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主要公開了一種污泥烘干與鍋爐摻燒干污泥噴燃一體化裝置,包括進料機構、污泥烘干機、輸送機構、污泥噴燃機、燃燒鍋爐;進料機構連接污泥烘干機的輸入端,將固體污泥輸送至污泥烘干機中,污泥烘干機的輸出端連接輸送機構,輸送機構將污泥輸送至污泥噴燃機中,由污泥噴燃機噴入燃燒鍋爐中燃燒。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適用于印染企業(yè)生產過程中的污泥處置,實現(xiàn)了干化焚燒一體化,省去干化和焚燒之間的污泥冷卻、儲存、輸送以及干化熱介質的輸送等中間環(huán)節(jié),系統(tǒng)簡化,占地減少,降低了投資成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污水污泥資源再生處理設備
,特別與一種污泥烘干與鍋爐摻燒干污泥噴燃一體化裝置有關。
技術介紹
印染企業(yè)生產過程中存在這樣的問題,既有載熱體導熱油爐提供給定型機高溫用熱,也要熱電聯(lián)產集中管網(wǎng)提供低壓蒸汽滿足印染機用能。同時,污水處理排放的污泥也需要深度處理,方可資源化利用。目前,工業(yè)污泥的處置方法主要是填埋、堆肥農用和焚燒三種。污泥填埋對土地資 源浪費較大,且在運輸過程及在填埋場里的滲濾液均易對環(huán)境造成二次污染;污泥堆肥或制復合微生物肥時,由于不能有效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屬和有害物質,重金屬離子易在土壤和植物體內積累,使土地利用受到限制。隨著我國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快,工廠污水處理率逐年提高,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產量也急劇增加。未經適當處理的污泥進入環(huán)境后,直接會給水體和大氣帶來二次污染,不但降低了污水處理系統(tǒng)的有效處理能力,而且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類活動構成了嚴重威脅。為有效處置工廠污水污泥,減少污泥堆放貯存對環(huán)境的二次污染,本專利技術人設計出適應于印染企業(yè)生產與環(huán)保系統(tǒng)一種污泥烘干與鍋爐摻燒干污泥噴燃一體化裝置系統(tǒng),本案由此產生。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污泥烘干與鍋爐摻燒干污泥噴燃一體化裝置,適用與印染企業(yè)生產過程中的污泥處置,實現(xiàn)了干化焚燒一體化,省去干化和焚燒之間的污泥冷卻、儲存、輸送以及干化熱介質的輸送等中間環(huán)節(jié),系統(tǒng)簡化,占地減少,降低了投資成本。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污泥烘干與鍋爐摻燒干污泥噴燃一體化裝置,包括進料機構、污泥烘干機、輸送機構、污泥噴燃機、燃燒鍋爐;進料機構連接污泥烘干機的輸入端,將固體污泥輸送至污泥烘干機中,污泥烘干機的輸出端連接輸送機構,輸送機構將污泥輸送至污泥噴燃機中,由污泥噴燃機噴入燃燒鍋爐中燃燒。所述的進料機構包括進料斗、螺旋輸送機、儲料斗;從脫水處理裝置中接入固體污泥的進料斗與螺旋輸送機的輸入端連接,螺旋輸送機的輸出端連接儲料斗的進口,儲料斗出口連接污泥烘干機。所述的污泥烘干機包括用于放置污泥烘干的烘干室以及位于烘干室中的加熱裝置;加熱裝置中熱源輸入端引入印染工藝中的熱廢氣。所述的污泥烘干機氣體輸出端連接至氣味凈化室,氣味凈化室中引入自來水噴淋進化,凈化后的廢氣連接至煙 排出。所述的輸送機構包括出料斗和雙螺旋輸送機;出料斗進口連接污泥烘干機的輸出端,出口連接至與污泥噴燃機相連的雙螺旋輸送機上。所述的雙螺旋輸送機進料口設置有合金鋼刀頭。所述的污泥噴燃機包括中心落煤管、分離器頂蓋裝置、分離器本體、磨輥、磨碗;分離器頂蓋裝置包括內外嵌套在一起的內層錐斗和外層錐斗,內層錐斗和外層錐斗之間形成出料腔室;中心落煤管置于內層錐斗內,內層錐斗的下口通過文氏里管與分離器本體連接;磨輥上安裝有葉片,置于磨碗中碾磨旋轉,磨碗位于開設有進風口的分離器本體內,進風口與風機連接,分離器本體上與出料腔室連通。所述的出料腔室上開設有出料口。所述的磨碗與帶聯(lián)軸器的葉輪連接成一體,聯(lián)軸器浸沒在下方的油箱中進行散熱。 所述的磨輥和風機由調頻馬達驅動。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術具有諸多有益效果本技術將經過干化的污泥作為低熱值燃料和原煤進行摻配;通過工廠內燃煤鍋爐進行高溫燃燒的實際摻燒,總結出不同熱值的原煤和干化后不同含水率的污泥進行燃燒的合理摻配比例以及摻燒技術對鍋爐設備的影響,為工廠污泥資源化、減量化處理探索出一條可行的路徑。本技術提高鏈條爐的熱效率,對于降低企業(yè)運行成本、提高印染企業(yè)效益,無疑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技術可利用定型機廢氣或導熱油爐尾氣的能量來烘干加熱,利用熱廢氣作為干燥熱源,對高含水量的污泥進行動態(tài)地干燥,使污泥在動態(tài)中揮發(fā)其中的水分,有效降低供熱成本。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原理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中雙螺旋輸送機的安裝支架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中污泥烘干機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中螺旋輸送機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中雙螺旋輸送機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污泥噴燃機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技術較佳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一種污泥烘干與鍋爐摻燒干污泥噴燃一體化裝置,主要涉及到的部件包括進料機構(進料斗I、螺旋輸送機2、儲料斗3)、污泥烘干機4、輸送機構(出料斗5和雙螺旋輸送機6)、污泥噴燃機7、燃燒鍋爐8。本技術配套使用時的整個工藝,是工廠產生的污水沉淀物(污泥)首先經過脫水處理裝置(如帶式壓濾機、離心脫水機、板框壓濾機、真空過濾機等)脫水處理后形成固體泥餅,固體泥餅送入到進料斗I中,進料斗I呈一個漏斗狀結構,與螺旋輸送機2的輸入端連接,螺旋輸送機2的輸出端連接儲料斗3的進口,儲料斗3出口連接至污泥烘干機4中。其中,螺旋輸送機2本身為已有設備,結合圖4,其內部工作原理不做贅述。儲料斗3為一個緩沖腔室,在固體污泥通過螺旋輸送機2送入到儲料斗3中,預備輸入至污泥烘干機4中。污泥烘干機4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采用螺旋式結構的污泥烘干機,其中包括烘干室41以及加熱裝置42。烘干室41具有污泥進口 43和污泥出口 44。加熱裝置42的一端為熱源輸入端45,另一端為氣體輸出端46。在本實施例中,污泥烘干機4上引入的熱源是利用印染工藝中的其他熱廢氣,比如定型機廢氣或者導熱油爐尾氣等等。由于整個污泥噴燃處理過程中,供熱能源的成本占據(jù)絕大部分,因此,本技術中可以采用廢熱氣的利用,可大幅度降低污泥處理的成本。由于從污泥烘干機4中排出的廢氣具有一定異味和雜物,因此需要經過凈化處理后才可排放。在氣體輸出端46上連接氣味凈化室9,氣味凈化室9內具有自來水噴灑頭,將自來水引入至氣味凈化室9中噴淋廢氣,實現(xiàn)廢氣的凈化。處理后的無毒無害廢氣通過煙 囪10排出。污泥烘干機4的污泥出口 44連接出料斗5,通過出料斗5送入到雙螺旋輸送機6內。雙螺旋輸送機6本身也是市面上已有設備,在使用時,安裝支承在圖2所示的支架11上。結合圖5,雙螺旋輸送機6的兩個螺旋桿分別由獨立的調速電機61進行驅動,在雙螺旋輸送機6的進口安裝有一對合金鋼刀頭,用于剪切破碎雜物,防止污泥中雜物、長纖維堵塞雙螺旋輸送機6。雙螺旋輸送機6的出口與污泥噴燃機7相連。污泥噴燃機7如圖6所示,包括中心落煤管71、分離器頂蓋裝置72、分離器本體73、磨輥74、磨碗75。分離器頂蓋裝置72包括內外嵌套在一起的內層錐斗721和外層錐斗722,內層錐斗721和外層錐斗722之間形成一個出料腔室723,出料腔室723的下端與分離器本體73連通。同時在內層錐斗721的沿口開設多個出料口 724。中心落煤管71位于內層錐斗721內部,上端落料,下端呈喇叭狀開口。內層錐斗721的下口處通過文氏里管76與分離器本體73連接,將中心落煤管71上落入的固體污泥通過高速氣壓噴入分離器本體73內的磨碗75內。分離器本體73是一個腔體結構,磨碗75位于分離器本體73中,磨輥74從分離器本體73外部伸入到磨碗75中,磨輥74的外部端頭上具有延伸片741安裝在調節(jié)螺桿742上,調節(jié)螺桿742中套有彈簧743,延伸片741抵靠于彈簧743,上方通過螺母744壓緊,由此來調節(jié)磨輥74的高低,最終來實現(xiàn)磨輥74和磨碗7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污泥烘干與鍋爐摻燒干污泥噴燃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進料機構、污泥烘干機、輸送機構、污泥噴燃機、燃燒鍋爐;進料機構連接污泥烘干機的輸入端,將固體污泥輸送至污泥烘干機中,污泥烘干機的輸出端連接輸送機構,輸送機構將污泥輸送至污泥噴燃機中,由污泥噴燃機噴入燃燒鍋爐中燃燒。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王紅亞,
申請(專利權)人:紹興市嘉寶節(jié)能新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