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超特高壓交流變壓器出線裝置,其包括屏蔽管、屏蔽球分別緊貼屏蔽管和屏蔽球設置的內絕緣層以及分層設置于屏蔽管和屏蔽球外層的多層外絕緣層,內絕緣層在屏蔽管的端部以及屏蔽球的端面上都要進行包邊,屏蔽球連接于屏蔽管的一端端部,屏蔽管外層相鄰的絕緣層之間間隔設置有多個第一卡板,第一卡板沿著垂直于屏蔽管軸向的方向設置,第一卡板上設置有通油孔,屏蔽球外層相鄰的絕緣層之間設置有第二卡板,第二卡板沿著屏蔽球的軸向設置,第二卡板之間形成通油的油道,第二卡板上設置有用于通油的通孔,所述的屏蔽球的外絕緣層的外側還設置有波紋柵,屏蔽管端部的外絕緣層的外側也設置有波紋柵。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超特高壓交流變壓器出線裝置耐壓能力強,能夠滿足1000kV的耐壓等級。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氣絕緣件領域,特別是一種用于超高壓或特高壓交流變壓器的絕緣出線裝置。
技術介紹
通常的超高壓變壓器的額定電壓均在350kV至500kV,而特高壓變壓器的額定電壓均在750kV和750kV以上。交變壓器的高壓出線裝置是連接變壓器的高壓繞組高壓端引出線與供電線路的絕緣連接部件,因此,必須要保證出線裝置具有很好的電氣絕緣性能。現有的超高壓變壓器的出線裝置通常是包括金屬屏蔽管和金屬屏蔽球,二者固定連接,外側設置多層絕緣層,并在絕緣層之間通絕緣油來確保絕緣性能。現有的超特高壓交流變壓器出線裝置,金屬屏蔽管和金屬屏蔽球的絕緣層之間采用沿著軸向設置的撐板將油道分為了·相互獨立的幾個部分,不利于絕緣油的循環流通,影響其導熱效果和絕緣性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
技術介紹
中所述的現有的超特高壓交流變壓器出線裝置存在的絕緣油循環流通不暢,影響其導熱效果和絕緣性能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夠解決前述問題的超特高壓交流變壓器出線裝置。實現本專利技術的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超特高壓交流變壓器出線裝置,其包括屏蔽管、屏蔽球分別緊貼屏蔽管和屏蔽球設置的內絕緣層以及分層設置于屏蔽管和屏蔽球外層的多層外絕緣層,內絕緣層在屏蔽管的端部以及屏蔽球的端面上都要進行包邊,屏蔽球連接于屏蔽管的一端端部,屏蔽管外層相鄰的絕緣層之間間隔設置有多個第一卡板,第一卡板沿著垂直于屏蔽管軸向的方向設置,第一卡板上設置有通油孔,屏蔽球外層相鄰的絕緣層之間設置有第二卡板,第二卡板沿著屏蔽球的軸向設置,第二卡板之間形成通油的油道,第二卡板上設置有用于通油的通孔,所述的屏蔽球的外絕緣層的外側還設置有波紋柵,屏蔽管端部的外絕緣層的外側也設置有波紋柵。進一步地,所述的屏蔽管和屏蔽球均為金屬材質的。所述的屏蔽管為L形。在前述方案中,為了增強出線端均壓效果,防止電暈的發生,所述的屏蔽球呈球體設置,其內部形成腔體,腔體一端設置進線口,另一端設置出線口,腔體內靠近進線口的位置設置有用于連接屏蔽管的法蘭板。為了防止屏蔽球端部發生擊穿,所述的屏蔽球為金屬材質的,其兩端端面設置有折邊。為了防止第一卡板隨著絕緣油的流動而發生錯位,所述的第一卡板通過沿著屏蔽管軸向設置的撐條進行定位,撐條固定于外絕緣層對應位置的壁面上。為了防止第二卡板隨著絕緣油的流動發生錯位,所述的第二卡板通過垂直于屏蔽球軸向設置的托板進行定位,托板固定于外絕緣層對應位置的壁面上。為了增強進線端和出線端出的均壓效果,提高耐壓能力,所述的波紋柵為錐形,其開口方向向著設置屏蔽球的一端。本專利技術的超特高壓交流變壓器出線裝置,從屏蔽管一端進線,從屏蔽球一端出線,屏蔽管一端與超特高壓交流變壓器的高壓繞組高壓端引出線連接,屏蔽球一端連接供電線路,屏蔽管和屏蔽球通過設置在屏蔽球的進線口處的法蘭連接,屏蔽管和屏蔽球外緊貼屏蔽管和屏蔽球設置內絕緣層,內絕緣層在屏蔽管和屏蔽球的端面上包邊,增強其絕緣性能,外絕緣層分層設置,屏蔽管外側的外絕緣層之間設置垂直于屏蔽管軸向的第一卡板,卡板上設置有通油孔,在屏蔽球外側的外絕緣層之間設置沿著屏蔽球軸向設置的第二卡板,第二卡板上設置有用于通油的通孔,使絕緣油能夠相互流通,油壓均衡,增強了絕緣油的循環導熱效果,也提高了外絕緣層的絕緣性能,因為出線時,屏蔽球一端豎直設置,屏蔽管一端水平設置,絕緣油從屏蔽管處流向屏蔽球,屏蔽管外側的第一卡板采用垂直于屏蔽管軸向 設置,可以擴大絕緣油與外絕緣層之間的接觸面積,提高其絕緣性和導熱性,屏蔽球處第二卡板沿著屏蔽球的軸向設置可以保證絕緣油的循環流通。為了進一步增強超特高壓交流變壓器出線裝置的絕緣性能,屏蔽球的外絕緣層的外側設置波紋柵,屏蔽管端部的外絕緣層的外側也設置波紋柵,波紋柵為錐形,其開口方向向著屏蔽球一端,增強了超特高壓交流變壓器出線裝置的均壓耐壓性能,同時,屏蔽管和屏蔽球外層設置了多層外絕緣層,絕緣層之間間隔一定距離,增加了爬電距離,提高了整體的耐壓能力,使超特高壓交流變壓器出線裝置的耐壓達到1000KV以上。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超特高壓交流變壓器出線裝置的結構示意 圖2為圖I中A-A向首I]視不意 圖3為圖I中B-B向首I]視不意 圖中,I為屏蔽管,2為屏蔽球,3為內絕緣層,4為外絕緣層,5為第一^^板,6為通油孔,7為第二卡板,8為通孔,9為波紋柵,10為法蘭板,11為撐條,12為托板。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I至附圖3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的闡明 實施例I 一種超特高壓交流變壓器出線裝置,其包括屏蔽管I、屏蔽球2分別緊貼屏蔽管I和屏蔽球2設置的內絕緣層3以及分層設置于屏蔽管I和屏蔽球2外層的多層外絕緣層4,內絕緣層3在屏蔽管I的端部以及屏蔽球2的端面上都要進行包邊,屏蔽球2連接于屏蔽管I的一端端部,屏蔽管I外層相鄰的絕緣層之間間隔設置有多個第一卡板5,第一卡板5沿著垂直于屏蔽管I軸向的方向設置,第一卡板5上設置有通油孔6,屏蔽球2外層相鄰的絕緣層之間設置有第二卡板7,第二卡板7沿著屏蔽球2的軸向設置,第二卡板7之間形成通油的油道,第二卡板7上設置有用于通油的通孔8,所述的屏蔽球2的外絕緣層4的外側還設置有波紋柵9,屏蔽管I端部的外絕緣層4的外側也設置有波紋柵9 ;上述的屏蔽管I和屏蔽球2均為金屬鋁或金屬銅制成的;所述的屏蔽管I為L形。實施例2 在前述方案的基礎上,為了增強出線端均壓效果,防止電暈的發生,所述的屏蔽球2呈球體設置,其內部形成腔體,腔體一端設置進線口,另一端設置出線口,腔體內靠近進線口的位置設置有用于連接屏蔽管I的法蘭板10。為了防止屏蔽球2端部發生擊穿,所述的屏蔽球2為金屬材質的,其兩端端面設置有折邊。實施例3 在前述方案的基礎上,為了防止第一卡板5隨著絕緣油的流動而發生錯位,所述的第一卡板5通過沿著屏蔽管I軸向設置的撐條11進行定位,撐條11固定于外絕緣層4對應位置的壁面上。為了防止第二卡板7隨著絕緣油的流動發生錯位,所述的第二卡板7通過垂直于屏蔽球2軸向設置的托板12進行定位,托板12固定于外絕緣層4對應位置的壁面上。實施例4 在前述方案的基礎上,為了增強進線端和出線端出的均壓效果,提高耐壓能力,所述的波紋柵9為錐形,其開口方向向著設置屏蔽球2的一端。權利要求1.一種超特高壓交流變壓器出線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屏蔽管、屏蔽球分別緊貼屏蔽管和屏蔽球設置的內絕緣層以及分層設置于屏蔽管和屏蔽球外層的多層外絕緣層,內絕緣層在屏蔽管的端部以及屏蔽球的端面上都要進行包邊,屏蔽球連接于屏蔽管的一端端部,屏蔽管外層相鄰的絕緣層之間間隔設置有多個第一卡板,第一卡板沿著垂直于屏蔽管軸向的方向設置,第一卡板上設置有通油孔,屏蔽球外層相鄰的絕緣層之間設置有第二卡板,第二卡板沿著屏蔽球的軸向設置,第二卡板之間形成通油的油道,第二卡板上設置有用于通油的通孔,所述的屏蔽球的外絕緣層的外側還設置有波紋柵,屏蔽管端部的外絕緣層的外側也設置有波紋柵。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超特高壓交流變壓器出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管和屏蔽球均為金屬材質的。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超特高壓交流變壓器出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管為L形。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超特高壓交流變壓器出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球呈球體設置,其內部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超特高壓交流變壓器出線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屏蔽管、屏蔽球分別緊貼屏蔽管和屏蔽球設置的內絕緣層以及分層設置于屏蔽管和屏蔽球外層的多層外絕緣層,內絕緣層在屏蔽管的端部以及屏蔽球的端面上都要進行包邊,屏蔽球連接于屏蔽管的一端端部,屏蔽管外層相鄰的絕緣層之間間隔設置有多個第一卡板,第一卡板沿著垂直于屏蔽管軸向的方向設置,第一卡板上設置有通油孔,屏蔽球外層相鄰的絕緣層之間設置有第二卡板,第二卡板沿著屏蔽球的軸向設置,第二卡板之間形成通油的油道,第二卡板上設置有用于通油的通孔,所述的屏蔽球的外絕緣層的外側還設置有波紋柵,屏蔽管端部的外絕緣層的外側也設置有波紋柵。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俞英忠,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市英中電氣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