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輔助鑒定抗旱玉米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方法甲:用濾紙作發芽床,加入20g/100mL?PEG6000水溶液,在濾紙上放置待測玉米種子,作為實驗組;用蒸餾水代替PEG6000水溶液,作為對照組;實驗第2、4、6和8天統計發芽率,計算萌發抗旱指數;萌發抗旱指數=實驗組發芽指數/對照組發芽指數;發芽指數=(1.00)×nd2+(0.75)×nd4+(0.50)×nd6+(0.25)×nd8;nd2、nd4、nd6、nd8分別為實驗第2、4、6和8天的發芽率;萌發抗旱指數為0.65以上的待測玉米為候選的芽期抗旱玉米。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方法在實驗室內能夠完成玉米品種抗旱鑒定,簡便易行、省時省力、操作難度小、試驗重復性好、結果可靠,從而減少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飼料及工業原料作物,在我國農業生產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自2004年起我國常年播種玉米的面積為2500萬公頃左右,年產量已占糧食作物總產的29. 2%0干旱是全球性的問題,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區約占陸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我國干旱、半干旱土地面約占全國總面積的50%左右,干旱已成為限制我國及世界其他國家玉米高產、穩產的重要因素。中國北方地區經常發生春旱,影響玉米種子萌發,使幼苗生長受阻,發根量少且根短,苗弱,成活率低,使玉米造成缺苗斷壟,缺苗20% _50%,嚴重影響其它生 育期的生長發育及產量。對玉米品種進行抗旱性鑒定,培育高產抗旱品種,尋找玉米抗旱節水的突破口,對于提高抗旱高產玉米新品種選擇效率,提高水分利用率,節省水資源,緩解以致解決干旱危害,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以往玉米芽苗期抗旱鑒定的主要方法是測定葉水勢、光合作用、質膜損傷、滲透調節物質、抗氧化物酶活性、內源激素等生理生化指標。但是對于同一指標、同一植株,不同葉片測定的結果不同;對于不同玉米品種、不同干旱脅迫條件下,各指標得到的抗旱性不同。各生理生化指標從不同方面反映玉米的抗旱性,所以單一指標并不足以評價玉米品種的抗旱性,這就需要測定多個指標進行抗旱性綜合評價,而相關度低的指標的引入反而降低結果的準確性。測定生理生化指標,需要較多儀器、試劑,某些試劑如苯酚、氯仿等對人體有一定危害。并且測定程序繁瑣復雜,耗時長,不適宜大量的抗旱性鑒定,在生產實踐中運用價值不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輔助鑒定抗旱玉米和旱敏感玉米的方法,包括方法甲;所述方法甲包括如下步驟用濾紙作發芽床,加入20g/100mL的PEG6ticitl水溶液,然后在濾紙上放置待測玉米的種子,作為實驗組;另外設置用蒸餾水代替PEG6_水溶液的平行處理,作為對照組;實驗第2天、第4天、第6天和第8天統計發芽率,計算待測玉米種子的萌發抗旱指數;所述萌發抗旱指數=實驗組種子的發芽指數/對照組種子的發芽指數;所述發芽指數=(I. 00) Xnd2+(O. 75) Xnd4+ (O. 50) Xnd6+ (O. 25) Xnd8 ;nd2為實驗第2天的發芽率,nd4為實驗第4天的發芽率,nd6為實驗第6天的發芽率,nd8為實驗第8天的發芽率;所述萌發抗旱指數為O. 65以上的待測玉米為候選的芽期抗旱玉米;所述萌發抗旱指數小于O. 65的待測玉米為候選的芽期旱敏感玉米。所述方法還可包括方法乙;所述方法乙包括如下步驟將生長至三葉一心的所述待測玉米的幼苗連續7天不澆水,作為第一次干旱脅迫處理;第8天恢復正常澆水;第9天開始再連續7天不澆水,作為第二次干旱脅迫處理;統計實驗前的苗數、第一次干旱脅迫后的苗數和第二次干旱脅迫后的苗數;幼苗存活率=(N2/Ni+N3/N2) /2 !N1為實驗前的苗數,N2為第I次干旱脅迫后的苗數;N3為第2次干旱脅迫后的苗數;所述幼苗存活率為O. 75以上的待測玉米為候選的苗期抗旱玉米;所述幼苗存活率小于O. 75的待測玉米為候選的苗期旱敏感玉米。對于所述待測玉米,如果所述方法甲鑒定為候選的芽期抗旱玉米且所述方法乙鑒定為候選的苗期抗旱玉米,所述待測玉米為候選的抗旱玉米;對于所述待測玉米,如果所述方法甲鑒定為候選的芽期旱敏感玉米且所述方法乙鑒定為候選的苗期旱敏感玉米,所述待測玉米為候選的旱敏感玉米。 所述方法甲中,具體可將胚根長度為2mm以上的作為發芽的種子統計所述發芽率。所述方法甲中所述待測玉米在進行實驗前可先進行消毒處理。所述消毒處理的方法具體可為用體積百分含量為70%的乙醇水溶液浸泡2分鐘,再用蒸餾水清洗3次,每次I分鐘。所述方法甲中,具體可在9cm直徑的培養皿中進行實驗,所述濾紙為9cm直徑的濾紙,所述濾紙上加入20mL所述PEG6cicici水溶液。所述方法甲的實驗具體可在25°C暗箱中進行。所述待測玉米可為如下任一所述品種的玉米鄭單958、東農252、吉單27、陽光I號、東農251、東農248、吉東16、巴單3號、四早11、本育九、吉單522、龍單25、龍單13、吉玉8號、四早六、興墾3號、巴單6號、白單九號、克單8號、通玉100、豐禾10、墾玉6號、四密21、哲單37、金玉I號、四單19、穗豐10、本育12、綏玉九、吉玉4號、東農250、四單16、墾粘I、屯玉88、農大518、吉玉9號、東單3號、豐田六號、通單24和龍單19。所述抗旱具體可為芽期抗旱和/或苗期抗旱。以上任一所述方法均可用于玉米育種。本專利技術中,結合種子萌發抗旱指數和幼苗存活率,可以綜合評價玉米品種的抗旱性,特別是芽苗期抗旱性。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方法在實驗室內能夠完成玉米品種抗旱鑒定,簡便易行、省時省力、操作難度小、試驗重復性好、結果可靠,從而減少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本專利技術克服了現有玉米抗旱性鑒定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種快速、簡便、穩定的玉米芽苗期抗旱性鑒定方法,為玉米抗旱育種、抗旱機理研究提供抗旱鑒定評價依據。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的實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專利技術,但并不限定本專利技術。下述實施例中的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下述實施例中所用的試驗材料,如無特殊說明,均為自常規生化試劑商店購買得到的。以下實施例中的定量試驗,均設置三次重復實驗,結果取平均值。PEG_即聚乙二醇6000。在東北農業大學農學院作物抗逆生理實驗室進行玉米芽苗期抗旱鑒定。試驗材料為黑龍江省近年來推廣的40個玉米品種,具體如下鄭單958、吉單27、陽光I號、巴單3號、四早11、本育九、吉單522、龍單25、龍單13、吉玉8號和四早六均購自黑龍江省陽光種業有限公司;東農252、東農251、東農248、吉東16、興墾3號、巴單6號、白單九號、克單8號、通玉100、豐禾10、墾玉6號、四密21、哲單37、金玉I號、四單19、穗豐10、本育12、綏玉九、吉玉4號、東農250、四單16、墾粘I、屯玉88、農大518、吉玉9號、東單3號、豐田六號、通單24和龍單19均購自黑龍江省唯農種業有限公司。實施例I、應用本專利技術的方法鑒定抗旱玉米 一、分別將各個玉米品種進行如下鑒定I、選擇大小一致、無破損的種子30粒進行如下消毒先用70% (體積比)乙醇水溶液浸泡2分鐘,再用蒸餾水清洗3次,每次I分鐘。2、將消毒后的種子置于9cm直徑的培養皿中,在培養皿中放置雙層濾紙作發芽床,在培養皿中加入20mL 20% (20g/100mL)的PEG6_水溶液進行干旱脅迫,作為實驗組;另外設置用蒸餾水代替PEG6_水溶液的平行處理,作為對照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均在25°C暗箱中發芽,干旱處理當天作為第I天,第2天起每2天調查一次發芽數(以胚根長2_為標準),直至第8天。設置三次重復實驗,發芽率取三次重復實驗的平均值。種子萌發抗旱指數=實驗組種子的發芽指數/對照組種子的發芽指數。發芽指數=(I.00) Xnd2+(O. 75) Xnd4+(O. 50) Xnd6+(O. 25) Xnd8 ;nd2 為實驗第 2天的發芽率,nd4為實驗第4天的發芽率,nd6為實驗第6天的發芽率,nd8為實驗第8天的發芽率。各個玉米品種的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發芽指數,各個玉米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輔助鑒定抗旱玉米和旱敏感玉米的方法,包括方法甲;所述方法甲包括如下步驟:用濾紙作發芽床,加入20g/100mL的PEG6000水溶液,然后在濾紙上放置待測玉米的種子,作為實驗組;另外設置用蒸餾水代替PEG6000水溶液的平行處理,作為對照組;實驗第2天、第4天、第6天和第8天統計發芽率,計算待測玉米種子的萌發抗旱指數;所述萌發抗旱指數=實驗組種子的發芽指數/對照組種子的發芽指數;所述發芽指數=(1.00)×nd2+(0.75)×nd4+(0.50)×nd6+(0.25)×nd8;nd2為實驗第2天的發芽率,nd4為實驗第4天的發芽率,nd6為實驗第6天的發芽率,nd8為實驗第8天的發芽率;所述萌發抗旱指數為0.65以上的待測玉米為候選的芽期抗旱玉米;所述萌發抗旱指數小于0.65的待測玉米為候選的芽期旱敏感玉米。
【技術特征摘要】
1.輔助鑒定抗旱玉米和旱敏感玉米的方法,包括方法甲; 所述方法甲包括如下步驟 用濾紙作發芽床,加入20g/100mL的PEG6_水溶液,然后在濾紙上放置待測玉米的種子,作為實驗組;另外設置用蒸餾水代替PEG6_水溶液的平行處理,作為對照組;實驗第2天、第4天、第6天和第8天統計發芽率,計算待測玉米種子的萌發抗旱指數;所述萌發抗旱指數=實驗組種子的發芽指數/對照組種子的發芽指數;所述發芽指數=(I. 00) Xnd2+(O 75) Xnd4+ (O. 50) Xnd6+ (O. 25) Xnd8 ;nd2為實驗第2天的發芽率,nd4為實驗第4天的發芽率,nd6為實驗第6天的發芽率,nd8為實驗第8天的發芽率; 所述萌發抗旱指數為O. 65以上的待測玉米為候選的芽期抗旱玉米;所述萌發抗旱指數小于O. 65的待測玉米為候選的芽期旱敏感玉米。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方法乙; 所述方法乙包括如下步驟 將生長至三葉一心的所述待測玉米的幼苗連續7天不澆水,作為第一次干旱脅迫處理;第8天恢復正常澆水;第9天開始再連續7天不澆水,作為第二次干旱脅迫處理;統計實驗前的苗數、第一次干旱脅迫后的苗數和第二次干旱脅迫后的苗數;幼苗存活率(N2ZNJN3/N2)/2 為實驗前的苗數,N2為第I次干旱脅迫后的苗數;N3為第2次干旱脅迫后的苗數; 所述幼苗存活率為O. 75以上的待測玉米為候選的苗期抗旱玉米;所述幼苗存活率小于O. 75的待測玉米為候選的苗期旱敏感玉米。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所述待測玉米,如果所述方法甲鑒定為候選的芽期抗旱玉米且所述方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德光,邊鳴鏑,樸明鑫,王永力,李釗,
申請(專利權)人:東北農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