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無鹵素阻燃改性塑料,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質制成:聚乙烯20-50份、氰尿酸三聚氰胺1-15份、硬脂酸鋅0.1-3份、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20份、和氧化鎂1-5份。本發明專利技術所述的無鹵素阻燃改性塑料滿足阻燃性要求并用于減輕環境負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改性塑料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無鹵素阻燃改性塑料。
技術介紹
聚乙烯塑料廣泛用于防火、防霉、防水、隔音、吸音、緩沖等領域,但是聚乙烯塑料中只有碳、氫兩種元素,所以極容易燃燒。燃燒時熔融低落嚴重,因而限制了聚乙烯塑料的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鹵素阻燃改性塑料。 為了實現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無鹵素阻燃改性塑料,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質制成聚乙烯20-50份、氰尿酸三聚氰胺1-15份、硬脂酸鋅O. 1-3份、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20份、和氧化鎂1-5份。優選地,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無鹵素阻燃改性塑料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質制成聚乙烯45份、氰尿酸三聚氰胺5份、硬脂酸鋅O. 5份、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0份、和氧化鎂3份。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無鹵素阻燃改性塑料滿足阻燃性要求并用于減輕環境負荷。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的描述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但這并非是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種修改或改進,但是只要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專利技術的范圍之內。實施例I將聚乙烯450克、氰尿酸三聚氰胺50克、硬脂酸鋅O. 50克、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00克、和氧化鎂30克混合,使用雙軸混合器(直徑45mm,L/D :42),在料筒溫度230°C和螺桿轉速IOOrpm下,進行熔融混合。將混合物以束狀進行熔融擠出。將熔融的束冷卻然后切割以制備改性塑料。實施例2按照和實施例I相同的方式制備改性塑料,不同之處在于,氰尿酸三聚氰胺為10克。實施例3按照和實施例I相同的方式制備改性塑料,不同之處在于,氰尿酸三聚氰胺為150克。實施例4按照和實施例I相同的方式制備改性塑料,不同之處在于,不添加氰尿酸三聚氰胺。實施例5按照和實施例I相同的方式制備改性塑料,不同之處在于,不添加氧化鎂。實驗例關于阻燃性,要求產品滿足垂直樣品燃燒試驗(vertical-specimenflame test),該試驗已知為VW-I試驗,并且是UL標準中最嚴格的要求之一。分別使用10個實施例I至4中制備的樣品來進行測試。將10個樣品進行UL標準1581的1080章節規定的VW-I垂直樣品燃燒測試。評價的標準如下每一個樣品點燃15秒鐘。該點燃重復5次。當樣品滿足如下標準時,該樣品被評為令人滿意 (a)火焰必須在60秒鐘內熄滅, (b)處于樣品下面的脫脂棉不會被落下的燃燒碎片引燃,以及(c)附于樣品上部的牛皮紙不能被引燃或燒焦。結果對于10個實施例I的樣品,發現均通過阻燃性標準,完全滿足阻燃性要求;對于10個實施例I的樣品,發現有4個樣品通過阻燃性標準,其余6個樣品無法通過阻燃性標準;對于10個實施例I的樣品,發現有3個樣品通過阻燃性標準,其余7個樣品無法通過阻燃性標準;對于10個實施例4的樣品,發現均無法通過阻燃性標準;對于10個實施例5的樣品,發現有6個樣品通過阻燃性標準,其余4個樣品無法通過阻燃性標準。權利要求1.一種無鹵素阻燃改性塑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質制成聚乙烯20-50份、氰尿酸三聚氰胺1-15份、硬脂酸鋅O. 1-3份、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_20份、和氧化鎂1-5份。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鹵素阻燃改性塑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質制成聚乙烯45份、氰尿酸三聚氰胺5份、硬脂酸鋅O. 5份、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0份、和氧化鎂3份。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無鹵素阻燃改性塑料,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質制成聚乙烯20-50份、氰尿酸三聚氰胺1-15份、硬脂酸鋅0.1-3份、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20份、和氧化鎂1-5份。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無鹵素阻燃改性塑料滿足阻燃性要求并用于減輕環境負荷。文檔編號C08K3/22GK102936365SQ201210484729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3日專利技術者楊榮 申請人:楊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無鹵素阻燃改性塑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質制成:聚乙烯20?50份、氰尿酸三聚氰胺1?15份、硬脂酸鋅0.1?3份、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20份、和氧化鎂1?5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榮,
申請(專利權)人:楊榮,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