪要求;4、本專利技術由于采用感應觸桿通過傳感器向伸縮油缸的控制系統發送信息,控制系統便會啟動伸縮油缸的伸出端推動兩推桿帶動兩上滑軌在兩下滑軌上分別向外滑動,進而帶動電機、轉軸、及轉軸上的各切刀盤向兩側移動躲閃石柱,因此可以避免修剪機夠碰撞石柱損傷切刀盤及切刀,以提高機器的自動化程度;5、本專利技術由于將出氣管的出口設置在兩個空腔之間L形桿的底部,吹送殘枝快速落到地面,因此減少殘枝對切刀或鐵絲的纏繞,提高了作業質量和作業效率;6、本專利技術若將切刀盤的切刀置換成打草繩,對葡萄 茂盛枝葉進行整理,因此可以改善果實的生長環境,提高果實的光照時間和通風量,提高機器的通用性。本專利技術可以廣泛用于種植葡萄生產之中。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2是圖I的俯視示意3是本專利技術的轉向機構局部示意4是本專利技術的修剪機構局部結構示意5是圖4的俯視示意6是切刀盤的主視示意7是圖6俯視示意8是專利技術的運輸狀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進行詳細的描述。如圖I、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包括支撐機構10、轉向機構20、修剪機構30、避障機構40和防殘枝纏繞機構50。如圖I所示,本專利技術的支撐機構10包括一固定連接在拖拉機11前部的三角支撐架12,三角支撐架12的立桿為一空心管13,在空心管13上部間隔設置有若干定位孔14。如圖I所示,本專利技術的轉向機構20包括一插設在空心管13頂部的支撐桿21,支撐桿21下部與空心管13的定位孔14對應設置有的若干鎖緊孔,通過穿設在定位孔14和鎖緊孔中的銷軸或螺栓可以將支撐桿21固定在空心管13上。支撐桿21的上部一側焊接有一段或兩段套筒22(如圖3所示),在套筒22中轉動插設有一 L形桿23。支撐桿21上部的另一側向后伸出一支撐架24 (如圖2、圖3所示),支撐架24頂部固定連接一轉向油缸25,轉向油缸25的伸出端固定連接在L形桿23的水平桿上,轉向油缸25的伸出端的伸出或縮回可以帶動L形桿23在套筒22中轉動。L形桿23的水平伸出端垂向間隔設置有兩個空腔26。如圖4、圖5所示,本專利技術的修剪機構30包括對稱固定連接在兩空腔26頂部的兩個下滑軌31,每一下滑軌31的頂部滑動設置有一上滑軌32,每一上滑軌32頂部固定連接一電機33,每一電機33的輸出軸穿過上、下滑軌32、31連接一轉軸34,每一轉軸34上間隔設置有若干切刀盤35 (如圖I所示),每一切刀盤35上固定連接2 8個切刀36。如圖6、圖7所示,切刀36形狀可以是三角形或其它形狀,切刀36伸出的兩側設置有刃口,可以將葡萄殘枝切斷。 如圖2、圖5所示,本專利技術的避障機構40包括一 U形板41,U形板41的兩伸出端固定連接在L形桿23的后部,與U形板41的其中一個伸出端相對的L形桿23前部固定連接一支桿42,支桿42的伸出端橫向鉸接一感應觸桿43,感應觸桿43上設置有傳感器(圖中未示出),支桿42與感應觸桿43之間設置有一扭簧(圖中未示出)。在U形板41上固定連接一伸縮油缸44,伸縮油缸44的伸出端鉸接有兩個推桿45,每一推桿45的另一端鉸接在一上滑軌32上。當感應觸桿43在前方觸到支撐葡萄藤的石柱時,會向后轉動并通過傳感器向伸縮油缸44的控制系統發送信息,控制系統便會啟動伸縮油缸44,伸縮油缸44的伸出端便推動兩推桿45,帶動兩上滑軌32在兩下滑軌31上分別向外滑動,進而帶動電機33、轉軸34、及轉軸34上的各切刀盤35向兩外側移動躲閃石柱。當越過石柱后,感應觸桿43在扭簧的作用下回到原位,并通過傳感器向伸縮油缸44的控制系統發送信息,控制系統便會關閉伸縮油缸44,伸縮油缸44的伸出端便拉回兩推桿45,帶動兩上滑軌32在兩下滑軌31上分別向內側滑動,進而帶動電機33、轉軸34、及轉軸34上的各切刀盤35回復修剪的工作狀態。如圖I、圖2、圖4所示,本專利技術的防殘枝纏繞機構50包括設置在三角支撐架12底部橫梁上的一風機51,風機51的出氣口連接一出氣管52,出氣管52的出口設置在兩個空腔26之間穿過L形桿23的底部,風機51的電源通過拖拉機11的電瓶連接供電。上述實施例中,如圖I所示,修剪機構30中的兩電機33轉動方向相反,帶動兩個轉軸34向內相對轉動。同時,兩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葡萄殘枝修剪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撐機構、轉向機構、修剪機構、避障機構和防殘枝纏繞機構;所述支撐機構包括一固定連接在拖拉機前部的三角支撐架,所述三角支撐架的立桿為一空心管;所述轉向機構包括一固定在所述空心管頂部的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一側通過焊接其上的套筒轉動地連接有一L形桿;所述支撐桿通過一支撐架連接一轉向油缸,所述轉向油缸的伸出端固定連接在所述L形桿的水平桿上,所述L形桿的水平伸出端垂向間隔設置有兩個空腔;所述修剪機構包括對稱連接在兩所述空腔頂部的兩下滑軌,每一所述下滑軌的頂部滑動設置有一上滑軌,每一所述上滑軌頂部固定連接一電機,每一所述電機的輸出軸穿過所述上、下滑軌連接一轉軸,兩所述轉軸上間隔交錯設置有若干切刀盤,每一所述切刀盤上固定連接有切刀;所述避障機構包括一U形板,所述U形板的兩伸出端固定連接在所述L形桿的后部,與其中的一個所述U形板的伸出端相對的所述L形桿前部固定連接一支桿,所述支桿的伸出端橫向鉸接一感應觸桿,在所述支桿和感應觸桿之間連接一扭簧,連接在所述U形板上固定連接一伸縮油缸,所述伸縮油缸的伸出端鉸接有兩個推桿,每一所述推桿的另一端鉸接在一所述上滑軌上;所述感應觸桿上設置有傳感器,所述傳感器電連接所述伸縮油缸的開關控制系統;所述防殘枝纏繞機構包括設置在三角支撐架底部橫梁上的一風機,所述風機的出氣口通過一出氣管連接在兩個空腔之間穿過L形桿的底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葡萄殘枝修剪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撐機構、轉向機構、修剪機構、避障機構和防殘枝纏繞機構; 所述支撐機構包括一固定連接在拖拉機前部的三角支撐架,所述三角支撐架的立桿為一空心管; 所述轉向機構包括一固定在所述空心管頂部的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一側通過焊接其上的套筒轉動地連接有一 L形桿;所述支撐桿通過一支撐架連接一轉向油缸,所述轉向油缸的伸出端固定連接在所述L形桿的水平桿上,所述L形桿的水平伸出端垂向間隔設置有兩個空腔; 所述修剪機構包括對稱連接在兩所述空腔頂部的兩下滑軌,每一所述下滑軌的頂部滑動設置有一上滑軌,每一所述上滑軌頂部固定連接一電機,每一所述電機的輸出軸穿過所述上、下滑軌連接一轉軸,兩所述轉軸上間隔交錯設置有若干切刀盤,每一所述切刀盤上固定連接有切刀; 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麗明,王文斌,王軍,牛琪,蘇宇,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農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