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三檔變焦鏡頭的倍率切換裝置,包括支撐殼體和安裝在支撐殼體內部的切換機構;該切換機構上部和下部分別通過支撐殼體的上殼壁和下殼壁上的軸孔與外部的傳動鏈連接;所述的旋轉切換組包括:短旋轉框和中焦旋轉框及短焦轉軸和中焦轉軸;兩個轉軸的驅動輸入端通過傳動鏈分別相應與短焦驅動電機和中焦驅動電機相連;短焦轉軸與短焦驅動電機相連,中焦轉軸與中焦驅動電機相連。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簡潔緊湊,減小切換裝置的體積重量;2、兩個旋轉框獨立驅動、獨立定位、且定位精確、切換角度小于90°,能快速切換從而滿足鏡頭對目標的跟蹤和捕捉。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三檔變焦鏡頭的倍率切換裝置,屬于光學儀器
,適用于有三檔變焦功能的紅外鏡頭,尤其適用于要求在I秒內,且三檔之間快速切換的紅外 變焦鏡頭。
技術介紹
目前,對有三檔變焦功能的紅外鏡頭的需求越來越多,以用于對目標的觀察、跟蹤、捕捉等。這種鏡頭的變焦方法就是依靠切換裝置在三檔之間切換。在現有技術中已有用于三檔變焦的切換裝置,但這些切換裝置復雜繁瑣,導致紅外鏡頭笨重龐大,而且切換速度慢,導致不能跟蹤目標,還使得目標丟失。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三檔變焦鏡頭中的倍率切換裝置,不僅結構簡單緊湊,而且切換迅速,定位精確。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三檔變焦鏡頭的倍率切換裝置,包括前端能與鏡頭的前部而后端能與鏡頭的尾部連接的支撐殼體和安裝在支撐殼體內部的切換機構;該切換機構上部和下部分別通過支撐殼體的上殼壁和下殼壁上的軸孔與外部的傳動鏈連接,該兩個傳動鏈分別是上傳動鏈和下傳動鏈;所述的切換機構包括角軸承組和連接在角軸承組上的旋轉切換組;所述的旋轉切換組包括兩個旋轉框和兩個轉軸,分別是短旋轉框和中焦旋轉框及短焦轉軸和中焦轉軸;兩個轉軸的驅動輸入端通過傳動鏈分別相應與兩個驅動電機相連,該兩個驅動電機是短焦驅動電機和中焦驅動電機;短焦轉軸與短焦驅動電機相連,中焦轉軸與中焦驅動電機相連。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短焦旋轉框套裝在中焦旋轉框的內部,并能獨立轉動;所述的短焦轉軸軸線與中焦轉軸軸線相重合為公共軸線,該公共軸線與光軸垂直相交;短焦轉軸與兩個旋轉框的上部相連,中焦轉軸與兩個旋轉框的下部相連。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短焦轉軸與兩個旋轉框的上部相連是短焦轉軸與短焦旋轉框固定連接,而與中焦旋轉框轉動連接;中焦轉軸與兩個旋轉框的下部相連是中焦轉軸與中焦旋轉框固定連接,而與短焦旋轉框轉動連接。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上傳動鏈和下傳動鏈均為齒輪減速傳動鏈;在上傳動鏈中設置有上限位撥桿,在下傳動鏈中設置有下限位撥桿。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上傳動鏈有一個第三齒輪,該第三齒輪的一側上安裝有第一短焦機械限位塊和第一短焦限位開關,而另一側上安裝有第二短焦機械限位塊和第二短焦限位開關;下傳動鏈有一個第一齒輪,該第一齒輪的一側上安裝有第一中焦機械限位塊和第一中焦限位開關,而另一側上安裝有第二中焦機械限位塊和第二短焦限位開關。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短焦驅動電機與位于下殼壁外面上的第二齒輪連接,用于CN 102937737 A書明說2/3頁驅動第一齒輪;中焦驅動電機與位于上殼壁外面上的第四齒輪連接,用于驅動第三齒輪。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短焦驅動電機和中焦驅動電機上都設置有過載保護機構。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短焦旋轉框上安裝有短焦變倍透鏡,中焦旋轉框上安裝有中焦變倍透鏡;每個角軸承組包括軸承座和兩個角軸承;每個轉軸通過壓緊螺母與角軸承 相連。本專利技術的工作過程為開機和關機后,鏡頭自檢使兩個旋轉框自動定位在光軸的兩側,每個旋轉框與光軸的夾角均小于90°,這樣鏡頭就處于長焦檔,而中焦旋轉框轉入光軸時鏡頭就處于中焦檔,短焦旋轉框轉入光軸時鏡頭就處于短焦檔。當鏡頭需要從長焦檔換為中焦檔或短焦檔時,對應的一個驅動電機轉動,使對應的旋轉框轉動小于90°的角度轉入光軸位置,機械限位塊精確限定轉動角度的數值,同時限位撥桿碰觸限位開關,限位開關傳遞信號使驅動電機停止轉動從而完成長焦檔到中焦檔或短焦檔的切換,此時電路控制使本次運轉過的驅動電機下次只能反轉。當鏡頭需要從中焦檔換為短焦檔時,兩個驅動電機同時轉動,其中中焦旋轉框離開光軸,而短焦旋轉框轉入光軸,兩個旋轉框各轉動小于90°的角度,兩個旋轉框各自對應的機械限位塊精確限定各旋轉框轉動角度的數值,同時各對應的限位撥桿碰觸限位開關,限位開關傳遞信號使驅動電機停止轉動從而完成從中焦檔到短焦檔的切換,此時電路控制使兩個驅動電機下次只能反轉。從短焦檔換為中焦檔與從中焦檔換為短焦檔同理。當需要從中焦檔換為長焦檔時,中焦檔對應的驅動電機轉動,使中焦旋轉框轉動小于90°的角度離開光軸位置,機械限位塊精確限定轉動角度的數值,同時限位撥桿碰觸限位開關,限位開關傳遞信號使驅動電機停止轉動從而完成從中焦檔到長焦檔的切換,此時電路控制使本次已運轉過的驅動電機下次只能反轉。從短焦檔換為長焦檔與從中焦檔換為長焦檔同理。由于兩個旋轉框的旋轉行程均小于90°,并且傳動鏈的傳動速度快,所以在I秒內可以完成三檔之間的快速切換。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旋轉切換組中的兩個旋轉框共軸線、相套裝,且置于支撐殼體內部,所以簡潔緊湊,直接減小切換裝置的體積重量從而有效減小紅外鏡頭的體積重量;2、兩個旋轉框獨立驅動、獨立定位、且定位精確、切換角度小于90°,所以能在I秒內完成三檔之間的快速切換從而滿足鏡頭對目標的跟蹤和捕捉。附圖說明圖I是應用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紅外鏡頭剖視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立體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中的切換機構和傳動鏈的立體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正剖視圖。圖5是圖4的仰視圖。圖6是圖4的俯視圖。圖中各構件附圖標記為1 一前部,01-切換機構,2 —光軸,3 —公共軸線,4 一尾部,5 —支撐殼體,5. I-上殼壁,5. 2-下殼壁,5. 3-上傳動鏈,5. 4-下傳動鏈,6 一第一短焦機械限位塊,7 —第一短焦限位開關,8 —第三齒輪,9 一第四齒輪,10 —上限位撥桿,10’ -下限位撥桿,11 一第二短焦限位開關,12 一第二短焦機械限位塊,13 一中焦驅動電機,14 —中焦旋轉框,15 —中焦變倍透鏡,16 —短焦旋轉框,17 —短焦變倍透鏡,18 —短焦驅動電4機,19 一第二齒輪,20 一第一齒輪,21 —軸承座,22 一角軸承,23 一壓緊螺母,24 一短焦轉軸,25—中焦轉軸,26—第一中焦機械限位塊,27 —第一中焦限位開關,28 —第二中焦限位開關,29 —第二中焦機械限位塊,30 —過載保護機構。具體實施例方式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下如圖1-6所示,一種用于三檔變焦鏡頭的倍率切換裝置,包括前端能與鏡頭的前部I而后端能與鏡頭的尾部4連接的支撐殼體5和安裝在支撐殼體5內部的切換機構01 ;該切換機構01上部和下部分別通過支撐殼體5的上殼壁5. I和下殼壁5. 2上的軸孔與外部的傳動鏈連接,該兩個傳動鏈分別是上傳動鏈5. 3和下傳動鏈5. 4 ;所述的切換機構01包括角軸承組和連接在角軸承組上的旋轉切換組;所述的旋轉切換組包括兩個旋轉框和兩個轉軸,分別是短旋轉框16和中焦旋轉框14及短焦轉軸24和中焦轉軸25 ;兩個轉軸的驅動輸入端通過傳動鏈分別相應與兩個驅動電機相連,該兩個驅動電機是短焦驅動電機18和中焦驅動電機13 ;短焦轉軸24與短焦驅動電機18相連,中焦轉軸25與中焦驅動電機13相連驅動電機轉動帶動旋轉框的切換從而實現鏡頭的倍率切換。所述的短焦旋轉框16套裝在中焦旋轉框14的內部,并能獨立轉動;所述的短焦轉軸24軸線與中焦轉軸25軸線相重合為公共軸線3,該公共軸線3與光軸2垂直相交;短焦轉軸24與兩個旋轉框的上部相連,中焦轉軸25與兩個旋轉框的下部相連。所述的短焦轉軸24與兩個旋轉框的上部相連是短焦轉軸24與短焦旋轉框16固定連接,而與中焦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三檔變焦鏡頭的倍率切換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能與鏡頭的前部(1)而后端能與鏡頭的尾部(4)連接的支撐殼體(5)和安裝在支撐殼體(5)內部的切換機構(01);該切換機構(01)上部和下部分別通過支撐殼體(5)的上殼壁(5.1)和下殼壁(5.2)上的軸孔與外部的傳動鏈連接,該兩個傳動鏈分別是上傳動鏈(5.3)和下傳動鏈(5.4);所述的切換機構(01)包括角軸承組和連接在角軸承組上的旋轉切換組;所述的旋轉切換組包括兩個旋轉框和兩個轉軸,分別是:短旋轉框(16)和中焦旋轉框(14)及短焦轉軸(24)和中焦轉軸(25);兩個轉軸的驅動輸入端通過傳動鏈分別相應與兩個驅動電機相連,該兩個驅動電機是:短焦驅動電機(18)和中焦驅動電機(13);短焦轉軸(24)與短焦驅動電機(18)相連,中焦轉軸(25)與中焦驅動電機(13)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運義,楊長城,李勇,熊濤,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