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人造纖維粒子的生產
,特別是在纖維粒子的分級出料技術。
技術介紹
為了生產陽離子再生著色滌綸短纖維,須先將酯化物和再生的PET片材、三單體、色母?;旌线M行束聚改性,經擠出形成連續的粗纖維線,再由切刀制成改性纖維粒子。由于改性纖維粒子經切刀加工時,會出現長短不均的粒子,如將長短不均的粒子同時進入加溫體系進行后續的成絲工藝,則需要較長的升溫時間,造成能源的浪費,也不利于保障成絲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無需長時間進行成絲工藝升溫的改性纖維粒子的分級系統。本技術在機架上分別設置大孔眼篩板、中孔眼篩板、小孔眼篩板和收料槽,所述中孔眼篩板布置在大孔眼篩板下方,所述小孔眼篩板布置在中孔眼篩板下方,所述收料槽布置在小孔眼篩板下方,在大孔眼篩板、中孔眼篩板和小孔眼篩板的一側分別開設出料□。本技術將粒子進行分級出料,對于收集在收料槽內的粒子由于其長度最小,所以在后續的成絲加工中,只需針對地采用最短的時間即可熱熔;對于由大孔眼篩板一側的出料口收集的粒子長度最大,在成絲加工中,則需采用最長時間進長熱熔。本技術可大大降低成絲加工中的熱能浪費,利于形成高質量產品。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本技術在機架I上分別設置大孔眼篩板2、中孔眼篩板3、小孔眼篩板4和收料槽5,中孔眼篩板3布置在大孔眼篩板2下方,小孔眼篩板4布置在中孔眼篩板3下方,收料槽5布置在小孔眼篩板4下方。在大孔眼篩板2、中孔眼篩板3、小孔眼篩板4的一側分別開設出料口 21、31、41。
【技術保護點】
改性纖維粒子的分級系統,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機架上分別設置大孔眼篩板、中孔眼篩板、小孔眼篩板和收料槽,所述中孔眼篩板布置在大孔眼篩板下方,所述小孔眼篩板布置在中孔眼篩板下方,所述收料槽布置在小孔眼篩板下方,在大孔眼篩板、中孔眼篩板和小孔眼篩板的一側分別開設出料口。
【技術特征摘要】
1.改性纖維粒子的分級系統,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機架上分別設置大孔眼篩板、中孔眼篩板、小孔眼篩板和收料槽,所述中孔眼篩板布置在大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海燕,張殿剛,
申請(專利權)人:揚州思窈化纖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