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馬達泵,包括基體、泵和電動機。電動機包括具有底部的管狀軛部和基體側上的開口、軸承、旋轉軸、轉子、換向器、電刷以及電刷支架。軸承安裝在基體軸承孔的內側。電刷支架安裝在軛部的內側并且與軸承的外周表面嚙合。布置所述電刷支架和軸承,以便在旋轉軸的軸向上與基體間隔開。電動機側密封部件設置在軛部和基體之間。基體構成了防止電刷支架從軛部中脫離的阻擋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馬達泵,其包括設置在基體里的泵和驅動該泵的電動機。
技術介紹
用于車輛制動液壓控制裝置的馬達泵的實例包括這樣一種機構,其包括形成有制動液通道的基體、從形成于基體內部的貯液器抽取制動液的泵和驅動該泵且安裝于基體外表面上的電動機。例如,JP3078578B2(其為 W094/27045 和 US5, 895,207 的副本)描述了一種馬達泵的電動機,包括軛部、旋轉軸、電刷和電刷支架。軛部在基體側具有開口。旋轉軸由設置在基體內部的軸承樞轉地支撐。電刷向安裝于旋轉軸上的換向器供電。電刷支架支撐電刷。而且,電刷支架與基體的外表面連接。
技術實現思路
在JP3078578B2中描述的馬達泵中,驅動電動機時產生的振動很容易通過電刷支架和軸承而傳遞至基體。結果,整個馬達泵的振動很大。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解決了整個馬達泵的振動較大的現象,并且提供了一種馬達泵,其使得很難將驅動電動機時產生的振動傳遞至基體。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方式,馬達泵包括基體、泵和電動機。泵設置在基體里。電動機驅動泵。電動機包括管狀軛部、軸承、旋轉軸、轉子、換向器、電刷和電刷支架。管狀軛部具有底部,和在基體側上的開口。軸承安裝在基體軸承孔的內側。旋轉軸由軸承樞轉地支撐。轉子和換向器安裝于旋轉軸上。電刷向換向器供電。電刷支架支撐電刷。電刷支架安裝在所述軛部的內側并且與軸承的外周表面嚙合。布置電刷支架和軸承,以便在旋轉軸的軸向上與基體間隔開。電動機側密封部件設置在軛部和基體之間。所述基體構成了防止電刷支架從軛部中脫離的阻擋件。利用該結構,布置所述電刷支架和軸承,以便在旋轉軸的軸向上與基體間隔開。所述電動機側密封部件吸收驅動電動機時產生的振動。因此,很難將驅動電動機時產生的振動傳遞至基體。而且,將所述軛部與基體粘接時,布置電刷支架,以便與基體的外表面間隔開,朝向基體的外表面。因此,所述基體的外表面可以防止電刷支架從軛部中脫離。在上述的馬達泵中,所述基體可以形成有泵孔,構成泵的部件安裝在該泵孔中,而且該泵孔可以與所述軸承孔連通。在這種情況下,優選的是,將軸承側密封部件布置在軸承的外周表面和軸承孔的內周表面之間。有這樣的情況,當泵工作時,一部件是可移動的,工作液體從泵孔流出至軸承孔。然而,利用上面的結構,所述軸承側密封部件可防止工作液體流出越過軸承至電動機內側。而且,由于軸承側密封部件吸收驅動電動機時產生的振動,所以可進一步遏制整個裝置的振動。在上述馬達泵中,通過鑲嵌造型將所述電刷支架整體固定在軸承的外周表面上。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所述電刷支架和軸承可同時與基體粘接,從而可減少組裝所需的工作量。而且,將電動機相對于基體進行布置時,固定在所述電動機電刷支架的軸承也與所述基體相對著。因此,可以提聞粘接軸承的工作效率。在上述馬達泵中,可在所述軸承的外周表面上設置突出部分,并且該突出部分可夾在電刷支架和軸承側密封部件之間。在這種情況下,所述電刷支架可以很容易地與軸承嚙合,并且所述軸承位于突出部分和軸承側密 封部件之間。因此,可防止軸承移動。在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方式的馬達泵中,很難將驅動電動機時產生的振動傳遞至基體。因此,可以遏制整個裝置的振動。而且,防止電刷支架脫離的阻擋件可通過將軛部與基體粘接而構成。附圖說明圖I是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車輛制動液壓控制裝置的液壓線路圖;圖2是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車輛制動液壓控制裝置的正視圖;圖3示出了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車輛制動液壓控制裝置,該圖是沿著圖2中III-III 線的;圖4示出了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車輛制動液壓控制裝置,該圖是沿著圖2中IV-IV線的;圖5是局部放大的剖視圖,其示出了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馬達泵;和圖6是局部放大的剖視圖,其示出了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馬達泵。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代表性實施方式。在該代表性實施方式中,車輛制動液壓控制裝置將被描述為馬達泵的實例。而且,在對該代表性實施方式的描述中,相同的參考標記將表不相同的部件,并且將省略對其多余的描述。(第一實施方式)圖I中示出的車輛制動液壓控制裝置I (馬達泵的實例)適合用于車把式車輛,比如摩托車、自動三輪車和沙灘車(ATV)。車輛制動液壓控制裝置I包括具有制動液通道A和B的制動系統Kl和K2,制動液通道A和B連接著主缸Ml和M2以及輪缸BI和B2。車輛制動液壓控制裝置I包括基體10、進給閥2、輸出閥3、貯液器5、柱塞泵4、電動機20和控制裝置100。制動液通道A和B形成于基體10里。進給閥2和輸出閥3安裝于基體10上。貯液器5和柱塞泵4位于基體10內。電動機20驅動柱塞泵4。控制裝置100控制進給閥2、輸出閥3和電動機20的操作。車輛制動液壓控制裝置I適當地控制著制動液壓力,其應用于安裝在前制動上的輪缸BI和安裝在后制動上的輪缸B2,因而使得各個輪缸BI和B2的防抱死制動控制成為可倉泛。前制動系統Kl用于制動前輪且其是從進給側連接孔11通向輸出側連接孔12的系統。通向用作液壓源的主缸Ml的制動管路與進給側連接孔11連接。而且,通向輪缸BI的制動管路與輸出側連接孔12連接。用作制動操作器的制動手柄LI與前制動系統Kl的主缸Ml連接。后制動系統K2用于制動后輪且其是從進給側連接孔13通向輸出側連接孔14的系統。制動管路通向用作另一液壓源的主缸M2,而不是主缸M1,該制動管路與進給側連接孔13連接。而且,通向輪缸B2的制動管路與輸出側連接孔14連接。用作制動 呆作器的制動手柄L2與后制動系統Κ2的王缸M2連接。柱塞泵4抽取存儲在貯液器5內的制動液,并將制動液釋放至主缸Ml、M2側的制動液通道A和B。 電動機20用作兩個柱塞泵4,4的共用動力源,其是電力部件,該部件基于來自控制裝置100的指令而運轉。基于來自輪速傳感器的輸出,控制裝置100用于控制進給閥2、輸出閥3和電動機20的操作,由此改變制動液通道A和B中的制動液壓。下面,將描述由車輛制動液壓控制裝置I執行的防抱死制動控制。由于在前制動控制系統Kl中的控制與在后制動系統Κ2中的相同,下面的描述中將要描述在如制動控制系統Kl中的控制,而省略在后制動系統Κ2中的控制。當連接輪缸BI的輪子打滑且該輪子即將處于鎖定狀態時,控制裝置100執行防抱死制動控制,在該狀態,操作制動手柄LI,制動液壓作用于輪缸BI。如果控制裝置100判定應減少作用于輪缸BI的制動液壓,那么關閉進給閥2,打開輸出閥3。因此,進給閥2的輪缸BI側的制動液經過輸出閥3流出至貯液器5側,制動液存儲于貯液器5內,從而減小作用于輪缸BI的制動液壓。如果控制裝置100判定應保持作用于輪缸BI的制動液壓,那么關閉進給閥2和輸出閥3。因此,由于制動液被限制在由進給閥2和輸出閥3封閉的液體通道中,所以保持作用于輪缸BI的制動液壓。如果控制裝置100判定應增加作用于輪缸BI的制動液壓,那么打開進給閥2,關閉輸出閥3。而且,驅動柱塞泵4從貯液器5中抽吸制動液并將抽吸的制動液釋放至主缸Ml側的制動液通道Α。因此,通過操作制動手柄LI在主缸Ml內產生的制動液壓通過進給閥2作用于輪缸BI,從而增加作用于輪缸BI的制動液壓。下面,將詳細描述車輛制動液壓控制裝置I的基體10、兩個柱塞泵4,4和電動機20。如圖3所示,基體10是實心立方形金屬部件且安裝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馬達泵,其包括:基體(10);泵(4),其設置在基體(10)內;和電動機(20),其驅動泵(4),其中電動機(20)包括管狀軛部(21),其具有底部,和在基體側上的開口,軸承(31),其安裝在基體(10)的軸承孔(15)的內側,旋轉軸(22),其由軸承(31)樞轉地支撐,轉子(23)和換向器(24),二者安裝在旋轉軸(22)上,電刷(25),其向換向器(24)供電,和電刷支架(26),其支撐電刷(25),電刷支架(26)安裝在軛部(21)的內側,并且與軸承(31)的外周表面嚙合,布置電刷支架(26)和軸承(31),以便在旋轉軸(22)的軸向上與基體(10)間隔開,電動機例密封部件(42)設置在軛部(21)和基體(10)之間,和基體(10)構成阻擋件,其防止電刷(26)從軛部(21)脫離。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兒玉拓郎,山下忠司,田中智秀,
申請(專利權)人:日信工業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