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森林火險遙測自動監測設備,包括遙測站終端、通訊終端、蓄電池、充電控制器、太陽能電池板、雨量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風速傳感器和風向傳感器,所述雨量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風速傳感器和風向傳感器以并聯的方式連接在所述遙測站終端上,所述遙測站終端還與所述通訊終端和蓄電池相連接,所述蓄電池、充電控制器和太陽能電池板串聯在一起。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功耗低、發射電流小、工作效率高;易于架設、具有自維護功能,適應雷電、暴雨、酷寒等惡劣天氣;完美的屏蔽設計、抗干擾能力強。(*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新型森林火險遙測自動監測設備
本技術涉及監測設備,具體為一種新型森林火險遙測自動監測設備。
技術介紹
森林火險監測站,主要針對森林災害預警及氣象災害預警等領域設計,支持GSM/ GPRS/3G等多渠道接入。該系統彌補了傳統監測的一系列缺點,有效解決了山區地形復雜、 通訊手段落后等造成的災害預警信息發布滯后的問題,可有效提高災害預警能力,達到最大限度防災減災的目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新型森林火險遙測自動監測設備,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的缺點。本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新型森林火險遙測自動監測設備,包括遙測站終端、通訊終端、蓄電池、充電控制器、太 陽能電池板、雨量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風速傳感器和風向傳感器, 所述雨量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風速傳感器和風向傳感器以并聯的方式連接在所述遙測站終端上,所述遙測站終端還與所述通訊終端和蓄電池相連接,所述蓄電池、充電控制器和太陽能電池板串聯在一起。有益效果本技術功耗低、發射電流小、工作效率高;易于架設、具有自維護功能,適應雷電、暴雨、酷寒等惡劣天氣;完美的屏蔽設計、抗干擾能力強。附圖說明圖I為一種新型森林火險遙測自動監測設備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技術。一種新型森林火險遙測自動監測設備,包括遙測站終端6、通訊終端7、蓄電池8、 充電控制器9、太陽能電池板10、雨量傳感器I、溫度傳感器2、濕度傳感器3、風速傳感器4 和風向傳感器5,所述雨量傳感器I、溫度傳感器2、濕度傳感器3、風速傳感器4和風向傳感器5以并聯的方式連接在所述遙測站終端6上,所述遙測站終端6還與所述通訊終端7和蓄電池8相連接,所述蓄電池8、充電控制器9和太陽能電池板10串聯在一起。所述風向傳感器5 :電阻或編碼方式。7位格雷碼,5V電平。所述雨量傳感器I :翻斗式雨量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2 :電流/電壓信號。電流4_20mA/電壓0_2V。所述濕度傳感器3 :電流/電壓信號。電流4_20mA/電壓0_2V。所述通信終端7 GSM/GPRS通信模塊符合ETSI GSM Phase2+標準。森林氣象監測站實時監測風速、風向、雨量、溫度、濕度等氣象參數。通過附加外接的土壤溫度、土壤濕度等傳感器采集土壤溫度、土壤濕度。系統具有數據采集、實時時鐘、定時發送、參數設定、最后數據掉電保護等功能。具有站點編號設定和現場測試及顯示所存數據等功能。漢字液晶鍵盤人機界面,人機界面友好。通過長按主板上的控制按鍵,可進入設置模式,液晶顯示器提供現場設置菜單,根據菜單提示可以完成站點編號、數據接收中心IP 地址及端口、時間、雨量基值、采集時間間隔,平安數據報發送間隔等設置。測試模式提供數據采集測試、發送測試、雨量計數測試、電臺場強測試等功能。其中,發送測試與設定的發送模式有關。工作模式菜單,使用密碼進入,防止誤操作。可選擇采用數據發送的通道。具有發送人工置入數據功能。通過人工發送菜單,使用密碼進入,使用按鍵輸入數據及數據編碼,可以通過設定的通道,傳輸各種人工測定的數據到接收中心。 低功耗,值守時處于掉電方式,僅值守電路工作,值守電流< 200 μ A。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避免因受干擾而誤開發信機。太陽能電池系統采用免維護蓄電池,蓄電池技術標準符合國家有關規范;太陽能電池板10經太陽能充電控·制器9處理對蓄電池8采用浮充方式充電。蓄電池8免維護,完全密封,無酸液、氣逸出,不污染環境,環保型產品。采用閥控密封技術,電池內部電解液損耗少。采用膠體電解質技術,無酸液濃度層化問題,消除因濃度層化引起的極板腐蝕和鈍化現象。本技術還安裝有防雷系統雷電是大自然中大氣放電現象,其產生的雷電流的強大沖擊將使建筑物、設備遭受嚴重毀壞。本系統監測站的防雷措施如下I)建設避雷接地系統避雷接地系統由避雷針、引下線、接地體組成。建設避雷接地系統是防止直擊雷危害的有效措施,每個遙測站均應建設避雷接地系統。避雷接地系統的接地電阻宜小于10 Ω, 當阻值未達到10Ω以下時,可在地網四周使用長效降阻劑,使其阻值小于10Ω。避雷針安裝在被保護物體的頂端。避雷針高度應與使保護范圍與避雷針的仰角成45°。避雷針、引下線、接地體各個部位應牢固連接,并與站房建筑物的基礎鋼筋牢固連接,使測站儀器房、 儀器箱、天線、太陽能電池板、各種儀器和測驗設施均在避雷保護范圍內。避雷針接地與設備工作保護接地應從接地網不同點分別引接。2)安裝信號避雷器進入終端的信號線應安裝信號避雷器,以防止引入感應雷。3)采用太陽能浮充電源為防止雷電從電源入侵,遙測站采用太陽能浮充電源,并配置充電控制器。4)信號電纜保護為防止導線引雷,進入儀器旁的信號電纜,不宜高空懸掛,應穿入屏蔽管套保護, 屏蔽管應埋設,并良好接地。本技術安裝說明I)安裝位置要求場地位置應該設置在能較好反應森林區域內較大范圍氣象要素4特點的地方。四周平坦,最多風向的上風方向。距四周孤立障礙物高度三倍以上,距成排障礙物的距離應該大于其高度的10倍以上。距較大水體的最高水位線距離應該大于100m。四周不能有高桿植物。2)安裝場地要求場地規格為25m x 25m,場地平整,有均勻草層,草高小于20cm。 場內禁止種植,保持自然狀態。鋪設O. 3-0. 5m寬小路。四周設I. 2m稀疏圍欄。3)部件固定方式在安裝場地內安裝直徑25cm高2mm園柱支架立柱,所有氣象儀器設備安裝在同一支架柱上。風速傳感器4、風向傳感器5和雨量傳感器I安裝于支架立柱的頂端;太陽能電池板10安裝在支架柱南面上部;在支架立柱的上端安裝橫梁,用于溫度濕度傳感器3的安裝。溫度濕度傳感器3置于同一防護罩內;遙測站終端6和通訊終端7采用防水密封機箱,安裝在支架立柱的一側;蓄電池8使用防水密封機箱,安裝在支架立柱的與通訊終端7相對的另一側。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技術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技術還會 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技術范圍內,本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森林火險遙測自動監測設備,包括遙測站終端、通訊終端、蓄電池、充電控制器、太陽能電池板、雨量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風速傳感器和風向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雨量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風速傳感器和風向傳感器以并聯的方式連接在所述遙測站終端上,所述遙測站終端還與所述通訊終端和蓄電池相連接,所述蓄電池、充電控制器和太陽能電池板串聯在一起。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森林火險遙測自動監測設備,包括遙測站終端、通訊終端、蓄電池、充電控制器、太陽能電池板、雨量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風速傳感器和風向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雨量傳...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光明,
申請(專利權)人:江西錦源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