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動物學分類領域,具體地涉及。
技術介紹
海水纖毛蟲病是海水養殖的重要疾病,能夠引起魚類、對蝦和海參等多種經濟海產動物發病,一些海水盾纖毛蟲的大量寄生可以導致養殖動物的死亡。海水纖毛蟲病的病原學和防治技術研究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對纖毛蟲進行準確的分類是開展其生活史研究和疾病防控的基礎。寄生性纖毛蟲往往由于適應性特化,通常兩側高度扁平,體表纖毛密集而無分化,口器通常位于蟲體一偵牝其結構銀染后難以觀察和區分,為形態分類學研究造成了很大困難(龍紅岸,2008)。在本專利技術形成之前,未檢索到海水纖毛蟲體表纖毛的脫毛方法與技術的詳細報 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海水纖毛蟲體表纖毛的脫除方法,從而解決其口器觀察難,形態分類學研究存在很大困難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海水纖毛蟲體表纖毛的脫除方法,具體步驟如下a.將獲得的海水纖毛蟲置于重量比30%。的氯化鈉(NaCl)溶液中,然后加入同體積的16% (體積比)乙醇溶液,使溶液中乙醇濃度為8% (體積比),用玻璃棒攪拌均勻后靜置Γ2分鐘;b.加入同體積的15%。(重量比)的氯化鈉溶液,使溶液中乙醇的濃度為4%,用玻璃棒攪拌均勻后靜置廣2分鐘;C.加入同體積的15%。的氯化鈉(NaCl)溶液,使溶液中乙醇的濃度為2%,用玻璃棒攪拌均勻后即可完成脫毛過程。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I、纖毛蟲體體纖毛的脫毛率高,可以達到90%以上,蟲體脫毛干凈徹底,可清晰分辨纖毛蟲的口器特征,并進行準確分類。2、脫毛的技術流程簡單,成本低廉。3、該脫毛方法還可以擴展應用于其他淡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海水纖毛蟲體表纖毛的脫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a.將獲得的海水纖毛蟲置于重量比30‰的氯化鈉溶液中,然后加入同體積的16%(體積比)乙醇溶液,使溶液中乙醇濃度為8%(體積比),用玻璃棒攪拌均勻后靜置1~2分鐘;b.加入同體積的15‰(重量比)的氯化鈉溶液,使溶液中乙醇的濃度為4%,用玻璃棒攪拌均勻后靜置1~2分鐘;c.加入同體積的15‰的氯化鈉溶液,使溶液中乙醇的濃度為2%,用玻璃棒攪拌均勻后即可完成脫毛過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海水纖毛蟲體表纖毛的脫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a.將獲得的海水纖毛蟲置于重量比30%。的氯化鈉溶液中,然后加入同體積的16%(體積比)乙醇溶液,使溶液中乙醇濃度為8% (體積比),用玻璃棒攪拌均勻后靜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榮小軍,李彬,王嵐,廖梅杰,張正,王印庚,陳貴平,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