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時,當樹苗埋至植樹坑將滿時,在植樹坑的上方及坑外的周邊筑成向內傾斜的漏斗狀斜坡,覆蓋黑色不透明高強度耐老化塑料薄膜,形成漏斗體結構。這種結構可以聚集、保存天然降雨,化解氣候干旱,防治雜草,提高干旱地區的植樹成活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地表式抗旱植樹黑膜漏斗涉及林木栽培
,具體地說是一種將植樹的地面做成漏斗狀并進行黑膜覆蓋的植樹技術。
技術介紹
我國有面積廣闊的國土屬于內陸干旱地區,其特點是降雨少,蒸發量大,使得植物生長十分困難,例如寧夏的年降雨量為150-400mm,甘肅的為42-760mm,新疆的僅150mm,而內蒙古的年降雨量僅為50-450mm,而這些地區的年蒸發量都在IOOOmm以上。由于水分缺乏,人工的植樹造林十分困難,成活率低下。專利技術創造出一種方法簡單易行,能夠充分蓄積、利用自然降水的植樹技術對我國廣大干旱地區的植樹造林,綠化荒山,改善自然生態環境十分必要。為此,許多林業工作者專利技術創造了大量的新技術予以應對,除了常用的灌溉方法,有的設計了樹苗的貯水供水裝置,有的在土壤中加入高分子吸水材料,也有人提出了采·用塑料薄膜集水保水的技術措施。申請號為200710029371. 2的專利技術專利“一種提高沙漠植樹成活率的集水薄膜”公開了一種用塑料薄膜制成的膜漏斗,在植樹時安裝在樹苗的根部。其缺點一是漏斗完全掩埋在植樹坑中,斗口面積小,集水量少,在嚴重干旱的地區,解決不了問題;二是漏斗深埋在土壤中,漏斗中的土壤要先吸足水分,多余的水分才能沿漏斗流入根部,集水效率低。申請號為200420051553. I的專利技術專利“在干旱地區利用長效膜植樹”公開了一種在植樹坑中利用塑料薄膜將樹根包成蘋果形狀的集水、保水方法,不但操作十分費工,而且同樣存在集水面小,集水效率低的缺點。由此可見,關于干旱地區抗旱植樹技術的還須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與現有技術相比更加簡單易行,而且更能夠充分蓄積和利用當地的降水資源,提高植樹成活率的方法。本專利技術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地表式抗旱植樹黑膜漏斗的結構 I. 一種地表式抗旱植樹黑膜漏斗為黑膜依地面形狀鋪就而成,由上口、下口、斗邊和保水砂組成,設置于樹苗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黑膜為一種特殊材料制成的薄膜,所述的上口的周邊為環形的擋土墻,所述的斗邊是由植樹坑外延伸至坑周圍的斜坡,所述的下口淺埋入植樹坑內,所述的保水砂填充在下口內并埋壓住下口。2.所述的特殊材料制成的薄膜為黑色不透明高強度耐老化膜材料;所述的黑色不透明高強度耐老化膜材料為黑色不透明高強度耐老化塑料薄膜。3.所述的上口周邊的環形擋土墻有如下特征 ①高度為5-20cm; ②由斗邊延伸出的薄膜包裹土埂構成。4.上口直徑可大于,也可小于或等于植樹坑的直徑。5.所述的上口直徑為60_300cm。6.所述的斗邊之下的地面呈中間低,四周高的漏斗狀斜坡。7.所述漏斗的下口有如下特征 ①所述的下口中心位置為一棵樹苗; ②所述的下口淺埋入植樹坑5-10cm; ③所述的下口直徑為10-30cm。8.所述的保水砂有如下特征 ①保水砂為普通建筑用砂子; ②保水砂厚度2-15cm; ③保水砂填入下口; ④保水砂壓住下口薄膜。 地表式抗旱植樹黑膜漏斗的植樹方法包括提前挖坑、栽樹筑坡、筑土埂、蓋膜塑料薄膜和填埋保水砂環節。I.提前挖坑 ①挖坑在植樹一個月前進行; ②在樹苗定植位置挖出樹坑,并將挖出的土壤攤開,進行充分的風化。2.栽樹筑坡 ①立苗于植樹坑的中間位置; ②栽樹填土,壓實至坑口5-10cm; ③以樹苗為圓心,將周圍半徑30-150cm的范圍內的地表修理成向內傾斜的漏斗形淺坑; 3.筑土埂 ①在漏斗坑外筑起一道環形土埂; ②土埂的高度在5-15cm; 4.覆蓋塑料薄膜 ①立苗時將樹苗的根系穿過黑膜下孔; ②覆土完成后,隨地面的形狀向樹苗的四周覆蓋黑膜; ③用斗邊伸出的薄膜的外邊包住土埂,并用土埋壓牢固。5.填埋保水砂 ①在漏斗的下口中填入保水砂,并用保水砂壓住下口; ②保水砂的厚度在2-15cm。一種地表式抗旱植樹黑膜漏斗的澆灌保水護樹法 地表式抗旱植樹黑膜漏斗的澆灌保水護樹法是采用地表式抗旱植樹黑膜漏斗對已經栽活的樹木進行聚集雨水澆灌的方法,它包括整地、覆膜、填砂三個步驟 I.整地 ①以已經栽活的樹木為圓心,將周圍半徑30-150cm的范圍內的地表修理成向內傾斜的漏斗形淺坑; ②在漏斗坑外筑起一道高5-15cm的環形土埂。2.覆膜 ①取黑色不透明高強度耐老化塑料薄膜I塊; ②在薄膜中間剪出一個直徑為10-30cm的孔; ③由薄膜的邊緣到內孔內剪出一道口子; ④將薄膜的孔套在樹的根部; ⑤向四周鋪展薄膜,成為漏斗的斗邊; ⑥用薄膜包住土埂,成為漏斗上口的擋土墻。3.埋砂 ①在漏斗的下口埋砂,壓住下口薄膜; ②埋砂厚度為2-15cm。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 I.節約用水采用地表式抗旱植樹黑膜漏斗進行植樹,由于薄膜外露,降雨時,雨水順塑料薄膜匯聚到漏斗的下孔處,向下滲入土壤,截流的損失極少。前述的兩項專利技術,膜體都是埋在土壤之下,天然的降雨時,只有當土壤吸足了之后,才有多余的水分流向樹苗的根部,而在常年干旱的地區,些微的水分對樹苗都是十分珍貴的,應當盡量加以利用。2.高效集水采用地表式抗旱植樹黑膜漏斗進行植樹,由于黑膜漏斗在地面的展開面大,可以接收到更多的雨水,匯集到漏斗下土壤中去。以漏斗上口直徑I. 5m,下口直徑O.3m計算,上口的面積是下口的25倍,上口的降雨量匯聚到下口,如果不計損失,也是25倍。如果當地的年降雨量是80mm,按此計算,在下口處的土壤每年就能接收到2000mm的雨量,這個降雨量達到了浙江省的年平均降雨量(980-2000mm),干旱情形一舉改變。再如,如果當地一次降雨量為IOmm的小雨,假設漏斗內的截流損耗為2mm,則匯聚到下口的雨量為上口的25倍,達到200mm,集水效果十分可觀。3.防治雜草危害地面覆蓋黑色不透明的塑料薄膜后,陽光不能投射到地面,一切雜草不能生長。4.保水效果好土壤水分的損失主要是蒸發損失。潮濕的地面被陽光直射后產生的熱量使地表的水分蒸發到空中,而土壤內部通過毛細管的作用又可以把深層的水分補充上來,這樣前赴后繼,就會使土壤迅速地被干燥,造成干旱。用地表式抗旱植樹黑膜漏斗植樹,除了塑料薄膜可以直接阻擋水分蒸發外,漏斗下口堆積的砂子形成了新的地面,由于砂子中不能形成毛細管,所以水分難以達到地面,也就大大減少了蒸發的消耗。5.在漏斗的下口埋砂,不但可以減少水分蒸發,還可以壓住下口的薄膜,防止被大風刮起。6.保持適宜地溫采用黑色不透明薄膜覆蓋,可以避免透明塑料薄膜覆蓋產生的溫室效應,防止土壤溫度過高,有利于根系生長。7.黑膜漏斗的上緣筑造擋土墻,既有利于匯聚水分,也可以阻止土壤進入漏斗,污染膜面,降低功能。8.換膜方便采用地表式抗旱植樹黑膜漏斗植樹,由于薄膜入土少,當薄膜老化損壞后,更換薄膜十分容易。9.提高成活率。由于植樹的水分田間改善,植樹的成活率可以大幅度提高。附圖說明附圖為一種地表式抗旱植樹黑膜漏斗示意圖 圖中1上口;2下口;3斗邊;4擋土墻;5保水砂;6植樹坑;7地面;8樹苗。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方式I. 一種地表式抗旱植樹黑膜漏斗的結構描述 圖中,黑膜漏斗置于植樹坑6的上方的地表上,黑膜漏斗分上口 1,下口 2和斗邊3 ;上口直徑為O. 6m,下口的直徑為O. 15m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地表式抗旱植樹黑膜漏斗的植樹方法包括提前挖坑、栽樹筑坡、筑土埂、蓋膜塑料薄膜和填埋保水砂環節。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地表式抗旱植樹黑膜漏斗的植樹方法包括提前挖坑、栽樹筑坡、筑土埂、蓋膜塑料薄膜和填埋保水砂環節。2.提iu挖坑 ①挖坑在植樹一個月前進行; ②在樹苗定植位置挖出樹坑,并將挖出的土壤攤開,進行充分的風化。3.栽樹筑坡 ①立苗于植樹坑的中間位置; ②栽樹填土,壓實至坑口5-10cm ; ③以樹苗為圓心,將周圍半徑30-150cm的范圍內的地表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平,胡能兵,何克勤,劉玲,
申請(專利權)人:林平,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