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非焊接式密封管接頭結構,屬一種密封管接頭結構,包括兩根任意長度且兩端相對的管道,所述兩根任意長度的管道相對的兩端上均分別套裝有螺母,所述兩根任意長度且兩端相對的管道之間還設有對絲接頭,且兩根管道由對絲接頭的兩端進入其內部,并與對絲接頭的內壁緊密接觸,對絲接頭的兩端外側均設有外螺紋,螺母套裝在管道的兩端上并通過所述外螺紋固定在對絲接頭的兩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具有結構簡單,性能良好、質量輕體積小、使用方便、無需焊接、對管道軸向尺寸要求不嚴等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密封管接頭結構,更具體的說,本技術主要涉及一種非焊接式密封管接頭結構。技術背景目前,管接頭在流體傳輸領域中應用較為廣泛,用于流體系統中管路與管路、管路與元件的連接,屬于可拆式連接。主要有焊接式管接頭、擴口式管接頭、卡套式管接頭等形式。使用時,焊接式管接頭與流體系統管路中的鋼管焊接連接,其特點是連接牢固、密封可靠、耐壓高,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連接形式,但其在實際應用中的焊接工作量較大,使用較為不便。而擴口式管接頭通過將沖成喇叭口的管子置于接頭體的外錐面和管套的內錐孔之間,旋緊螺母使管子的喇叭口受壓,擠貼于接頭體外錐面和管套內錐孔所產生的間隙中,從而起到密封作用。擴口式管接頭結構簡單、性能良好、加工和使用方便,適用于以油、氣為介質的中、低壓管路系統,但其工作壓力取決于管材的許用壓力,一般為3. 5MPa 16MPa,因此其使用的壓力普遍較低。卡套式管接頭通過旋緊螺母使卡套被推進24°錐孔,并隨之變形,使卡套與接頭體內錐面形成球面接觸密封;同時,卡套的內刃口嵌入油管的外壁,在外壁上壓出一個環形凹槽,從而起到可靠的密封作用。卡套式管接頭具有結構簡單、性能良好、質量輕、體積小、使用方便、不用焊接、鋼管軸向尺寸要求不嚴等優點,且抗振性能好,工作壓力可達31. 5MPa,但卡套具有不可重復使用的特點,因此在實際應用中的成本較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之一在于解決上述不足,提供一種非焊接式密封管接頭結構,以期望解決現有技術中已有的焊接式管接頭焊接量大、擴口式管接頭使用壓力低、卡套式管接頭卡套不可重復使用等技術問題。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非焊接式密封管接頭結構,包括兩根任意長度且兩端相對的管道,所述兩根任意長度的管道相對的兩端上均分別套裝有螺母,所述兩根任意長度且兩端相對的管道之間還設有對絲接頭,且兩根管道由對絲接頭的兩端進入其內部,并與對絲接頭的內壁緊密接觸,對絲接頭的兩端外側均設有外螺紋,螺母套裝在管道的兩端上并通過所述外螺紋固定在對絲接頭的兩端;所述對絲接頭的兩端內側還設有至少一層環形密封臺階,且兩根任意長度的管道相對的兩端附近均設有一環形凸起,該環形凸起與所述環形密封臺階之間形成環形間隙,所述環形間隙中設有擋圈與O型密封圈,且擋圈置于O型密封圈的外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環形凸起呈圓弧狀,且圓弧狀環形凸起的頂部與對絲接頭兩端內側的環形密封臺階緊密接觸。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擋圈的橫截面呈三角形,并環向插入圓弧狀環形凸起與環形密封臺階的接觸面。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對絲接頭兩端內側的環形密封臺階為兩層,其中靠近對絲接頭兩端的一層與環形凸起的頂部緊密接觸,另一層與管道的外壁緊密接觸。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兩根任意長度的管道進入對絲接頭的兩端后,它們的中軸線與對絲接頭的中軸線相互重合。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螺母與對絲接頭橫截面的最大直徑相等。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與上述結構相類似的非焊接式密封管接頭結構,包括一根任意長度的管道與具有內螺紋的連接元件,所述任意長度的管道上套裝有螺母,所述任意長度的管道與具有內螺紋的連接元件之間還設有對絲接頭,且管道由對絲接頭的其中一端進入其內部,并與對絲接頭的內壁緊密接觸,對絲接頭的兩端外側均設有外螺紋,螺母套裝在管道上并通過所述外螺紋固定在對絲接頭的該端上,所述對絲接頭還通過其另一端外側的外螺紋與連接元件的內螺紋相互固定并連通;所述管道進入對絲接頭的一端內側還設 有至少一層環形密封臺階,且管道的端面附近設有一環形凸起,該環形凸起與所述環形密封臺階之間形成環形間隙,所述環形間隙中設有擋圈與O型密封圈,且擋圈置于O型密封圈的外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環形凸起呈圓弧狀,且圓弧狀環形凸起的頂部與對絲接頭內側的環形密封臺階緊密接觸;所述的擋圈的橫截面呈三角形,并環向插入圓弧狀環形凸起與環形密封臺階的接觸面。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對絲接頭內側的環形密封臺階為兩層,其中靠近環形密封臺階所在對絲接頭一端端面的一層與環形凸起的頂部緊密接觸,另一層與管道的外壁緊密接觸;所述的對絲接頭與連接元件之間也設置有密封圈。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任意長度的管道進入對絲接頭的其中一端后,其中軸線與對絲接頭的中軸線相互重合;所述螺母與對絲接頭橫截面的最大直徑相等。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過在環形凸起與所述環形密封臺階之間形成的環形間隙中設置擋圈與O型密封圈,當管道中有壓力油時,壓力油進入該環形間隙,從而使O型密封圈單面受壓產生變形,起到可靠的密封作用,有效的解決了連接管道軸向加工精度不高而引起的泄漏問題,且本技術還具有結構簡單,性能良好、質量輕體積小、使用方便、無需焊接、對管道軸向尺寸要求不嚴等優點。附圖說明圖I為用于說明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A處局部放大圖;圖3為用于說明本技術另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闡述。圖I示出了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參考圖I所示,本技術的該實施例是非焊接式密封管接頭結構,其中包括兩根任意長度且兩端相對的管道11,并且在兩根任意長度的管道11相對的兩端上均分別套裝一個螺母12。前述所提到的任意長度,是指本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可根據不同的情形采用任意長度的管道。而前述所提到的兩根兩端相對的管道11之間還設有對絲接頭13,且兩根管道11由對絲接頭13的兩端進入其內部,并與對絲接頭13的內壁緊密接觸,對絲接頭13的兩端外側均設有外螺紋131,螺母12套裝在管道11的兩端上并通過所述外螺紋131固定在對絲接頭13的兩端;所述對絲接頭13的兩端內側還設有至少一層環形密封臺階132,且兩根任意長度的管道11相對的兩端附近均設有一環形凸起111,該環形凸起111與所述環形密封臺階132之間形成環形間隙,所述環形間隙中設有擋圈14與O型密封圈15,且擋圈14置于O型密封圈15的外側。前述所采用的O型密封圈15采用橡膠制成,當其受到擠壓力時即會產生變形。再參考圖I所示,根據本技術的另一實施例所述的環形凸起111呈圓弧狀,且圓弧狀環形凸起111的頂部與對絲接頭13兩端內側的環形密封臺階132緊密接觸。參考圖2所示,結合上述內容,本技術相對于上述更加優選的一個實施例是將上述的提到的擋圈14設置為橫截面呈三角形的形式,并環向插入圓弧狀環形凸起111與環形密封臺階132的接觸面。·同樣,作為優選,本技術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還可做出其它進一步的改進,再如圖I所示,例如將對絲接頭13兩端內側的環形密封臺階132為兩層,其中靠近對絲接頭13兩端的一層與環形凸起111的頂部緊密接觸,另一層與管道11的外壁緊密接觸。為提升對絲接頭13與管道11之間的配合程度,提升其實施的效果,最好在兩根任意長度的管道11進入對絲接頭13的兩端后,將它們的中軸線與對絲接頭13的中軸線調整為相互重合。所述螺母12與對絲接頭13橫截面的最大直徑相等。圖3示出的是本技術另一個類似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參考圖3所示,本技術另一個與上述相類似的實施例也是一種非焊接式密封管接頭結構,包括一根任意長度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非焊接式密封管接頭結構,包括兩根任意長度且兩端相對的管道(11),所述兩根任意長度的管道(11)相對的兩端上均分別套裝有螺母(12),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根任意長度且兩端相對的管道(11)之間還設有對絲接頭(13),且兩根管道(11)由對絲接頭(13)的兩端進入其內部,并與對絲接頭(13)的內壁緊密接觸,對絲接頭(13)的兩端外側均設有外螺紋(131),螺母(12)套裝在管道(11)的兩端上并通過所述外螺紋(131)固定在對絲接頭(13)的兩端;所述對絲接頭(13)的兩端內側還設有至少一層環形密封臺階(132),且兩根任意長度的管道(11)相對的兩端附近均設有一環形凸起(111),該環形凸起(111)與所述環形密封臺階(132)之間形成環形間隙,所述環形間隙中設有擋圈(14)與O型密封圈(15),且擋圈(14)置于O型密封圈(15)的外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非焊接式密封管接頭結構,包括兩根任意長度且兩端相對的管道(11),所述兩根任意長度的管道(11)相對的兩端上均分別套裝有螺母(12),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根任意長度且兩端相對的管道(11)之間還設有對絲接頭(13),且兩根管道(11)由對絲接頭(13)的兩端進入其內部,并與對絲接頭(13)的內壁緊密接觸,對絲接頭(13)的兩端外側均設有外螺紋(131),螺母(12)套裝在管道(11)的兩端上并通過所述外螺紋(131)固定在對絲接頭(13)的兩端;所述對絲接頭(13)的兩端內側還設有至少一層環形密封臺階(132),且兩根任意長度的管道(11)相對的兩端附近均設有一環形凸起(111),該環形凸起(111)與所述環形密封臺階(132)之間形成環形間隙,所述環形間隙中設有擋圈(14)與O型密封圈(15),且擋圈(14)置于O型密封圈(15)的外側。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非焊接式密封管接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環形凸起(111)呈圓弧狀,且圓弧狀環形凸起(111)的頂部與對絲接頭(13)兩端內側的環形密封臺階(132)緊密接觸。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非焊接式密封管接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擋圈(14)的橫截面呈三角形,并環向插入圓弧狀環形凸起(111)與環形密封臺階(132)的接觸面。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非焊接式密封管接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對絲接頭(13)兩端內側的環形密封臺階(132)為兩層,其中靠近對絲接頭(13)兩端的一層與環形凸起(111)的頂部緊密接觸,另一層與管道(11)的外壁緊密接觸。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非焊接式密封管接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根任意長度的管道(11)進入對絲接頭(13)的兩端后,它們的中軸線與對絲接頭(13)的中軸線相互重合。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非焊接式密封管接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12)與對絲接頭(13 )橫截面的最大直徑相等。7.一種非焊接式密封管接頭結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輝,張建華,劉福蘭,楊浩,陳永賢,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川潤液壓潤滑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