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一種礦山熱塑防腐錨桿支護裝置涉及一種能夠在錨桿打入巖層同時進行防腐作業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錨頭通孔置于錨頭上,錨頭與中空固定管上部連接,熱塑性吸氧材料環置于中空固定管上,銅墊圈與中空固定管套接,且一側與熱塑性吸氧材料環連接,出液孔置于銅墊圈上。方形通孔置于中空錨桿體上,中空錨桿體上部與銅墊圈連接,導熱銅絲置于中空錨桿體內部,導熱銅絲一端與銅墊圈連接,另一端從方形通孔穿出,并與鋁合金外殼連接,金屬管置于鋁合金外殼內部,電阻絲置于金屬管內部,接線柱置于鋁合金外殼外,鋁合金外殼用密封螺栓固定。止漿塞與中空錨桿體下部連接,拱形托板與止漿塞通過固定螺母固定連接,堵漿塞置于中空錨桿體上。(*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一種礦山熱塑防腐錨桿支護裝置涉及一種礦山熱塑材料保護層防腐錨桿支護裝置,屬于礦山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能夠在錨桿打入巖層同時,加熱熔化熱塑性材料均勻包裹錨桿,進行防腐作業的錨桿支護裝置
技術介紹
礦山井巷等巖土工程施工中,對地層進行加固的主要技術措施是使用錨桿。在地下工程,礦山井巷環境中,錨桿體腐蝕在所難免。錨桿的腐蝕嚴重影響錨桿使用壽命,危害生產施工安全,因此研究錨桿防腐技術十分必要。目前,一些保護層防腐技術受到廣泛使用。但是這些技術的防腐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使用過程中還存在許多缺陷。目前保護層防腐技術主要是在錨桿打入巖層后,向錨桿體周圍注射保護液,從而起到防腐作用。這種方法, 增加了施工步驟,降低了施工效率,同時保護液易流失,防腐作用時間不長。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一種礦山熱塑防腐錨桿支護裝置提供一種能夠在錨桿打入巖層同時,加熱熔化熱塑性材料均勻包裹錨桿,進行防腐作業的裝置。提高錨桿使用壽命,有效降低防腐成本。本技術一種礦山熱塑防腐錨桿支護裝置是這樣實現的本技術一種礦山熱塑防腐錨桿支護裝置由上部材料固定裝置、加熱裝置和下部支護裝置組成。上部材料固定裝置由錨頭、錨頭通孔、中空固定管、熱塑性吸氧材料環、銅墊圈和出液孔組成。錨頭通孔置于錨頭上,錨頭與中空固定管上部連接,熱塑性吸氧材料環置于中空固定管上,銅墊圈與中空固定管套接,且一側與熱塑性吸氧材料環連接,出液孔置于銅墊圈上。加熱裝置由接線柱、金屬管、電阻絲、鋁合金外殼、密封螺栓、中空錨桿體、方形通孔和導熱銅絲組成。方形通孔置于中空錨桿體上,中空錨桿體上部與銅墊圈連接,導熱銅絲置于中空錨桿體內部,導熱銅絲一端與銅墊圈連接,另一端從方形通孔穿出,并與鋁合金外殼連接,金屬管置于鋁合金外殼內部,電阻絲置于金屬管內部,接線柱置于鋁合金外殼外,鋁合金外殼用密封螺栓固定。下部支護裝置由止漿塞、拱形托板、固定螺母和堵漿塞組成。止漿塞與中空錨桿體下部連接,拱形托板與止漿塞通過固定螺母固定連接,堵漿塞置于中空錨桿體上。使用時,用打孔機將錨桿打入巷道頂巖的同時,將電源與接線柱連接,對接線柱通電,電阻絲迅速升溫,由金屬管導熱使鋁合金外殼升溫,對錨桿底部進行加熱,熱量由導熱銅絲傳給銅墊圈,銅墊圈對熱塑性吸氧材料環加熱,使其熔化,從出液孔流出,打孔時錨桿體高速旋轉,能使液體均勻包裹在中空錨桿體周身。熱塑性吸氧材料降溫凝固,形成一層堅固致密的保護層,達到在錨桿打入巖層同時對錨桿體進行防腐保護的目的。有益效果—、能夠在錨桿打入巖層同時,加熱熔化熱塑性材料均勻包裹錨桿,進行防腐作業,提高錨桿使用壽命,有效降低錨桿防腐成本。二、結構簡單,方便使用。三、成本低廉,易于推廣。附圖說明附圖I為本技術一種礦山熱塑防腐錨桿支護裝置立體結構圖附圖2為本技術一種礦山熱塑防腐錨桿支護裝置加熱裝置剖面圖附圖中其中零件為錨頭(1),中空固定管(2),銅墊圈(3),中空錨桿體(4),方形通孔(5),鋁合金外殼(6),密封螺栓(7),拱形托板(8),堵漿塞(9),固定螺母(10),止漿塞 (11),接線柱(12),導熱銅絲(13),出液孔(14),熱塑性吸氧材料環(15),錨頭通孔(16),電阻絲(17),金屬管(18)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一種礦山熱塑防腐錨桿支護裝置是這樣實現的,本技術一種礦山熱塑防腐錨桿支護裝置由上部材料固定裝置、加熱裝置和下部支護裝置組成。上部材料固定裝置由錨頭(I)、錨頭通孔(16)、中空固定管(2)、熱塑性吸氧材料環(15)、銅墊圈(3)和出液孔(14)組成。錨頭通孔(16)置于錨頭(I)上,錨頭(I)與中空固定管(2)上部連接,熱塑性吸氧材料環(15)置于中空固定管(2)上,銅墊圈(3)與中空固定管(2)套接,且一側與熱塑性吸氧材料環(15)連接,出液孔(14)置于銅墊圈(3)上。加熱裝置由接線柱(12)、金屬管(18)、電阻絲(17)、鋁合金外殼(6)、密封螺栓(7)、中空錨桿體(4)、方形通孔(5)和導熱銅絲(13)組成。方形通孔(5)置于中空錨桿體(4)上,中空錨桿體(4)上部與銅墊圈(3)連接,導熱銅絲(13)置于中空錨桿體(4)內部,導熱銅絲(13) —端與銅墊圈(3)連接,另一端從方形通孔(5)穿出,并與鋁合金外殼(6)連接,金屬管(18)置于鋁合金外殼(6)內部,電阻絲(17)置于金屬管(18)內部,接線柱(12)置于鋁合金外殼(6)外,鋁合金外殼(6)用密封螺栓(7)固定。下部支護裝置由止漿塞(11)、拱形托板(8)、固定螺母(10)和堵漿塞(9)組成。止漿塞(11)與中空錨桿體(4)下部連接,拱形托板(8)與止漿塞(11)通過固定螺母(10)固定連接,堵漿塞(10)置于中空錨桿體(4),使用時,用打孔機將錨桿打入巷道頂巖的同時,將電源與接線柱(12)連接,對接線柱(12)通電,電阻絲(17)迅速升溫,由金屬管(18)導熱使鋁合金外殼(6)升溫,對錨桿底部進行加熱,熱量由導熱銅絲(13)傳給銅墊圈(3),銅墊圈(3)對熱塑性吸氧材料環(15)加熱,使其熔化,從出液孔(14)流出,打孔時錨桿體高速旋轉,能使液體均勻包裹在中空錨桿體(4)周身。熱塑性吸氧材料降溫凝固,形成一層堅固致密的保護層,達到在錨桿打入巖層同時對錨桿體進行全面長久防腐保護的目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礦山熱塑防腐錨桿支護裝置,其特征是:錨頭通孔置于錨頭上,錨頭與中空固定管上部連接,熱塑性吸氧材料環置于中空固定管上,銅墊圈與中空固定管套接,且一側與熱塑性吸氧材料環連接,出液孔置于銅墊圈上,方形通孔置于中空錨桿體上,中空錨桿體上部與銅墊圈連接,導熱銅絲置于中空錨桿體內部,導熱銅絲一端與銅墊圈連接,另一端從方形通孔穿出,并與鋁合金外殼連接,金屬管置于鋁合金外殼內部,電阻絲置于金屬管內部,接線柱置于鋁合金外殼外,鋁合金外殼用密封螺栓固定,止漿塞與中空錨桿體下部連接,拱形托板與止漿塞通過固定螺母固定連接,堵漿塞置于中空錨桿體上。
【技術特征摘要】
1. 一種礦山熱塑防腐錨桿支護裝置,其特征是錨頭通孔置于錨頭上,錨頭與中空固定管上部連接,熱塑性吸氧材料環置于中空固定管上,銅墊圈與中空固定管套接,且一側與熱塑性吸氧材料環連接,出液孔置于銅墊圈上,方形通孔置于中空錨桿體上,中空錨桿體上部與銅墊圈連接,導熱銅絲置于中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驍瀾,
申請(專利權)人:陳驍瀾,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