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水文地質孔的多層地下水水位觀測裝置,水文地質孔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含水層,相鄰兩個含水層之間以及靠近水文地質孔頂部的含水層的上方均具有隔水層,該多層地下水水位觀測裝置包括設置在水文地質孔內的兩個或兩個以上測水管,水文地質孔內且與每層待測含水層位置對應處均設置卵石充填層,每層卵石充填層上均設置混凝土充填層,測水管包括無縫鋼管和濾水管,濾水管的下端從水文地質孔的頂部伸入與其待測含水層位置相對應的卵石充填層,濾水管的管壁上開設多個透水孔,無縫鋼管的上端伸出水文地質孔。該多層地下水水位觀測裝置能夠在一個水文地質孔內同時觀測多層地下水水位,其施工難度小,使用方便,便于推廣應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用于水文地質孔的多層地下水水位觀測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地下水水位觀測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水文地質孔的多層地下水水位觀測裝置。
技術介紹
以往,在水文地質勘查時的地下水水位長期動態觀測,在同一個鉆孔中只能觀測一個含水層的地下水水位動態,為了觀測同一地區不同含水層地下水動態,每個含水層都需要施工一個鉆孔,工程量大,投入高。如果能夠研發一種在一個水文地質孔內同時觀測多層地下水水位的水位觀測裝置,是相關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水文地質孔的多層地下水水位觀測裝置。該多層地下水水位觀測裝置能夠在一個水文地質孔內同時觀測多層地下水水位,其結構簡單,施工難度小,使用方便,便于推廣應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用于水文地質孔的多層地下水水位觀測裝置,所述水文地質孔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含水層,相鄰兩個含水層之間以及靠近水文地質孔頂部的含水層的上方均具有隔水層,其特征在于該多層地下水水位觀測裝置包括設置在水文地質孔內且與待測含水層一一對應的兩個或兩個以上測水管,所述水文地質孔內且與每層待測含水層位置對應處均設置有卵石充填層,每層卵石充填層上均設置有與隔水層相連接的混凝土充填層,所述測水管包括無縫鋼管和連接在無縫鋼管下端的濾水管,所述濾水管的下端從水文地質孔的頂部伸入與其待測含水層位置相對應的卵石充填層,所述濾水管的管壁上開設有多個透水孔,所述無縫鋼管的上端伸出水文地質孔。上述的用于水文地質孔的多層地下水水位觀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水管的直徑為24mm 26mm。上述的用于水文地質孔的多層地下水水位觀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的孑L徑為2_ 5mm。上述的用于水文地質孔的多層地下水水位觀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水管的上部且與所述濾水管相鄰近的混凝土充填層的下方設置有密封層。上述的用于水文地質孔的多層地下水水位觀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文地質孔的孔徑為146mm 325mm。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I、本技術的結構簡單,設計新穎合理,易于安裝。2、本技術通過使不同含水層的水進入與含水層相對應的側水管內,依據連通器原理,每個測水管內的水位高度代表了相應含水層的水位高度,其設計巧妙,使用效果好,所測各含水層地下水的水位非常真實。3、本技術通過在每層卵石充填層上均設置與隔水層相連接的混凝土充填層,通過設置混凝土充填層,避免不同含水層地下水的串通,保證了所測各含水層地下水的水位非常真實。3、本技術通過在所述濾水管的上部且與所述濾水管相鄰近的混凝土充填層的下方設置密封層,能夠有效的阻止非目標段含水層的水滲入目標段含水層內,從而有效的防止非目標含水層與目標含水層之間的水力聯系,使所測各含水層地下水動態真實可O4、本技術的實現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廣使用。綜上所述,本技術結構簡單,設計新穎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壽命長,能夠在一個水文地質孔內同時觀測多層地下水水位,其施工難度小,使用方便,便于推廣應用。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測水管一(測水管二,測水管三)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I 一含水層一;2—隔水層一;3—/K文地質孔;4一含水層二;5—隔水層二;6一含水層二;7一隔水層二;8—測水管三;8-1—無縫鋼管三;8-2—濾水管三;8~3一透水孔二 ;9一測水管二;9-1 一無縫鋼管二 ;9-2—濾水管二 ;9-3一透水孔二 ;10—測水管一;10-1—無縫鋼管一;10-2—濾水管一;10~3一透水孔一;11一混凝土充填層三12—卵石充填層三;13—混凝土充填層二14 一卵石充填層二;15—混凝土充填層一;16—密封層一;17—卵石充填層一;18—密封層二;19 一密封層二。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的一種用于水文地質孔的多層地下水水位觀測裝置,所述水文地質孔3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含水層,相鄰兩個含水層之間以及靠近水文地質孔3頂部的含水層的上方均具有隔水層,該多層地下水水位觀測裝置包括設置在水文地質孔3內且與待測含水層一一對應的兩個或兩個以上測水管,所述水文地質孔3內且與每層待測含水層位置對應處均設置有卵石充填層,每層卵石充填層上均設置有與隔水層相連接的混凝土充填層, 所述測水管包括無縫鋼管和連接在無縫鋼管下端的濾水管,所述濾水管的下端從水文地質孔3的頂部伸入與其待測含水層位置相對應的卵石充填層,所述濾水管的管壁上開設有多個透水孔,所述無縫鋼管的上端伸出水文地質孔3。如圖I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含水層為三個,分別為含水層一 I、含水層二 4和含水層三6,所述含水層一 I與含水層二 4之間為隔水層一 2,所述含水層二 4與含水層三6 之間為隔水層二 5,所述含水層三6的上方具有隔水層三7,該多層地下水水位觀測裝置包括三個測水管,分別為測水管一 10、測水管二 9和測水管三8,所述水文地質孔3內且與含水層一 I位置對應處均設置有卵石充填層一 17,所述卵石充填層一 17上設置有與隔水層一2相連接的混凝土充填層一 15,所述水文地質孔3內且與含水層二 4位置對應處均設置有卵石充填層二 14,所述卵石充填層二 14上設置有與隔水層二 5相連接的混凝土充填層二13,所述水文地質孔3內且與含水層三6位置對應處均設置有卵石充填層三12,所述卵石充填層三12上設置有與隔水層三7相連接的混凝土充填層三11,所述測水管一 10包括無縫鋼管一 10-1和連接在無縫鋼管一 10-1下端的濾水管一 10-2,所述濾水管一 10-2從水文地質孔3的頂部伸入與其待測的含水層一 I位置相對應的卵石充填層一 17,所述濾水管一 10-2的管壁上開設有多個透水孔一 10-3,所述無縫鋼管一 10-1向上延伸且伸出水文地質孔3 ;所述測水管二 9包括無縫鋼管二 9-1和連接在無縫鋼管二 9-1下端的濾水管二9-2,所述濾水管二 9-2從水文地質孔3的頂部伸入與其待測的含水層二 4位置相對應的卵石充填層二 14,所述濾水管二 9-2的管壁上開設有多個透水孔二 9-3,所述無縫鋼管二 9-1向上延伸且伸出水文地質孔3 ;所述測水管三8包括無縫鋼管三8-1和連接在無縫鋼管三·8-1下端的濾水管三8-2,所述濾水管三8-2從水文地質孔3的頂部伸入與其待測的含水層三6位置相對應的卵石充填層三12,所述濾水管三8-2的管壁上開設有多個透水孔三8-3,所述無縫鋼管三8-1向上延伸且伸出水文地質孔3,所述測水管一 10、測水管二 9和測水管三8均由直徑25. 4mm的無縫鋼管加工,其下部5m 20m處打眼,形成濾水管。本實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充填層一 15、混凝土充填層二 13和混凝土充填層三11能夠避免不同含水層地下水的串通。使用時,所述含水層一 I內的水進入卵石充填層一 17進而通過透水孔一 10-3進入濾水管一 10-2,進入濾水管一 10-2的水進而進入無縫鋼管一 10-1內;所述含水層二 4內的水進入卵石充填層二 14進而通過透水孔二 9-3進入濾水管二 9-2,進入濾水管二 9-2的水進而進入無縫鋼管二 9-1內;所述含水層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用于水文地質孔的多層地下水水位觀測裝置,所述水文地質孔(3)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含水層,相鄰兩個含水層之間以及靠近水文地質孔(3)頂部的含水層的上方均具有隔水層,其特征在于:該多層地下水水位觀測裝置包括設置在水文地質孔(3)內且與待測含水層一一對應的兩個或兩個以上測水管,所述水文地質孔(3)內且與每層待測含水層位置對應處均設置有卵石充填層,每層卵石充填層上均設置有與隔水層相連接的混凝土充填層,所述測水管包括無縫鋼管和連接在無縫鋼管下端的濾水管,所述濾水管的下端從水文地質孔(3)的頂部伸入與其待測含水層位置相對應的卵石充填層,所述濾水管的管壁上開設有多個透水孔,所述無縫鋼管的上端伸出水文地質孔(3)。
【技術特征摘要】
1.用于水文地質孔的多層地下水水位觀測裝置,所述水文地質孔(3)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含水層,相鄰兩個含水層之間以及靠近水文地質孔(3)頂部的含水層的上方均具有隔水層,其特征在于該多層地下水水位觀測裝置包括設置在水文地質孔(3)內且與待測含水層一一對應的兩個或兩個以上測水管,所述水文地質孔(3)內且與每層待測含水層位置對應處均設置有卵石充填層,每層卵石充填層上均設置有與隔水層相連接的混凝土充填層,所述測水管包括無縫鋼管和連接在無縫鋼管下端的濾水管,所述濾水管的下端從水文地質孔(3)的頂部伸入與其待測含水層位置相對應的卵石充填層,所述濾水管的管壁上開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范立民,馬雄德,陶虹,
申請(專利權)人:范立民,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