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顯示屏老化方法,尤指一種應用于近晶相液晶顯示屏的快速老化方法。
技術介紹
液晶顯示器是目前最有發展前景的平板顯示器件之一,傳統的液晶顯示器都是被動顯示,即透射型顯示,只有在外加背光源的條件下才能進行顯示,但是背光源的功耗是液晶本身功耗的幾百倍以上,十分耗能。隨著液晶技術的發展,各種液晶材料層出不窮,其中不需要背光源的反射型液晶憑借其低功耗特性具有絕對優勢。近晶相液晶顯示屏(又稱為近晶態液晶顯示屏)以其特有的薄膜表面特性和反射型顯示原理,實現了一種無需背光、 結構簡單、視角廣泛、畫面平穩、真正安全環保、省電的顯示裝置,并且其具有長期記憶功能和使用者不易疲勞等優點,在顯示器的行列中處于領先地位。目前已有的用于近晶相液晶顯示屏的傳統的老化方法是對該近晶相液晶顯示屏的所有行和列不斷循環施加反相的相應低頻高壓脈沖、反相的相應高頻高壓脈沖,使近晶相液晶顯示屏在霧狀避光狀態與全透明狀態之間不斷的變化,從而達到對該近晶相液晶顯示屏老化的目的。但是,從實際實施中可以發現,由于近晶相液晶顯示屏中采用的近晶相液晶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在將全屏變為全透明狀態或者霧狀避光狀態時,顯示屏內的所 有近晶相液晶分子在同時一起向一個方向偏轉的過程中,存在很大的“惰性”,偏轉速度很慢,因此,目前已有的該老化方法的老化強度并不是很高,所達到的老化效果也不是很好,且老化速度也沒有達到理想的速度,有待提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該方法加強了近晶相液晶顯示屏的老化強度,加快了老化速度,改善了老化效率。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該近晶相液晶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近晶相液晶顯示屏用快速老化方法,該近晶相液晶顯示屏包括第一基體層和第二基體層,在第一基體層與第二基體層之間設有包括近晶相液晶和導電物的混合層,第一基體層朝向混合層的一側設有第一導電電極層,第二基體層朝向混合層的一側設有第二導電電極層,第一導電電極層由M個行電極組成,第二導電電極層由N個列電極組成,該M個行電極與該N個列電極相正交而形成M×N的像素點陣列,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重復執行以下步驟a?g至少一次:a.將該近晶相液晶顯示屏的全屏劃分成排列成矩陣結構的P×Q個矩形區域,P、Q為正整數且P、Q不同時為1;b.在第一預定時間內將一對低頻脈沖信號分別加載到各個行電極、各個列電極上,使該近晶相液晶顯示屏的全屏呈現為霧狀避光狀態,然后停止加載該對低頻脈沖信號;c.在第一實施時間內,對步驟a中劃分的各個矩形區域對應的行、列電極在該第一實施時間內的相應時間段內加載相應高頻脈沖驅動信號,使每個矩形區域呈現為霧狀避光狀態或全透明狀態,其中:每個矩形區域呈現的顯示狀態與其相鄰的所有矩形區域所呈現的顯示狀態相異,處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所有矩形區域對應的行、列電極在同一時間段分別加載相應高頻脈沖驅動信號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近晶相液晶顯示屏用快速老化方法,該近晶相液晶顯示屏包括第一基體層和第二基體層,在第一基體層與第二基體層之間設有包括近晶相液晶和導電物的混合層,第一基體層朝向混合層的一側設有第一導電電極層,第二基體層朝向混合層的一側設有第二導電電極層,第一導電電極層由M個行電極組成,第二導電電極層由N個列電極組成,該M個行電極與該N個列電極相正交而形成MXN的像素點陣列,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重復執行以下步驟a-g至少一次a.將該近晶相液晶顯示屏的全屏劃分成排列成矩陣結構的PXQ個矩形區域,P、Q為正整數且P、Q不同時為I ;b.在第一預定時間內將一對低頻脈沖信號分別加載到各個行電極、各個列電極上,使該近晶相液晶顯示屏的全屏呈現為霧狀避光狀態,然后停止加載該對低頻脈沖信號;c.在第一實施時間內,對步驟a中劃分的各個矩形區域對應的行、列電極在該第一實施時間內的相應時間段內加載相應高頻脈沖驅動信號,使每個矩形區域呈現為霧狀避光狀態或全透明狀態,其中每個矩形區域呈現的顯示狀態與其相鄰的所有矩形區域所呈現的顯示狀態相異,處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所有矩形區域對應的行、列電極在同一時間段分別加載相應高頻脈沖驅動信號;d.停止向行、列電極加載高頻脈沖驅動信號并持續一個設定時間;e.在第二預定時間內將一對低頻脈沖信號分別加載到各個行電極、各個列電極上,使該近晶相液晶顯示屏的全屏再次呈現為霧狀避光狀態,然后停止加載該對低頻脈沖信號;f.在第二實施時間內,對步驟a中劃分的各個矩形區域對應的行、列電極在該第二實施時間內的相應時間段內加載相應高頻脈沖驅動信號,使每個矩形區域呈現為霧狀避光狀態或全透明狀態,其中每個矩形區域呈現的顯示狀態與步驟c中所呈現的顯示狀態相異, 處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所有矩形區域對應的行、列電極在同一時間段分別加載相應高頻脈沖驅動信號;g.停止向行、列電極加載高頻脈沖驅動信號并持續一個設定時間。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快速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a前還包括重復執行以下步驟a01_a02至少一次aOl.在第一設定時間內將一對低頻脈沖信號分別加載到各個所述行電極、各個所述列電極上,使所述近晶相液晶顯示屏的全屏呈現為霧狀避光狀態,然后停止加載該對低頻脈沖信號并持續一個設定時間;a02.在第二設定時間內將一對高頻脈沖信號分別加載到各個所述行電極、各個所述列電極上,使所述近晶相液晶顯示屏的全屏呈現為全透明狀態,然后停止加載該對高頻脈沖信號并持續一個設定時間。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快速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c中依次對處于各個水平位置的矩形區域進行掃描驅動,其中在掃描驅動處于一個水平位置的矩形區域時,向處于該水平位置的矩形區域對應的行電極加載相應的高頻脈沖驅動信號,同時向處于該水平位置、將要呈現霧狀避光狀態的矩形區域對應的列電極加載與該高頻脈沖驅動信號相同的驅動信號,且向處于該水平位置、將要呈現全透明狀態的矩形區域對應的列電極加載與該高頻脈沖驅動信號僅相位相反的驅動信號;在所述步驟f中依次對處于各個水平位置的矩形區域進行掃描驅動,其中在掃描驅動處于一個水平位置的矩形區域時,向處于該水平位置的矩形區域對應的行電極加載相應的高頻脈沖驅動信號,同時向處于該水平位置、將要呈現霧狀避光狀態的矩形區域對應的列電極加載與該高頻脈沖驅動信號相同的驅動信號,且向處于該水平位置、將要呈現全透明狀態的矩形區域對應的列電極加載與該高頻脈沖驅動信號僅相位相反的驅動信號。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c中依次對處于各個水平位置的矩形區域進行掃描驅動,其中在掃描驅動處于一個水平位置的矩形區域時,向處于該水平位置的矩形區域對應的行電極加載相應的高頻脈沖驅動信號,同時向處于該水平位置、將要呈現霧狀避光狀態的矩形區域對應的列電極加載與該高頻脈沖驅動信號相同的驅動信號,且向處于該水平位置、將要呈現全透明狀態的矩形區域對應的列電極加載與該高頻脈沖驅動信號僅相位相反的驅動信號;在所述步驟f中依次對處于各個水平位置的矩形區域進行掃描驅動,其中在掃描驅動處于一個水平位置的矩形區域時,向處于該水平位置的矩形區域對應的行電極加載相應的高頻脈沖驅動信號,同時向處于該水平位置、將要呈現霧狀避光狀態的矩形區域對應的列電極加載與該高頻脈沖驅動信號相同的驅動信號,且向處于該水平位置、將要呈現全透明狀態的矩形區域對應的列電極加載與該高頻脈沖驅動信號僅相位相反的驅動信號。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b和e中,所述一對低頻脈沖信號僅相位相反,所述低頻脈沖信號和所述高頻脈沖驅動信號的占空比為50%。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任宇,孫剛,夏興隆,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漢朗光電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