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桶式甩水氣體霧化器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8331566 閱讀: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4 18:21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桶式甩水氣體霧化器,屬霧化氣體發生裝置。包括殼體、水葉輪、墊圈、甩水轉軸、小孔甩桶、圓柱網、扇葉、霧化筒、支架、電機和水箱;殼體底部為供水池,其內設置支架,支架上安置霧化筒、水箱和電機;水箱為底部有出水管的環柱狀結構,其中心空腔套于電機上、下部嵌于殼體上開口中并保持一定間距;甩水轉軸與小孔甩桶、圓柱網、扇葉同轉軸,轉軸接電機輸出軸;甩水轉軸下端固定水葉輪、上部套固小孔甩桶,水葉輪與供水池水面接觸;圓柱網罩于水葉輪和小孔甩桶外,小孔甩桶與扇葉間有一定間距,水箱下部與殼體間形成霧氣出口。可根據需要調節霧化濃度和量、控水簡單、霧化效果好、使用方便,可用于空氣加濕和工件霧化淬火。(*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桶式甩水氣體霧化器,屬于霧化設備

    技術介紹
    目前,霧化氣體發生裝置很多用于作為空氣加濕器和淬火裝置供應淬火氣體。但有的霧化氣體發生裝置結構過于復雜或供水不充分,或者沒能減少動力源的使用,有的既造成供水不足,浪費動力源,也不能實現單位霧化量的控制,既浪費了資源,又沒能實現簡單操控,甚至霧化氣體質量受到影響,而且操作、使用極不方便。因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加以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實現節約能源,充分霧化,結構簡單,單位時間內的霧化量的可控,克服傳統氣體霧化的局限,充分挖掘霧化氣體發生裝置結構簡化,霧化高效的潛力,提高霧化氣體質量,降低成本,本技術提供一種可調的霧化氣體發生裝置,利用可調的霧化氣體發生裝置進行氣體霧化,實現操作方便,霧化充分的特點。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桶式甩水氣體霧化器,包括裝置殼體1、水葉輪4、墊圈5、甩水轉軸6、小孔甩桶7、圓柱網8、扇葉9、霧化筒10、支架11、電機13和水箱15;殼體1是底部為供水池12的圓柱狀結構,其內腔底部設置支架11,支架11上安置霧化筒10,霧化筒10上安置水箱15和電機13;水箱15為底部設有伸于殼體1底部的出水管3的環柱狀結構,其中心空腔套于電機13上、下部嵌于殼體1上開口中并保持一定間距;甩水轉軸6和小孔甩桶7、圓柱網8、扇葉9同轉軸,其轉軸與電機13的輸出軸連接;甩水轉軸6的下端伸進下殼體1底部供水池12中,其下端固定水葉輪4、上部套固小孔甩桶7,水葉輪4與供水池12的水面接觸;圓柱網8罩于水葉輪4和小孔甩桶7外,其下端固于供水池12底部,小孔甩桶7上端與扇葉9之間保持一定間距;圓柱網8與霧化筒10和殼體1之間形成霧化空間,嵌于殼體1開口中的水箱15下部與殼體1之間形成霧氣出口。水葉輪4通過螺母2和彈性墊圈固定在甩水轉軸6下端頭上。所述嵌于殼體1開口中的水箱15下部與殼體1之間的間距為3~10mm,具體尺寸根據實際需要確定。所述小孔甩桶7上端與扇葉9之間的間距為5~20mm,具體尺寸根據實際需要確定。所述小孔甩桶7中裝有海綿17,其桶壁上的小孔16均勻分布,小孔孔徑為0.5~1.5mm、孔距為1.5~3mm,具體尺寸根據實際需要確定。所述水葉輪4的葉片數量為2~6個,水葉輪4與供水池12水面接觸的吃水厚度為2~5mm。根據實際需要具體確定水葉輪的葉片數量和吃水厚度,通過調整墊圈5的數量調節水葉輪4的高度,從而控制吃水厚度;可調墊圈5的數量根據實際所需水葉輪的吃水厚度確定。所述電機13外罩有電機罩14,以起到防塵和美化效果。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水葉輪4與水面13接觸,水葉輪4在電機帶動下旋轉,供水池12中的水被旋起豎直飛濺粘附到小孔甩桶7內表面的海綿上,同時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通過小孔甩桶7上的小孔飛出碰撞、穿越圓柱網8,最終形成很小的水珠,再與由扇葉9產生的強風相互作用后,在圓柱網8與霧化筒10和殼體1之間形成霧化空間中形成霧化氣體,再通過嵌于殼體1開口中的水箱15下部與殼體1之間的出氣孔排出。通過增減墊圈5的數量來調整水葉吃水厚度來控制飛濺水流的水量多少,可控制小水珠的密度,達到霧化氣體的濃度和單位霧化量。本技術采用水葉輪旋起水到甩桶上的海綿上,量足且及時,水滴通過粘附、甩出、碰撞穿越,變成很小的水珠,霧化效果好,利用可調墊圈調節單位時間供水量,既能充分供水,又能保證霧化氣體質量,具有可根據需要調節霧化濃度和量、控水簡單、動力節減可控、控水充分、霧化量大等優點,既能提高霧化率,又能保證霧化氣體質量,用于空氣加濕,也可用于對工件進行霧化淬火。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局部剖視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整體剖視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甩水轉軸與水葉輪和小孔甩桶連接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甩水轉軸與水葉輪和小孔甩桶連接結構局部剖視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水葉輪F向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水葉輪A-A剖視示意圖。圖中:1-殼體,2-螺母,3-水箱出水管,4-水葉輪,5-墊圈,6-甩水轉軸,7-小孔甩桶,8-圓柱網,9-扇葉,10-霧化筒,?11-支架,12-供水池,13-電機,14-電機罩,15-水箱,16-甩桶小孔,17-甩桶海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所述內容。實施例1:如圖1-6所示,本桶式甩水氣體霧化器,包括裝置殼體1、水葉輪4、墊圈5、甩水轉軸6、小孔甩桶7、圓柱網8、扇葉9、霧化筒10、支架11、電機13和水箱15;殼體1是底部為供水池12的圓柱狀結構,其內腔底部設置支架11,支架11上安置霧化筒10,霧化筒10上安置水箱15和電機13;水箱15為底部設有伸于殼體1底部的出水管3的環柱狀結構,其中心空腔套于電機13上、下部嵌于殼體1上開口中并保持一定間距;甩水轉軸6和小孔甩桶7、圓柱網8、扇葉9同轉軸,其轉軸與電機13的輸出軸連接;甩水轉軸6的下端伸進下殼體1底部供水池12中,其下端固定水葉輪4、上部套固小孔甩桶7,水葉輪4與供水池12的水面接觸;圓柱網8罩于水葉輪4和小孔甩桶7外,其下端固于供水池12底部,小孔甩桶7上端與扇葉9之間保持一定間距;圓柱網8與霧化筒10和殼體1之間形成霧化空間,嵌于殼體1開口中的水箱15下部與殼體1之間形成霧氣出口。水葉輪4通過螺母2和彈性墊圈固定在甩水轉軸6下端頭上,電機13外罩有電機罩14。嵌于殼體1開口中的水箱15下部與殼體1之間的間距為5mm,小孔甩桶7上端與扇葉9之間的間距為10mm。小孔甩桶7中裝有海綿17,其桶壁上的小孔16均勻分布,小孔孔徑為0.5mm、孔距為2mm。水葉輪4的葉片數量為4個,水葉輪4與供水池12內水面接觸的吃水厚度為2mm,墊圈5的數量為3個。實施例2:如圖1-6所示,本桶式甩水氣體霧化器的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嵌于殼體1開口中的水箱15下部與殼體1之間的間距為10mm,小孔甩桶7上端與扇葉9之間的間距為20mm。小孔甩桶7桶壁上的小孔16的孔徑為1.5mm、孔距為3mm。水葉輪4的葉片數量為6個,水葉輪4與供水池12水面接觸的吃水厚度為5mm,墊圈5的數量為5個。實施例3:如圖1-6所示,本桶式甩水氣體霧化器的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嵌于殼體1開口中的水箱15下部與殼體1之間的間距為3mm,小孔甩桶7上端與扇葉9之間的間距為5mm。小孔甩桶7桶壁上的小孔16的孔徑為1mm、孔距為1.5mm。水葉輪4的葉片數量為2個,水葉輪4與供水池12水面接觸的吃水厚度為3mm,墊圈5的數量為2個。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桶式甩水氣體霧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裝置殼體(1)、水葉輪(4)、墊圈(5)、甩水轉軸(6)、小孔甩桶(7)、圓柱網(8)、扇葉(9)、霧化筒(10)、支架(11)、電機(13)和水箱(15);殼體(1)是底部為供水池(12)的圓柱狀結構,其內腔底部設置支架(11),支架(11)上安置霧化筒(10),霧化筒(10)上安置水箱(15)和電機(13);水箱(15)為底部設有伸于殼體(1)底部的出水管(3)的環柱狀結構,其中心空腔套于電機(13)上、下部嵌于殼體(1)上開口中并保持一定間距;甩水轉軸(6)和小孔甩桶(7)、圓柱網(8)、扇葉(9)同轉軸,其轉軸與電機(13)的輸出軸連接;甩水轉軸(6)的下端伸進下殼體(1)底部供水池(12)中,其下端固定水葉輪(4)、上部套固小孔甩桶(7),水葉輪(4)與供水池(12)的水面接觸;圓柱網(8)罩于水葉輪(4)和小孔甩桶(7)外,其下端固于供水池(12)底部,小孔甩桶(7)上端與扇葉(9)之間保持一定間距;圓柱網(8)與霧化筒(10)和殼體(1)之間形成霧化空間,嵌于殼體(1)開口中的水箱(15)下部與殼體(1)之間形成霧氣出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桶式甩水氣體霧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裝置殼體(1)、水葉輪(4)、墊圈(5)、甩水轉軸(6)、小孔甩桶(7)、圓柱網(8)、扇葉(9)、霧化筒(10)、支架(11)、電機(13)和水箱(15);殼體(1)是底部為供水池(12)的圓柱狀結構,其內腔底部設置支架(11),支架(11)上安置霧化筒(10),霧化筒(10)上安置水箱(15)和電機(13);水箱(15)為底部設有伸于殼體(1)底部的出水管(3)的環柱狀結構,其中心空腔套于電機(13)上、下部嵌于殼體(1)上開口中并保持一定間距;甩水轉軸(6)和小孔甩桶(7)、圓柱網(8)、扇葉(9)同轉軸,其轉軸與電機(13)的輸出軸連接;甩水轉軸(6)的下端伸進下殼體(1)底部供水池(12)中,其下端固定水葉輪(4)、上部套固小孔甩桶(7),水葉輪(4)與供水池(12)的水面接觸;圓柱網(8)罩于水葉輪(4)和小孔甩桶(7)外,其下端固于供水池(12)底部,小孔甩桶(7)上端與扇葉(9)之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自良,楊長友,張時鋒,
    申請(專利權)人:昆明理工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满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JAVA性无码HD中文|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岛国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九九 |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久久|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无码人妻少妇伦在线电影|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 | 免费无码中文字幕A级毛片|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片毛片|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中文字幕| 最新无码专区视频在线| 一本一道av中文字幕无码| 在线无码视频观看草草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无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专区| 无码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专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亚洲成A∨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 h无码动漫在线观看|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