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連續生產雙級熱泵海水淡化系統和方法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8296200 閱讀: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0:21
    一種連續生產雙級熱泵海水淡化系統及方法,屬于能源與動力領域。該系統包括海水淡化子系統和雙級熱泵循環子系統。海水淡化子系統按照自然海水流向依次包括預熱器(1)、循環泵(15)、第三管殼換熱器(14)、冷凝器(2),氣液分離器(3),蒸發器(4)、第一殼管式換熱器(5)、第二殼管式換熱器(6),淡水罐(8)和真空泵(7)。雙級熱泵循環子系統按照有機工質流向,依次包括壓縮機(12)、油分離器(10)、冷凝器(2)、第三殼管式換熱器(14)、工質罐(11)、第一節流閥(9)、第二節流閥(13)、第一殼管換熱器(5)、第二殼管換熱器(6)、干燥器(17)、蒸發器(4)。該系統具有低能耗的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屬于能源與動力領域。
    技術介紹
    開發利用海水資源,發展海水淡化技術,對于解決局部地區淡水緊張,促進全球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價值。海水淡化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其技術已趨成熟。常見的海水淡化方法主要有多級閃蒸法、低溫多效蒸餾法、反滲透法和冷凍法。以上各種海水淡化技術中,反滲透法和冷凍法得到的淡水品質較差,蒸餾法和閃蒸法得到的淡水品質雖較高,但能耗較高。分析上述海水淡化技術特點可見,海水蒸發蒸汽進行冷凝是保持淡水品質的一個關鍵,而海水蒸發潛熱大且回收利用率低是導致其高能耗的重點。 熱泵循環的蒸發器和冷凝器存在大量熱負荷,常規熱泵循環的COP遠大于1,如果能夠利用熱泵循環的冷凝器用于加熱自然海水蒸發,并利用熱泵循環的蒸發器回收利用蒸汽冷凝的潛熱,則該技術不僅可以得到高品質的淡水,而且系統能耗不高。已有研究者提出利用熱泵進行海水淡化的系統方案。即利用熱泵子系統的工質蒸發器和工質冷凝器,作為海水淡化子系統的初始海水蒸發器和淡水冷凝器,該系統僅需要消耗少量的壓縮功耗或者再生蒸汽,具有低能耗的優勢。然而由于常壓條件下,自然海水過冷度較大,將其預熱至沸點附近,需要消耗大量的熱能。如果采用熱泵循環,要求工質蒸發器的負荷遠小于冷凝器的負荷,而一般單級熱泵循環很難直接達到該匹配要求,存在冷凝器負荷過量的問題;盡管可以利用溫度較高的冷凝淡水和濃海水顯熱,對初始自然淡水進行預熱。但由于淡水、濃海水和初始自然海水的溫差小,單純采用單相回熱換熱器預熱,存在換熱系數不高,布置換熱面積龐大的問題,而且對自然海水的預熱效果不明顯,不能將其充分預熱至接近飽和。因此,考慮到對過冷自然海水充分預熱,熱泵循環與海水淡化系統的負荷很難滿足直接匹配要求,因此常規熱泵海水淡化系統多采用非連續生產的工作方式。如果能夠改進熱泵循環方案,使其冷凝器和蒸發器負荷與海水淡化子系統要求匹配,則可以將非連續進出料方式發展為連續生產方式,該熱泵海水淡化系統不僅低能耗,而且換熱器主要為相變換熱器,因此還具有結構緊湊的特點。基于以上思路,本專利技術研究提出,用于實現低能耗海水淡化。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該系統海水淡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過程。一、抽真空過程 關閉第二球形閥和第三球形閥,打開第一球形閥,利用真空泵對海水淡化系統抽真空至絕對壓力為7. 4kPa,以保證海水蒸發溫度不低于40°C,在此工況下,系統技術經濟性能最佳。之后關閉第一球形閥;二、海水淡化過程 打開第三球形閥;在系統內外壓差作用下,過冷自然海水通過第三球形閥進入預熱器冷側,回收淡水和濃海水顯熱后溫度提高;再經過循環泵進入第三管殼換熱器冷側,吸收有機工質冷凝潛熱,被預熱至接近飽和;之后再進入冷凝器冷側發生蒸發,蒸發后的產物進入氣液分離器進行氣液分離;分離的液相濃海水經過預熱器第一熱側對自然海水預熱,再經過第一管殼換熱器熱側被工質冷卻,然后經過第二球形閥排入環境;分離的氣相水蒸氣通過蒸發器熱側被冷凝后變成飽和淡水,再經過預熱器第二熱側對自然海水預熱,最后經過第二管殼換熱器熱側被工質冷卻,進入淡水儲罐; 三、雙級熱泵蒸發冷凝過程 有機工質經過壓縮機升壓升溫后,再經過油分離器分為兩路,一路進入冷凝器,對接近飽和的自然海水加熱促使其蒸發,自身被冷凝為液相;另一路進入第三殼管換熱器熱側對具有一定過冷度的自然海水進行預熱,自身被冷凝為液相;從冷凝器和第三殼管換熱器熱側出口的液相有機工質進入工質罐;工質罐出口有機工質分為兩路一路經過第一節流閥降壓降溫后,并經過干燥器進入蒸發器冷側對水蒸汽進入冷凝,自身被加熱蒸發;· 另一路經過第二節流閥降壓降溫后,然后通過第一殼管換熱器冷側、第二殼管換熱器冷側,回收淡水和濃海水的顯熱,有機工質被加熱蒸發。從第二殼管換熱器與蒸發器出口的氣態有機工質進入壓縮機,開始下一輪熱泵循環。上述雙級熱泵系統的第二級蒸發器為第一殼管換熱器和第二殼管換熱器,第二級冷凝器為第三殼管換熱器,通過第二級熱泵循環,自然海水能夠充分回收淡水和濃海水的顯熱,同時滿足了海水蒸發負荷和淡水冷凝負荷的匹配要求,從而可實現連續生產淡水。在上述系統工作過程中,由于淡水冷凝過程釋放的低品位熱量,通過熱泵循環提升后主要為自然海水蒸發過程所利用,而該系統僅需要消耗少量的壓縮機功耗和真空泵功耗。因此該系統具有高的C0P。上述系統采用的換熱器除預熱器外,主要為換熱系數較高的相變換熱器,因此換熱器結構緊湊。盡管預熱器為單相換熱器,但與其他系統內的換熱器相比,其換熱溫差大,熱負荷低,換熱面積也不大。此外,雙級熱泵循環子系統使用單臺壓縮機和油分離器,僅通過改變節流閥壓降調節雙級熱泵的操作溫度。因此,該系統整體工藝流程較為簡單。上述系統在啟動運行前,需要采用真空泵將海水淡化子系統抽至一定真空度,。可以降低預熱器負荷,保證較低的海水蒸發溫度。整個系統在近常溫工作,操作安全性較高。附圖說明圖I連續生產雙級熱泵海水淡化系統 圖中標號名稱1、預熱器,2、冷凝器,3、氣液分離器,4、蒸發器,5、第一管殼換熱器,6、第二管殼換熱器,7、真空泵,8、淡水罐9、第一節流閥,10、油分離器,11、工質罐,12、壓縮機,13、第二節流閥,14、第三管殼換熱器,15、循環泵,16、第一球形閥,17、干燥器,18、第二球形閥,19、第三球形閥。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圖I說明連續生產雙級熱泵海水淡化系統的運行過程。圖I為連續生產雙級熱泵海水淡化系統。在該系統初次啟動運行前,需要打開第一球形閥16,關閉第二球形閥18和第三球形閥19,利用真空泵7對海水淡化子系統抽真空,直至達到一定要求。然后,關閉真空泵7,關閉第一球形閥16。打開第二球形閥18,自然海水在內外壓差作用下吸入預熱器I冷側,待海水淡化子系統的氣液分離器3內達到一定液面高度,打開第二球形閥18,同時保證濃海水不會通過第二球形閥18被吸入到氣 液分離器3 ;最后,啟動熱泵循環子系統壓縮機12,其中熱泵循環中第二節流閥13降壓降溫幅度大于第一節流閥9,直至熱泵子系統與海水淡化子系統達到穩定的能量匹配要求。至此,該雙級熱泵海水淡化系統進入連續生產階段。權利要求1.一種連續生產雙級熱泵海水淡化系統,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結構組成 海水經過第三球形閥(19 )與預熱器(I)冷側入口相連,預熱器(I)冷側出口經過循環泵(15)與第三管殼換熱器(14)冷側入口相連,第三管殼換熱器(14)冷側出口與冷凝器(2)冷側入口相連,冷凝器(2)冷側出口與氣液分離器(3)入口相連,氣液分離器(3)的氣相出口與蒸發器(4)熱側入口相連,蒸發器(4)熱側出口與預熱器(I)第二熱側入口相連,預熱器(I)第二熱側出口與第二管殼換熱器(6)熱側入口相連,第二管殼換熱器(6)熱側出口與淡水儲罐(8)入口相連;氣液分離器(3)的液相出口與預熱器(I)第一熱側入口相連,預熱器(I)第一熱側出口與第一管殼換熱器(5)熱側入口相連,第一管殼換熱器(5)熱側出口經過第二球形閥(18)排入環境; 壓縮機(12)出口與油分離器(10)入口相連,油分離器(10)出口分成兩路第一路與冷凝器(2)熱側入口相連,第二路與第三管殼換熱器(14)熱側入口相連;冷凝器(2)熱側出口與工質儲液罐(11)入口相連,第三管殼換熱器(1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連續生產雙級熱泵海水淡化系統,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結構組成:海水經過第三球形閥(19)與預熱器(1)冷側入口相連,預熱器(1)冷側出口經過循環泵(15)與第三管殼換熱器(14)冷側入口相連,第三管殼換熱器(14)冷側出口與冷凝器(2)冷側入口相連,冷凝器(2)冷側出口與氣液分離器(3)入口相連,氣液分離器(3)的氣相出口與蒸發器(4)熱側入口相連,蒸發器(4)熱側出口與預熱器(1)第二熱側入口相連,預熱器(1)第二熱側出口與第二管殼換熱器(6)熱側入口相連,第二管殼換熱器(6)熱側出口與淡水儲罐(8)入口相連;氣液分離器(3)的液相出口與預熱器(1)第一熱側入口相連,預熱器(1)第一熱側出口與第一管殼換熱器(5)熱側入口相連,第一管殼換熱器(5)熱側出口經過第二球形閥(18)排入環境;壓縮機(12)出口與油分離器(10)入口相連,油分離器(10)出口分成兩路:第一路與冷凝器(2)熱側入口相連,第二路與第三管殼換熱器(14)熱側入口相連;冷凝器(2)熱側出口與工質儲液罐(11)入口相連,第三管殼換熱器(14)熱側出口與工質儲液罐(11)入口相連;工質儲液罐(11)出口分成兩路,第一路與第一節流閥(9)入口相連,第二路經過第二節流閥(13)與第一管殼換熱器(5)冷側入口相連;第一節流閥(9)出口依次與干燥器(17)、蒸發器(4)冷側入口相連,蒸發器(4)冷側出口與壓縮機(12)入口相連;第一管殼換熱器(5)冷側出口與第二管殼換熱器(6)冷側入口相連,第二管殼換熱器(6)冷側出口與壓縮機(12)入口相連;真空泵(7)經過第一球形閥(16)與淡水儲罐(8)抽真空口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東彭濤劉晗月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紫晶藤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在线视频人妻无码|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内谢|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中文无码字幕中文有码字幕| 国产日产欧洲无码视频无遮挡|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BBBBXXXX| 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精品少妇|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软件| 国产精品无码国模私拍视频|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 无码国产色欲XXXXX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小说| 亚洲A∨无码无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无码| 日本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白峰美| 国产Av激情久久无码天堂| 熟妇人妻中文a∨无码| 午夜无码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中国人|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丰满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天码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韩av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无码不卡影视影院 |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 亚洲成av人无码亚洲成av人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