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油壓千斤頂縮小圓錐型定子和轉子之間的空隙,加大了磁場強度,以永磁體同極性相斥產生的推斥力,通過爪型杠桿機構,將推斥力轉變成力矩和分力,推動轉子圍繞轉軸不停運轉輸出動力。特殊的永磁體組合方式,有效防止邊緣漏磁產生的磁阻現象,并延長永磁體磁場強度的有效壽命,讓轉子順利地長久運轉,也便于永磁體的更換,本發明專利技術不僅簡單、使用成本低、無環境污染、省電省油,可用于各種車船動力,也可用于發電設備動力,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爪型杠桿式全永磁動力機的一種永磁體組合方式。
技術介紹
目前,永磁體是一種蓄能體,已被人們逐漸認識,特別是釹鐵硼合金超強永磁材料問世后,現代社會已在加緊研制新能源的工作中,磁能越來越受到重視,超強永磁體巨大的驚人磁力,引起大家廣泛對利用永磁體作為新能源的各種機械設備強烈需求,以及對永磁體本身技術的深入研究,在已申請的技術專利和已申請的專利技術專利中又進行深入研究。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就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超強永磁體磁力同性相斥原理驅動,不會污染環境、節電、節油的爪型杠桿式全永磁動力機,以及其核心永磁體技術的創新。該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爪型杠桿型全永磁動力機,包括機架,設在機架上的內錐形的定子,其內表面安置有若干板狀弧形永磁體組合成圓形閉合磁體,并且圓形閉合磁體分為工作區段和緩休區段,位于定子內的同角度圓錐形轉子輪殼,以及設在機架上供動力機啟動和關停的電動油壓泵,聯接轉軸的變速箱供動力輸出,慣性圓盤防止轉角死點,大、小油壓千斤頂在電動油壓泵的啟、停中調節定子與轉子的相互間隙距離,起到調節相互對應磁斥力的大小作用。上述轉子輪殼由若干轉盤構成,每一片轉盤的正反倆面均安裝有相對稱的若干爪型杠桿,爪型杠桿面對定子的一端安裝永磁體,其磁極性與定子永磁體同極性,安裝在爪型杠桿上的腰鼓圓柱型自閉合永磁體能繞其安裝中心軸轉動,爪型杠桿與轉盤是通過其中的構件支點軸和固定軸聯接并產生相互作用的,支點軸、固定軸與轉軸的軸心三點在一條半徑上,這條半徑與爪型杠桿永磁體中心線夾角大于5度小于40度,爪型杠桿可繞支點軸在轉盤上轉動,瓜型杠桿在轉盤上轉動的同時又受到轉盤上固定軸的限制不讓其繼續圍繞支點軸轉動,因此產生杠桿現象,產生的力矩推動了轉盤圍繞轉軸轉動,同時產生的分力使相鄰的爪型杠桿復位迎接下一個定子永磁體與轉子永磁體同性斥力的作用循環。上述轉子輪殼的每一個轉盤上的爪型杠桿與相鄰的轉盤上的爪型杠桿,其安裝的半徑夾角均相同,但與相鄰轉盤的起始半徑不在同一切面,其切面角度是第一個爪型杠桿永磁體中心線與通過該爪型杠桿支點軸于轉盤轉軸心半徑夾角的一半,這樣可使轉子轉速變快并且均速。上述轉子輪殼因為是圓錐體形狀,在相同角度圓錐型定子內,受定子上油壓千斤頂強大壓力作用下,為防止轉子輪殼軸向位移,在轉軸一端上設置軸向軸承,固定在機架 上。上述定子外殼為保持運轉中的穩固,放置若干穩定球珠。本專利技術由于采用上述結構,用油壓千斤頂縮小圓錐型定子和轉子之間的空隙,力口大了磁場強度,以永磁體同性相斥產生的推斥力,通過瓜型杠桿機構,將推斥力轉變成力矩和分力,推動轉子圍繞轉軸不停運轉輸出動力,特殊的永磁體組合方式,有效防止邊緣漏磁產生的磁阻現象,并延長永磁體磁場強度的有效壽命,讓轉子順利的長久運轉,也便于永磁體的更換。本專利技術不僅簡單、使用成本低、無環境污染、省電省油,可用于各種車船動力,也可用于發電設備動力,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也是摘要附圖; 圖2為A-A剖面圖;圖3為爪型杠桿中腰鼓圓柱型自閉合永磁體的B向示意圖;圖中,I、機架,2、定子,3、定子板狀弧形永磁體,4、轉子輪殼,5、轉盤,6、轉子腰鼓圓柱型永磁體,7、爪型杠桿,8、轉軸,9、大油壓千斤頂,10、小油壓千斤頂,11、軸承,12、軸承,13、慣性圓盤,14、軸向軸承,15、穩定球珠,16、電動油壓泵,17、變速箱,18、支點軸,19、固定軸,20、固定軸,21、中心軸,22、鋁質磁封頭,23、工作區段,24、緩休區段,25、鋁質磁封頭。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參照圖I、圖2和圖3,所述爪型杠桿式全永磁動力機,包括機架I,設在機架I上的內錐型定子2,位于定子2內的同角度圓錐型轉子輪殼4,以及設在機架I上供動力機啟動和關停的電動油壓泵16,聯接轉軸的變速箱17供動力輸出,慣性圓盤13防止轉角死點,本圖例是采用豎式結構,即定子2倒扣在轉子輪殼3上面,但本專利技術實際是全方位的、橫式、斜式均可,定子2與轉子輪殼3的錐角在5度-20度范圍,若干只大油壓千斤頂9設在定子2的頂部與機架I之間,若干只小油壓千斤頂10設在定子2的底部與機架I之間,當大油壓千斤頂9在電動油壓泵16驅動下工作時,小油壓千斤頂10處于卸壓不工作狀態,當小油壓千斤頂10在電動油壓泵16驅動下工作時,大油壓千斤頂9處于卸壓不工作狀態。上述轉子輪殼4由若干轉盤5固定在轉軸8上構成,轉軸8通過軸承11和軸承12安裝在機架I上,每一片轉盤5的正反兩面均可安裝相對稱的若干爪型杠桿7,爪型杠桿7與轉盤5是通過其中的構件支點軸18和固定軸19或固定軸20聯接并產生相互作用的,支點軸18、固定軸19與轉軸8的軸心,這三點可以在一條轉盤5的半徑上,這條半徑與該爪型杠桿7永磁體中心線夾角大于5度小于40度,爪型杠桿7面對定子2的一端安裝轉子永磁體6,其磁極性與定子永磁體3同極性,爪型杠桿7可繞支點軸18在轉盤5上轉動,爪型杠桿7在轉盤5上轉動的同時又受到轉盤5上固定軸19的限制,不讓其繼續圍繞支點軸18轉動,因此而產生杠桿現象,產生的力矩推動了轉盤5圍繞轉軸8轉動,同時產生的分力使相鄰的爪型杠桿7復位迎接下一個定子永磁體3與轉子永磁體6同性斥力的作用循環。上述轉子輪殼4的每一個轉盤5上的爪型杠桿7與相鄰的轉盤5上的爪型杠桿7,其安裝的半徑夾角均相同,但與相鄰轉盤5的起始半徑不在同一切面,其切面角度是第一個爪型杠桿7的轉子永磁體6中心線與通過該爪型杠桿7支點軸18與轉盤5的轉軸8軸心半徑夾角的一半,這樣錯開安裝可起到使轉子輪殼4的轉速變快并勻速運轉。轉子輪殼4因為外圈是圓錐體形狀,在相同角度圓錐型內圈的定子2內,受定子2外殼上大油壓千斤頂9強大壓力作用下,此時的工作狀態定子2與轉子輪殼4處于磁懸浮狀態,為防止轉子輪殼4軸向位移,在轉軸8的底端安裝軸向軸承14固定在機架I上。定子2的外殼為保持整體穩固,在定子2的周邊外殼與機架I的空隙處放置若干穩定球珠15。上述轉子輪殼4上的爪型杠桿7安裝的腰鼓圓柱型永磁體6是自閉合磁體與安裝中心軸21是動配合,在定子磁體3斥力作用下,能繞中心軸21自動微轉,在定子磁體3斥力作用下爪型杠桿7中的腰鼓圓柱型永磁體6受杠桿作用讓轉盤5旋轉,同時腰鼓圓柱型永磁體6受斥力面積在三分之一左右,另外,三分之二面積處于緩休狀況,由于是自閉合體,可以自行恢復三分之一受斥力作用的磁場強度,達到永磁體有效磁場強度能長久使用,同樣在定子2上安裝的板狀弧形永磁體3組合成圓形閉合磁體,并且圓形閉合磁體分為工作區段23和緩休區段24,這樣緩休區段24在自閉合磁體中能自行恢復工作區段23的磁場強度,鋁質磁封頭22和鋁質磁封頭25起到固定永磁體及減少漏磁作用。 工作原理啟動電動油壓泵16使大油壓千斤頂9工作,其頂桿將定子2推壓向轉子輪殼4,縮小了定子永磁體3和轉子永磁體6的間隙距離,使永磁體同性推斥力越來越大,迫使轉盤5上的爪型杠桿7產生杠桿效應,產生的力矩使轉盤5旋轉,轉盤5帶動轉軸8不停的旋轉,通過變速箱17輸出動力,當啟動電動油壓泵16上的轉換器讓大油壓千斤頂9停止工作,同時讓小油壓千斤頂10工作,在小油壓千斤頂10的頂桿作用下,定子2將抬升離開轉子輪殼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爪型杠桿式全永磁動力機的一種永磁體組合方式,包括機架、設在機架上的定子、轉子輪殼、以及設在機架上的電動油壓泵,大、小油壓千斤頂,聯接轉軸的變速箱、慣性圓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為內錐型,其內表面安裝有若干板狀弧形永磁體組合成圓形閉合磁體,并且圓形閉合磁體分為工作區段和緩休區段,位于定子內的轉子輪殼的外表面為同角度的圓錐型,轉子輪殼由若干轉盤構成,每一片轉盤的正反兩面均可安裝有相對稱的若干爪型杠桿,爪型杠桿面對定子的一端安裝永磁體,其磁極性與定子永磁體同極性,安裝在爪型杠桿上的腰鼓圓柱型自閉合永磁體能繞其安裝中心軸轉動,爪型杠桿與轉盤是通過其中的構件支點軸和固定軸聯接并產生相互作用,爪型杠桿可繞支點軸在轉盤上轉動,爪型杠桿在轉動的同時又受到轉盤上固定軸的限制,不讓其繼續圍繞支點軸轉動,因此產生杠桿現象。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章憲,
申請(專利權)人:章憲,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