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大功率投光燈,包括殼體、PCB板、透明面蓋、若干個LED燈、透鏡和透鏡架,所述若干個LED燈固設于所述PCB板上,在所述PCB板上的每個LED燈外圍固設一個圓柱形透鏡架,所述每個透鏡架上表面固設一個透鏡;所述殼體呈方形槽狀,所述PCB板固設于所述殼體的方形槽內;所述透明面蓋固設于所述殼體上表面上,所述殼體包括U型槽和設于該U型槽兩端的端蓋,在所述兩端蓋和U型槽之間分別設有墊圈;所述墊圈包括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所述第一、二本體均為方形,且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端蓋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二本體恰可容置于所述U形槽內,在所述第二本體靠近所述第一本體一端外周設有膠槽。該大功率投光燈不僅散熱性好,而且密封性更好,同時可調擋光角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大功率投光燈。
技術介紹
隨著科技的發展,LED燈具在不斷的更新換代,但散熱和防水依然是LED燈具廠商最棘手的問題。由于燈具一體化,若燈具散熱面積不夠、溫度過高,則會導致LED光衰或電源老化過快,使燈具壽命縮短。另外,現有燈具兩端密封性還不是很好,由于燈具內外氣壓落差,導致水很容易進入燈具內,從而導致燈具短路損壞。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大功率投光燈,該大功率投光燈不僅散熱性好,而且密封性更好,同時可調擋光角度。·本專利技術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大功率投光燈,包括殼體、PCB板、透明面蓋、若干個LED燈、透鏡和透鏡架,所述若干個LED燈固設于所述PCB板上,在所述PCB板上的每個LED燈外圍固設一個圓柱形透鏡架,所述每個透鏡架上表面固設一個透鏡;所述殼體呈方形槽狀,所述PCB板固設于所述殼體的方形槽內;所述透明面蓋固設于所述殼體上表面上,所述殼體包括U型槽和設于該U型槽兩端的端蓋,在所述兩端蓋和U型槽之間分別設有墊圈;所述墊圈包括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所述第一、二本體均為方形,且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端蓋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二本體恰可容置于所述U形槽內,在所述第二本體靠近所述第一本體一端外周設有膠槽。使用時,把墊圈的第二本體插入殼體U型槽的兩端口內,第一本體恰好緊緊抵靠在殼體U型槽的兩端面上,然后安裝上端蓋,在墊圈的膠槽內填充硅膠固定膠圈,同時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這樣,通過該雙重防水墊圈,起到非常好的防水效果,從而克服傳統LED燈具的防水問題。優選的,所述墊圈為半透明硅膠橡防水墊圈。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殼體和所述面蓋接觸處且沿殼體軸線方向設有擋光板,該擋光板可轉動定位于所述殼體上。這樣,可根據需要調節擋光板的角度,使用更加方便。優選的,所述擋光板為方型的。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殼體的U型槽的左右兩端口處上側面分別設有凹槽,使用時,在該凹槽處可打膠,從而使玻璃面蓋和殼體更好的密封緊固。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殼體下側面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支架,所述支架可滑動定位連接于所述殼體下側面上。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殼體正下方還設有電源腔,這樣,使電源腔和光學墻分離,可更加方便維修,同時解決散熱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在LED燈具兩端設置雙重防水墊圈,從而解決傳統燈具的防水問題;設置光源腔和電源腔分離,有利于散熱和維修;設有可調角度擋光板,從而可方便調節擋光角度。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分解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所述墊圈安裝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所述墊圈安裝分解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所述墊圈結構示意圖。結合附圖,作以下說明 I-殼體2-PCB 板3-面蓋4-LED 燈5——透鏡6——透鏡架7——U型槽8——端蓋9-墊圈91-第一本體92——第二本體93——膠槽10——擋光板11——凹槽12——支架13——電源腔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大功率投光燈,包括殼體1、PCB板2、透明面蓋3、若干個LED燈4、透鏡5和透鏡架6,所述若干個LED燈固設于所述PCB板上,在所述PCB板上的每個LED燈外圍固設一個圓柱形透鏡架,所述每個透鏡架上表面固設一個透鏡;所述殼體呈方形槽狀,所述PCB板固設于所述殼體的方形槽內;所述透明面蓋固設于所述殼體上表面上,所述殼體包括U型槽7和設于該U型槽兩端的端蓋8,在所述兩端蓋和U型槽之間分別設有墊圈9 ;所述墊圈包括第一本體91和第二本體92,所述第一、二本體均為方形,且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端蓋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二本體恰可容置于所述U形槽內,在所述第二本體靠近所述第一本體一端外周設有膠槽93。使用時,把墊圈的第二本體插入殼體U型槽的兩端口內,第一本體恰好緊緊抵靠在殼體U型槽的兩端面上,然后安裝上端蓋,在墊圈的膠槽內填充硅膠固定膠圈,同時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這樣,通過該雙重防水墊圈,起到非常好的防水效果,從而克服傳統LED燈具的防水問題。上述墊圈為半透明硅膠橡防水墊圈。在上述殼體和面蓋接觸處且沿殼體軸線方向設有方型擋光板10,該擋光板可轉動定位于所述殼體上。這樣,可根據需要調節擋光板的角度,使用更加方便。在上述殼體的U型槽的左右兩端口處上側面分別設有凹槽11,使用時,在該凹槽處可打膠,從而使玻璃面蓋和殼體更好的密封緊固。在上述殼體下側面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支架12,支架可滑動定位連接于所述殼體下側面上。 在上述殼體正下方還設有電源腔13,這樣,使電源腔和光學墻分離,可更加方便維修,同時解決散熱問題。權利要求1.一種大功率投光燈,包括殼體(I)、PCB板(2)、透明面蓋(3)、若干個LED燈(4)、透鏡(5)和透鏡架(6),所述若干個LED燈固設于所述PCB板上,在所述PCB板上的每個LED燈外圍固設一個圓柱形透鏡架,所述每個透鏡架上表面固設一個透鏡;所述殼體呈方形槽狀,所述PCB板固設于所述殼體的方形槽內;所述透明面蓋固設于所述殼體上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包括U型槽(7)和設于該U型槽兩端的端蓋(8),在所述兩端蓋和U型槽之間分別設有墊圈(9);所述墊圈包括第一本體(91)和第二本體(92),所述第一、二本體均為方形,且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端蓋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二本體恰可容置于所述U形槽內,在所述第二本體靠近所述第一本體一端外周設有膠槽(93)。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大功率投光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墊圈為半透明硅膠橡防水墊圈。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大功率投光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殼體和所述面蓋接觸處且沿殼體軸線方向設有擋光板(10),該擋光板可轉動定位于所述殼體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大功率投光燈,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光板為方型的。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大功率投光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殼體的U型槽的左右兩端口處上側面分別設有凹槽(11)。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大功率投光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殼體下側面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支架(12),所述支架可滑動定位連接于所述殼體下側面上。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大功率投光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殼體正下方還設有電源腔(13)。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大功率投光燈,包括殼體、PCB板、透明面蓋、若干個LED燈、透鏡和透鏡架,所述若干個LED燈固設于所述PCB板上,在所述PCB板上的每個LED燈外圍固設一個圓柱形透鏡架,所述每個透鏡架上表面固設一個透鏡;所述殼體呈方形槽狀,所述PCB板固設于所述殼體的方形槽內;所述透明面蓋固設于所述殼體上表面上,所述殼體包括U型槽和設于該U型槽兩端的端蓋,在所述兩端蓋和U型槽之間分別設有墊圈;所述墊圈包括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所述第一、二本體均為方形,且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端蓋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二本體恰可容置于所述U形槽內,在所述第二本體靠近所述第一本體一端外周設有膠槽。該大功率投光燈不僅散熱性好,而且密封性更好,同時可調擋光角度。文檔編號F21V17/00GK102913809SQ20111021922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日專利技術者李國春, 吳世輝, 彭光春, 李松 申請人:金鴻志光電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大功率投光燈,包括殼體(1)、PCB板(2)、透明面蓋(3)、若干個LED燈(4)、透鏡(5)和透鏡架(6),所述若干個LED燈固設于所述PCB板上,在所述PCB板上的每個LED燈外圍固設一個圓柱形透鏡架,所述每個透鏡架上表面固設一個透鏡;所述殼體呈方形槽狀,所述PCB板固設于所述殼體的方形槽內;所述透明面蓋固設于所述殼體上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包括U型槽(7)和設于該U型槽兩端的端蓋(8),在所述兩端蓋和U型槽之間分別設有墊圈(9);所述墊圈包括第一本體(91)和第二本體(92),所述第一、二本體均為方形,且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端蓋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二本體恰可容置于所述U形槽內,在所述第二本體靠近所述第一本體一端外周設有膠槽(9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國春,吳世輝,彭光春,李松,
申請(專利權)人:金鴻志光電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