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寬音域巴烏,包括低音主管、高音主管和復合套管,該低音主管、高音主管呈并排設置,二者分別適配套接在上述復合套管上;上述低音主管上并排開設有六個發音孔,該六個發音孔按指法分為上三孔和下三孔,上述高音主管上開設有四個展音域孔,該四個展音域孔與上述下三孔呈并肩對應設置;本新型寬音域巴烏摒棄另外設置和弦音孔結構設計,并且把展音域孔巧妙地下移至與下三孔相對應設置,展音域孔能夠擴展至四個音,在保證音質的前提下,真正做到音域大幅擴展效果,大大地提升了巴烏演奏范圍;在演奏中從低音主管到高音主管能夠順暢進行,手形自然、手指靈活、演奏方便,可實現演奏所有音連音及快速吐音,吹奏和弦音等。(*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吹奏樂器,具體是指一種寬音域巴烏。
技術介紹
巴烏是我國一種古老的名族樂器,其音色優雅而深受廣大音樂人士喜愛,然而巴烏其音域較窄,只適合吹奏少數的相對音域樂曲,為了擴展巴烏的音域,目前也提出了幾種改良方案,其中一較佳的改良方式是采用兩支巴烏捆綁成雙管巴烏,其在不改變律學基礎上,通過運用手指法不同,實現擴音域效果。目前雙管巴烏一常見結構如圖I所示,包括第一主管I'、第二主管2,和復合套管3,,復合套管3,上開設有分別與第一主管Γ、第 二主管2,相連通的第一吹嘴31'、第二吹嘴32',第一主管I'上并排開設有六個發音孔Ir,按指法分為上三孔和下三孔,第二主管2'上開設的發音孔分為兩個展音域孔21'和四個和弦音孔22',其中兩個展音域孔21'與所示上三孔并肩設置,二者的最上孔相對齊設置,四個和弦音孔22'并列設于兩個展音域孔21'的下方。所述現有雙管巴烏相比傳統巴烏,其設計中加入了和弦效果音元素,而實際在擴音域效果上有局限,只能擴展兩個音,無法吹寬音音階,即從音域上來講,目前雙管巴烏還不能夠達到有真正寬音域效果,仍然不能滿足演奏需求。另外,所述同為下手位控制的第一主管P上的下三孔和第二主管2'的展音域孔21',由于二者相隔較遠,換管控制需要間斷,故無法實現連音和快速吐音演奏,再加上第二吹嘴32'位于第一吹嘴3Γ的下位,變換吹嘴操作和控制展音域孔21'操作為反向,故演奏中不能夠發揮手指的靈活性,手形較不自然,演奏不方便。再有,目前復合套管3'上第一吹嘴31'和第二吹嘴32'存在較大間隔,換腔控制必須間斷,無法進行快速換腔作用,演奏中也會受到一定影響。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人針對現有雙管巴烏存在的所述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產生。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寬音域巴烏,其在現有雙管巴烏的基礎上進行靈活改良,達到真正擴展音域,實現所有音連音、快速吐音演奏等效果。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技術的解決方案是一種寬音域巴烏,包括低音主管、高音主管和復合套管,該低音主管、高音主管呈并排設置,二者分別適配套接在上述復合套管上;上述低音主管上并排開設有六個發音孔,該六個發音孔按指法分為上三孔和下三孔,上述高音主管上開設有四個展音域孔,該四個展音域孔與上述下三孔呈并肩對應設置。上述復合套管具有并列設置的空心短管和空心長管,該空心長管和空心短管的一對應端部相齊平,另一對應端部分別長短設置,所述低音主管從所述空心短管的另一對應端部套接入,所述高音主管從所述空心長管的另一對應端部套接入。上述空心長管的腔室通過一分腔隔斷塞分為第一儲氣腔和間隔儲氣腔,上述高音主管的相應端套接于所述第一儲氣腔內,上述空心短管的腔室為第二儲氣腔,上述間隔儲氣腔的側壁上開設有供其與上述第二儲氣腔相連通的通氣口 ;上述空心長管上的對應上述分腔隔斷塞的外側位置設有一分腔吹嘴,該分腔吹嘴上具有分別與上述第一儲氣腔和上述間隔儲氣腔相通的二吹氣口。上述低音主管、高音主管和復合套管均采用有機玻璃材料制成。上述低音主管、高音主管相對上述復合套管為可拆解連接設置。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術一種寬音域巴烏,包括適當組裝設置的低音主管、高音主管和復合套管,低音主管上并排開設有六個發音孔,其按指法分為上三孔和下三孔,高音主管上開設有四個展音域孔,該四個展音域孔與所述下三孔相并肩對應設置,相比傳統雙管巴烏,本新型寬音域巴烏摒棄另外設置和弦音孔結構設計,并且把展音域孔巧妙地下移至與下三孔相對應設置,展音域孔能夠擴展至四個音,在保證音質音色的前提下,真正做到音域大幅擴展效果,大大地提升了巴烏演奏表現范圍;再有,所述展音域孔和下三孔同為·下手位控制,二者所述的設計方式,使在演奏中從低音主管到高音主管能夠順暢地進行,手形自然、手指靈活、演奏方便,可實現演奏所有音連音及快速吐音,而且也可吹奏和弦音等;另外,本案巴烏吹嘴的二吹氣孔還可以呈近距離相鄰設置,由此能夠實現快速換腔、保持音樂不間斷效果。附圖說明圖I是傳統雙管巴烏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新型寬音域巴烏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新型寬音域巴烏的一結構分解圖。標號說明第一主管I'發音孔11'第二主管2'展音域孔21'和弦音孔22’復合套管3'第一吹嘴31'第二吹嘴32'低音主管I發音孔11上三孔111下三孔112低音管簧片12低音管前塞13低音管后塞14高音主管2展音域孔21高音管簧片22高音管前塞23高音管后塞24復合套管3空心短管31腔塞子311第二儲氣腔312空心長管32腔塞子321分腔隔斷塞322第一儲氣腔323間隔儲氣腔324通氣口325分腔吹嘴4吹氣口41、具體實施方式為了進一步解釋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技術進行詳細闡述。如圖2-3所述為本新型一種寬音域巴烏,包括有低音主管I、高音主管2和復合套管3,各管體較佳地采用有機玻璃材料制成,其制成的各管體內徑均勻,對應具有優良的音調特性;復合套管3具有并排設置的二空心管(空心短管31和空心長管32),所述低音主管I、高音主管2呈并排分別套接在所述二空心管上,并且低音主管I、高音主管2還可以采用可拆解方式套接在復合套管3上,以便于拆卸清洗,方便又衛生。所述低音主管1,其為一兩端貫通的管本體,前后兩端分別采用低音管前塞13、低音管后塞14適當塞設,對應靠近低音管前塞13的位置安裝有低音管簧片12,低音主管I管體的適當位置(與低音管簧片12的距離有關)上并排開設有六個發音孔11 (各孔對應的音階如圖3所示),該六個發音孔11按指法分為上三孔111和下三孔112 ;所述高音主管2,同樣為一兩端貫通的管本體,前后兩端也分別采用高音管前塞23、高音管后塞24適當塞設,對應靠近高音管前塞23的位置安裝有低音管簧片22,高音主管2管體的適當位置上開設有四個展音域孔21 (各孔對應的音階如圖2所示),該四個展音域孔21與所述下三孔112呈并肩對應設置,當然此時低音管簧片22在四個展音域孔21上位須保持距離以使四個展音域孔21形成。相比傳統雙管巴烏,本新型寬音域巴烏摒棄另外設置和弦音孔結構設計,并且把展音域孔21巧妙地下移至與下三孔112相對應設置,展音域孔21能夠擴展音域高了四個音,例如全按作5可吹到高音加點6,全按作I可吹到高音加點2,在保證音質的前提下,真正做到音域大幅擴展效果,大大地提升了巴烏演奏范圍;再有,所述展音域孔21和下三孔112同為下手位控制,二者所述的并肩對應設計方式,使得在演奏中從低音主管I到高音主管2能夠順暢地進行,手形自然,手指靈活,演奏方便,可實現演奏所有音連音及快速吐音,而且也可吹奏和弦音等效果。所述低音主管I的長度相比高音主管的長度2長,于此,對應低音主管I和高音主管2的所述長度關系以及所述各發音孔、與各發音孔相配合的簧片的結構設計,下面給出復合套管3 —較佳實施方式,所述復合套管3具有并列設置的空心短管31和空心長管32,所述空心長管32和空心短管31 二者的一對應端部相齊平,該對應端部分別適當塞設有腔塞子321、311,另一對應端部分別長短設置,所述低音主管I從空心短管31的另一對應端部適當套接入,高音主管2從空心長管32的另一對應端部適當套接入。再有,本案巴烏上還需設置有吹嘴結構,本新型結合各管設計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寬音域巴烏,包括低音主管、高音主管和復合套管,該低音主管、高音主管呈并排設置,二者分別適配套接在上述復合套管上;其特征在于:上述低音主管上并排開設有六個發音孔,該六個發音孔按指法分為上三孔和下三孔,上述高音主管上開設有四個展音域孔,該四個展音域孔與上述下三孔呈并肩對應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寬音域巴烏,包括低音主管、高音主管和復合套管,該低音主管、高音主管呈并排設置,二者分別適配套接在上述復合套管上;其特征在于上述低音主管上并排開設有六個發音孔,該六個發音孔按指法分為上三孔和下三孔,上述高音主管上開設有四個展音域孔,該四個展音域孔與上述下三孔呈并肩對應設置。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寬音域巴烏,其特征在于上述復合套管具有并列設置的空心短管和空心長管,該空心長管和空心短管的一對應端部相齊平,另一對應端部分別長短設置,所述低音主管從所述空心短管的另一對應端部套接入,所述高音主管從所述空心長管的另一對應端部套接入。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寬音...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志亮,
申請(專利權)人:陳志亮,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