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浙江大學專利>正文

    一種液粘調速離合器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8299069 閱讀: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00:59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液粘調速離合器,它包括傳動機構、控制機構、主動軸透蓋和被動軸透蓋,控制機構包括第一、第二活塞缸。其中,在主動軸的軸向油道內設有控制油油管,控制油油管與主動軸的軸向油道互不相通;主動軸透蓋的第二徑向油道通過主動軸的第三徑向油道與控制油油管連通,控制油油管通過主動軸的第二徑向油道與第二活塞缸的工作油油腔連通;而被動軸的軸向油道通過被動軸的第二徑向油道與第一活塞缸的工作油油腔連通。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改變主動軸的結構實現了雙活塞雙向壓緊方式,進而改變控制油路,從而減輕主、被動摩擦片的偏磨問題;并且實現摩擦副之間的內力平衡且封閉,獲得摩擦副間隙自動補償能力,進而提高液粘調速離合器的輸出穩定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液粘 調速離合器,可應用于電力、石化、冶金、煤炭等高能耗行業中各種風機、水泵等離合器的調速節能。
    技術介紹
    液粘調速離合器基于牛頓內摩擦定律,依靠液體粘性,油膜剪切來傳遞動力,通過改變油膜間隙大小來調節傳遞扭矩,從而調節轉速。我國是在上世紀七十年末八十年代初開始研制液體粘性傳動技術,北京理工大學魏宸官教授在引進美國技術的基礎上自主研發成功了基于電液比例控制技術的新型液粘調速離合器,并且成功應用于工程實踐。液粘調速離合器的摩擦副間油膜是影響其性能的核心因素。傳統液粘調速離合器采用單活塞結構壓緊方式,各摩擦片位移不均勻,從而造成摩擦副間油膜不均勻,進而造成摩擦片偏磨,靠近活塞一側的摩擦片磨損嚴重,遠離活塞一側的摩擦片幾乎無磨損。這是造成液粘調速離合器的調速性能變差、工作壽命變短的本質原因之一。并且,當負載變化時,單活塞壓緊結構的液粘調速離合器的輸出穩定性欠佳,不能適應負載的變化。因此,合理改進傳統液粘調速離合器的控制方式及控制油路,提高液粘調速離合器的輸出穩定性,提高液粘調速離合器摩擦副間油膜均勻程度是影響其可靠運行的關鍵技術。到目前為止,采用液粘調速原理設計的液粘調速離合器主要有CN86104607A公布了一種液體粘性傳動調速離合器,CN200996420Y公開了一種液體粘性軟啟動離合器,CN201246456Y公布了一種帶式輸送機液體粘性無極調速離合器,CN201236906Y公開了一種基于變頻控制的液粘無極調速離合器,CN102155526A公布了一種機械-液粘復合式無極調速裝置,CN101782142A公開了一種液粘調速傳動裝置調速主機,CN101440865A公布了一種液粘行星調速離合器主機。這些中國專利文獻所公開的技術方案各有其優點,也解決了一些實際工程應用中的問題,但是它們的主機結構形式、控制油路類似,均采用的是單活塞式壓緊結構,各摩擦片位移不均勻,從而造成各摩擦副間油膜不均勻,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仍會不可避免的出現摩擦副偏磨問題,從而影響液粘調速離合器的工作性能及使用壽命。這是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液粘調速離合器在工作過程中出現的摩擦副偏磨問題,提出一種新的液粘調速離合器,從而克服現有技術的部分或全部缺陷。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本專利技術液粘調速離合器包括傳動機構、控制機構、主動軸透蓋和被動軸透蓋,所述傳動機構包括主動軸、主動摩擦片、被動摩擦片、被動鼓、被動盤和被動軸;其特征是所述控制機構包括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所述主動摩擦片安裝于主動軸上,被動摩擦片安裝于被動鼓上,被動鼓與被動盤固定連接,被動盤與被動軸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活塞缸固定安裝在被動軸上,第二活塞缸安裝在主動軸上,第二活塞缸的支承盤能夠相對于主動軸轉動;所述主動軸透蓋設有第一徑向油道和第二徑向油道,主動軸透蓋的所述第一徑向油道能夠與外界的潤滑油供油系統連通,主動軸透蓋的所述第二徑向油道能夠與外界的控制油供油系統連通;被動軸透蓋設有能夠與外界的控制油供油系統連通的徑向油道;所述被動軸設有第一徑向油道、第二徑向油道和軸向油道,被動軸的所述軸向油道通過被動軸的所述第一徑向油道與被動軸透蓋的所述徑向油道連通,且被動軸的所述軸向油道通過被動軸的所述第二徑向油道與第一活塞缸的第一工作油油腔連通;所述主動軸設有第一徑向油道、第二徑向油道、第三徑向油道、第四徑向油道、軸向油道和分油道,在主動軸的所述軸向油道內還設有控制油油管,所述控制油油管與主動軸的所述軸向油道互不相通;主動軸的所述軸向油道與被動軸的所述軸向油道互不相通,主動軸透蓋的所述第二徑向油道通過主動軸的所述第三徑向油道與所述控制油油管連通,所述控制油油管通過主動軸的所述第二徑向油道與第二活塞缸的第二工作油油腔連通;主動軸透蓋的所述第一徑向油道通過主動軸的所述第一徑向油道與主動軸的所述軸向油道連通,主動軸的所述分油道通過主動軸的所述第四徑向油道與主動軸的所述軸向油道連通,潤滑油能夠經主動軸的所述分油道進入主動摩擦片和被動摩擦片之間。進一步地,本專利技術所述第一活塞缸包括所述被動盤、第一活塞頂盤、第一活塞和第一預壓彈簧;第一活塞頂盤與所述被動軸固定連接,在被動盤和第一活塞頂盤之間形成一 個活塞缸缸體;第一活塞置于該活塞缸缸體內并將該活塞缸缸體分隔成互不相通的第一彈簧位移容腔和所述第一工作油油腔,其中,在第一活塞和被動盤之間形成的是第一彈簧位移容腔,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頂盤之間形成的是第一工作油油腔;所述第一預壓彈簧設于第一彈簧位移容腔內,第一預壓彈簧的一端與第一活塞的一個端面固定連接,第一預壓彈簧的另一端與被動盤固定連接,第一活塞的另一個端面與被動摩擦片組中最靠近的一片被動摩擦片固定連接。作為另一種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所述第一活塞缸包括所述被動盤、第一彈簧頂盤、第一活塞和第一彈簧;第一彈簧頂盤與所述被動軸固定連接,在被動盤和第一彈簧頂盤之間形成一個活塞缸缸體;第一活塞置于該活塞缸缸體內并將該活塞缸缸體分隔成互不相通的第一彈簧位移容腔和所述第一工作油油腔,其中,在第一活塞和被動盤之間形成的是第一工作油油腔,第一活塞和第一彈簧頂盤之間形成的是第一彈簧位移容腔;所述第一彈簧設于第一彈簧位移容腔內,第一彈簧的一端與第一彈簧頂盤固定連接,第一彈簧的另一端與第一活塞的一個端面固定連接,第一活塞的所述端面與被動摩擦片組中最靠近的一片被動摩擦片固定連接。進一步地,本專利技術所述第二活塞缸包括所述支承盤、第二活塞頂盤、第二活塞和第二預壓彈簧;所述支承盤與所述主動軸動密封連接,第二活塞頂盤與主動軸固定連接,在支承盤和第二活塞頂盤之間形成一個活塞缸缸體;第二活塞置于該活塞缸缸體內并將該活塞缸缸體分隔成互不相通的第二彈簧位移容腔和所述第二工作油油腔,其中,在第二活塞和支承盤之間形成的是第二彈簧位移容腔,第二活塞和第二活塞頂盤之間形成的是第二工作油油腔;所述第二預壓彈簧設于第二彈簧位移容腔內,第二預壓彈簧的一端與第二活塞的一個端面固定連接,第二預壓彈簧的另一端與支承盤固定連接,第二活塞的另一個端面與被動摩擦片組中最靠近的一片被動摩擦片固定連接。作為另一種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所述第二活塞缸包括所述支承盤、第二彈簧頂盤、第二活塞和第二彈簧;所述支承盤與所述主動軸動密封連接,第二彈簧頂盤與主動軸固定連接,在支承盤和第二彈簧頂盤之間形成一個活塞缸缸體;第二活塞置于該活塞缸缸體內并將該活塞缸缸體分隔成互不相通的第二彈簧位移容腔和所述第二工作油油腔,其中,在第二活塞和支承盤之間形成的是第二工作油油腔,第二活塞和第二彈簧頂盤之間形成的是第二彈簧位移容腔;所述第二彈簧設于第二彈簧位移容腔內,第二彈簧的一端與第二彈簧頂盤固定連接,第二彈簧的另一端與第二活塞的一個端面固定連接,第二活塞的所述端面與被動摩擦片組中最靠近的一片被動摩擦片固定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I) 一方面,本專利技術通過改變主動軸的結構實現了雙活塞雙向壓緊方式,進而改變控制油路,從而使摩擦副的位移方式由單向位移變為雙向位移,位移均勻度提高2倍以上,由此,油膜的均勻程度相應提高2倍以上,大大減輕了主、被動摩擦片的偏磨問題,從而改善離合器的調速性能,延長其使用壽命,提高其工作可靠性。(2)另一方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液粘調速離合器,包括傳動機構、控制機構、主動軸透蓋和被動軸透蓋,所述傳動機構包括主動軸、主動摩擦片、被動摩擦片、被動鼓、被動盤和被動軸;其特征是:所述控制機構包括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所述主動摩擦片安裝于主動軸上,被動摩擦片安裝于被動鼓上,被動鼓與被動盤固定連接,被動盤與被動軸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活塞缸固定安裝在被動軸上,第二活塞缸安裝在主動軸上,第二活塞缸的支承盤能夠相對于主動軸轉動;所述主動軸透蓋設有第一徑向油道和第二徑向油道,主動軸透蓋的所述第一徑向油道能夠與外界的潤滑油供油系統連通,主動軸透蓋的所述第二徑向油道能夠與外界的控制油供油系統連通;被動軸透蓋設有能夠與外界的控制油供油系統連通的徑向油道;所述被動軸設有第一徑向油道、第二徑向油道和軸向油道,被動軸的所述軸向油道通過被動軸的所述第一徑向油道與被動軸透蓋的所述徑向油道連通,且被動軸的所述軸向油道通過被動軸的所述第二徑向油道與第一活塞缸的第一工作油油腔連通;所述主動軸設有第一徑向油道、第二徑向油道、第三徑向油道、第四徑向油道、軸向油道和分油道,在主動軸的所述軸向油道內還設有控制油油管,所述控制油油管與主動軸的所述軸向油道互不相通;主動軸的所述軸向油道與被動軸的所述軸向油道互不相通,主動軸透蓋的所述第二徑向油道通過主動軸的所述第三徑向油道與所述控制油油管連通,所述控制油油管通過主動軸的所述第二徑向油道與第二活塞缸的第二工作油油腔連通;主動軸透蓋的所述第一徑向油道通過主動軸的所述第一徑向油道與主動軸的所述軸向油道連通,主動軸的所述分油道通過主動軸的所述第四徑向油道與主動軸的所述軸向油道連通,潤滑油能夠經主動軸的所述分油道進入主動摩擦片和被動摩擦片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龔國芳廖湘平劉毅韓冬楊學蘭楊曉霖楊華勇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个|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岛国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熟妇无码八AV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 |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波多野42部无码喷潮在线|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 久久美利坚合众国AV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国产免费午夜a无码v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无码午夜成人1000部免费视频 |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久久AV高清无码| 日韩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人妻av无码专区|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无码国产专区精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JULIA|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96|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人无码激艳猛片|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gogo少妇无码肉肉视频|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免费a级毛片无码av| 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爽到高潮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无码|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