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水處理設備技術領域,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能夠有效的達到污水治理效果,回收污水中的纖維紙漿的造紙污水處理系統,包括沉砂池、混凝通道、絮凝劑添加裝置、沉淀池和集水池,所述沉砂池底部設有排砂管,上部分別設有進水口與出水口,所述沉砂池出水口通過混凝通道與沉淀池進水口相連通,所述混凝通道上設有復數個交錯分布的折板,所述混凝通道上還設有與絮凝劑添加裝置相連通的加藥口,所述沉淀池的底部為圓錐狀,所述沉淀池底部上設有紙漿回收裝置,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與集水池相連接,所述集水池的底部設有排水口,所述集水池位于排水口的上方設有過濾層。(*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到水處理設備
,特別涉及一種造紙污水處理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中國城市化、工業化的加速,水資源的需求缺口也日益增大。在這樣的背景下,污水處理行業成為新興產業,目前與自來水生產、供水、排水、中水回用行業處于同等重要地位。根據國家環保局統計,2007年在全國41個行業中,全國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為221. I億噸,其中,造紙業廢水排放占總量的14. 4%,僅次于化工制造業,位居第二,而造紙業居我國5大高耗水行業之首,其國內紙廠噸紙水耗高達100立方米以上,幾乎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0倍,因此,我國造紙行業造成的水源污染、環境污染和水資源浪費現象非常嚴重。目前,我國造紙行業部分廠家通過興建污水治理工程,有效的達到污水治理的效果,但是,這些污水治理工程成本十分高昂,一般廠家無法建立污水治理工程或者維持污水治理工程的繼續,因此,很多廠家仍然選擇污水直接排放的方式,造紙污水無法達到有效的治理,水污染和環境污染嚴重,并且造紙污水中含有的污染物主要是短纖、微纖、淤泥和雜質等,造紙污水的直接排放還會造成纖維資源的浪費,因此,如何對造紙污水進行有效的治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治污總投資,回收纖維紙漿,變廢為寶是造紙工業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針對上述的問題,本技術提出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能夠有效的達到污水治理效果,回收污水中的纖維紙漿的造紙污水處理系統。為實現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取的解決方案為一種造紙污水處理系統,包括沉砂池、混凝通道、絮凝劑添加裝置、沉淀池和集水池,所述沉砂池底部設有排砂管,上部分別設有進水口與出水口,所述沉砂池出水口通過混凝通道與沉淀池進水口相連通,所述混凝通道上設有復數個交錯分布的折板,所述混凝通道上還設有與絮凝劑添加裝置相連通的加藥口,所述沉淀池的底部為圓錐狀,所述沉淀池底部上設有紙漿回收裝置,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與集水池相連接,所述集水池的底部設有排水口,所述集水池位于排水口的上方設有過濾層。進一步的是所述絮凝劑添加裝置由配藥箱、管道和閥門組成,所述配藥箱通過管道與混凝通道相連接,所述閥門設置在管道上。進一步的是所述配藥箱至少為3個。通過采用前述技術方案,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如上所述設計的造紙污水處理系統,造紙污水由沉砂池的進水口進入沉砂池,沉砂池先對造紙污水進行初步沉淀,完成造紙污水纖維與沉砂的分離,沉砂經排砂管排出;然后,沉砂池的水再經由混凝通道進入到沉淀池中,混凝通道中,絮凝劑添加裝置將絮凝劑添加到水流中,水流與混凝通道中的折板相互碰撞,且水流在折板間多次轉折提高速度,水中顆粒碰撞機會增加,使得水流與藥劑之間充分混合,混凝效果好;經過加藥、混凝后的水在沉淀池中,依靠重力分離作用,使水中絮凝的纖維紙漿沉降在沉淀池底部,沉淀池底部的紙漿回收裝置將纖維紙漿回收,有效的實現了纖維紙漿的回收;沉淀池的水再流動至集水池中,集水池對水進行緩沖作用,且集水池的水經由過濾層的過濾作用將其他雜質過濾掉,再由排水口排出;因此,經由沉砂、混凝、沉淀和過濾等多重處理步驟,有效的達到了污水治理效果,達到了污水的排放標準,且有效的實現了纖維紙漿的回收,所述造紙污水處理系統整體結構簡單,成本低,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治污總投資。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的絮凝劑添加裝置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參考圖1,本技術實施例揭示的是,一種造紙污水處理系統,包括沉砂池I、混凝通道2、絮凝劑添加裝置3、沉淀池4和集水池5,所述沉砂池I上部分別設有進水口 11與出水口,所述沉砂池I底部還設有排砂管12,所述沉砂池I出水口通過混凝通道2與沉淀池4進水口相連通,所述混凝通道2上設有復數個交錯分布的折板21,所述混凝通道2上還設有與絮凝劑添加裝置3相連通的加藥口,其中絮凝劑添加裝置3由三個配藥箱31、三個管道32和三個閥門33組成,三個配藥箱31用于配制、分段投加三種藥液,所述各配藥箱31通過管道32與混凝通道2相連接,所述閥門33設置在管道上,各閥門33用于控制相應的配藥箱31內的藥液的投放量,所述沉淀池4的底部為圓錐狀,所述沉淀池4底部的上設有紙漿回收裝置6,所述沉淀池4的出水口與集水池5相連接,所述集水池5的底部設有排水口51,所述集水池5位于排水口 51的上方設有過濾層52。所述造紙污水處理系統使用時,造紙污水由沉砂池I的進水口 11進入沉砂池,沉砂池I先對造紙污水進行初步沉淀,完成造紙污水纖維與沉砂的分離,沉砂經沉砂池I的排砂管12排出;然后,沉砂池I的水再經由混凝通道2進入到沉淀池4中,混凝通道2中,絮凝劑添加裝置3將絮凝劑添加到水流中,水流與混凝通道2中的折板21相互碰撞,且水流在折板21間多次轉折提高速度,水中顆粒碰撞機會增加,使得水流與藥劑之間充分混合,混凝效果好;經過加藥、混凝后的水在沉淀池4中,依靠重力分離作用,使水中絮凝的纖維紙漿沉降在沉淀池4底部,沉淀池4底部的紙漿回收裝置6將纖維紙漿回收,有效的實現了纖維紙漿的回收;沉淀池4的水再流動至集水池5中,集水池5對水進行緩沖作用,且集水池5的水經由過濾層52的過濾作用將其他雜質過濾掉,再由排水口 51排出,排出的水由于經過沉砂、混凝、沉淀和過濾等多重處理,達到了排放標準,有效的達到了污水治理效果。綜上所述設計的造紙污水處理系統,能夠有效的回收污水中的纖維紙漿,能夠有效的達到污水治理效果,達到排放標準,且結構簡單,成本低,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治污總投資。以上所記載,僅為利用本創作
技術實現思路
的實施例,任何熟悉本項技藝者運用本創作所做的修飾、變化,皆屬本創作主張的專利范圍,而不限于實施例所揭示者。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造紙污水處理系統,包括沉砂池,所述沉砂池底部設有排砂管,上部分別設有進水口與出水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混凝通道、絮凝劑添加裝置、沉淀池和集水池,所述沉砂池出水口通過混凝通道與沉淀池進水口相連通,所述混凝通道上設有復數個交錯分布的折板,所述混凝通道上還設有與絮凝劑添加裝置相連通的加藥口,所述沉淀池的底部為圓錐狀,所述沉淀池底部上設有紙漿回收裝置,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與集水池相連接,所述集水池的底部設有排水口,所述集水池位于排水口的上方設有過濾層。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造紙污水處理系統,包括沉砂池,所述沉砂池底部設有排砂管,上部分別設有進水口與出水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混凝通道、絮凝劑添加裝置、沉淀池和集水池,所述沉砂池出水口通過混凝通道與沉淀池進水口相連通,所述混凝通道上設有復數個交錯分布的折板,所述混凝通道上還設有與絮凝劑添加裝置相連通的加藥口,所述沉淀池的底部為圓錐狀,所述沉淀池底部上設有紙...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甘木林,
申請(專利權)人:甘木林,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