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配置氣體用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能夠控溫控濕的動態配氣>J-U ρ α裝直。
技術介紹
氣體檢測儀器在使用時均需要對其是否符合檢測要求進行事先的檢測。通常通過 配置一些常見的、易揮發,吸附性不強的氣體用來對檢測儀器進行驗證?,F有裝置只能配置一定濃度的氣體,而并沒有能控溫控濕的裝置來更好的配置出所需的其他。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控溫控濕動態配氣裝置。本技術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控溫控濕動態配氣裝置,包括用于抽取室外空氣的第一泵,所述第一泵的出口與洗氣瓶的進口連接,所述洗氣瓶的出口與第一轉子流量計連接;所述裝置還包括一溫濕度箱,所述第一轉子流量計的出口連接于所述溫濕度箱,所述溫濕度箱內設置有用于抽取溫濕度箱內空氣的第二泵,所述第二泵的第一出口連接于第二轉子流量計的進口,第二出口連接于第三轉子流量計的進口,所述第二轉子流量計的出口連接于三連通玻璃球的第一進口,所述第三轉子流量計的出口連接一氣體發生瓶的進口,所述氣體發生瓶的出口與三連通玻璃球的第二進口連接;所述三連通玻璃球的出口與設置在溫濕度箱外的第四轉子流量計的進口連接,所述第四轉子流量計的出口端與一玻璃緩沖瓶進口連接,所述玻璃緩沖瓶上部設置有排氣孔,所述排氣孔與室外連接,所述玻璃緩沖瓶開設有用于采集樣品的采樣口 ;所述氣體發生器內放置有一發生瓶,所述發生瓶內放置有液態所需原料氣體,所述發生瓶出口包覆有半透膜。優選地,所述第二轉子流量計、第三轉子流量計、氣體發生瓶及三連通玻璃球均設置在溫濕度箱內。優選地,所述玻璃緩沖瓶開設有至少兩個用于采集樣品的采樣口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控溫控濕動態配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抽取室外空氣的第一泵(1),所述第一泵(1)的出口與洗氣瓶(2)的進口連接,所述洗氣瓶(2)的出口與第一轉子流量計(3)連接;所述裝置還包括一溫濕度箱(12),所述第一轉子流量計(3)的出口連接于所述溫濕度箱(12),所述溫濕度箱(12)內設置有用于抽取溫濕度箱(12)內空氣的第二泵(4),所述第二泵(4)的第一出口連接于第二轉子流量計(5)的進口,第二出口連接于第三轉子流量計(6)的進口,所述第二轉子流量計(5)的出口連接于三連通玻璃球(8)的第一進口,所述第三轉子流量計(6)的出口連接一氣體發生器(7)的進口,所述氣體發生器(7)的出口與三連通玻璃球(8)的第二進口連接;所述三連通玻璃球(8)的出口與設置在溫濕度箱(12)外的第四轉子流量計(9)的進口連接,所述第四轉子流量計(9)的出口端與一玻璃緩沖瓶(10)進口連接,所述玻璃緩沖瓶(10)上部設置有排氣孔,所述排氣孔與室外連接,所述玻璃緩沖瓶(10)開設有用于采集樣品的采樣口;所述氣體發生器(7)內放置有一發生瓶(13),所述發生瓶(13)內放置有液態所需原料氣體,所述發生瓶(13)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控溫控濕動態配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抽取室外空氣的第一泵(1),所述第一泵(I)的出口與洗氣瓶(2)的進口連接,所述洗氣瓶(2)的出口與第一轉子流量計(3)連接; 所述裝置還包括一溫濕度箱(12),所述第一轉子流量計(3)的出口連接于所述溫濕度箱(12),所述溫濕度箱(12)內設置有用于抽取溫濕度箱(12)內空氣的第二泵(4),所述第二泵(4)的第一出口連接于第二轉子流量計(5)的進口,第二出口連接于第三轉子流量計(6)的進口,所述第二轉子流量計(5)的出口連接于三連通玻璃球(8)的第一進口,所述第三轉子流量計(6)的出口連接一氣體發生器(7)的進口,所述氣體發生器(7)的出口與三連通玻璃球(8)的第二進口連接; 所述三連通玻璃球(8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陳盛,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