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錦綸染色面料的剝色液及剝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配置剝色液:將氨水、乙二胺四乙酸、酸性勻染劑和水配置成剝色液,其中:氨水的用量為0.5-5g/L,乙二胺四乙酸的用量為1-10g/L,酸性勻染劑的用量為2-10g/L;(2)剝色方法:將有色錦綸織物在室溫下浸漬剝色液,然后以每分鐘0.5-2℃的升溫速率升溫至80-100℃,在該溫度下浸漬30-60分鐘,然后取出剝色后的織物用80-100℃的熱水洗20分鐘,最后室溫下水洗、烘干。本發明專利技術剝色方法能夠將有色錦綸的染料剝掉90%以上,同時對有色錦綸面料強力幾乎無損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錦綸染色面料的剝色,具體涉及一種錦綸染色面料的剝色液及剝色方法。
技術介紹
錦綸織物廣泛的應用于羽絨服、泳衣等服裝面料中,由于具有耐磨、手感柔和等特點深受消費者的喜愛。錦綸面料一般用酸性染料、活性染料染色,其用酸性染料染錦綸色澤鮮艷、各項牢度優異,但在實際生產中用酸性染料染錦綸織物的染色工藝較難控制,染色的溫度、pH、升溫速率對酸性染料上染錦綸織物影響較大,從而可能引起色差、缸差,如果不把有問題的織物進行剝色回修就會對企業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專利號為CN 101851870 A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羊毛染色織物的剝色整理方法”,公開了一種羊毛染色織物剝色的方法,雖然錦綸染色織物與羊毛染色織物都是用酸性染料染色,但錦綸織物用酸性染料染色的機理與羊毛織物用酸性染料染色的機理有所不同,另外,由于錦綸織物在染色后有一道固色工藝,從而使酸性染料更牢固的與錦綸織物相結合。錦綸染色面料在實際生產中遇到回修的問題,工廠一般都采用保險粉剝色,其方法的剝色效果較差,一般剝色率只能達到30%左右。有基于此,做出本專利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面目的是提供一種錦綸染色面料的剝色液,用以解決酸性染料染色錦綸織物后出現的染色不勻、色相有偏差、缸差等的織物進行回修剝色。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錦綸染色面料的剝色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剝色液采用氨水、乙二胺四乙酸、酸性勻染劑和水配置而成,其中氨水的用量為O. 5-5g/L,乙二胺四乙酸的用量為1-10 g/L,酸性勻染劑為酸性勻染劑741-100%、酸性勻染劑FK-450B、酸性勻染劑TBW-95的任意一種,酸性勻染劑的用量為2-10 g/L。本專利技術的剝色液中 氨水又稱氫氧化銨是氨氣的水溶液,無色透明且具有刺激性氣味,是無色透明或微帶黃色液體,溶液呈一定的弱堿性。氨水在該剝色液配方中主要起到調節剝色液的PH值,使整個剝色溶液為弱堿性狀態,有利于破壞酸性染料與錦綸纖維之間的化學鍵。乙二胺四乙酸,英文名EDTA,白色粉末,能溶于氫氧化鈉、碳酸鈉及氨溶液中,在該剝色方法中乙二胺四乙酸能在一定的溫度下在弱堿性氨水溶液中能與錦綸纖維反應的酸性染料中的Na+、D— S03-發生絡合反應生成乙二胺四乙酸的絡合物,從而使酸性染料完全脫離錦綸面料達到剝色的目的。所述的酸性勻染劑為741-100% (蘇州聯勝化學有限公司生產)、FK-450B (中紡化工生產)、TBW-95 (德美化工生產)的任意一種。該類助劑為淺黃至黃褐色透明粘稠液體,是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復合物,對酸性染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可以確保剝色過程的均勻性和酸性染料的再次與錦綸纖維結合。本專利技術的第二方面目的是提供一種錦綸染色面料的剝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O配置剝色液將氨水、乙二胺四乙酸、酸性勻染劑和水配置成剝色液,其中氨水的用量為O. 5-5g/L,乙二胺四乙酸的用量為1-10 g/L,酸性勻染劑為酸性勻染劑741-100%、酸性勻染劑FK-450B、酸性勻染劑TBW-95的任意一種,酸性勻染劑的用量為2_10 g/L ; (2)剝色工藝將有色錦綸織物在室溫下浸潰剝色液,然后以每分鐘O. 5-2°C的升溫速率升溫至80-100°C,在該溫度下浸潰30-60分鐘,然后取出剝色后的織物用80-100°C的熱水洗20分鐘,最后室溫下水洗、烘干。進一步的設置在于 一種錦綸染色面料的剝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I)剝色配方剝色液氨水I g/L,乙二胺四乙酸2 g/L,酸性勻染劑741-100% 3g/L ; (2)剝色工藝將黃色錦綸織物在室溫下浸潰于剝色液中,然后以O. 5°C /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95°C,在該溫度下運行45分鐘。然后取出剝色后的織物用80°C熱水洗20分鐘,然后冷卻至室溫,水洗、烘干。一種錦綸染色面料的剝色方法,其特征在于(I)剝色配方剝色液氨水2 g/L,乙二胺四乙酸5 g/L,酸性勻染劑FK-450B 5g/L ; (2)剝色工藝將黑色錦綸織物在室溫下浸潰于剝色液中,以O. 5°C /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100°C,在該溫度下運行60分鐘,然后取出剝色后的織物用80°C熱水洗20分鐘,然后冷卻至室溫,水洗、烘干。一種錦綸染色面料的剝色方法,其特征在于(I)剝色配方剝色液氨水3 g/L,乙二胺四乙酸4g/L,酸性勻染劑TBW-95 4g/L ; (2)剝色工藝將紅色錦綸織物在室溫下浸潰于剝色液中,以1°C /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98°C,在該溫度下運行50分鐘,然后取出剝色后的織物用95°C熱水洗20分鐘,冷卻至室溫,水洗、烘干。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顯著效果I、用該剝色方法能夠將有色錦綸的染料剝掉90%以上,同時對有色錦綸面料強力幾乎無損傷。2、經過多次試驗確定的這一剝色方法,挽回了由于酸性染料上染錦綸纖維容易出現色差所帶來的巨大的經濟損失,對完善錦綸織物整個染整加工工藝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下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I:黃色錦綸織物進行剝色。(I)配置剝色液 根據表I所示配方,配置剝色液。表I、剝色液配方表權利要求1.一種錦綸染色面料的剝色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剝色液采用氨水、乙二胺四乙酸、酸性勻染劑和水配置而成,其中氨水的用量為O. 5-5g/L,乙二胺四乙酸的用量為1-10 g/L,酸性勻染劑為酸性勻染劑741-100%、酸性勻染劑FK-450B、酸性勻染劑TBW-95的任意一種,酸性勻染劑的用量為2-10 g/L。2.—種錦綸染色面料的剝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O配置剝色液將氨水、乙二胺四乙酸、酸性勻染劑和水配置成剝色液,其中氨水的用量為O. 5-5g/L,乙二胺四乙酸的用量為1-10 g/L,酸性勻染劑為酸性勻染劑741-100%、酸性勻染劑FK-450B、酸性勻染劑TBW-95的任意一種,酸性勻染劑的用量為2_10 g/L ; (2)剝色工藝將有色錦綸織物在室溫下浸潰剝色液,然后以每分鐘O. 5-2°C的升溫速率升溫至80-100°C,在該溫度下浸潰30-60分鐘,然后取出剝色后的織物用80-100°C的熱水洗20分鐘,最后室溫下水洗、烘干。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錦綸染色面料的剝色方法,其特征在于 (1)剝色配方剝色液氨水Ig/L,乙二胺四乙酸2 g/L,酸性勻染劑741-100% 3g/L ; (2)剝色工藝將黃色錦綸織物在室溫下浸潰于剝色液中,然后以O.5°C /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95 °C,在該溫度下運行45分鐘; 然后取出剝色后的織物用80°C熱水洗20分鐘,然后冷卻至室溫,水洗、烘干。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錦綸染色面料的剝色方法,其特征在于 (1)剝色配方剝色液氨水2g/L,乙二胺四乙酸5 g/L,酸性勻染劑FK-450B 5g/L ; (2)剝色工藝將黑色錦綸織物在室溫下浸潰于剝色液中,以O.5°C /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100°C,在該溫度下運行60分鐘,然后取出剝色后的織物用80°C熱水洗20分鐘,然后冷卻至室溫,水洗、烘干。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錦綸染色面料的剝色方法,其特征在于 (1)剝色配方剝色液氨水3g/L,乙二胺四乙酸4g/L,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錦綸染色面料的剝色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剝色液采用氨水、乙二胺四乙酸、酸性勻染劑和水配置而成,其中:氨水的用量為0.5?5g/L,乙二胺四乙酸的用量為1?10?g/L,酸性勻染劑為酸性勻染劑741?100%、酸性勻染劑FK?450B、酸性勻染劑TBW?95的任意一種,酸性勻染劑的用量為2?10?g/L。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翠萍,張孝南,朱俊偉,
申請(專利權)人:紹興中紡院江南分院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