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了一種LED恒流源,用于解決LED燈T2上散熱困難的問題。本發明專利技術實施例LED恒流源包括:直流輸入端T1、LED燈T2、MOS管T3、DC/DC電路T4、恒流控制電路T5、控制器T7、電壓微調控制模塊T8;直流輸入端T1連接LED燈T2,LED燈T2、MOS管T3和DC/DC電路T4依次連接;MOS管T3與DC/DC電路T4的一端連接,DC/DC電路T4的另一端接地;控制器T7通過恒流控制電路T5連接MOS管T3,電壓微調控制模塊T8與DC/DC電路T4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有效解決LED燈T2上散熱困難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子電路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LED恒流源。
技術介紹
LED具有環保、節能、壽命長等優點而被視為21世紀照明光源,已經逐漸取代傳統光源在各種照明燈具上大量應用。在投影機行業中,LED也逐漸應用并代替現有UHP燈泡成為新一代的光源。請參閱圖I,現有LED投影機使用的驅動電路包括直流輸入端TI、LED燈T2、MOS 管T3、DC/DC電路T4、恒流控制電路T5、MOS管電壓采樣電路T6、控制器T7、電壓微調控制模塊T8 ;直流輸入端Tl連接DC/DC電路T4,DC/DC電路T4與LED燈T2、MOS管T3依次連接,MOS管T3通過電阻接地,控制器T7通過恒流控制電路T5連接MOS管T3,M0S管電壓采樣電路T6 —端連接控制器T7,一端連接LED燈T2與MOS管T3之間,電壓微調控制模塊T8 與DC/DC電路T4連接;控制器T7用于控制MOS管電壓采樣電路T6對MOS管T3漏極和源極間的壓降進行采集;電壓微調控制模塊T8用于將采集到的MOS管T3漏極和源極間的壓降與預設的最小工作電壓比較,根據比較結果調整MOS管T3漏極和源極間的壓降;DC/DC 電路T4用于根據調整后的MOS管T3漏極和源極間的壓降輸出投影機LED光源驅動電壓。驅動電路的連接方式中LED燈T2中R (紅)、G (綠)和B (藍)三種光色芯片非共陽極的設計,導致不同顏色LED燈的散熱極即陽極帶不同電壓,不能夠使用大尺寸散熱片集中散熱,只能獨立散熱。導致LED燈T2散熱不易,溫度更高,發光效率更低,惡性循環導致更多能量的以熱能形式消耗在LED燈T2上,LED燈T2散熱難度大。專利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LED恒流源,能夠解決LED燈T2上散熱困難的問題。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LED恒流源具體包括直流輸入端T1、LED燈T2、M0S管T3、DC/DC電路T4、恒流控制電路T5、控制器T7、 電壓微調控制模塊T8 ;直流輸入端Tl連接LED燈T2,LED燈T2、MOS管T3和DC/DC電路T4依次連接;MOS管T3與DC/DC電路T4的一端連接,DC/DC電路T4的另一端接地;控制器T7通過恒流控制電路T5連接MOS管T3,電壓微調控制模塊T8與DC/DC電路T4連接; 控制器T7通過恒流控制電路T5維持MOS管T3上的電流恒定;電壓微調控制模塊T8用于調整MOS管T3漏極和源極間的壓降;DC/DC電路T4用于根據調整后的MOS管T3漏極和源極間的壓降輸出投影機LED 光源驅動電壓。可選的,該LED恒流源進一步包括MOS管電壓采樣電路T6 ;MOS管電壓采樣電路T6 —端連接控制器T7,另一端連接LED燈T2與MOS管T3之間。可選的,控制器T7還用于控制MOS管電壓采樣電路T6對MOS管T3漏極和源極間的壓降進行米集。可選的,電壓微調控制模塊T8具體用于將采集到的MOS管T3漏極和源極間的壓降與預設的最小工作電壓比較,根據比較結果調整MOS管T3漏極和源極間的壓降。可選的,MOS管T3與DC/DC電路T4之間通過電阻相連。可選的,控制器T7 為 MCU、CPLD, FPGA 或者 DSP。可選的,電壓微調控制模塊T8為MCU、CPLD, FPGA或者DSP。可選的,電壓微調控制模塊集成在控制器中。從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具有以下優點本專利技術采用DC/DC電路T4倒置連接方式,MOS管T3通過電阻與DC/DC電路T4連接,DC/DC電路T4另一端接地,將LED燈T2中R (紅)、G (綠)和B (藍)陽極供電由DC/DC 電路T4端改為恒定的直流輸入端Tl,以實現LED燈T2中R (紅)、G (綠)和B (藍)共陽極的設計,減少了 LED燈T2上的功耗,從而解決了 LED燈T2上散熱困難的問題;此外,本專利技術能夠通過倒置現有的LED燈在DC/DC電路下面的結構,實現LED燈共陽極設計,在進而解決三色LED燈T2陽極帶不同電壓散熱難的問題,實現三色LED燈散熱統一設計。通過實時監控MOS管T3上的壓降,通過與控制器T7內部設定值做比較,進而通過電壓微調控制模塊T8調整DC/DC電路T4的電壓,使MOS管T3上面壓降始終保持在一個恒定值,規避無動態調節模式MOS管T3上壓降隨LED燈離散而變化的問題,從而解決了 MOS 管T3上發熱量大的問題。附圖說明圖I為現有技術LED投影機驅動電路示意圖2為本專利技術LED恒流源實施例電路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LED恒流源,用于有效解決LED燈T2上散熱困難的問題。請參閱圖2,本專利技術提供的LED恒流源實施例包括直流輸入端T1、LED燈T2、M0S管T3、DC/DC電路T4、恒流控制電路T5、控制器T7、 電壓微調控制模塊T8 ;直流輸入端Tl連接LED燈T2,LED燈T2、MOS管T3和DC/DC電路T4依次連接;MOS管T3與DC/DC電路T4的一端連接,DC/DC電路T4的另一端接地;控制器T7通過恒流控制電路T5連接MOS管T3,電壓微調控制模塊T8與DC/DC電路T4連接;控制器T7通過恒流控制電路T5連接MOS管T3,電壓微調控制模塊T8與DC/DC電路T4連接; 控制器T7通過恒流控制電路T5維持MOS管T3上的電流恒定;電壓微調控制模塊T8用于調整MOS管T3漏極和源極間的壓降;DC/DC電路T4用于根據調整后的MOS管T3漏極和源極間的壓降輸出投影機LED 光源驅動電壓。該LED恒流源進一步包括MOS管電壓采樣電路T6 ;MOS管電壓采樣電路T6 —端連接控制器T7,另一端連接LED燈T2與MOS管T3之間;控制器T7還用于控制MOS管電壓采樣電路T6對MOS管T3漏極和源極間的壓降進行采集;電壓微調控制模塊T8具體用于將采集到的MOS管T3漏極和源極間的壓降與預設的最小工作電壓比較,根據比較結果調整MOS管T3漏極和源極間的壓降。下面以一個具體應用例子對本專利技術提供的LED恒流源實施例中各模塊之間的通信關系進行描述直流輸入端Tl分別向LED燈T2和MOS管電壓采樣電路T6輸入直流電,一路流入 LED燈T2,電流順次流入MOS管T3,通過電阻流入DC/DC電路T4,最終傳導到地下。電流另一路流入MOS管電壓采樣電路T6,當MOS管T3開通處于恒流工作狀態時, 控制器T7控制MOS管電壓采樣電路T6對MOS管T3電壓進行采集,需要說明的是MOS管T3 與DC/DC電路T4間的電阻用來協助MOS管電壓采樣電路T6對MOS管T3電壓進行采集;當在MOS管T3關斷時,控制器T7控制MOS管電壓采樣電路T6停止采集,MOS管電壓采樣電路T6向電壓微調控制模塊T8提供比較穩定的電壓,電壓微調控制模塊T8將采集的MOS管T3漏極和源極間的壓降與預設的MOS管T3恒流最小工作電壓比較,根據比較結果調整采集的MOS管T3漏極和源極間的壓降。需要說明的是,電路工作正常時,控制器T7控制MOS管電壓采樣電路T6對MOS管 T3進行壓降檢測,電壓微調控制模塊T8結合MOS管T3壓降和MOS管T3的恒流最小工作電壓,調整反饋給DC/DC電路T4的電壓,DC/DC電路T4根據反饋對輸出電壓進行調整,此過程是個不斷循環的過程,從而使電路在正常工作時,在MOS管T3上的壓降最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LED恒流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輸入端(T1)、LED燈(T2)、MOS管(T3)、DC/DC電路(T4)、恒流控制電路(T5)、控制器(T7)、電壓微調控制模塊(T8);所述直流輸入端(T1)連接所述LED燈(T2),所述LED燈(T2)、所述MOS管(T3)和所述DC/DC電路(T4)依次連接;所述MOS管(T3)與所述DC/DC電路(T4)的一端連接,所述DC/DC電路(T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器(T7)通過所述恒流控制電路(T5)連接所述MOS管(T3),所述電壓微調控制模塊(T8)與所述DC/DC電路(T4)連接;所述控制器(T7)通過所述恒流控制電路(T5)維持所述MOS管(T3)上的電流恒定;所述電壓微調控制模塊(T8)用于調整所述MOS管(T3)漏極和源極間的壓降;所述DC/DC電路(T4)用于根據調整后的所述MOS管(T3)漏極和源極間的壓降輸出投影機LED光源驅動電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維,賴增茀,梁紅濤,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威創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