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即使被嵌入具有大的前視角的鏡架也能夠得到良好的視野的眼鏡鏡片。一種眼鏡鏡片的形狀數據生成方法,該眼鏡鏡片設有鏡片前視角,被安裝在眼鏡架上并具有屈光度,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校正鏡片后表面的形狀數據,以使包含正面注視方向的多條光線通過設定有鏡片前視角(θLF)時的初始鏡片形狀的鏡片而受到的棱鏡作用與其通過不具有鏡片前視角(θLF)時的上述初始鏡片形狀的鏡片而受到的棱鏡作用相一致或者相接近,其中,該光線是通過眼睛的旋轉中心(31L)并透過鏡片的光線。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向水平方向外側傾斜地安裝在眼鏡架上的眼鏡鏡片及其設計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適合于安裝到曲面型的前視角大的眼鏡架上的眼鏡鏡片的形狀數據生成方法、眼鏡鏡片的形狀數據生成裝置以及眼鏡鏡片。
技術介紹
作為用于運動、太陽鏡等的眼鏡,提出了一種眼鏡鏡片以覆蓋到臉的側面附近的程度覆蓋眼睛的形態的曲面型的眼鏡。通過使用曲面型的眼鏡,能夠獲得視野擴大、擋風、控制來自橫方向的入射光等的效果。因此,不僅是運動愛好者,也能夠期待在室外活動中廣泛利用的增加,另外,時尚性方面的需求也得以提高。圖22是構成曲面型的眼鏡的眼鏡架3的一例的立體圖,圖23是從上方觀察該眼鏡架3的俯視圖。該眼鏡架3具有鏡框7和分別與鏡框7的左右兩端相連結的鏡腳8,鏡框7具有保持鏡片的左右的框架5、將該左右的框架5進行連接的中梁9以及安裝在左右的框架5的內側的鼻托(鼻墊)4。并且,作為上述左右的框架5的內周形狀的鏡片框形狀6對應于安裝在該眼鏡架3上的左右鏡片的形狀。從圖22和圖23明顯可知,曲面型的眼鏡架3由于鏡框7沿著佩戴者的臉大幅度地彎曲而具有非常大的前視角。在此,前視角9f是指眼鏡架的鏡框7的面Ff (下面也稱為鏡框面)與左右的已完成鏡片形狀加工的鏡片的面Fs (下面也稱為鏡片形狀面)之間的水平方向的角度,在本說明書中,設鏡框面Ff是通過左右的已完成鏡片形狀加工的鏡片中心(由與已完成鏡片形狀加工的鏡片相外切的水平線和垂直線形成的長方形的水平中心線與垂直中心線的交點)2的垂直面,設鏡片形狀面Fs是通過已完成鏡片形狀加工的鏡片的水平中心線(由與已完成鏡片形狀加工的鏡片相外切的水平線和垂直線形成的長方形的水平中心線)Lhc的左右鏡片各自的垂直面。對于上述曲面型的眼鏡架,通常將該前視角θ ·設定在10度 30度的范圍內的情形較多。作為這種安裝在曲面型眼鏡架上的眼鏡鏡片,以往一直使用著不具有屈光度的眼鏡鏡片(下面也稱為無度數鏡片),但是近年來也使用著具有屈光度的眼鏡鏡片(下面也稱為帶度數鏡片)、即單焦點眼鏡鏡片。但是,在如該曲面型眼鏡架那樣的前視角大的眼鏡架上直接嵌入完全不考慮該前視角而設計出的帶度數的單焦點眼鏡鏡片來形成眼鏡進行使用的情況下,與在不具有前視角或者前視角非常小的普通的眼鏡架上嵌入鏡片的情況相t匕,眼睛所感受到的棱鏡作用、像散、平均度數誤差(下面也稱為屈光力誤差)等發生變化,因此給佩戴者帶來很大的不適感。因此,在以往,(I)為了減輕由于鏡片向外側傾斜而使眼睛感受到的棱鏡作用而增大鏡片的曲線、或者(2)對鏡片附加用于抵消由正面視線所產生的多余的棱鏡作用的校正棱鏡、或者(3)為了消除由正面視線使眼睛所感受到的像散和平均度數誤差,而校正鏡片的后表面(凹面)的形狀、或者(4)將鏡片的后表面形成為非球面,以降低在正面視線以外的區域眼睛所感受到的像散和平均度數誤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并且,通過這些方法,在某種程度上減輕了眼鏡佩戴者的不適感。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05-284059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要解決的問題然而,即使將利用上述(1Γ(4)的方法設計、制造出的帶度數鏡片安裝到前視角大的眼鏡架上來構成眼鏡,仍然存在使眼鏡佩戴者產生不適感這樣的問題。因此,鑒于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即使在前視角大的鏡架上安裝帶度數鏡片也不會產生不適感且能夠得到良好的視野的眼鏡鏡片以及設計該眼鏡鏡片的方法和裝置。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本專利技術人通過研究視線方向考察了即使利用上述以往的方法也無法消除佩戴者的不適感的原因。下面參照附圖來說明該原因。圖24是表示在假定嵌入到不具有前視角的眼鏡架上而設計出的單焦點的眼鏡鏡片的情況下的眼睛的視線方向的圖。針對此處的單焦點眼鏡鏡片是具有左右相同的正的屈光度的球面鏡片且棱鏡屈光力為O. 00 Δ的情況進行說明。此外,在下面的用于說明眼鏡鏡片的圖(圖24 圖26、圖1Α、圖1Β、圖8Α、圖8Β以及圖18Α、圖18Β)中,附圖標記的末尾所附帶的R意味著對應右眼,附圖標記的末尾所附帶的L意味著對應左眼。另外,在這些圖中示出從上方觀察通過左右鏡片的配適點(fittingpoint)(在單焦點鏡片中與棱鏡測量基準點相同)匕、Pe的水平截面的情形。另外,在這些圖中示出了左右鏡片的前傾角為O度的情況,但是當然也包含具有前傾角的情況的眼鏡,在這種情況下,由前視角產生的對視線方向的影響也同樣地在視線的水平成分中產生。另外,在這些圖中示出的眼睛30L、30R及其旋轉中心31L、31R是鏡片的光學設計上假定的眼睛及其旋轉中心,眼睛30與鏡片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可以根據與眼鏡佩戴者的瞳孔間距、眼鏡架的形狀有關的信息等進行設定。另外,將沒有鏡片的狀態下注視遠方時的通過眼睛的旋轉中心31L、31R的視線稱為基準正面視線40L、40R,在這些圖中,以該左右的基準正面視線40L和40R在水平方向上彼此平行且分別通過鏡片的配適點的情況為例進行說明。如圖24所示,將左眼用眼鏡鏡片15L和右眼用眼鏡鏡片15R從光學設計上假定配置成位于該鏡片前表面(凸面)的配適點Py Pe位于通過眼睛的旋轉中心31L、31R的基準正面視線40L、40R上,并且在通過配適點PpPK的水平截面內,鏡片前表面的經配適點ΡρΡκ的法線N與基準正面視線40L、40R相一致。在此,將在左右各鏡片的配適點PyPK&與基準正面視線40L、40R相正交的水平線設為直線L。此外,在本說明書中,將基準正面視線40L、40R與鏡片前表面的經配適點Py Pe的法線N所形成的水平方向的角度Θ w稱為“鏡片前視角”,與眼鏡架中所定義的“前視角”相區分。并且,將在通過配適點PpPk的水平截面內基準正面視線40L、40R與上述法線N相一致的狀態、即鏡片前視角為O度的狀態也表現為“不具有鏡片前視角”,將在通過配適點匕、Pk的水平截面內上述法線N相對于基準正面視線40L、40R偏向水平方向外側以非O的有限的角度與基準正面視線40L、40R相交的狀態也表現為“存在鏡片前視角”。在圖24中,將左眼30L的視線設為箭頭以及(^,將各視線的像側視線(從眼睛的旋轉中心31L起到鏡片15L的視線)表示為箭頭以及(^,將物體側視線(從鏡片15L起向外側的視線)表示為箭頭\。、K。以及Ck)。另外,同樣地,將右眼30R的視線設為箭頭aK、bE以及cK,將各視線的像側視線表示為箭頭aKe、bEe以及Clte,將物體側視線表示為箭頭aK()、bK。以及Ceo0在圖24中,在正面注視時,通過左眼30L的旋轉中心31L的視線以及通過右眼30R的旋轉中心31R的視線bK的位置和方向分別與基準正面視線40L、40R相一致。另外,在注視周邊時,針對從基準正面視線40L、40R向左方向傾斜了 Θ角度的像 側視線aEe的物體側視線\。、aEo因鏡片15L、15R的棱鏡作用而分別被折射成靠近基準正面視線40L、40R。同樣地,針對從基準正面視線40L、40R向右方向傾斜了 Θ角度的像側視線(^、cEe的物體側視線cLo、cRo因鏡片15L、15R的棱鏡作用而分別被折射成靠近基準正面視線40L、40R。并且,在這樣不具有鏡片前視角且左右鏡片由相同度數的球面鏡片構成的情況下,左右眼的對相同方向的像側視線進行折射后得到的視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眼鏡鏡片,以具有鏡片前視角的狀態被安裝在眼鏡架上并具有屈光度,該眼鏡鏡片的特征在于,鏡片前表面由球面或者旋轉對稱的非球面構成,鏡片后表面由不具有左右對稱性的非球面或非環面構成,其中,對上述不具有左右對稱性的非球面或非環面進行了減輕左右的棱鏡作用的不均衡并使像散和平均度數誤差增加的形狀校正,上述鏡片后表面在通過上述鏡片前表面的配適點的水平面上的表面平均度數從上述配適點起向耳側的變化量大于從上述配適點起向鼻側的變化量。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神津和磨,畑中隆志,
申請(專利權)人:HOYA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