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滑動地支撐切削刀片的去毛刺刀具。該切削刀片具有圓柱形主體以及從主體延伸出的比其直徑小的副體。該切削刀片可通過偏置彈簧在縮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間移動。彈簧與切削刀片并排并且由彈簧施加的偏置力是可調節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去毛刺刀具及其切削刀片專利
本專利技術涉及用于對孔去毛刺的包括彈簧裝載的切削刀片(cutting insert)的刀具。專利技術背景在美國專利號為NO.5,755,538的專利中公開了這一去毛刺刀具 的示例。該去毛刺刀具包括刀架和具有后向凹槽的切削刀片,刀架 內有從其徑向延伸出至后向壁的徑向窗口 。切削刀片是由附著于后 向壁并位于和接合后向凹槽的彈簧來裝載的。應注意到在該去毛刺 刀具中,后向凹槽的存在可能會弱化切削刀片。而且沒有調節機構 調節彈簧施加到切削刀片上的偏置力。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改良的去毛刺刀具,進一步的目的是提供 用于去毛刺的改良的切削刀片。本專利技術的目的通過各項權利要求的內容獲得。專利技術概要根據本專利技術優選提供的切削刀片包括 大體上圓柱形的主體, 在主體前向端的切削部分,從主體的后向端向后延伸的大體上圓柱形的副體, 在主體的外表面形成并在主體的后向端敞開的彈簧卡槽,以及在主體的外表面形成的保持卡槽。 根據優選實施例,彈簧卡槽和保持卡槽位于主體外表面的相對側。根據本專利技術,優選提供大體上圓柱形的刀架,其具有刀具直徑和在其前端附近的刀片槽,刀片槽包括大體上圓柱形的主腔,其具有縱向腔軸線,主腔經由主孔 向刀架的外刀具表面敞開,大體上圓柱形的副腔,其與主腔相通并經由副孔向刀架的 外刀具表面敞開,彈簧孔,其與主腔相通并向刀架的外刀具表面敞開,以及保持孔,其與主腔相通并向刀架的前端敞開。 根據優選實施例,副腔與主腔在同一直線上。 根據本專利技術優選提供的去毛刺刀具,包括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刀架,以及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切削刀片,其可滑動地保持在刀架的刀片槽 中,通過將切削刀片向伸出位置偏壓的彈簧切削刀片可在縮回 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間滑動,其中,在伸出位置,切削部分的至 少一部分從主孔突出超過刀架的外刀具表面。 本專利技術提供下面優選的優點。可將刀具直徑做的更小。增加了切削刀片抗卡穩定性,并且可調節由彈簧施加到切削刀片上的偏置力。附圖簡述為了更好地理解本專利技術并示出如何實際地實現同樣的專利技術,現 以附圖作為參考,其中附圖說明圖1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去毛刺刀具的透視圖; 圖2是在圖1中示出的去毛刺刀具的分解透^L圖; 圖3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切削刀片的第一側視圖; 圖4是在圖3中示出的切削刀片的前向透視圖; 圖5是在圖3中示出的切削刀片的后向透視圖; 圖6是在圖3中示出的切削刀片的第二側透^l圖; 圖7是去毛刺刀具的刀架的局部側視圖;圖8是沿圖7中的線vni-vm獲取的刀架的截面圖;圖9是去毛刺刀具的局部側視圖;以及 圖IO是沿圖9中的線X-X獲取的截面圖。專利技術詳述根據本專利技術首先看示出去毛刺刀具的圖1和圖2。去毛刺刀具10 具有限定從前到后方向的縱向轉動軸線12,并且包括圓柱形刀架14。 在刀架14的前端有刀片槽(insert pocket)16,切削刀片18可滑動地保 留在刀片槽16中能在縮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間橫向移動。在下文將 詳細描述通過保持部件20防止切削刀片18脫出刀片槽16,并且通 過彈簧22在刀片槽16中裝載切削刀片18,其中在彈簧22的其中一 端接合切削刀片18而另一端接合裝載部件24。彈簧22是具有螺旋 狀圏的螺旋狀壓縮彈簧。裝載部件24和保持部件20在形狀上相似, 都有圓柱形螺絲頭26和比螺絲頭26的直徑更小的圓柱形桿28,以 至于在桿28和螺絲頭26間形成徑向延伸的環紋表面30。應知使用 出現在整個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的方向性用語例如"前"、"后"、 "前向"、"后向"等作為方便的用語以區分相對彼此的各種表面。 盡管參考特定的元件方位這些術語是有意義的,但它們用于說明, 并非想限制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現在看圖3至圖6。切削刀片18有定義了從前向到后向方向的 縱向刀片軸線32。切削刀片18有切削部分34、副體36以及在其之 間的主體38。主體38為有第一直徑Dl的大體上圓柱形,并沿刀片 軸線32延伸出第一長度Ll。主體38在后向端有后向表面40、在前 向端有前向表面42以及在其之間延伸的外表面44。包括刀片軸線32 的第一平面Pl沿第一橫切線和第二橫切線橫切了主體的外表面44 的相對的兩側。包括第一^f黃切線的笫一虛線46在后向表面40和前 向表面42間延伸。包括第二橫切線的第二虛線48也在后向表面40和前向表面42間延伸。沿部分第一虛線46在主體38的外表面44形成保持卡槽50。保 持卡槽有在第一平面Pl的相對的兩側上縱向延伸的兩個側壁52。每 個側壁52都有前向端和后向端并且都從外表面44延伸至卡槽底部 54。卡槽50的后向壁56從外表面44延伸至卡槽底部54并且橋接 兩個側壁52的后向端。卡槽50的前向壁58從外表面44延伸至卡 槽底部54并且橋接兩個側壁52的前向端。在主體38的外表面44沿部分第二虛線48形成具有卡槽面62 和支撐面64的彈簧卡槽60并且彈簧卡槽60向表面40敞開。在與 第二虛線48垂直的橫切面中,卡槽面62為凹弧形。位于彈簧卡槽60 的前向端的支撐面64垂直于第二虛線48并且從外表面44延伸至卡 槽面62。切削部分34從切削刀片18的前向表面42向前突出至刀片鼻66, 并且有相對的第一側表面68和第二側表面70。第一側表面68和第 二側表面70位于第一平面Pl的兩側,并且它們大體上是彼此平行 的。在第一側表面68和第二側表面70之間所測量的寬度d比第一 直徑Dl小。包括刀片軸線32的第二平面P2垂直于第一平面Pl。 切削部分34具有兩個關于第二平面P2反射對稱的切削段72。每個 切削段72包括切面74、前刀面76以及在其之間的刀刃78。前刀面 76與第二側表面70相連。切面7從主體的外表面44向第二平面P2 傾斜至刀片鼻66 。切削刀片的副體36從主體38的后向表面40沿刀片軸線32向 后延伸。副體36沿刀片軸線32延伸第二長度L2并且有比第一直徑 Dl小的笫二直徑D2的外表面80。現在看圖7至圖8。刀架14沿縱向轉動軸線12延伸,并且有刀 具直徑Dt和外刀具表面82。刀片槽16具有圓柱形主腔84和副腔86, 它們沿同中心的腔軸線88連續地延伸穿過刀架14。主腔84具有主 腔面90并經由主孔92向外刀具表面82敞開。副腔86具有副腔面94并經由副孔96向外刀具表面82敞開。包括腔軸線88以及轉動軸線 12的第三平面P3穿過刀架14。刀架14在其前端有前表面98。在前 表面98形成保持孔100并且與主腔84相通。保持孔100沿位于第 三平面P3中的保持軸線102延伸并垂直于腔軸線88。保持孔100的 螺絲部分104鄰接刀架14的前表面98。具有彈簧軸線108的彈簧孔 106與主腔84相通并且向副孔96鄰接的外刀具表面82敞開。彈簧 軸線108位于第三平面P3并位于腔軸線88的后面且平行于腔軸線 88。彈簧孔106的螺絲段110鄰接外刀具表面82。現在看圖9至圖10。切削刀片18位于刀片槽16中,副體36的 外表面80至少部分地鄰接副腔面94、主體38的外表面44鄰接主腔 面90并且保持卡槽50的卡槽底部54面向刀架14的前端。保持部 件20位于保持孔100中,其頭部26以螺紋方式接合保持孔100的 螺紋部分104。保持部件20的桿28突進刀架14的主腔84以及切削 刀片18的保持卡槽50中。彈簧2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切削刀片(18),包括:大體上圓柱形的主體(38),切削部分(34),位于所述主體(38)的前向端,大體上圓柱形的副體(36),其從所述主體(38)的后向端向后延伸,彈簧卡槽(60),其在所述主體(38) 的外表面(44)形成且在所述主體(38)的后向端敞開,以及保持卡槽(50),其在所述主體(38)的所述外表面(44)形成。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D曼,M阿布拉姆森,
申請(專利權)人:伊斯卡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IL[以色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