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醫用半自動尿液計量儲存器,屬于醫用器材技術領域。包括一上部配有盒蓋而底部構成有掛腳的盒體,特征在于:所述的掛腳包括第一懸臂、第二懸臂和懸臂連接臂,第一懸臂延伸構成于盒體的底部的一端,第二懸臂延伸構成于盒體的底部的另一端并且與第一懸臂相對應,所述懸臂連接臂的一端與第一懸臂銜接并且與第一懸臂構成為一體,而懸臂連接臂的另一端與第二懸臂銜接并且與第二懸臂構成為一體,在該懸臂連接臂的長度方向并且在使用狀態下朝向外的一側以間隔狀態構成的一組掛袋鉤。優點:具有優異的強度而不會在使用過程中乃至在包裝運輸倉儲過程中致損,由于在懸臂連接臂的長度方向間隔構成有一組掛袋鉤,因此可以滿足不同規格的集尿袋的掛著要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醫用器材
,具體涉及一種醫用半自動尿液計量儲存器。
技術介紹
中國專利技術專利授權公告號CN1282451C提供的醫用半自動尿液計量儲存器巧妙地克服了先有技術中如ZL02123886. 3 (醫用半自動尿液計量儲存器)、ZL91225245. 6 (—次性可計量塑料尿袋)、ZL93224818. 7 (電子體液計量儀)、ZL94242826. 9 (一次性精確計量雙腔尿引流器)、ZL97211613. 3 (一種計量積尿瓶)、ZL99209573. 5 (排尿計量瓶)、ZL00221285. 4(病人尿液排放監護計量裝置)、ZL01225226. 3 (計量準確的尿袋)和ZL01268645. X (尿液計量器)等的通弊,具體可參見該CN1282451C的說明書
技術介紹
欄的描述,該專利的技術效果 由其說明書第3頁第19-23行歸納。但是,作為醫用半自動尿液計量儲存器,在絕大多數的使用狀態下通常是以掛置于患者床邊的方式使用的,CN1282451C所述的臥置僅是特殊情形,因此該專利也配設有用于掛設集尿袋的一對掛腳,具體可參見該專利的說明書圖2及圖3示意并且結合該專利的說明書第5頁第3段的描述。本申請人認為,包括上述專利在內的已有技術中的構成于盒體底部的掛腳在使用過程中甚至是在未啟用之前的運輸環節中極易損壞,并且掛腳的作用單調,僅能適應單一容量的集尿袋的掛著,因此有必要加以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既有助于避免在使用或在包裝運輸過程中掛腳出現致損又可適合掛置不同規格的集尿袋的醫用半自動尿液計量儲存器。本專利技術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醫用半自動尿液計量儲存器,包括一上部配有盒蓋而底部構成有掛腳的盒體,特征在于所述的掛腳包括第一懸臂、第二懸臂和懸臂連接臂,第一懸臂延伸構成于盒體的底部的一端,第二懸臂延伸構成于盒體的底部的另一端并且與第一懸臂相對應,所述懸臂連接臂的一端與第一懸臂銜接并且與第一懸臂構成為一體,而懸臂連接臂的另一端與第二懸臂銜接并且與第二懸臂構成為一體,在該懸臂連接臂的長度方向并且在使用狀態下朝向外的一側以間隔狀態構成的一組掛袋鉤。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由于對已有技術中的構成于盒體的底部的掛腳的結構作了改進,因此具有優異的強度而不會在使用過程中乃至在包裝運輸倉儲過程中致損,由于在懸臂連接臂的長度方向間隔構成有一組掛袋鉤,因此可以滿足不同規格的集尿袋的掛著要求。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結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專利局的審查員尤其是公眾能夠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實質和有益效果,申請人將在下面以實施例的方式作詳細說明,但是對實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對本專利技術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本專利技術構思所作出的僅僅為形式上的而非實質性的等效變換都應視為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范疇。敬請參見圖1,給出了一盒體1,盒體I的頂部密封配合有盒蓋11,盒體I優選使用透明材料制作,透明材料如透明的有機玻璃或透明的塑料或者采用其它等效的材料制作。在盒體I的底部構成有掛腳12。在本專利技術中,掛腳12包括第一、第二懸臂121、122和懸臂連接臂123,第一懸臂121延伸構成于盒體I的底部的一端(圖示的左端的底部),而第二懸臂122延伸構成于盒體I的底部的另一端(圖示的右端的底部),懸臂連接臂123的一端即圖示的左端與第一懸臂121相連接,而懸臂連接臂123的另一端即圖示的右端與第二懸臂122相連接,第一、第二懸臂121、122與懸臂連接臂123形成一體結構。在懸臂連接臂123上并 且在使用狀態下朝向外的一側沿懸臂連接臂123的長度方向間隔延設有一組掛袋鉤1231,圖中雖然共示意了四個掛袋鉤1231,但顯然不應受到限制。掛袋鉤1231的不言而喻的作用是用于掛著排液袋即排尿袋。在盒體I的容腔13內以縱向設置的方式并且朝著容腔的高度方向構成有既彼此分隔又相互并行的一第一隔離板131和一第二隔離板132,第一、第二隔離板131、132之間的區域構成為第一集液計量腔133,而第一隔離板131與容腔13的左壁之間的區域構成為第二集液計量腔134,又,第二隔離板132與容腔13的右壁之間的區域構成為第三集液計量腔135,第一、第二、第三集液計量腔133、134、135是彼此相通的。具體是在第一隔離板131的上部(上端)構成有一第一通液缺口 1311,藉由該第一通液缺口 1311將第一、第二集液計量腔133、134彼此貫通,也就是說使第一集液計量腔133中的液體經第一通液缺口 1311進入第二集液計量腔134內;在第二隔離板132的上部(上端)構成有一第二通液缺口 1321,藉由該第二通液缺口 1321將第一、第三集液計量腔133、135彼此貫通。由于第二通液缺口1321的高度比第一通液缺口 1311的位置高,因此進入到第一集液計量腔133中的液體在充滿第一集液計量腔133后首先經第一通液缺口 1311進入第二集液計量腔134中,只有在第二集液計量腔134充滿液體后才得以由第二通液缺口 1321將液體溢至第三集液計量腔135 內。在盒體I的一側(在使用狀態下朝向外即朝向護理者的一側)并且在對應于第一、第二、第三集液計量腔133、134和135的位置以印刷或以模制方式或者以其它類似的等效方式均設計有計量標記14。前述的第二集液計量腔134的容積比第一集液計量腔133的容積大,而前述的第三集液計量腔135的容積比第二集液計量腔134的容積大。在盒體I的頂部并且在對應于第一集液計量腔133的部位設置有一引液管管座111,該引液管管座111用于連接導尿管1111,來自導尿管1111的尿液經引液管管座111底部的集尿斗1112進入第一集液計量腔133。在盒體I的底部延伸構成有一放液閥套15,在該放液閥套15朝向第三集液計量腔135的一端端部構成有一排液接口 151,該排液接口 151用于與上面已經提及的但在圖中未示出的掛置于掛袋鉤1231上的排尿袋配接。在前述的排液閥套15的排液閥套腔152內設置有一放液閥2,該放液閥2由旋轉軸21、旋轉軸手柄22和一組閥塞23,旋轉軸21轉動地設置在排液閥套腔152內,旋轉軸手柄22固定在旋轉軸21探出排液閥套腔152的一端端部,并且在該旋轉軸手柄22上延伸有一擋片221,該擋片221與延伸構成于盒體I的底部的限位突緣3相對應,一組閥塞23的數量有三個,套置固定在旋轉軸21上并且由限位套221限定,各閥塞23具有密封面231和通液槽232。在前述的第一集液計量腔133的底部開設有一第一出液孔1331,第二集液計量腔134的底部開設有一第二出液孔1341,而第三集液計量腔135的底部開設有一第三出液孔1351,第一、第二和第三出液孔1331、1341和1351均與前述的排液閥套腔152相通。當前述的三個閥塞23的密封面231對應于第一、第二、第三排液孔1331、1341、1351時,則表明放液閥2處于關閉狀態,而當三個閥塞23的通液槽232對應于第一、第二和第三排液孔1331、1341和1351時,則放液閥2開啟,使第一、第二和第三集液計量腔133、134和135內的液體進入排液閥套腔152,經排液接口 151排入排尿袋內。放液閥2的開啟或關閉通過撥動旋轉軸手柄22實現,旋轉軸手柄22的順/逆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醫用半自動尿液計量儲存器,包括一上部配有盒蓋(11)而底部構成有掛腳(12)的盒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掛腳(12)包括第一懸臂(121)、第二懸臂(122)和懸臂連接臂(123),第一懸臂(121)延伸構成于盒體(1)的底部的一端,第二懸臂(122)延伸構成于盒體(1)的底部的另一端并且與第一懸臂(121)相對應,所述懸臂連接臂(123)的一端與第一懸臂(121)銜接并且與第一懸臂(121)構成為一體,而懸臂連接臂(123)的另一端與第二懸臂(122)銜接并且與第二懸臂構成為一體,在該懸臂連接臂(123)的長度方向并且在使用狀態下朝向外的一側以間隔狀態構成的一組掛袋鉤(123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醫用半自動尿液計量儲存器,包括一上部配有盒蓋(11)而底部構成有掛腳(12)的盒體(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掛腳(12)包括第一懸臂(121)、第二懸臂(122)和懸臂連接臂(123),第一懸臂(121)延伸構成于盒體(I)的底部的一端,第二懸臂(122)延伸構成于盒體(I)的底部的另一端并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建新,
申請(專利權)人:常熟市賽愛斯醫療器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