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適用于自動快速夾緊工件的三爪夾緊裝置,屬于夾具技術領域。該裝置包括三爪,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三爪為側面制有極徑漸變曲線輪廓的曲線塊,所述曲線塊的轉軸分別平行支撐在蝸輪箱中,所述轉軸上分別固連有同軸的小齒輪,所述各小齒輪與同一內(nèi)齒輪嚙合,所述內(nèi)齒輪可旋轉支撐在蝸輪箱中,與蝸輪同軸固定連接,所述蝸輪與旋轉動力源帶動的蝸桿嚙合。由于本發(fā)明專利技術以曲線塊旋轉時的極徑變化取代傳動三爪螺旋傳動的漸進,因此夾緊速度顯著提高,同時由于以類似于凸輪夾持的原理取代了傳統(tǒng)的三爪定心夾緊,因此適合夾持各種形狀的試樣,從而滿足實驗室試樣加工的特殊需求。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機械加工工件的夾緊裝置,尤其是一種適用于自動快速夾緊工件的三爪夾緊裝置,屬于夾具
技術介紹
實驗室用機械加工設備需要滿足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對冶金試樣進行切削加工的要求,從而便于及時進行金相化驗分析。為此,要求試樣夾緊裝置能夠迅速穩(wěn)妥的完成夾持操作。現(xiàn)有三爪卡盤、夾鉗之類的傳統(tǒng)夾具顯然無法滿足上述要求。檢索發(fā)現(xiàn),申請日為1993年7月14日、申請?zhí)枮镃N93108714.7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三爪卡盤多功能快速操作裝置》,該裝置在不改變普通三爪自定心卡盤結構的前提下,運用一種隨卡盤旋轉的齒條一齒輪式轉換機構和固定于機床靜止部分的杠桿式原動機構,以標準的獨立部件形式,與車床及卡盤組合,能在不停車狀態(tài)下夾緊。申請日為1999.01.14、申請?zhí)枮镃N99230769.4、名稱為《三爪卡盤多功能快速操作裝置》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的裝置以杠桿式原動機構固定于車床靜止部位,套環(huán)式轉換機構套在卡盤外殼并隨卡盤旋轉,操作者不觸及卡盤,能夠不停車操作。卡盤結構不變,夾緊范圍可在卡盤原范圍內(nèi)快速調(diào)整。這些對傳統(tǒng)三爪卡盤的改進,對于車床工件的快速自動夾緊具有進步意義,但對于冶金試樣銑削加工而言,由于未改變傳統(tǒng)三爪自定心卡盤的螺旋傳動結構,因此夾緊速度依然不夠迅速,并且無法可靠夾持不規(guī)則外形工件,仍難以滿足使用要求。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以上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出一種可以快速穩(wěn)妥夾持不規(guī)則外形工件的自動快速三爪夾緊裝置,從而滿足實驗室試樣加工的特殊需求。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的自動快速三爪夾緊裝置包括三爪,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三爪為側面制有極徑漸變曲線輪廓的曲線塊,所述曲線塊的轉軸分別平行支撐在蝸輪箱中,所述轉軸上分別固連有同軸的小齒輪,所述各小齒輪與同一內(nèi)齒輪嚙合,所述內(nèi)齒輪可旋轉支撐在蝸輪箱中,與蝸輪同軸固定連接,所述蝸輪與旋轉動力源帶動的蝸桿嚙合。這樣,當蝸輪在蝸桿帶動下旋轉時,將通過內(nèi)齒輪帶動三只小齒輪同步轉動,結果使形成三爪夾緊結構的曲線塊快速縮小內(nèi)部區(qū)域,借助曲線輪廓的作用,快速將各種形狀的試樣自動穩(wěn)妥夾住。由于本專利技術以曲線塊旋轉時的極徑變化取代傳動三爪螺旋傳動的漸進,因此夾緊速度顯著提高,同時由于以類似于凸輪夾持的原理取代了傳統(tǒng)的三爪定心夾緊,因此適合夾持各種形狀的試樣,從而滿足實驗室試樣加工的特殊需求。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實施例的自動快速三爪夾緊裝置如圖1所示,三爪實質為轉動中心均布在同一圓周上的三個曲線塊4,各曲線塊的側面制有漸開曲線輪廓,形成圍繞蝸輪軸心的三爪夾緊結構。曲線塊的轉軸5相互平行,通過上下軸承11垂直支撐在蝸輪箱3上。轉軸5中部固連有同軸的小齒輪6,三個小齒輪同時與內(nèi)齒輪套12上的內(nèi)齒輪嚙合。內(nèi)齒輪套12通過滾珠可旋轉支撐在蝸輪箱中,與蝸輪13同軸固定連接。蝸輪13與氣動馬達帶動的蝸桿14嚙合。整個蝸輪箱通過滾珠絲桿副2安裝在快速銑床的滾珠導軌1上。當氣動馬達旋轉時,將通過蝸桿蝸輪副帶動內(nèi)齒輪旋轉,進而帶動三只小齒輪同步轉動,實現(xiàn)三只曲線塊通過曲線輪廓極徑變化形成的快速夾緊(或松開)。曲線塊的夾緊不僅使得夾緊十分迅速,而且與具有一定厚度的被夾緊件成線接觸,因此適于各種形狀試樣的夾持。實驗證明,本實施例的夾緊裝置夾持穩(wěn)妥,氣動馬達可以保持夾緊力,能夠很好地滿足銑削加工的需要。此外,蝸輪箱3的蝸輪中心處裝有向上的小氣缸9,小氣缸9的伸縮桿上端固定有頂桿8,因此可以借助氣缸使試樣按需上下定位,進一步方便夾持,保證夾緊效果。為了適應厚度較厚試樣的夾持,蝸輪箱3的上表面工臺中部裝有可上下伸縮的移動套7,移動套7的下表面抵靠在彈簧10上,上表面被蝸輪箱上表面工臺限位,頂桿8穿過移動套7的中心孔向上伸出。這樣,當用戶需銑削較厚(例如厚度為60mm)的試樣時,可以從試樣上表面(通常由銑床上部氣缸實施)下壓,連同頂桿8及移動套7一起沉到工臺下,從而使三爪可以按所需高度夾持試件。完成加工后,在彈簧10的作用下,移動套7自行復位,與蝸輪箱上表面工臺平齊。本實施例的自動快速三爪夾緊裝置設計巧妙、完善,結構緊湊,可以迅速夾持各種外形試樣工件,實現(xiàn)工件在鉆、銑工位快速切換,能夠很好地滿足實驗室試樣加工的特殊需求。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專利技術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例如,曲線塊的輪廓可以采用螺旋線、圓錐曲線等,旋轉動力源也可以采用電機等。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專利技術要求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快速三爪夾緊裝置,包括三爪,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爪為側面制有極徑漸變曲線輪廓的曲線塊,所述曲線塊的轉軸分別平行支撐在蝸輪箱中,所述轉軸上分別固連有同軸的小齒輪,所述各小齒輪與同一內(nèi)齒輪嚙合,所述內(nèi)齒輪可旋轉支撐在蝸輪箱中,與蝸輪同軸固定連接,所述蝸輪與旋轉動力源帶動的蝸桿嚙合。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自動快速三爪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蝸輪箱的蝸輪中心處裝有向上的小氣缸,小氣缸的伸縮桿上端固定有頂桿。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自動快速三爪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線塊側面制有漸開曲線輪廓。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自動快速三爪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動力源為氣動馬達。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自動快速三爪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蝸輪箱的上表面工臺中部裝有可上下伸縮的移動套,所述移動套的下表面抵靠在彈簧上,上表面被蝸輪箱上表面工臺限位,所述頂桿穿過移動套的中心孔向上伸出。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適用于自動快速夾緊工件的三爪夾緊裝置,屬于夾具
該裝置包括三爪,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三爪為側面制有極徑漸變曲線輪廓的曲線塊,所述曲線塊的轉軸分別平行支撐在蝸輪箱中,所述轉軸上分別固連有同軸的小齒輪,所述各小齒輪與同一內(nèi)齒輪嚙合,所述內(nèi)齒輪可旋轉支撐在蝸輪箱中,與蝸輪同軸固定連接,所述蝸輪與旋轉動力源帶動的蝸桿嚙合。由于本專利技術以曲線塊旋轉時的極徑變化取代傳動三爪螺旋傳動的漸進,因此夾緊速度顯著提高,同時由于以類似于凸輪夾持的原理取代了傳統(tǒng)的三爪定心夾緊,因此適合夾持各種形狀的試樣,從而滿足實驗室試樣加工的特殊需求。文檔編號B23B31/30GK1806977SQ20061003834公開日2006年7月26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2月17日專利技術者尹如, 高承基, 徐正源 申請人:南京和澳機電實業(yè)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快速三爪夾緊裝置,包括三爪,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爪為側面制有極徑漸變曲線輪廓的曲線塊,所述曲線塊的轉軸分別平行支撐在蝸輪箱中,所述轉軸上分別固連有同軸的小齒輪,所述各小齒輪與同一內(nèi)齒輪嚙合,所述內(nèi)齒輪可旋轉支撐在蝸輪箱中,與蝸輪同軸固定連接,所述蝸輪與旋轉動力源帶動的蝸桿嚙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尹如,高承基,徐正源,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和澳機電實業(yè)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84[中國|南京]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