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行車信息共享系統,連接一伺服單元并安裝于第一車輛,其包含:近程網絡模塊,用以使該第一車輛與第三者車輛建立局域網連接,并實現車輛間的數據傳輸;以及遠程網絡模塊,用以使該第一車輛與該伺服單元建立網絡連接,并實現兩者的數據傳輸;其中,當該第一車輛需要得到該第三者車輛周圍的路況信息時,該遠程網絡模塊與該伺服單元建立網絡連接,并獲取該第三者車輛的網絡地址信息,該近程網絡模塊根據該網絡地址信息與該第三者車輛建立局域網連接,并獲取該路況信息。本發明專利技術從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伺服單元與車輛之間數據傳輸的負載量,進一步的提高行車信息在共享時的實時性和流暢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車載操作系統,尤其是一種具有行車信息共享功能的系統及其操控方法。
技術介紹
隨著汽車制造技術的推陳出新,以及日益提高的全民物質生活水平,可以說汽車逐漸的成為了人們日常出行的必需品,路上的車多了麻煩也隨之而來。人們為了減少行車糾紛或者在倒車換道時避免不必要的碰擦,而需要在汽車上安置多個攝像頭或者傳感器,來保證實時監控自己愛車周圍的環境。但是類似這種輔助監控系統則需要將整車的線路和具有全球定位系統(GPS)的行車電腦進行整合,實施復雜且僅能監控自身車輛周遭的狀態,無法查看遠方的行車路況,如果在前方車輛發生車禍卻無法及時讓后方車輛知道則會造成排長龍堵車的情況,或者在十字路口直行時有人擅自闖紅燈也未及時讓通行車輛提前知悉 的話更會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所以如果能透過車輛之間建立一個行車路況共享的系統,就可以使駕駛者實時的獲取各路況的信息,從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失。如美國專利US7,778,770所提到的一種車輛行車影像分享的演算法,透過通訊裝置將定位信息傳送給伺服單元,并利用第三者車輛影像擷取裝置偵測是否有移動物體(人或車等)經過,經過演算法判定是否有人或車輛可能造成的碰撞意外事故,經由此演算法決定是否將影像資料分享給可能造成意外事故的車輛作為參考。但這種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傳輸速度與實時性更大程度上需要依賴于總伺服單元容量以及傳輸網絡的暢通性,故當車輛影像信息大量經由網路傳輸時則可能造成網路堵塞而無法及時將有用的路況信息提供給駕駛者,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另外,當行車經過十字路口的時候,需要偵測到移動物體才能將行車影像傳輸給處在十字路口其他位置的車輛,該限制也使得整個系統中信息的傳輸不太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保證行車信息共享的實時性,同時也能夠保證數據傳輸的流暢性,故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行車信息共享系統,有效的克服現有技術出現的數據傳輸不暢通、行車信息共享方式不便捷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行車信息共享系統,連接一伺服單元并安裝于第一車輛,其特征在于該行車信息共享系統包含近程網絡模塊,用以使該第一車輛與第三者車輛建立局域網連接,并實現車輛間的數據傳輸;以及遠程網絡模塊,用以使該第一車輛與該伺服單元建立網絡連接,并實現兩者的數據傳輸;其中,當該第一車輛需要得到該第三者車輛周圍的路況信息時,該遠程網絡模塊與該伺服單元建立網絡連接,并獲取該第三者車輛的網絡地址信息,該近程網絡模塊根據該網絡地址信息與該第三者車輛建立局域網連接,并獲取該路況信息。作為可選的方案,該近程網絡模塊是通過藍牙、無線網絡、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或點對點網絡傳輸技術來實現與該第三者車輛的網絡連接。作為可選的方案,該行車信息共享系統還包含身份認證模塊,用以當有其他車輛請求與該第一車輛建立局域網連接時,判斷是否允許兩者建立連接。作為可選的方案,該行車信息共享系統還包含攝像裝置,用以記錄該第一車輛周圍的第一路況信息,該第一路況信息可供其他車輛請求與該第一車輛建立局域網連接時獲取。作為可選的方案,該伺服單元包含網絡地址生成模塊,用以對該第一車輛與第三者車輛進行網絡地址的編寫并生成網絡地址信息。作為可選的方案,該行車信息共享系統還包含定位模塊,用以獲取該第一車輛的位置信息,該網路地址生成模塊根據該位置信息,對該第一車輛周圍一定范圍內的其他車輛進行網絡地址的編寫。作為可選的方案,該行車信息共享系統還包含導航模塊,用以生成一地圖顯示于·該第一車輛上,且根據該第一車輛周圍一定范圍內的該其他車輛的位置信息,該其他車輛的網絡地址信息顯示于該地圖上;該導航模塊還用以生成一行車路線,當該行車路線生成后,該導航模塊則自動獲取該行車路線上對應車輛的網絡地址信息,并顯示該對應車輛的路況信息于該第一車輛上。作為可選的方案,該行車信息共享系統還包含顯示裝置,用以顯示該路況信息;該顯示裝置具有觸控功能,用于數據的輸入操作。作為可選的方案,該行車信息共享系統還包含報警模塊,當該第三者車輛與該第一車輛的第一距離小于一預設距離時,該顯示裝置自動顯示該第三者車輛周圍的路況信息,同時該報警模塊發出警報示意該車輛注意避讓。作為可選的方案,該行車信息共享系統還包含距離檢測模塊,用以檢測該第三者車輛與該第一車輛的該第一距離,并比較該第一距離與該預設距離的大小。本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行車信息共享系統的操控方法,該行車信息共享系統連接一伺服單元并安裝于第一車輛,其特征在于該操控方法包含步驟I :當該第一車輛需要得到第三者車輛周圍的路況信息時,該行車信息共享系統與該伺服單元建立網絡連接,并獲取該第三者車輛的網絡地址信息;步驟2 :根據該網絡地址信息,使該第一車輛與該第三者車輛建立局域網連接;步驟3 :傳輸該第三者車輛的路況信息至該第一車輛。優選的,該操控方法還包括步驟4 :顯示該路況信息于該第一車輛上。作為可選的方案,在步驟I之前執行步驟a :生成一地圖顯示于該第一車輛上,且當步驟I中該行車信息共享系統與該伺服單元建立網絡連接后,該第一車輛周圍一定范圍內的其他車輛的位置信息及該網絡地址信息則顯示在該地圖上。作為可選的方案,在步驟I之前執行步驟b :生成一行車路線顯示于該第一車輛上,且當步驟I中該行車信息共享系統與該伺服單元建立網絡連接后,獲取該行車路線上對應該第三者車輛的位置信息與網路地址信息,并顯示在該行車路線上。作為可選的方案,步驟3之后執行以下步驟判斷該行車路線上是否有阻擋車輛前進的障礙存在,若存在,則生成另一行車路線,并獲取該另一行車路線上的另一第三者車輛的行車信息判斷是否繼續更換行車路線;若不存在,則不改變該行車路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行車信息共享系統使得車輛之間實現了點對點的數據傳輸,且優選的把路況信息等數據量較大的數據信息通過車輛間的直接傳輸來完成,而把車輛的定位信息等數據量較小的數據信息通過伺服單元來存儲,并與多車輛間進行傳輸,由此一來,就大大減輕了伺服單元與車輛之間數據傳輸的負載量,進一步的提高行車信息在共享時的實時性和流暢性,同時本專利技術的應用也可以有效的提高車輛的視野范圍,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事故的發生率,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中行車信息共享系統的應用環境的整體架構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行車信息共享系統的系統結構圖及外接設備的連接關系; 圖3A 圖3D為幾種路況下的車輛位置情況;圖4為導航模式下顯示的地圖信息;圖5為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中行車信息共享系統的系統結構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中應用于實際路況中的車輛情況;圖7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行車信息共享系統的操控方法;圖8為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中行車信息共享系統的操控方法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對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構造、特征、及其功能有進一步的了解,茲配合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請參見圖I所示,為本專利技術中行車信息共享系統的應用環境的整體架構圖。車輛VI、V2和V3上分別安裝有行車信息共享系統10、20和30,且車輛VI、V2和V3是可以通過藍牙、無線網絡、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或點對點網絡傳輸技術來建立局域網來進行相互的數據傳輸,同時車輛Vl、V2和V3還可以通過無線網絡2或者其他覆蓋面更廣的網絡技術來與伺服單元I形成網絡的連接。進一步參考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行車信息共享系統的系統結構圖及外接設備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行車信息共享系統,連接一伺服單元并安裝于第一車輛,其特征在于該行車信息共享系統包含:近程網絡模塊,用以使該第一車輛與第三者車輛建立局域網連接,并實現車輛間的數據傳輸;以及遠程網絡模塊,用以使該第一車輛與該伺服單元建立網絡連接,并實現兩者的數據傳輸;其中,當該第一車輛需要得到該第三者車輛周圍的路況信息時,該遠程網絡模塊與該伺服單元建立網絡連接,并獲取該第三者車輛的網絡地址信息,該近程網絡模塊根據該網絡地址信息與該第三者車輛建立局域網連接,并獲取該路況信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方耀白,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佳世達電通有限公司,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